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拨”通常的意思就是“指点”,即“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它带有“点拨者”高高在上的不平等意味。而我这里所谓的“点拨”则是现代教育观念下的一种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点拨”包括“点”和“拨”两个基本环节。
所谓“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并提出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教童子,必先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巨大转变,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关键就是要看教师是否“点”得巧妙,“点”得有趣味。既然是“点”,所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大而无当,也不能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而必须小、新、深,是为“巧妙”。比如学习鲁迅的《祝福》,在分析祥林嫂的反抗性格时,就不宜笼统地提问:“从祥林嫂自身来看,她的悲剧具有怎样深刻的内涵?”而不妨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入手:“祥林嫂具体反抗的到底是什么?”然后逐层深入地讨论、分析,最终揭示封建礼教毒害人、吞噬人的本质。所谓“有趣味”,主要指激发学生的深层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深层与浅层之分。浅层兴趣由具体的形、光、声、色、情节(事件)等引发——比如现在不少的多媒体课——它只是一种感性的喜悦的情绪,表现出偶然与短暂的特征,一笑而过。而深层兴趣则是建立在“成功学原理”(拿破仑·希尔)基础之上的一种理性的审美趣味。它基于学生由成功而获得的快乐体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不断地深入事理内部去思考,不断地去解除疑难掌握技能,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乐趣。有了这种兴趣,学生始终处在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赞可夫语),“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因而始终处在兴奋状态。显然,这种深层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于学生的内心,就能不断地积累、巩固、深化,最终成为主动学习的极大原动力。它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与高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精当的问题的设计即“点”,激发、调动学生的这种深层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中,“点”之一环实在不可轻忽。
精彩的“点”应该是“吹皱一池春水”的那一缕微风,或是“激起千层浪”的那一片细石,应具有点活学生思维和点活课堂气氛的良好效果。具体地说,它使学生情绪、思维由分散趋向集中,由平静趋向热烈,最终促成课堂教学高潮的到来。“点”往往用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但要“点”得精彩,功夫却须在课外。它基于教师对学生的深刻了解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教材的精心处理。它往往需要我们发挥创造性精神。“点“的境界,需要我们努力追求。
“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路线分析、解决问题。如果说“点”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那么“拨”的目的就是“拨转方向”、“拨难为易”、“拨疑为悟”。须知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其能量是非同小可的,就好象初生的牛犊,不可能沿着你预定的方向前进,这时就需要教师以“四两拨千斤”的神功,巧妙拨动,以使课堂教学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拨”要适时适度。首先“拨”要找准适当的时机,当“拨”则“拨”。孔子曾论述过“启发”的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就是启发的时机,它们是学生经过苦思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点拨”之“拨”也须等学生表现出“未得”“未能”的状态,才能施行。如果时机不成熟,则不要勉强点拨,孔子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同上引),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对此〈礼记·学记〉中有很生动的阐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无论“躁”(时机不成熟),无论“隐”(错过时机),无论“瞽”(不注意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和神态),任何教育都是做无用功。“适度”就是强调教师的“拨”只能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而不能赶、牵、拽,更不能越俎代庖。古代教育家教导我们:“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值得深思。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时问题的方向是较难拨转的;或者,经教师点拨后,学生仍很难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我们调整设计问题的角度,或者将所设计的问题分解、浅化,“拨难为易”,逐步解决。这也是“适度”的另一层含义。譬如,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及他对鲁侍萍的感情,就不妨将这个难题分解为三个层次的小问题:1年轻时周朴园对鲁侍萍动过真情吗?2他们的感情基础牢固吗?330年后周朴园怎样对待他“深情”怀念的鲁侍萍?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一个教师无论怎样坚持也不过分的,就是尽量鼓励学生个人发展的过程。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一些。”而中国古代教育家则把优秀的教师比作一口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礼记·学记〉)教师应该把教学的前台还给学生。很明显,“点拨式”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师形象的变化: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讲者,唱着独角戏;而在“点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则是一个在舞台上只有一两句台词的“次要”角色,甚至可以完全退出前台。教师成了导演,而不再是演员。而这正是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
