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各个行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互联网+”的直接影响,这给出版业的编辑工作也带来全新的问题与挑战,内容的交互性与重构性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本文主要对“互联网+”视域下编辑出版常态的途径进行探究,这对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编辑出版;“互联网+”;用户思维;大数据分析
现阶段信息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其主要以互联网为代表,传统的互联网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朝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全息网等方向演变,所有的人、物以及信息等都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在此种趋势与背景之下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与理念逐渐涌现。智能化以及人性化是移动互联网以及网络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这对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一、“互联网+”视域下的编辑出版工作
移动网络+智能手机+智能外设等逐渐实现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快捷接入是其显著优势与特征,万物互联、虚实交融、智能数据、泛在计算以及云端存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从信息传播角度来说,明显以及多远是其主要特征,传统按天作为主要单位的传播速度已经实现向秒的转变,在傳播内容上,其中心系统化也在逐渐朝着无中心全时空方向开展。
这种发展状态给传统的出版行业带来极大的影响,工作对象、结果以及流程的更新与再造都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都会受到上述发展趋势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编辑出版“触网”现阶段正处于不断深化的阶段,各种新技术以及新应用在互联网的支撑下逐渐实现编辑出版传统中的使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传统的出版行业都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编辑原有的工作状态会受到平台无纸化编辑、远程定稿以及电子出版的直接影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微信推销、手机阅读以及视频嵌入等也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传统的编辑工作中,编辑、出版物以及作者之间的线性链条呈现出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在上述影响下这种平衡状态会被逐渐打破。
1.中心化与编辑工作的跨界
网络化社会结构与传统社会结构之间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每个人以及每个组织的节点都在网络中呈现出一种大小不一的状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作为中心存在。在互联网逐渐发达的趋势与背景之下,模糊化成为行业、专业以及工种之间边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其跨界行为也越来越明显,出版业与媒介之间的融合可实现对上述现象的直观体现。信息之间是是广泛而充分的连接可实现对互联网开放性的直接代表。
2.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融入编辑出版的尺度越来越大:从原先的编辑、排版、校对到如今各种智能化工具与软件的大量应用;从网络投稿平台、多功能的出版平台、优先出版到二维码应用、微信公众号传播等大量的信息技术正重构编辑出版的各种要素,改造着编辑出版工作业态与出版物形式。比如,近年来出现的电子课本,似书但又不完全是书,或者说是一种信息技术高度融入以后的“新出版物”———互动式新型电子课本,它集数字化、多媒体、可交互、智能性等于一体,以直观的视、音、图、文展现内容,具有问题提示、图文介绍、动画演示、真人实景示范、电子书签、笔记和标注等多种功能。
3.对消费体验的追求
网络社会所处的是一个追求消费体验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层出不穷,丰富着这种体验生活。比如,人们对“苹果”手机的追捧及它的不断升级换代。人们更注重消费体验,自然地也对出版产品的消费产生新需求,即从满足眼球向追求享受演进。随着可穿戴设备与可视化、可交互APP或社交工具的大量应用,人的每一刻动感与情绪体验都可随时被记录,并数据化呈现与图像化传播,这更助推人们追求消费体验的倾向。因此,未来的内容消费方式是基于全景式的消费方式,用户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阅读群体。
4.阅读介质的不断迁移
随着互联网与带宽不断升级,网络中的信息、数据每天在暴涨,并从以往静态化为主的文字、图片逐步向动态化为主的图像、动漫、视频及可交互的场景(游戏)方向演变。“读图”时代已经来临,视觉元素与眼球享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种大势下,一些编辑出版物中不断尝试可化嵌入。
二、出版行业的主要创新路径
1.利用互联网统领全局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用全新的思维来统领编辑出版工作,这种全新的思维就是互联网思维。对于互联网思维,目前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读。一般认为,互联网思维包含了用户体验思维、简约思维、零距离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等。笔者以为,对于编辑出版工作来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应是用户体验思维。
2.编辑出版价值链重构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入打破了传统的“编辑—读者”关系平衡,编辑角色、身份被细分或重置,出版的流程与形式正在被重构。面对这一切,当务之急是我们需要对原有的编辑出版价值链进行重新审视,重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价值链。价值链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现在一般认为,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类。在一个企业的众多“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价值主要来自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活动,成为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3.熟悉与掌握大数据分析
“互联网+”正让今天的社会从IT(信息)走向DT(数据技术)。如果说IT时代把人当机器的话,DT时代则把机器当人。基于大数据、云存储、智能计算等新兴技术,可便捷地获取并处理动态、天量的用户数据。比如,一个“微信红包”可让微信在短短几天获得数千万个银行卡数据,这是传统银行无法想象的。掌握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关键在于寻找庞大网络系统中天量数据之间的关联并为我所用,这是未来出版业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三、结语
新时期,每一个编辑出版企业都应该注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融合重组。每一位编辑出版工作人员也应该提高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审时度势,发挥科技优势和团队优势,多注重用户体验思维,努力促使“互联网+”视域下编辑出版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睿,苏玉珠.“互联网+”视角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改革与战略,2017(3):136-138.
