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 :教育界·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言语或行为进行评价的话语,即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对评价性语言进行科学有效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得到显著改善。文章基于言语行为理论,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性语言的意义与使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评价性语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积极作用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教学评价性语言进行应用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应用的评价性语言,必须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需求相契合。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的关联性
  日常言语是言语行为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的是说话与做事之间的等同关系。
  以研究理念和研究对象作为基础,言语行为理论是从宏观层面上对话语问题展开研究。从教育领域来看,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提问以及评价等相关环节,是最主要的言语行为反映。其中能够对学生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就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属于师生之间互动和对话的重要环节,能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对言语进行研究是言语行为理论所强调的重点,注重的则是言语者的语境与意图。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评价与学生言语、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均为教师需要注重的部分[1]。
  二、评价性语言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一)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汉语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诸多语言知识和基础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小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在进行拼音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不能够对开口音、闭口音的不同发声位置进行有效确定,教师可以采用动作与图片配合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讲解。但是在此过程中,诸多小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对此,教师可以有效应用评价性语言,对于发音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相应的肯定和赞赏,对于发音暂时不正确的学生则给予理解和鼓励,主要采用启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畏难情绪逐渐消除,并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海的女儿》这篇课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由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人鱼与王子,之后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来看,教师如果能够在每一个教学单元或每一个教学阶段科学合理地对评价性语言进行应用,则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短期的学习兴趣转化成为持久、长期的学习兴趣。
  (二)与小学生的认知习惯相符合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因为年龄较小,多数学生不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评价性语言进行有效应用,以吸引学生主动跟随教师的教学,开展学习活动。并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模式,教师应尽量给予小学生鼓励和赞赏,同时指出小学生的不足之处,促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2]。
  三、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使用原则
  (一)师爱性原则
  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情感态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因为在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评价。
  (二)尊重性原则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给学生提供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学习经历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应对学生之间的差异给予尊重,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具有针对性。对于语文知识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其吸收知识的速度较慢,教师需要加強对该类型学生的鼓励,帮助其树立学习语文学科的信心,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语文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其吸收知识速度较快,教师要对该类型学生严格要求,促使其语文水平与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
  例如在对古诗《春日》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邀请一位学生朗读古诗。在该学生未能够对部分读音进行准确掌握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读得很流畅,但是如果能够对字音更加注意,读出来的效果一定会更好。”在学生流畅、准确地对故事进行朗读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学生:“这位同学读得很棒,不仅声音洪亮,且注意到了抑扬顿挫的分明,但是有一点老师还是要提出,那就是相对来说缺乏情感,要多多注意。”由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采用亲切的语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
  (三)引导性原则
  教师还需要坚持引导性原则,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对《草船借箭》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哪一位?”学生回答:“最喜欢的人物是周瑜,因为他在面临战争时能够及时掌握造箭的方法。”很显然,学生对课文主旨的认知发生了偏差。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周瑜一定要掌握造箭的方法呢?”学生答:“因为他对诸葛亮不服气。”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因为不服气就难为诸葛亮,这样的做法正确吗?”这样不仅能够顺利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理解的错误,而且能够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
  四、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使用策略
  (一)师生平等交流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对言语表达的环节进行参与,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交流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推动师生的共同发展。另外,经过教学改革之后,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而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更有利于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对此加以重视[4]。   (二)運用风趣幽默的语言
  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使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也尽量用幽默的方式。例如:“今天的太阳真大啊,这样的天气最适合睡觉了!”提醒学生在课堂上不要睡觉。必要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语言游戏,比如成语接龙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乐趣,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也使教学更加有效率。
  例如在对《陶罐和铁罐》一文进行学习时,文中描写陶罐与铁罐进行“争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将陶罐的语言读得十分平缓,完全无法体现出争辩时的情绪。于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可以采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你还没在进行争辩啊,要么是你还不够生气,要么你实在是个好脾气,算啦,我允许你再争辩一次。”这样,教师巧妙的评价语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使学生了解到争辩的语气应如何在阅读中进行体现,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回归语言表达的原点
  首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了解到,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语言素养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尽可能多地使用生动形象、丰富具体的语言,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能够开展相应的想象,使语言更加具有生命力。
  其次,教师应该注意,在语文课堂中所应用的评价性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小学生普遍存在语言经验不足的情况,同时情感方面的发展尚未完善,所以教师在对评价性语言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对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进行发挥,对语言以及面部表情进行充分应用,使学生能够获得情感方面的影响。
  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评价语言应该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情感发展需求相契合,必须保证所使用的评价性语言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从而促使学生的语言认知水平与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五、结语
  最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此,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已经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教师要将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与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结合,以充分发挥评价性语言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杨卫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的有效性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6):165.