所谓“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并提出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教童子,必先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巨大转变,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关键就是要看教师是否“点”得巧妙,“点”得有趣味。既然是“点”,所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大而无当,也不能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而必须小、新、深,是为“巧妙”。比如学习鲁迅的《祝福》,在分析祥林嫂的反抗性格时,就不宜笼统地提问:“从祥林嫂自身来看,她的悲剧具有怎样深刻的内涵?”而不妨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入手:“祥林嫂具体反抗的到底是什么?”然后逐层深入地讨论、分析,最终揭示封建礼教毒害人、吞噬人的本质。所谓“有趣味”,主要指激发学生的深层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深层与浅层之分。浅层兴趣由具体的形、光、声、色、情节(事件)等引发——比如现在不少的多媒体课——它只是一种感性的喜悦的情绪,表现出偶然与短暂的特征,一笑而过。而深层兴趣则是建立在“成功学原理”(拿破仑·希尔)基础之上的一种理性的审美趣味。它基于学生由成功而获得的快乐体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不断地深入事理内部去思考,不断地去解除疑难掌握技能,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乐趣。有了这种兴趣,学生始终处在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赞可夫语),“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因而始终处在兴奋状态。显然,这种深层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于学生的内心,就能不断地积累、巩固、深化,最终成为主动学习的极大原动力。它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与高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精当的问题的设计即“点”,激发、调动学生的这种深层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中,“点”之一环实在不可轻忽。
精彩的“点”应该是“吹皱一池春水”的那一缕微风,或是“激起千层浪”的那一片细石,应具有点活学生思维和点活课堂气氛的良好效果。具体地说,它使学生情绪、思维由分散趋向集中,由平静趋向热烈,最终促成课堂教学高潮的到来。“点”往往用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但要“点”得精彩,功夫却须在课外。它基于教师对学生的深刻了解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教材的精心处理。它往往需要我们发挥创造性精神。“点“的境界,需要我们努力追求。
“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路线分析、解决问题。如果说“点”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那么“拨”的目的就是“拨转方向”、“拨难为易”、“拨疑为悟”。须知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其能量是非同小可的,就好象初生的牛犊,不可能沿着你预定的方向前进,这时就需要教师以“四两拨千斤”的神功,巧妙拨动,以使课堂教学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拨”要适时适度。首先“拨”要找准适当的时机,当“拨”则“拨”。孔子曾论述过“启发”的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就是启发的时机,它们是学生经过苦思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点拨”之“拨”也须等学生表现出“未得”“未能”的状态,才能施行。如果时机不成熟,则不要勉强点拨,孔子所谓“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同上引),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对此〈礼记·学记〉中有很生动的阐述:“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无论“躁”(时机不成熟),无论“隐”(错过时机),无论“瞽”(不注意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和神态),任何教育都是做无用功。“适度”就是强调教师的“拨”只能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而不能赶、牵、拽,更不能越俎代庖。古代教育家教导我们:“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值得深思。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时问题的方向是较难拨转的;或者,经教师点拨后,学生仍很难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时就需要我们调整设计问题的角度,或者将所设计的问题分解、浅化,“拨难为易”,逐步解决。这也是“适度”的另一层含义。譬如,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及他对鲁侍萍的感情,就不妨将这个难题分解为三个层次的小问题:1年轻时周朴园对鲁侍萍动过真情吗?2他们的感情基础牢固吗?330年后周朴园怎样对待他“深情”怀念的鲁侍萍?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一个教师无论怎样坚持也不过分的,就是尽量鼓励学生个人发展的过程。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一些。”而中国古代教育家则把优秀的教师比作一口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礼记·学记〉)教师应该把教学的前台还给学生。很明显,“点拨式”语文课堂教学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师形象的变化: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讲者,唱着独角戏;而在“点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则是一个在舞台上只有一两句台词的“次要”角色,甚至可以完全退出前台。教师成了导演,而不再是演员。而这正是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