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性教育的世纪。国际教育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那么,如何实施创造性教育?这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笔者以高中语文新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
一、导入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維空间
(1)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非评价性的客观材料,让学生自己根据材料,对照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比如教学《故都的秋》,科学合理的做法是:将作者郁达夫1933年11月至1934年8月间的日记、部分书信及郁达夫传记作品中的这一时期传主行止的有关片断,通过多媒体(亦可印发)提供给学生,学生阅读后,对《故都的秋》会产生新的兴趣,对作者的心境和文章主旨,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长期有意识地这样做,不仅可丰富学生阅读内容,而且也使他们对课文的探索始终在“陌生——熟悉——再陌生——再熟悉”的循环往复中进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教师导课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导他们进入作品。问题设计得好不好,就直接影响学生阅读兴趣。教学《拿来主义》时,我这样设计导课问题:①“拿来主义”是什么?②作者对“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③题为“拿来主义”,开篇为什么大书“送去主义”、“送来主义”?④“大宅子”作喻段与“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⑤现实生活中如何实行“拿来主义”?这样导课,既是无成见的引路,又鼓励创造,辩证地把教与学两方面统一起来,使学生自己在阅读、领略文章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感悟,从而自我习得。
二、授课时留给学生足够的余地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授课时也应该只讲到七分,甚至五分、三分,其余全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创造。如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我采用了引而不发的方法,把工夫用在点拨上,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体会其字面上没有的含义。如问题:说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通过哪些描写体现出来?学生从文中找到“远离尘嚣、宁静、轻柔、和谐、静穆、温煦。”其实,托尔斯泰的墓很普通,为什么作者会说它如此美的呢?课文中列举了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它们都比托尔斯泰墓大而美,但为什么却说托尔斯泰的墓是世间最美的呢?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思考、挖掘字面上没有的内容,经过思考、探索、讨论,达成共识:托尔斯泰的墓很美,这种美与他伟人名声是和谐统一的,是一种朴素的美,人格的美。这种美与他淡泊名利的品格也是和谐统一的,因此,作者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
三、用作品本身的“空白”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许多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在整体完整不影响主题表现的基础上,故意切断某个环节留下空白,以此激发读者去补充和完整,达到与读者共同创作而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如《项链》,小说在佛来思节夫人点破假项链时戛然而止,没有继续写路瓦栽夫人听到这个意外消息后的反应,留下了一个空白尾声。我们可借此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来努力推断并续写这个尾声。它不但开拓了学生想象能力,同时,在新的陌生感悟中,获得了对作品更深的理解。不仅空白情节可用训练,谋篇布局的安排,甚至表达的语序也能成为陌生点而让学生进行探索、创造。如《祝福》,鲁迅先生为什么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小说开头来写。而不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写呢?不妨让学生去试一试,把原来的顺序颠倒过来,然后比较综合,就不难体会到作品情节的设计或语序安排,取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
四、由此及彼,课内外衔接,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不满足于课本中的知识,迫切希望扩大知识面,而课内外衔接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充分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开辟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如教学《咬文嚼字》时,可让学生从课本中宕开去,再举出若干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学生经过回忆、查阅资料,不难找到这样一些例子:(1)句式不同、意味不同的: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2)文字增减意味不同,学生会举出《水浒》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一节: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写。并作了一大串形容,读者自然被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的痛快淋漓劲儿强烈地感染着。如果这三拳只如此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进出,两耳轰鸣”,便索然无味。(3)字眼不同、意境不一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由“到”、“过”、“人”等字而来;这种扩展与延伸就把课堂心理的畅活延伸到了课外,促使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从而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石文俊,教师,现居广东东莞。
一、导入必须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維空间
(1)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非评价性的客观材料,让学生自己根据材料,对照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比如教学《故都的秋》,科学合理的做法是:将作者郁达夫1933年11月至1934年8月间的日记、部分书信及郁达夫传记作品中的这一时期传主行止的有关片断,通过多媒体(亦可印发)提供给学生,学生阅读后,对《故都的秋》会产生新的兴趣,对作者的心境和文章主旨,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长期有意识地这样做,不仅可丰富学生阅读内容,而且也使他们对课文的探索始终在“陌生——熟悉——再陌生——再熟悉”的循环往复中进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教师导课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导他们进入作品。问题设计得好不好,就直接影响学生阅读兴趣。教学《拿来主义》时,我这样设计导课问题:①“拿来主义”是什么?②作者对“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拿来主义”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③题为“拿来主义”,开篇为什么大书“送去主义”、“送来主义”?④“大宅子”作喻段与“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⑤现实生活中如何实行“拿来主义”?这样导课,既是无成见的引路,又鼓励创造,辩证地把教与学两方面统一起来,使学生自己在阅读、领略文章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感悟,从而自我习得。
二、授课时留给学生足够的余地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授课时也应该只讲到七分,甚至五分、三分,其余全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创造。如在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我采用了引而不发的方法,把工夫用在点拨上,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体会其字面上没有的含义。如问题:说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通过哪些描写体现出来?学生从文中找到“远离尘嚣、宁静、轻柔、和谐、静穆、温煦。”其实,托尔斯泰的墓很普通,为什么作者会说它如此美的呢?课文中列举了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它们都比托尔斯泰墓大而美,但为什么却说托尔斯泰的墓是世间最美的呢?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思考、挖掘字面上没有的内容,经过思考、探索、讨论,达成共识:托尔斯泰的墓很美,这种美与他伟人名声是和谐统一的,是一种朴素的美,人格的美。这种美与他淡泊名利的品格也是和谐统一的,因此,作者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
三、用作品本身的“空白”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许多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在整体完整不影响主题表现的基础上,故意切断某个环节留下空白,以此激发读者去补充和完整,达到与读者共同创作而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如《项链》,小说在佛来思节夫人点破假项链时戛然而止,没有继续写路瓦栽夫人听到这个意外消息后的反应,留下了一个空白尾声。我们可借此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来努力推断并续写这个尾声。它不但开拓了学生想象能力,同时,在新的陌生感悟中,获得了对作品更深的理解。不仅空白情节可用训练,谋篇布局的安排,甚至表达的语序也能成为陌生点而让学生进行探索、创造。如《祝福》,鲁迅先生为什么把祥林嫂的悲剧结局放在小说开头来写。而不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写呢?不妨让学生去试一试,把原来的顺序颠倒过来,然后比较综合,就不难体会到作品情节的设计或语序安排,取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
四、由此及彼,课内外衔接,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不满足于课本中的知识,迫切希望扩大知识面,而课内外衔接既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又充分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开辟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如教学《咬文嚼字》时,可让学生从课本中宕开去,再举出若干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学生经过回忆、查阅资料,不难找到这样一些例子:(1)句式不同、意味不同的: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2)文字增减意味不同,学生会举出《水浒》中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一节: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写。并作了一大串形容,读者自然被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的痛快淋漓劲儿强烈地感染着。如果这三拳只如此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进出,两耳轰鸣”,便索然无味。(3)字眼不同、意境不一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由“到”、“过”、“人”等字而来;这种扩展与延伸就把课堂心理的畅活延伸到了课外,促使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从而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石文俊,教师,现居广东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