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褒禅山记》通过叙写游山观洞过程,抒发了作者因游览而生发的感慨,揭示出“奇伟美景常在于险远、学者应深思而慎取”的道理。将一次寻常的游山观洞经历叙写得情趣盎然,理趣横生,完全得益于作者采用表面记游,实则议论说理的写法。
全篇文章记游和议论的部分,从篇幅上看虽各占一半,从内容上看则巧妙融合,浑然一体。在记游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生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生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在一一回应前文。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都显出了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在极少的笔墨中,作者写了褒禅山的得名、禅院,还写出了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证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为后文议论做足了穿针引线的功夫;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寥寥四句;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描写较多。一方面,这是褒禅山奇险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另一方面,文章中记游材料的选择都要服从说理的需要。因为说理重点在论述“志”、“力”、“物”的辩证关系上,记游的重点就相应安排在后洞上。后洞的重点不是在细细描画奇险之景,而是高度概括景致,用“深”、“难”、“奇”引出“随”、“怠”、“火”,为后文说理中的“志”、“力”、“物”提供论据,使后文的说理更贴切入微,更有说服力。这样安排正是明记游实说理,以游写理,甚是高明啊!
后半篇说理。文章的重点在于说理,但是说理又始终紧扣记游,前后呼应,相得益彰。“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一议论句是作者游完褒禅山之后“有叹”而来,是针对整个游山观洞的经历而发出的感“叹”,表明作者是在效法古人,像古人一样游览之后应有所思,有所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是对前面记游华山前洞、后洞而发出的感“叹”,“其下平旷”的前洞“夷以近”,因而“记游者甚众”,“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的后洞“险以远”,因而“至者少”,后洞更深而愈寒之处,“则其至又加少”。文中关于志、力与外物之作用的议论,都是处处针对游览华山后洞而随众人以出、未能“极夫游之乐”而引发的思考。作者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鉴于这种实际情况,作者顺势提出了达到目的与理想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其中的“志”更为重要。因为由前文所述,作者一行人有物助,力尚足,单单缺乏“志”而未能游完后洞,所以作者议论时才深为遗憾。
篇末“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议论,是针对前文所记倒于道旁之石碑上的“文字漫灭”不可识而来,表明作者有感于人们以讹传讹、将“华山”误读、误传为“花山”的事实,深切地感慨“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表明作者治学严谨之态度。
作者以游山探胜为喻,在晓畅自然的记游中,将两个十分深刻而又抽象的道理,表述得平易贴切,无愧于古文经典。
学习本文后,你对“物”“力”“志”有怎样的看法?试结合中学生实际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物”“力”“志”是中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三要素,其中“志”又尤为重要。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课本、方法、技巧等“物”不可或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能够去拼搏,这就是“力”。具备了这两点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具备远大的志向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唯有三者具备,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全篇文章记游和议论的部分,从篇幅上看虽各占一半,从内容上看则巧妙融合,浑然一体。在记游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生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生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在一一回应前文。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都显出了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在极少的笔墨中,作者写了褒禅山的得名、禅院,还写出了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证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为后文议论做足了穿针引线的功夫;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寥寥四句;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描写较多。一方面,这是褒禅山奇险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另一方面,文章中记游材料的选择都要服从说理的需要。因为说理重点在论述“志”、“力”、“物”的辩证关系上,记游的重点就相应安排在后洞上。后洞的重点不是在细细描画奇险之景,而是高度概括景致,用“深”、“难”、“奇”引出“随”、“怠”、“火”,为后文说理中的“志”、“力”、“物”提供论据,使后文的说理更贴切入微,更有说服力。这样安排正是明记游实说理,以游写理,甚是高明啊!
后半篇说理。文章的重点在于说理,但是说理又始终紧扣记游,前后呼应,相得益彰。“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一议论句是作者游完褒禅山之后“有叹”而来,是针对整个游山观洞的经历而发出的感“叹”,表明作者是在效法古人,像古人一样游览之后应有所思,有所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是对前面记游华山前洞、后洞而发出的感“叹”,“其下平旷”的前洞“夷以近”,因而“记游者甚众”,“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的后洞“险以远”,因而“至者少”,后洞更深而愈寒之处,“则其至又加少”。文中关于志、力与外物之作用的议论,都是处处针对游览华山后洞而随众人以出、未能“极夫游之乐”而引发的思考。作者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鉴于这种实际情况,作者顺势提出了达到目的与理想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其中的“志”更为重要。因为由前文所述,作者一行人有物助,力尚足,单单缺乏“志”而未能游完后洞,所以作者议论时才深为遗憾。
篇末“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议论,是针对前文所记倒于道旁之石碑上的“文字漫灭”不可识而来,表明作者有感于人们以讹传讹、将“华山”误读、误传为“花山”的事实,深切地感慨“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表明作者治学严谨之态度。
作者以游山探胜为喻,在晓畅自然的记游中,将两个十分深刻而又抽象的道理,表述得平易贴切,无愧于古文经典。
学习本文后,你对“物”“力”“志”有怎样的看法?试结合中学生实际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物”“力”“志”是中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三要素,其中“志”又尤为重要。要想取得优异成绩,课本、方法、技巧等“物”不可或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能够去拼搏,这就是“力”。具备了这两点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具备远大的志向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唯有三者具备,才能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