[2]刘燕玲.全媒体视域下新闻出版编辑人才的新常态研究[J].科技传播,2015,7(12).
【关键词】:编辑出版;“互联网+”;用户思维;大数据分析
现阶段信息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其主要以互联网为代表,传统的互联网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朝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全息网等方向演变,所有的人、物以及信息等都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在此种趋势与背景之下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与理念逐渐涌现。智能化以及人性化是移动互联网以及网络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这对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一、“互联网+”视域下的编辑出版工作
移动网络+智能手机+智能外设等逐渐实现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快捷接入是其显著优势与特征,万物互联、虚实交融、智能数据、泛在计算以及云端存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从信息传播角度来说,明显以及多远是其主要特征,传统按天作为主要单位的传播速度已经实现向秒的转变,在傳播内容上,其中心系统化也在逐渐朝着无中心全时空方向开展。
这种发展状态给传统的出版行业带来极大的影响,工作对象、结果以及流程的更新与再造都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都会受到上述发展趋势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编辑出版“触网”现阶段正处于不断深化的阶段,各种新技术以及新应用在互联网的支撑下逐渐实现编辑出版传统中的使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传统的出版行业都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编辑原有的工作状态会受到平台无纸化编辑、远程定稿以及电子出版的直接影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微信推销、手机阅读以及视频嵌入等也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传统的编辑工作中,编辑、出版物以及作者之间的线性链条呈现出一种较为平衡的状态,在上述影响下这种平衡状态会被逐渐打破。
1.中心化与编辑工作的跨界
网络化社会结构与传统社会结构之间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每个人以及每个组织的节点都在网络中呈现出一种大小不一的状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作为中心存在。在互联网逐渐发达的趋势与背景之下,模糊化成为行业、专业以及工种之间边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其跨界行为也越来越明显,出版业与媒介之间的融合可实现对上述现象的直观体现。信息之间是是广泛而充分的连接可实现对互联网开放性的直接代表。
2.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融入编辑出版的尺度越来越大:从原先的编辑、排版、校对到如今各种智能化工具与软件的大量应用;从网络投稿平台、多功能的出版平台、优先出版到二维码应用、微信公众号传播等大量的信息技术正重构编辑出版的各种要素,改造着编辑出版工作业态与出版物形式。比如,近年来出现的电子课本,似书但又不完全是书,或者说是一种信息技术高度融入以后的“新出版物”———互动式新型电子课本,它集数字化、多媒体、可交互、智能性等于一体,以直观的视、音、图、文展现内容,具有问题提示、图文介绍、动画演示、真人实景示范、电子书签、笔记和标注等多种功能。
3.对消费体验的追求
网络社会所处的是一个追求消费体验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层出不穷,丰富着这种体验生活。比如,人们对“苹果”手机的追捧及它的不断升级换代。人们更注重消费体验,自然地也对出版产品的消费产生新需求,即从满足眼球向追求享受演进。随着可穿戴设备与可视化、可交互APP或社交工具的大量应用,人的每一刻动感与情绪体验都可随时被记录,并数据化呈现与图像化传播,这更助推人们追求消费体验的倾向。因此,未来的内容消费方式是基于全景式的消费方式,用户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环境下的阅读群体。
4.阅读介质的不断迁移
随着互联网与带宽不断升级,网络中的信息、数据每天在暴涨,并从以往静态化为主的文字、图片逐步向动态化为主的图像、动漫、视频及可交互的场景(游戏)方向演变。“读图”时代已经来临,视觉元素与眼球享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种大势下,一些编辑出版物中不断尝试可化嵌入。
二、出版行业的主要创新路径
1.利用互联网统领全局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用全新的思维来统领编辑出版工作,这种全新的思维就是互联网思维。对于互联网思维,目前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读。一般认为,互联网思维包含了用户体验思维、简约思维、零距离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等。笔者以为,对于编辑出版工作来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应是用户体验思维。
2.编辑出版价值链重构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入打破了传统的“编辑—读者”关系平衡,编辑角色、身份被细分或重置,出版的流程与形式正在被重构。面对这一切,当务之急是我们需要对原有的编辑出版价值链进行重新审视,重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价值链。价值链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现在一般认为,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类。在一个企业的众多“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价值主要来自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活动,成为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3.熟悉与掌握大数据分析
“互联网+”正让今天的社会从IT(信息)走向DT(数据技术)。如果说IT时代把人当机器的话,DT时代则把机器当人。基于大数据、云存储、智能计算等新兴技术,可便捷地获取并处理动态、天量的用户数据。比如,一个“微信红包”可让微信在短短几天获得数千万个银行卡数据,这是传统银行无法想象的。掌握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关键在于寻找庞大网络系统中天量数据之间的关联并为我所用,这是未来出版业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三、结语
新时期,每一个编辑出版企业都应该注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融合重组。每一位编辑出版工作人员也应该提高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审时度势,发挥科技优势和团队优势,多注重用户体验思维,努力促使“互联网+”视域下编辑出版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睿,苏玉珠.“互联网+”视角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改革与战略,2017(3):136-138.
[2]刘燕玲.全媒体视域下新闻出版编辑人才的新常态研究[J].科技传播,201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