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2011计划”。为了落实“2011计划”,推进学校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学校创新能力,由中国音乐学院牵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文化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中心、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共同组建了“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属于“国家2011计划”中“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的类型,坚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艺术实践创作、科学研究”四位一体建设思路,以专项任务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实现音乐、舞蹈、戏曲、服饰、军旅文艺、民间文艺等优势艺术资源的融合,努力建成为我国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科研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我国高校面向文化传承协同创新的典范。
一、创新科研、创作模式
中心遵照 “以人才、学科、科研、创作四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要求,以艺术学为依托,围绕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传播与创新三个方向,建设六大工作平台。中心以平台建设的模式开展科研工作,高效地整合各理事单位的优势资源,打破了校际合作的行政壁垒,在培育过程中不断产生出新的协同成果。
二、紧扣国家需求,培育专项任务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看望北师大师生时讲到:“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使命,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反复研究论证,全面启动了6个任务平台的培育工作。
(1)中国民族艺术教育联盟平台
进一步形成整合音乐、舞蹈、戏曲、服饰、軍旅文艺、民间文艺等特色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提升各校学科建设水平,资源共享,课程打通,学分互认,增加对姊妹艺术的学习和了解,逐步实现教学研究和数字化资源共享。努力实现跨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争取实现联合培养硕、博生计划。在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内,以新理念、新手段实现中国民族艺术教育的普及和输出。
(2)中国民族艺术经典创造性呈现平台
将中国传统戏曲、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经典形成聚合,给艺术插上翅膀,采用高科技舞美、灯光、音响等手段,借助现代科技与传媒,重现中国艺术经典作品,使中华优秀民族艺术文化得以再现与传承,并焕发新的生命与活力。
(3)中国民族艺术海内外传播平台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讲话精神,培养能为国家在世界上“主动发声”的人才,加强中国文化载体建设,把软实力做硬、做强。创新民族艺术传播方式、创立传播品牌,推动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4)中国民族艺术数字化传播平台
整备各协同单位的民族艺术资源,建立数字化教学体系和发布平台,大力推广民族艺术数字化产品,逐步建立艺术院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成果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面向全球的中国民族艺术传播数字化平台,建设面向学生实习、复合型人才培养、人才输出、产业孵化、产品培育的协同创新基地,最终解决国家亟需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体系建设等问题。
(5)中国民族艺术歌舞戏剧创作平台
聚合优势资源,构建平台性质的“民族艺术歌舞戏剧创作平台”,形成持续力,不断培育、孵化出优秀的原创民族艺术精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能为中国创作出深具民族艺术特色、反映时代鲜明特征、满足国家文化需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族艺术精品为建设目标。
(6)中国民族艺术测定体系建设平台
通过对中国民族艺术教育体系以及效果测量评估的标准建设、中国民族乐器制作、民族舞蹈动作捕捉、民族服饰与颜色、戏曲艺术的标准化测量和实验等,建立中国民族艺术的国家标准,为中国民族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与输出提供数据支撑。
三、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性改革
通过组织管理创新,实现协同管理、精简办公、打破行政壁垒。
中心实行“理事会”运行模式。根据《理事会章程》和工作实际,分别设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位。理事会和理事长会议行使最高决策权,负责顶层设计和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定,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路线。秘书处为中心常设办事机构,负责落实理事会和理事长会议决议以及秘书处日常办公事宜。中心组织建构如图所示。
中心基本形成了理事会——理事长会议——专家咨询会——秘书处——六大任务平台的专线管理体系,使中心的顶层设计得到有效落实,保障了中心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产出、展示民族艺术传承、传播协同创新成果
(1)中心各理事单位间已搭建合作平台进行行之有效的深度融合,基本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家团队作曲、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家团队编舞、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师团队服装设计、中国戏曲学院剧导团队参与剧本研讨等集多方资源、众人智慧合力完成的原创作品大型歌舞诗《中华赋》的呈现,为中心协同合力打造精品开辟了先河。
(2)充分发挥了各自鲜明特色,整合了各校的优势资源。2013年大型民族艺术专场演出《中华颂·雅韵》上演,集中展示了各校综合实力、艺术资源、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中心执行力,受到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国家汉办、北京市教委领导以及各校相关领导与师生的褒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给予了适时报道。
(3)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方面,显现出了突出的实效性。中国民族艺术教育联盟平台实施了《中国民族艺术专题研究》名师讲座、研究生教学112场次,实现了名师互派、学分互认、资源共享。该平台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艺术教育资源,拓宽了学生艺术视野,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在各协同单位共同努力下,举办了《中国民族艺术知多少》系列演出音乐会25场,《中华颂·雅韵》专题演出2场,其他积极“推进中国民族艺术传播”为主题的各类演出9场次,其中赴海外演出5场,赴台湾演出4场,总计达34场次。
总之,中心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及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中心发展的内动力,打破高等院校、文艺院团、行业企业等机构间的行政壁垒,努力汇聚各单位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四位一体的整体创新能力。将在理论研究、精品剧目创作、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等领域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集聚和培养一批民族艺术领域的高端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开展民族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前瞻性研究和中华艺术文化海内外传播等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在国家文化艺术创新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
