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有着特殊艺术敏感的女性作家,张爱玲对环境的描写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独特视角,而色彩在其中起到了强烈刺激感官的作用,她用颜色打造出生动的画面,揭示人物生存环境,暗示人物的命运归宿。本文以小说《沉香屑》为例为展现张爱玲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张爱玲;精神世界;《沉香屑》
《倾城之恋》里收录的第一篇,便是《沉香屑》。它的结局如果是爱情悲剧,大可以如同泰坦尼克一样凄美惊艳,或者如同世界上所有的苦痛故事一样,说来说去不过是人生八苦,弯弯绕绕不过是求不得。如果说这是爱情喜剧,为什么结局会那么苍凉暗淡。她写的可能是世情,可能是人性,但是绝对不会是爱情。因为葛薇龙和乔琪乔之间就没有爱情可言。
1 《沉香屑》的描写手法
《沉香屑》的一开始,就和一般的爱情小说不太一样,她描写葛薇龙的容貌——薇龙对着玻璃门扯扯衣襟,理理头发。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现在,这一类的“粉扑子脸”是过了时了。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也许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为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她对于她那白净的皮肤,原是引为憾事的,一心想晒黑它,使它合于新时代的健康美的标准。但是她来到香港之后,眼中的粤东佳丽大都是橄榄色的皮肤。她在南英中学读书,物以希为贵,倾倒于她的白的,大不乏人;曾经有人下过这样的考语: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薇龙端相着自己,这句“非礼之言”蓦地兜上心来。她把眉毛一皱,掉过身子去,将背倚在玻璃门上。
她从描写容貌开始,就是站在云端上看着自己笔下的这个人,这个顶普通的上海女孩子,她的一举一动都好像只是自己作为一个创造他们的“神明”不经意间发现的一点。葛薇龙是真实的,真实到了骨血里,她就好像是我们平时走在路上看见某个中学里面出来的略带姿色的女学生,长着一张虽然好看但是却泯然与众的脸,可是她偏偏是主角。然后看看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也就是葛薇龙的姑妈梁太太,原文里面先是写到了薇龙对于丫头对姑妈的称呼“少奶”的疑惑,因为在她看来姑妈已经年老,不是应该被称为少奶的时期了。然后梁太太从外面回来,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描写竟然是面纱上面的一粒绿宝石蜘蛛。“亮的时候像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暗的时候便像一粒青痣。”这个描写颇为玩味,流泪的是婚姻不幸的女子,腮边的青痣是媒婆的象征,而且这两种意向都没有美感可言,却偏偏出现在明明应该是装饰的描述上。张爱玲的孤冷和高傲,可见一斑。这些活在香港的梦里的女人们,肤浅、媚俗、自以为看尽了人生百态,但是其实不过是他人眼中的玩物而已。
2 《沉香屑》的语言描写
还记得睨儿说的话吗,“我真是不懂了:从前我们爷在世,乔家老小两三代的人,成天电话不断,鬼鬼祟祟地想尽方法,给少奶找麻烦,害我们底下人心惊肉跳,只怕爷知道了要恼。如今少奶的朋友都是过了明路的了,他们反而一个个拿班做势起来!”
张爱玲的小说人物就是生活在浮华社会下面最为原始真实也最为狼狈的女人们。《沉香屑》的故事就是讲的就是一个女孩子一步一步的堕落,可悲的是这种堕落即使是过了这么多年,还是存在。薇龍这个女孩子,从一开始进入姑妈家就已经开始被那浮夸的生活迷了眼睛,她和陈妈一起去梁太太家里,看着那些美丽俊俏的丫鬟,就已经觉得陈妈丢了自己的脸,连那辫子也觉得“杀气腾腾,像武侠小说里的九节钢鞭”。进了梁太太家里之后,她看着那满箱的衣服,一件一件拿出来试穿,不过那个时候她的心里还是挣扎的,还想着“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分别?”
然而一个人的堕落便是一步一步的,她一开始陷了进去,便出不来了。摆在葛薇龙面前的诱惑太多,除了梁太太家里的奢华铺张,还有那些让她享受尽了众星捧月宠爱的宴会,那些出身豪门的公子们,还有——乔琪。乔琪乔的出现很值得玩味,他出现在薇龙正好满心失望的时候,而她的失望也是值得玩味的,前几天她和睨儿的对话里面提到了:
“不是我说扫兴的话,念毕了业又怎样呢?姑娘你这还是中学,香港统共只有一个大学,大学毕业生还找不到事呢!事也有,一个月五六十块钱,在修道院办的小学堂里教书,净受外国尼姑的气。那真犯不着!”
