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美术教育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创造更多的中国美是我们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美术教育仅仅达成知识技能目标,而缺乏情感、价值观目标,那么美术教育就缺失了精神的美和内在的张力,更谈不上传承传统文化。美术现象本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传承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精神—一种促进学生生命境界提升的精神。教学内容不同,传递的精神内涵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现象进行文化解读和考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上的升华。本文将以《服装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浅谈在教学中如何挖掘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1 结合教学内容寻找传统文化
《服装设计》一课属于“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服装设计是很专业的一门艺术,涉及面非常广泛,教材上提及的内容就有:服装的发展、地域差别、种类、款式、服饰搭配、色彩运用、效果图的表现方法等等。这些教学内容隐藏着大量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确定某一主题。在本课教学中,我选择了以“中国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欣赏中国服饰传统文化的美。
2 结合学生认知传承传统文化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对自己的穿衣打扮有了一定的要求,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大多数偏爱“韩流”、“欧美风”、日本街头等外来服装文化,对本国的服饰持有一定的偏见与不解,不少学生认为中国服饰很土。其实,在国际各类T形舞台上,具有独特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风格已经盛行多年,近年来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2013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多了一份了解。因此我选取“中国元素”作为服装设计的亮点,以此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学生对这一课题的兴趣与创作愿望。
3 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传统文化
通过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教学环节渗透传统文化。首先以我国服装发展的进程为引子,让学生认识服装设计是社會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进而过渡到当代服装,尤其是学生喜爱的服装。通过欣赏、交流、讨论、探索、实践、创造、运用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多元的服饰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寻找中国元素;学会服装设计的方法,并尝试以服装设计师的角色结合中国元素进行现代服饰的创意设计。
4 结合教学方法呈现传统文化
(1)小游戏。学生根据文字提示将我国各时期的服饰排列,学生亲身操作,在游戏情境中,留下我国服饰文化的印象,同时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游戏讨论,学生得知服装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服饰的功能、材料款式颜色等的变化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2)直观的作品。直观的作品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我选取了很有时代感的中国服装:民国时期旗袍、中山装、50年代穿花衣、文革红卫兵服、80年代喇叭裤、彩裙子,让学生欣赏之后交流讨论,领略不同时期服饰的特点,让学生逐渐感悟:服装反映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审美观念是一直变化着的。
(3)学生自我展示。时代在改变,人们的审美观自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改变,学生们永远是追潮者。每个学生都有。在学生自我展示环节中,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独特的风格,大胆发表自己对着装、服饰的见解。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话锋一转:你们穿着的大多数服饰蕴含着外来文化,我们崇尚外来文化的同时,要知道中国的服饰有着一段灿烂的历史,目前世界已经将目光紧紧盯着我们中国。2001年上海APEC上海峰会各国领导人穿着唐装出席之后,当代时尚界最红的元素非中国元素莫属。
(4)教师示范中国元素的运用。展示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情景(图7):青花瓷、中药包、红白蓝编织袋。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学生热血沸腾:古老的中国元素在设计师的运用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充满了时尚感,是那么的强大和潮流,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师再进行现场示范,以“折扇”为元素,快速示范服装效果图的画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跃跃欲试,为最后的创作阶段打下基础,将“中国风”服装设计这一主题顺利呈现。
本课例的实践证明,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视觉化与直观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美术课堂可以让抽象的文字融于形象化的画面之中,让学生更感性、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美术教育课题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生动有趣,出现更多的展现与表现方式,使得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课堂上得以继承和创新,美术课堂必然会成为传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梅华中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1 结合教学内容寻找传统文化
《服装设计》一课属于“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服装设计是很专业的一门艺术,涉及面非常广泛,教材上提及的内容就有:服装的发展、地域差别、种类、款式、服饰搭配、色彩运用、效果图的表现方法等等。这些教学内容隐藏着大量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确定某一主题。在本课教学中,我选择了以“中国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欣赏中国服饰传统文化的美。
2 结合学生认知传承传统文化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对自己的穿衣打扮有了一定的要求,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大多数偏爱“韩流”、“欧美风”、日本街头等外来服装文化,对本国的服饰持有一定的偏见与不解,不少学生认为中国服饰很土。其实,在国际各类T形舞台上,具有独特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风格已经盛行多年,近年来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2013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多了一份了解。因此我选取“中国元素”作为服装设计的亮点,以此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学生对这一课题的兴趣与创作愿望。
3 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传统文化
通过设计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教学环节渗透传统文化。首先以我国服装发展的进程为引子,让学生认识服装设计是社會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进而过渡到当代服装,尤其是学生喜爱的服装。通过欣赏、交流、讨论、探索、实践、创造、运用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多元的服饰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寻找中国元素;学会服装设计的方法,并尝试以服装设计师的角色结合中国元素进行现代服饰的创意设计。
4 结合教学方法呈现传统文化
(1)小游戏。学生根据文字提示将我国各时期的服饰排列,学生亲身操作,在游戏情境中,留下我国服饰文化的印象,同时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游戏讨论,学生得知服装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服饰的功能、材料款式颜色等的变化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做铺垫。
(2)直观的作品。直观的作品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我选取了很有时代感的中国服装:民国时期旗袍、中山装、50年代穿花衣、文革红卫兵服、80年代喇叭裤、彩裙子,让学生欣赏之后交流讨论,领略不同时期服饰的特点,让学生逐渐感悟:服装反映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审美观念是一直变化着的。
(3)学生自我展示。时代在改变,人们的审美观自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改变,学生们永远是追潮者。每个学生都有。在学生自我展示环节中,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独特的风格,大胆发表自己对着装、服饰的见解。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话锋一转:你们穿着的大多数服饰蕴含着外来文化,我们崇尚外来文化的同时,要知道中国的服饰有着一段灿烂的历史,目前世界已经将目光紧紧盯着我们中国。2001年上海APEC上海峰会各国领导人穿着唐装出席之后,当代时尚界最红的元素非中国元素莫属。
(4)教师示范中国元素的运用。展示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情景(图7):青花瓷、中药包、红白蓝编织袋。直观的视觉感受让学生热血沸腾:古老的中国元素在设计师的运用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充满了时尚感,是那么的强大和潮流,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师再进行现场示范,以“折扇”为元素,快速示范服装效果图的画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跃跃欲试,为最后的创作阶段打下基础,将“中国风”服装设计这一主题顺利呈现。
本课例的实践证明,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视觉化与直观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美术课堂可以让抽象的文字融于形象化的画面之中,让学生更感性、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美术教育课题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生动有趣,出现更多的展现与表现方式,使得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课堂上得以继承和创新,美术课堂必然会成为传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梅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