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改革是对教育价值的重新选择,归根到底是对人才标准的重新选择。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确立的教育价值,这是自废除科举制度以来最重要的教育价值观念变革。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本内容,我谈以下三点看法: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彻底放弃“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
长期以来,“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剪不断,理还乱”。就人数来讲,中国的科举状元与诺贝尔奖得主大体相当,然而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人类的贡献,两者绝不可同日而语。今天,我们的教育仍然有着深深的“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许多教育者仍然关注的是怎样制造“状元”。许多学者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也基本上属于应试策略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价值观上的偏失。在这种理念影响下,许多教改实验班无形中被异化成为“高考尖刀班”或“竞赛尖刀班”——考试成绩提高就是教改实验成功,否则就是不成功甚至是失败。其实,大量统计研究表明,人的创造高峰期是在40岁左右,也就是说,多数人是在基础教育完成20年左右、高等教育完成10年左右进入创新成果的高产期。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创新成果产生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无论如何用学生的在校考试成绩来评价创新教育成功与否,都显得幼稚和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教育甚至大学本科教育,都应主要着眼于为学生打好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研究和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标准。
二、比聪明和知识(或成绩)更重要的是兴趣、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李政道先生曾送给温总理两篇研究手稿,一篇是他年轻时代的,另一篇是近年的。他想用两篇文稿的对比说明,几十年来,他从未间断过对物理学的探索与思考。我想,这是一个人能成为大师的关键。
我们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国少年班的实验进行了大约30年,学生参加国际学科竞赛也差不多有同样长的历史,而且成绩骄人。这些学生可以说都是当时全世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不少人后来的发展并没有如我们最初所期望的那样。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未能在这个领域中持续发展下去。近年来,不少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在上大学时选择了与自己原来学习兴趣毫不相关的专业,似乎过去的学习不是为了发展兴趣与特长,而仅仅是升学的凭证,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无可非议。但是,一个人能否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者、领军人物甚至大师,关键取决于他能否具有持续的兴趣和动力,能否在一个领域中坚持不断地发展下去。这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以往对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献身精神。
创造需要激情,需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坦率地讲,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是有偏差的,甚至我们有些文化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常这样教育学生,学习就要刻苦,要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卧薪尝胆,忍受痛苦的煎熬。工作也是一件苦差事,似乎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科学大师都是牺牲了个人幸福的生活、克服了巨大的痛苦才取得辉煌成就的。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教育观念。一个人在痛苦的心境下不可能产生创造的激情和灵感。事实上,对他们来说,思考就是享受,这是一种智者的享受。他们的幸福主要是来自于对工作乐趣的享受。学生只有形成这样的生活观、工作观和人生态度,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成为一个领域未来的领军人物甚至大师。
三、是优势叠加还是优势选择
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不善于求异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国外如美国的学生创新意识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但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果将两种优势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但遗憾的是,这很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憧憬。
其实,我们学生知识的扎实程度常是通过考试而非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出来的,确切地讲,是考试能力强,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必强。就目前来讲,我们的教学中有较多的重复训练,因为面对升学考试,重复训练是最有效的应考策略。学生解答一个熟悉的考题,其得分的概率远比解答一个生疏的考题高得多,况且在考试中,平均每道考题的思考时间只有几分钟,这需要学生对考题进行迅速分类,直接套用固定的方法来解答。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考试容易取得高分,代价是强化了思维定式。因为使学生通过重复性训练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与这些知识相关的范式,过度强化会使学生失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求异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任何一种习惯(包括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有其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脑神经网络。学习过程就是形成脑神经网络的过程。根据目前对脑的认识,不同的学习过程会形成不同的脑神经网络,从而决定了不同的思考与行为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是塑造脑神经网络的过程。被动式的、重复式的训练与主动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脑神经网络结构明显不同,两者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思考习惯和行为方式。前者强化了固定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后者得到的是善于灵活多变思考的大脑。因此,在不同的脑优势之间,我们需要作出选择。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当然也包括教育评价观)。这本质上是文化的变革,因而
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可能出现反复的过程。
要广泛宣传科学的人才观,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鼓励青少年通过不同的途径成才。要逐步转变认为考试升学是成才唯一途径的狭隘观念,逐步转变认为只有高学历才是人才的错误观念,逐步转变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唯一标准的陈腐观念。
要广泛借鉴当代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坚持长期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建议组织一批学者和学校真正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取得经验,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推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富有特色的学校。
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课余学习生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如双休日)从事适当的学习是完全正常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都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但是在我国,参与学科竞赛(如奥数)的学生如此之多、年龄如此之小,肯定是不正常的现象。我曾向大学建议,保送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最好只限于与他获奖学科相关的专业。这是不少国外大学录取学生的基本原则。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人才,也有利于减少学生参加竞赛的盲目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希望国家能制定相关的政策。
