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理念也随之深入课堂,而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来说,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课程要求,而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会更注重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在语文课堂的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的同时也给老师带来了挑战,新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的能力。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导致学生最终成为应试教育下的“产品”,而新课程改革正是要打破这种传统,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改革目标
  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课堂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核心,要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發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而最能体现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层面就在于每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角度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做评价时,就应因材施教,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各种看法,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而且,让学生自主的发表个人观点,也可以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通过每位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和融合,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得到进步。
  比如在学习《白杨》这一课时,就有学生来这样形容白杨:它一定是埋怨上天对待它是不公平的,将它放在这样荒凉的地方,所以它哭的脸色(树干)发白,愁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的给予肯定,因为学生能很准确的抓住白杨的特点,但同时也要告诉学生,现在白杨已经不哭了,而是昂首挺胸的迎接风沙的挑战,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肯定学生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想法,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材与教法相匹配,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本,对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这样的课堂模式会让学生更加专注,而且当学生收获学习成果时会更有成就感。让学生们学会合作学习则能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且多种思想的碰撞也能让学生对待问题能思考的更加全面。探究学习则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小学生的好奇心更加充沛,探究式的学习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可以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就将知识掌握到位,这些都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长征》时,在课前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收集有关长征的课外资料,了解长征的时代背景,以及通过课前的预习,可以由此得到什么样的感受,通过学生们课前的自主学习,能够让他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更容易理解,而且当他们对有关资料进行解读之后,也会对之后的内容更加感兴趣,随之课堂效率也会更高。其次当上课时,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主要讨论难度大,争论焦点突出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得到更加全面的观点。最后在课后可以让学生们对于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索,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答案,这样对于具有冒险精神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会更有学习的动力。
  三、实现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枯燥,要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课堂,就要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欲望,而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兴趣不仅决定了课堂效率,更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针对语文课堂来说,枯燥的文字根本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对于语文来说,开设情境式的课堂教学是吸引学生兴趣最好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只有那些具有创造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当学生对课堂充满欲望时,课堂的整体氛围也会随之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也能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是有脚的,小动物也有脚,可是爬山虎是植物,为什么它也有脚呢?它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找出答案。通过这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提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出于好奇,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打开书本寻求答案,之后再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就将课堂的整体氛围很好的调动起来。再比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可以先通过音乐来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让他们产生共鸣,体会美的意象,并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育,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而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矫正错误的观点。只有当学生会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时,这样的课堂效率才会真正得到提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珍.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探讨[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11):43-43.
  [2]  佚名.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如今各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学习他国语言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在所有语言中,英语是普遍认为最好学习的语言,但对于我国学生来说,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毕竟不是从小听到大的母语,没有充分的英语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难以掌握这门学科。英语的听说能力应该是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应该将其放置于最高位置。  关键词:培养;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引言:  学习英语不应该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期刊
摘 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打底塑形,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关键词:铸魂育人;人格魅力;润物无声;不忘初心  2019年3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邀请众多一线优秀教师代表和教育工作者
期刊
摘 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很多班主任都用非常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得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非常疏远,难以走入学生的内心。班主任应认识到“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要秉承一颗仁爱之心,为了学生的明天而付出努力。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班级管理实践入手,对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总结。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总结;渗透爱心;呵护明天  班主任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不仅要对管理的基本理念进行掌握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着重分析通过听觉、视觉、情感、思维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新课标的重要指南。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四大方面核心素养之一。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不良倾向。在
期刊
摘 要:开展连环画课外阅读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需。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学生的最大奥义在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开展连环画课外阅读,创设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是对相信学生的自笔者学习能力,解放学生想象力的体现。教师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核心,探索以课堂阅读为主体,课外阅读为延展的阅读教育模式,形成鲜明的课外阅读特色。具体做法是精挑细选筛好书
期刊
摘 要:估算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关键内容,在实际授课中,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科学培养,不论是对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科學培养,还是对数学知识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生数学素质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此,在教学实践中,其教师积极引用新颖、多样化的策略方法来优化估算教学环节与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误区与对策  前言:  估算是数学教学中的计算问题,同时也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每个家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移动互联网都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学科,对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利用移动互联网提升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小学语文;德
期刊
摘 要:识字,是小学学生从以口语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转变为口语加书面为主的信息接收方式的必经之路,也是语文学习的开篇,关系着小学学生阅读、表达、理解等能力的发展,对于小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成长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新课改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要达到“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的任务,但识字本身的枯燥性以及小学学生好动、好玩、耐心差的特性给这项任务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期刊
摘 要: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课堂教学的三条主线,它们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交叉关系,而且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优质课堂就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完美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期刊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创意教学方式有着积极影响,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课堂应该充满丰富的创意空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智力。小学美术课堂要求学生的手、脑、眼并用,并且要统一起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