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面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且也没有形成既定的教学方法和较成熟的教学模式,这一切都给工作在一线上的信息技术教师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作为一名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就多年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特别是在教学模式上进行的一些小尝试,略谈一下心得体会。
一、先讲后练,讲练结合
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那么,学习效率难以保证。很多中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一无所知的新兴知识茫然无措,一两节这样满头雾水的课之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所以,一堂课一般只安排15~20分钟进行讲解、示范;按照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二、练中求疑,重点解惑
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重要得多。在操作实践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主动地思考,教师再重点解惑,这种教学模式较为重要。当然,教师讲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让给学生去操作练习。
三、力求生动,唤起情趣
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多是利用粉笔、黑板和幻灯,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学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步调一致,重点演示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功能,将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认识、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事实证明,以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学习的效率非常高。
五、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每节课挑选几个出色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提出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还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效果不错。
六、耐心辅导,培养兴趣
中学生是个独特的群体,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很容易失去兴趣和信心。一般来说,对学习内容弄懂了,有了学习成果,就有了自信心,兴趣也就随之萌发、高涨。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解答。有些问题需要演示操作过程,有些问题需要简短的讨论,有些问题需要直接了当地回答,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整个辅导过程中,教师要站在与他们平等的角度,切忌不耐烦,也不要因为问题简单而嘲笑、训斥学生。
七、分层教学,重在落实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从来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了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着进行分层次教学。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同学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始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测试一下,基础薄弱的学生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在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任务结束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先讲后练,讲练结合
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那么,学习效率难以保证。很多中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一无所知的新兴知识茫然无措,一两节这样满头雾水的课之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所以,一堂课一般只安排15~20分钟进行讲解、示范;按照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二、练中求疑,重点解惑
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重要得多。在操作实践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主动地思考,教师再重点解惑,这种教学模式较为重要。当然,教师讲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让给学生去操作练习。
三、力求生动,唤起情趣
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多是利用粉笔、黑板和幻灯,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学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步调一致,重点演示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功能,将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认识、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事实证明,以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学习的效率非常高。
五、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每节课挑选几个出色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提出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还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效果不错。
六、耐心辅导,培养兴趣
中学生是个独特的群体,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很容易失去兴趣和信心。一般来说,对学习内容弄懂了,有了学习成果,就有了自信心,兴趣也就随之萌发、高涨。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解答。有些问题需要演示操作过程,有些问题需要简短的讨论,有些问题需要直接了当地回答,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整个辅导过程中,教师要站在与他们平等的角度,切忌不耐烦,也不要因为问题简单而嘲笑、训斥学生。
七、分层教学,重在落实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从来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了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着进行分层次教学。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同学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始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测试一下,基础薄弱的学生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在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任务结束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考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