积极、稳妥推进升学考试的改革。我建议尽快实行升学考试(中考和高考)报名社会化,使升学考试与学校脱钩,引导学校和社会不在升学率上进行攀比,使学校教育从升学率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回归学校教育的本真价值。要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基础上,拓展多样化的升学途径。要允许少数青少年学生发展成为“偏才”、“怪”,并为他们的继续发展从机制上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彻底放弃“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
长期以来,“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剪不断,理还乱”。就人数来讲,中国的科举状元与诺贝尔奖得主大体相当,然而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人类的贡献,两者绝不可同日而语。今天,我们的教育仍然有着深深的“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许多教育者仍然关注的是怎样制造“状元”。许多学者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也基本上属于应试策略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价值观上的偏失。在这种理念影响下,许多教改实验班无形中被异化成为“高考尖刀班”或“竞赛尖刀班”——考试成绩提高就是教改实验成功,否则就是不成功甚至是失败。其实,大量统计研究表明,人的创造高峰期是在40岁左右,也就是说,多数人是在基础教育完成20年左右、高等教育完成10年左右进入创新成果的高产期。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创新成果产生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无论如何用学生的在校考试成绩来评价创新教育成功与否,都显得幼稚和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教育甚至大学本科教育,都应主要着眼于为学生打好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研究和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标准。
二、比聪明和知识(或成绩)更重要的是兴趣、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李政道先生曾送给温总理两篇研究手稿,一篇是他年轻时代的,另一篇是近年的。他想用两篇文稿的对比说明,几十年来,他从未间断过对物理学的探索与思考。我想,这是一个人能成为大师的关键。
我们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国少年班的实验进行了大约30年,学生参加国际学科竞赛也差不多有同样长的历史,而且成绩骄人。这些学生可以说都是当时全世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不少人后来的发展并没有如我们最初所期望的那样。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未能在这个领域中持续发展下去。近年来,不少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在上大学时选择了与自己原来学习兴趣毫不相关的专业,似乎过去的学习不是为了发展兴趣与特长,而仅仅是升学的凭证,是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无可非议。但是,一个人能否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者、领军人物甚至大师,关键取决于他能否具有持续的兴趣和动力,能否在一个领域中坚持不断地发展下去。这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以往对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献身精神。
创造需要激情,需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坦率地讲,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是有偏差的,甚至我们有些文化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常这样教育学生,学习就要刻苦,要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卧薪尝胆,忍受痛苦的煎熬。工作也是一件苦差事,似乎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科学大师都是牺牲了个人幸福的生活、克服了巨大的痛苦才取得辉煌成就的。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教育观念。一个人在痛苦的心境下不可能产生创造的激情和灵感。事实上,对他们来说,思考就是享受,这是一种智者的享受。他们的幸福主要是来自于对工作乐趣的享受。学生只有形成这样的生活观、工作观和人生态度,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成为一个领域未来的领军人物甚至大师。
三、是优势叠加还是优势选择
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不善于求异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国外如美国的学生创新意识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但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果将两种优势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但遗憾的是,这很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憧憬。
其实,我们学生知识的扎实程度常是通过考试而非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出来的,确切地讲,是考试能力强,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必强。就目前来讲,我们的教学中有较多的重复训练,因为面对升学考试,重复训练是最有效的应考策略。学生解答一个熟悉的考题,其得分的概率远比解答一个生疏的考题高得多,况且在考试中,平均每道考题的思考时间只有几分钟,这需要学生对考题进行迅速分类,直接套用固定的方法来解答。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考试容易取得高分,代价是强化了思维定式。因为使学生通过重复性训练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与这些知识相关的范式,过度强化会使学生失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求异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任何一种习惯(包括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有其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脑神经网络。学习过程就是形成脑神经网络的过程。根据目前对脑的认识,不同的学习过程会形成不同的脑神经网络,从而决定了不同的思考与行为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是塑造脑神经网络的过程。被动式的、重复式的训练与主动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脑神经网络结构明显不同,两者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思考习惯和行为方式。前者强化了固定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后者得到的是善于灵活多变思考的大脑。因此,在不同的脑优势之间,我们需要作出选择。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当然也包括教育评价观)。这本质上是文化的变革,因而
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可能出现反复的过程。
要广泛宣传科学的人才观,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鼓励青少年通过不同的途径成才。要逐步转变认为考试升学是成才唯一途径的狭隘观念,逐步转变认为只有高学历才是人才的错误观念,逐步转变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唯一标准的陈腐观念。
要广泛借鉴当代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坚持长期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建议组织一批学者和学校真正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取得经验,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推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富有特色的学校。
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课余学习生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如双休日)从事适当的学习是完全正常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学校都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但是在我国,参与学科竞赛(如奥数)的学生如此之多、年龄如此之小,肯定是不正常的现象。我曾向大学建议,保送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最好只限于与他获奖学科相关的专业。这是不少国外大学录取学生的基本原则。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人才,也有利于减少学生参加竞赛的盲目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希望国家能制定相关的政策。
积极、稳妥推进升学考试的改革。我建议尽快实行升学考试(中考和高考)报名社会化,使升学考试与学校脱钩,引导学校和社会不在升学率上进行攀比,使学校教育从升学率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回归学校教育的本真价值。要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基础上,拓展多样化的升学途径。要允许少数青少年学生发展成为“偏才”、“怪”,并为他们的继续发展从机制上提供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