  刁梦.让语文课更有“味”——分析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2020,17(04):50.
  丁淑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0):151.
  葛燏.小学语文教师表扬性言语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J].课外语文(上),2020(07):50-51.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素材准备、教学生成、网络文明主题教育、热点活动、教师示范作用等方面做好信息技术与德育的融合,关注教学细节,关注自身的形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定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落实好。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立德树人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 年修订)指出,信息技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信息技术日常教
【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初中文言文审美鉴赏教学的必要性,根据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提出了解韵律美感、欣赏优秀语句、感受文化意境、明晰多重风格、体察人格美感及感受诗文意象等六项开展审美鉴赏的有效价值。中学生在掌握了多重美學内容后,能够提升审美能力与语言赏析能力,继而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审美鉴赏;初中文言文;韵律美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改进与更新,文言文中的审美鉴赏教
【摘要】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全方面理解数学文化,并将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将数学文化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文章以负数为例子,主要对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实践探究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数学也在推动着信息技术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意义非凡。文章从评价体系的现状与意义着眼,以激励式评价、客观性评价和自主性评价为路径,探索课堂评价体系的基本策略,让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更具积极的正向推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基本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行业对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
【摘要】“分数除法”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许多学生只是单纯记住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却对其背后的算理并不理解,甚至不少数学教师对于分数除法教学中,对“为什么要把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计算”也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它的算法有遵循的规则,但是其理论很难融合。通过连接与分数有关的概念并使用直观图形表示,教师可以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关键词】分数除法;多元表征;算理  在大量研究中,大多数学生仅记得分
【摘要】将数学活动课引入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且对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力及实践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意义与优势以及怎样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两方面进行分析,为改善教师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献计献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活动课;优势;开展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是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
【摘要】在当今的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被运用于多个科目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将实验教学融入教学计划中,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展可以通过情景设置和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教学不能强制要求、不能“一蹴而就”以及不能形式主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有效应用  实验教学指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对设备材料的使用和观察,从中
【摘要】低年级语文课文相对中高年级的课文内容比较简单,浅显易懂,那么如何增加低年级课文的趣味性,用什么方法来打开学习之门,值得我们探索。让低年级小朋友来感受课文整体的难度较大,那就只能从文中的生词入手,品味词中的韵味,只有真正读懂了这些重点生词,小朋友才能在阅读课文时理解课文的含义,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学会使用生词,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关键词】低年级;个性化;品味;词语;升华;语言综合能力  低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音乐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的音乐元素、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教师要合理利用好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内容巧妙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信息技术在音乐鉴赏、歌唱、创编等教学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音乐课堂实效。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信息技术;审美水平  音乐是人类共用的语言,它能激发人的情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
【摘要】隐含条件大致分为两类:第一類是由原题带入,属于“先天性”的,它往往表现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有关定义、概念的规定、某些实际问题存在的范围上;第二类隐含条件是随着解题过程的展开而引发的,是“后天性”的,往往表现在图形间的相互关系,数学表达式的相互制约,等等。  【关键词】数学教学;隐含条件;蛛丝马迹;条件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