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受到自身因素影响外,还离不开身边一些重要角色的引领与促进作 用,比如校长、教师同伴、以及其他专业人员,甚至是自己的学生都能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起到独特的作用,让教师在实践中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关键词 专业化 成长 引领 提高
教育要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好坏,业务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选择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走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成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生长而成熟,长成;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生长。”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看出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的专业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其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也离不开下面几个重要角色的引领。
一、校长
渴望成为名师,是每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的终极梦想,而成为名师的“决战”场主要是在课堂。因此,校长作为教师中的教师,首当其冲要对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引领,提升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他们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创设情感环境,强化动力支持。
要想让教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校长必须是一个专业化发展型的校长,要给教师以情感上的支持。年轻教师,特别是刚刚分配来的教师,因为经验不足等原因,无论是对课堂的驾驭还是对学生的教育,免不了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果领导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特别是对其进步及时表扬,很可能会挫伤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慢慢平庸下来。相反,如果领导能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新教师,则能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校长要经常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科研、生活和成长情况,充分体现校长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让教师时刻感受到校长在关注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时刻感受到校长对自己工作的认同,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促使大部分的教师成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二)营造学习氛围,搭建成长平台。
要想让教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校长必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与研究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观点交流、经验互补、理念碰撞,帮助教师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或特色,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得到不断的扩展,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校长还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比如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模式或方法改革的讨论中去,激发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教师同伴
我们每个教师都是活在群体之中的,而每个人的水平又取决于与之交往的人的水平。这就是说教师同伴的互助共进是教师成长的巨大支持。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理论功底深厚的骨干教师都要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给其他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足够的助推力。
(一)老教师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教书育人的警世名言,也是老教师带教新教师的准则。带教新教师使他们快速成长,是老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1.走稳第一步,树立好形象。
初到工作岗位,他们和其他青年一样,带着满腔热情投入教育工作。社会角色的变动,也给青年们带来了许多沉思:如何扮演好这个新角色?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这时,作为带教老师必须帮助他们了解、熟悉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秩序,帮助他们迈好第一步,树立好的形象。这也是使他们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得以健康成长的关键。
如何使他们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呢?关键是第一节课的成败,要使他们充满信心地走上讲台,满面春风地离开教室。新老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指导、熟悉教材;一起研讨教案;设想处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的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老教师可以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上一堂同样内容的示范课,使青年教师心中有底。在一切就绪后,老教师对新教师的第一堂课还必须“压阵”壮胆,(进教室去听课),使他有一个精神支柱,大胆地走上讲台上课。在上课过程中经常用赞许的眼光和表情肯定他们的上课内容,使他紧张的心情得到松懈,自然而然地投入角色。课后,还要认真地给他们评课。详细分析这堂课每个环节的成败得失,赞其成功,勉其意志;找出差距,鼓其干劲。
2.分步严要求,阶梯式提高。
有了第一步的成功,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要使他们坚持不懈地在发展上下功夫,老教师的带教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会观察和分析。帮助他们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才能逐步提高呢?首先要在思想上让他们热爱教育这个清贫的行业,热爱自己教育的对象——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苦乐观。在端正职业思想的基础上,在业务上也要进行分步指导。具体要求是:一年会上课,二年能独立,三年走出新路。也就是说,刚刚工作的第一年,带教老师必须及时给予他们耐心地指点,使他们逐步摸清教学规律。在他们有了基本功之后,第二年就让他们独立教学。这时尽可能采取少指点,多研究的方法。放手让他们按自己的教学计划去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年,就要要求新教师在各级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骨干教师。
“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是骨干教师定义的一种。因此骨干教师就应该是在教师成长中起主要作用的教师。
1.传播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此,骨干教师要在参加省、市、县级培训的基础上,将培训所得及时传达到全体教师,组织教师学习、领会。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上好示范引领课。
为促进教师尽快成才,学校应经常开展骨干教师引领示范课活动。骨干教师在授课前要能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课堂上能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新颖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提问,适时的点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透过这精彩的一课,能让年轻教师受益匪浅,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