这段话值得玩味就在睨儿说过的关于“前途”的问题,东方的很多女子只谋求一个安定,薇龙也一样,她的人脉交往都是在为以后做准备,这个时候她的心态已经不再是那个想要姑妈资助自己上学的时候的了。过分的舒适安逸的生活腐蚀了薇龙的意志,她到底年轻。然而她看中的卢兆麟却在一次宴会上和梁太太在一起了,自然是失望的,可是这个失望到底有几分是因为单纯的这个人,就不得而知了。然后乔琪出现了,这个人一出来便给了薇龙一个安定感,因为他是不受梁太太魔咒的人,然后她便处处与卢兆麟对比,他长得好看,而且骨肉停匀,人又会说话,活生生一副情圣的样子,薇龙如何能够抵抗他的诱惑呢?
3 《沉香屑》中女性角色背后的悲惨人性
正如《半生缘》里面的曼璐,薇龙的生活也是每况愈下,她失了身子,还是给了一个风流的浪子,她和下人闹翻了,她想要回家却病了,她最终成为了一朵真正的“交际花”。
所以这个故事从来都不是讲的爱情,而是爱情下面的人性,或者说不是人性,而是爱情下面的女性。男性的塑造未免有些俗套,可是女性确实独树一帜细腻过人,她俯视芸芸众生,特别是笔下的那些女性,看着她们如何从一颗无价的珍珠堕落成一个人尽可夫的妓女。
最后,沿用茨威格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被用烂了,但是却可以形容葛薇龙,或者葛薇龙们:“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4 结语
张爱玲通过《沉香屑》表达了对对生活的向往越加强烈,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矛盾之中,很多人一直在寻求人生的意义,很多时候,也会在欢愉的玩乐之中迷失自我。虽说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理想,但是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极尽物欲,对人生却是毫无意义的。人的一生,不管贫穷还是富裕,都是一百年,百年之后,你留下些什么,或许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鸿雁.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研究[J].名作欣赏,2020(02).
[2] 孙龙男,王昭.悲凉世界的追寻与探索——解读张爱玲小说的悲剧女性形象[J].语文建设,2014(11).
作者简介:符玉(1998—),女,海南文昌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张爱玲;精神世界;《沉香屑》
《倾城之恋》里收录的第一篇,便是《沉香屑》。它的结局如果是爱情悲剧,大可以如同泰坦尼克一样凄美惊艳,或者如同世界上所有的苦痛故事一样,说来说去不过是人生八苦,弯弯绕绕不过是求不得。如果说这是爱情喜剧,为什么结局会那么苍凉暗淡。她写的可能是世情,可能是人性,但是绝对不会是爱情。因为葛薇龙和乔琪乔之间就没有爱情可言。
1 《沉香屑》的描写手法
《沉香屑》的一开始,就和一般的爱情小说不太一样,她描写葛薇龙的容貌——薇龙对着玻璃门扯扯衣襟,理理头发。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现在,这一类的“粉扑子脸”是过了时了。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也许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为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她对于她那白净的皮肤,原是引为憾事的,一心想晒黑它,使它合于新时代的健康美的标准。但是她来到香港之后,眼中的粤东佳丽大都是橄榄色的皮肤。她在南英中学读书,物以希为贵,倾倒于她的白的,大不乏人;曾经有人下过这样的考语:如果湘粤一带深目削颊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薇龙端相着自己,这句“非礼之言”蓦地兜上心来。她把眉毛一皱,掉过身子去,将背倚在玻璃门上。
她从描写容貌开始,就是站在云端上看着自己笔下的这个人,这个顶普通的上海女孩子,她的一举一动都好像只是自己作为一个创造他们的“神明”不经意间发现的一点。葛薇龙是真实的,真实到了骨血里,她就好像是我们平时走在路上看见某个中学里面出来的略带姿色的女学生,长着一张虽然好看但是却泯然与众的脸,可是她偏偏是主角。然后看看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也就是葛薇龙的姑妈梁太太,原文里面先是写到了薇龙对于丫头对姑妈的称呼“少奶”的疑惑,因为在她看来姑妈已经年老,不是应该被称为少奶的时期了。然后梁太太从外面回来,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描写竟然是面纱上面的一粒绿宝石蜘蛛。“亮的时候像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暗的时候便像一粒青痣。”这个描写颇为玩味,流泪的是婚姻不幸的女子,腮边的青痣是媒婆的象征,而且这两种意向都没有美感可言,却偏偏出现在明明应该是装饰的描述上。张爱玲的孤冷和高傲,可见一斑。这些活在香港的梦里的女人们,肤浅、媚俗、自以为看尽了人生百态,但是其实不过是他人眼中的玩物而已。
2 《沉香屑》的语言描写
还记得睨儿说的话吗,“我真是不懂了:从前我们爷在世,乔家老小两三代的人,成天电话不断,鬼鬼祟祟地想尽方法,给少奶找麻烦,害我们底下人心惊肉跳,只怕爷知道了要恼。如今少奶的朋友都是过了明路的了,他们反而一个个拿班做势起来!”