中心属于“国家2011计划”中“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的类型,坚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艺术实践创作、科学研究”四位一体建设思路,以专项任务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实现音乐、舞蹈、戏曲、服饰、军旅文艺、民间文艺等优势艺术资源的融合,努力建成为我国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科研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我国高校面向文化传承协同创新的典范。
一、创新科研、创作模式
中心遵照 “以人才、学科、科研、创作四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要求,以艺术学为依托,围绕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传播与创新三个方向,建设六大工作平台。中心以平台建设的模式开展科研工作,高效地整合各理事单位的优势资源,打破了校际合作的行政壁垒,在培育过程中不断产生出新的协同成果。
二、紧扣国家需求,培育专项任务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看望北师大师生时讲到:“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使命,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反复研究论证,全面启动了6个任务平台的培育工作。
(1)中国民族艺术教育联盟平台
进一步形成整合音乐、舞蹈、戏曲、服饰、軍旅文艺、民间文艺等特色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提升各校学科建设水平,资源共享,课程打通,学分互认,增加对姊妹艺术的学习和了解,逐步实现教学研究和数字化资源共享。努力实现跨学科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争取实现联合培养硕、博生计划。在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内,以新理念、新手段实现中国民族艺术教育的普及和输出。
(2)中国民族艺术经典创造性呈现平台
将中国传统戏曲、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经典形成聚合,给艺术插上翅膀,采用高科技舞美、灯光、音响等手段,借助现代科技与传媒,重现中国艺术经典作品,使中华优秀民族艺术文化得以再现与传承,并焕发新的生命与活力。
(3)中国民族艺术海内外传播平台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讲话精神,培养能为国家在世界上“主动发声”的人才,加强中国文化载体建设,把软实力做硬、做强。创新民族艺术传播方式、创立传播品牌,推动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4)中国民族艺术数字化传播平台
整备各协同单位的民族艺术资源,建立数字化教学体系和发布平台,大力推广民族艺术数字化产品,逐步建立艺术院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成果数字化共享平台,建设面向全球的中国民族艺术传播数字化平台,建设面向学生实习、复合型人才培养、人才输出、产业孵化、产品培育的协同创新基地,最终解决国家亟需的文化传承与传播体系建设等问题。
(5)中国民族艺术歌舞戏剧创作平台
聚合优势资源,构建平台性质的“民族艺术歌舞戏剧创作平台”,形成持续力,不断培育、孵化出优秀的原创民族艺术精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能为中国创作出深具民族艺术特色、反映时代鲜明特征、满足国家文化需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族艺术精品为建设目标。
(6)中国民族艺术测定体系建设平台
通过对中国民族艺术教育体系以及效果测量评估的标准建设、中国民族乐器制作、民族舞蹈动作捕捉、民族服饰与颜色、戏曲艺术的标准化测量和实验等,建立中国民族艺术的国家标准,为中国民族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与输出提供数据支撑。
三、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性改革
通过组织管理创新,实现协同管理、精简办公、打破行政壁垒。
中心实行“理事会”运行模式。根据《理事会章程》和工作实际,分别设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位。理事会和理事长会议行使最高决策权,负责顶层设计和重大事务的协商与决定,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路线。秘书处为中心常设办事机构,负责落实理事会和理事长会议决议以及秘书处日常办公事宜。中心组织建构如图所示。
中心基本形成了理事会——理事长会议——专家咨询会——秘书处——六大任务平台的专线管理体系,使中心的顶层设计得到有效落实,保障了中心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产出、展示民族艺术传承、传播协同创新成果
(1)中心各理事单位间已搭建合作平台进行行之有效的深度融合,基本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家团队作曲、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家团队编舞、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师团队服装设计、中国戏曲学院剧导团队参与剧本研讨等集多方资源、众人智慧合力完成的原创作品大型歌舞诗《中华赋》的呈现,为中心协同合力打造精品开辟了先河。
(2)充分发挥了各自鲜明特色,整合了各校的优势资源。2013年大型民族艺术专场演出《中华颂·雅韵》上演,集中展示了各校综合实力、艺术资源、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中心执行力,受到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国家汉办、北京市教委领导以及各校相关领导与师生的褒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给予了适时报道。
(3)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方面,显现出了突出的实效性。中国民族艺术教育联盟平台实施了《中国民族艺术专题研究》名师讲座、研究生教学112场次,实现了名师互派、学分互认、资源共享。该平台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艺术教育资源,拓宽了学生艺术视野,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在各协同单位共同努力下,举办了《中国民族艺术知多少》系列演出音乐会25场,《中华颂·雅韵》专题演出2场,其他积极“推进中国民族艺术传播”为主题的各类演出9场次,其中赴海外演出5场,赴台湾演出4场,总计达34场次。
总之,中心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及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中心发展的内动力,打破高等院校、文艺院团、行业企业等机构间的行政壁垒,努力汇聚各单位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四位一体的整体创新能力。将在理论研究、精品剧目创作、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等领域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集聚和培养一批民族艺术领域的高端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开展民族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前瞻性研究和中华艺术文化海内外传播等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在国家文化艺术创新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