提高,也给全体教师提供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三、专业人员
省、市教科研部门的教研人员,高校教育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宽阔的研究视野,他们理念先进,研究前沿,成果丰硕,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他们能及时为教师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予以宣传推广,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各种锻炼、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所以,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他们来校作专题讲座,并请他们对教师的课题研究、教法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论文写作、教学案例整理、校本课程建设等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县级教研室的教研人员——他们常常能以敏锐的视角洞察问题,以犀利的眼光看准问题,然后以科学和智慧的态度及时解决问题。经过慎重思考和论证,他们可以较好地解决大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直接加入到教师个体或者学校学科的常规研究中,做一线教师的知心人,做教学实际的知情人。用自己对研究的满腔热情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研究组共同研究的氛围和习惯。也可以采用书面交流、协作研究方法、网络沟通的形式开展互助。如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在活动中加强和外界研究人员的合作和交流,互通信息取长补短。
四、学生
新课程非常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学生的一个问题往往能引起教师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学生的一次质疑,往往能引发教师灵感的萌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往往能激起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因此,学生能够在教师发展的空间里起到特殊的引领作用。
在有些学校,老师可以将学生请上台,由学生来讲课;课堂上学生可以坐着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随时提出不同于老师的意见。面对对这些有悖于传统教育伦理的行为,老师们必须主动适应学生的变化,并且要积极思考:“我”可以为他们做什么?“我”能为他们做什么?这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动因之一。
另外,我们通过多组访谈数据了解到:学生喜欢的老师是和蔼可亲的,是公平的、有耐心的老师。喜欢当他们犯错误时也能善待他们的老师;孩子们喜欢上课活泼幽默、风趣并能为他们提供动手机会的老师;他们不喜欢的是偏心眼的老师;他们也不喜欢批评他们时像穿糖葫芦似的把他所有的错误再重新穿一遍的老师;他们更不喜欢不负责任,上课敷衍了事的老师。面对这些心灵深处的呼唤,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深思,都在重新审视着自己:你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吗?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你自己占了几点?孩子们不喜欢的行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否出现过?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弥补一下呢?这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又一个动因。
总而言之,这里每一位角色都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发挥了他们独特的作用,让每个教师都拥有了在教育战线上实现自然发展的机会,从而在实践中尽快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7年10月
[2]杨文娟,《校本化呼唤校长专业化发展 》,《中小学校长》,2003年第11期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10月
[4]潘海燕,《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
[5]《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关键词 专业化 成长 引领 提高
教育要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素质的好坏,业务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选择走专业化成长道路,走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成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生长而成熟,长成;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生长。”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看出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的专业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其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也离不开下面几个重要角色的引领。
一、校长
渴望成为名师,是每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的终极梦想,而成为名师的“决战”场主要是在课堂。因此,校长作为教师中的教师,首当其冲要对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引领,提升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他们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创设情感环境,强化动力支持。
要想让教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校长必须是一个专业化发展型的校长,要给教师以情感上的支持。年轻教师,特别是刚刚分配来的教师,因为经验不足等原因,无论是对课堂的驾驭还是对学生的教育,免不了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果领导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特别是对其进步及时表扬,很可能会挫伤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慢慢平庸下来。相反,如果领导能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新教师,则能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校长要经常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科研、生活和成长情况,充分体现校长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让教师时刻感受到校长在关注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时刻感受到校长对自己工作的认同,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促使大部分的教师成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二)营造学习氛围,搭建成长平台。
要想让教师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校长必须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与研究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观点交流、经验互补、理念碰撞,帮助教师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或特色,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得到不断的扩展,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校长还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比如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模式或方法改革的讨论中去,激发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教师同伴