张爱玲的小说人物就是生活在浮华社会下面最为原始真实也最为狼狈的女人们。《沉香屑》的故事就是讲的就是一个女孩子一步一步的堕落,可悲的是这种堕落即使是过了这么多年,还是存在。薇龍这个女孩子,从一开始进入姑妈家就已经开始被那浮夸的生活迷了眼睛,她和陈妈一起去梁太太家里,看着那些美丽俊俏的丫鬟,就已经觉得陈妈丢了自己的脸,连那辫子也觉得“杀气腾腾,像武侠小说里的九节钢鞭”。进了梁太太家里之后,她看着那满箱的衣服,一件一件拿出来试穿,不过那个时候她的心里还是挣扎的,还想着“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分别?”
然而一个人的堕落便是一步一步的,她一开始陷了进去,便出不来了。摆在葛薇龙面前的诱惑太多,除了梁太太家里的奢华铺张,还有那些让她享受尽了众星捧月宠爱的宴会,那些出身豪门的公子们,还有——乔琪。乔琪乔的出现很值得玩味,他出现在薇龙正好满心失望的时候,而她的失望也是值得玩味的,前几天她和睨儿的对话里面提到了:
“不是我说扫兴的话,念毕了业又怎样呢?姑娘你这还是中学,香港统共只有一个大学,大学毕业生还找不到事呢!事也有,一个月五六十块钱,在修道院办的小学堂里教书,净受外国尼姑的气。那真犯不着!”
这段话值得玩味就在睨儿说过的关于“前途”的问题,东方的很多女子只谋求一个安定,薇龙也一样,她的人脉交往都是在为以后做准备,这个时候她的心态已经不再是那个想要姑妈资助自己上学的时候的了。过分的舒适安逸的生活腐蚀了薇龙的意志,她到底年轻。然而她看中的卢兆麟却在一次宴会上和梁太太在一起了,自然是失望的,可是这个失望到底有几分是因为单纯的这个人,就不得而知了。然后乔琪出现了,这个人一出来便给了薇龙一个安定感,因为他是不受梁太太魔咒的人,然后她便处处与卢兆麟对比,他长得好看,而且骨肉停匀,人又会说话,活生生一副情圣的样子,薇龙如何能够抵抗他的诱惑呢?
3 《沉香屑》中女性角色背后的悲惨人性
正如《半生缘》里面的曼璐,薇龙的生活也是每况愈下,她失了身子,还是给了一个风流的浪子,她和下人闹翻了,她想要回家却病了,她最终成为了一朵真正的“交际花”。
所以这个故事从来都不是讲的爱情,而是爱情下面的人性,或者说不是人性,而是爱情下面的女性。男性的塑造未免有些俗套,可是女性确实独树一帜细腻过人,她俯视芸芸众生,特别是笔下的那些女性,看着她们如何从一颗无价的珍珠堕落成一个人尽可夫的妓女。
最后,沿用茨威格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被用烂了,但是却可以形容葛薇龙,或者葛薇龙们:“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4 结语
张爱玲通过《沉香屑》表达了对对生活的向往越加强烈,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矛盾之中,很多人一直在寻求人生的意义,很多时候,也会在欢愉的玩乐之中迷失自我。虽说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理想,但是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极尽物欲,对人生却是毫无意义的。人的一生,不管贫穷还是富裕,都是一百年,百年之后,你留下些什么,或许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鸿雁.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研究[J].名作欣赏,2020(02).
[2] 孙龙男,王昭.悲凉世界的追寻与探索——解读张爱玲小说的悲剧女性形象[J].语文建设,2014(11).
作者简介:符玉(1998—),女,海南文昌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