我们每个教师都是活在群体之中的,而每个人的水平又取决于与之交往的人的水平。这就是说教师同伴的互助共进是教师成长的巨大支持。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理论功底深厚的骨干教师都要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给其他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足够的助推力。
(一)老教师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教书育人的警世名言,也是老教师带教新教师的准则。带教新教师使他们快速成长,是老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1.走稳第一步,树立好形象。
初到工作岗位,他们和其他青年一样,带着满腔热情投入教育工作。社会角色的变动,也给青年们带来了许多沉思:如何扮演好这个新角色?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这时,作为带教老师必须帮助他们了解、熟悉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秩序,帮助他们迈好第一步,树立好的形象。这也是使他们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得以健康成长的关键。
如何使他们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呢?关键是第一节课的成败,要使他们充满信心地走上讲台,满面春风地离开教室。新老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指导、熟悉教材;一起研讨教案;设想处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的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老教师可以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上一堂同样内容的示范课,使青年教师心中有底。在一切就绪后,老教师对新教师的第一堂课还必须“压阵”壮胆,(进教室去听课),使他有一个精神支柱,大胆地走上讲台上课。在上课过程中经常用赞许的眼光和表情肯定他们的上课内容,使他紧张的心情得到松懈,自然而然地投入角色。课后,还要认真地给他们评课。详细分析这堂课每个环节的成败得失,赞其成功,勉其意志;找出差距,鼓其干劲。
2.分步严要求,阶梯式提高。
有了第一步的成功,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要使他们坚持不懈地在发展上下功夫,老教师的带教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进一步培养他们学会观察和分析。帮助他们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才能逐步提高呢?首先要在思想上让他们热爱教育这个清贫的行业,热爱自己教育的对象——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苦乐观。在端正职业思想的基础上,在业务上也要进行分步指导。具体要求是:一年会上课,二年能独立,三年走出新路。也就是说,刚刚工作的第一年,带教老师必须及时给予他们耐心地指点,使他们逐步摸清教学规律。在他们有了基本功之后,第二年就让他们独立教学。这时尽可能采取少指点,多研究的方法。放手让他们按自己的教学计划去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年,就要要求新教师在各级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骨干教师。
“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是骨干教师定义的一种。因此骨干教师就应该是在教师成长中起主要作用的教师。
1.传播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此,骨干教师要在参加省、市、县级培训的基础上,将培训所得及时传达到全体教师,组织教师学习、领会。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上好示范引领课。
为促进教师尽快成才,学校应经常开展骨干教师引领示范课活动。骨干教师在授课前要能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课堂上能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新颖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提问,适时的点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透过这精彩的一课,能让年轻教师受益匪浅,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
提高,也给全体教师提供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三、专业人员
省、市教科研部门的教研人员,高校教育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宽阔的研究视野,他们理念先进,研究前沿,成果丰硕,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他们能及时为教师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予以宣传推广,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各种锻炼、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所以,学校可以经常邀请他们来校作专题讲座,并请他们对教师的课题研究、教法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论文写作、教学案例整理、校本课程建设等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县级教研室的教研人员——他们常常能以敏锐的视角洞察问题,以犀利的眼光看准问题,然后以科学和智慧的态度及时解决问题。经过慎重思考和论证,他们可以较好地解决大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直接加入到教师个体或者学校学科的常规研究中,做一线教师的知心人,做教学实际的知情人。用自己对研究的满腔热情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研究组共同研究的氛围和习惯。也可以采用书面交流、协作研究方法、网络沟通的形式开展互助。如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在活动中加强和外界研究人员的合作和交流,互通信息取长补短。
四、学生
新课程非常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的共同互动、共同成长。学生的一个问题往往能引起教师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学生的一次质疑,往往能引发教师灵感的萌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往往能激起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因此,学生能够在教师发展的空间里起到特殊的引领作用。
在有些学校,老师可以将学生请上台,由学生来讲课;课堂上学生可以坐着回答老师的问题,甚至随时提出不同于老师的意见。面对对这些有悖于传统教育伦理的行为,老师们必须主动适应学生的变化,并且要积极思考:“我”可以为他们做什么?“我”能为他们做什么?这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动因之一。
另外,我们通过多组访谈数据了解到:学生喜欢的老师是和蔼可亲的,是公平的、有耐心的老师。喜欢当他们犯错误时也能善待他们的老师;孩子们喜欢上课活泼幽默、风趣并能为他们提供动手机会的老师;他们不喜欢的是偏心眼的老师;他们也不喜欢批评他们时像穿糖葫芦似的把他所有的错误再重新穿一遍的老师;他们更不喜欢不负责任,上课敷衍了事的老师。面对这些心灵深处的呼唤,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深思,都在重新审视着自己:你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吗?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你自己占了几点?孩子们不喜欢的行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否出现过?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弥补一下呢?这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又一个动因。
总而言之,这里每一位角色都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发挥了他们独特的作用,让每个教师都拥有了在教育战线上实现自然发展的机会,从而在实践中尽快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7年10月
[2]杨文娟,《校本化呼唤校长专业化发展 》,《中小学校长》,2003年第11期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10月
[4]潘海燕,《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
[5]《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