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诸多社交媒体,来分析社交媒体中日常摄影的具体案例分析。
关键词:日常摄影;社交媒体
大量的社交媒体应用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消遣娱乐、交流互动、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社交媒体的易得性使其成为受众获取资讯的重要平台,交互性使它在虚拟化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开性使得人人都能进入这一领地。摄影图像作为社交媒体中传递信息的媒介之一,在各类应用APP中备受欢迎。社交媒体这种虚拟化的社会构成形态在运行上分为PC端和移动端,移动端的智能手机平台因优良的使用体验以及更具便携性,其使用频率远远的超过了PC端的社交媒体应用。以下内容将着重针对移动智能端的软件应用实例来进行分析。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可以实现跨时空传播的巨型网络,社交媒体应用在移动互联网的作用下实现了无时间、空间阻隔的信息分享与传递,人们在社交媒体应用中分享、传递着丰富多样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图片和视频因其直观的视觉传达表现得到了人们的偏爱。国内的应用软件中微博、微信、知乎等软件下载率最高,用户居多。国外知名的Instagram、Facebook、Twitter等都是在全世界广受欢迎的媒体平台。在这些社交媒体应用中日常摄影图像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然而依据目前的趋势来看,社交媒体应用在分享信息内容的同时,对人际关系的互动性上也有着很高的关注度。本文将针对生活中人们较为常用的社交媒体应用进行实例分析,来探究日常摄影在这些软件中的使用情况。
在五花八门的应用软件中,微信作为一款社交类的即时通讯软件,同时也是一款全方位多媒体的媒介平台,在软件被开发的初期主要以实时通信、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后来随着用户对于媒体平台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在实时聊天的社交属性中增添了朋友圈分享等功能。今天的微信作为一款人手必备的社交软件,它的用户群体涵盖十分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微信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完美复制进了虚拟化的线下当中,这种新型的社交方式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朋友圈也为日常摄影图像的展示提供着平台。朋友圈中的内容只能向已添加的好友开放,用户有权利设置发布的内容的展示周期,也可以设置向哪些人群展示。人们可以上传文字或图像,分享生活中的每个精彩瞬间,好友在看到内容后进行点赞和评论。在这一过程中分享者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完成了用户线上形式的人际交往,由此朋友圈得益于人们频繁的进行使用。在日常摄影作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写实和记录,以视觉直观表达的形式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朋友圈这一公开平台完美契合着,发挥着为用户提供一个打破时间空间共享信息的作用。
除了以人际社交为主的应用软件外,分享型的信息媒体平台也同样值得讨论,微博和Instagram可以算得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了。新浪微博和Instagram作为在全球范围都拥有用户的应用软件,二者都以用户关系信息共享为主,社交功能做为其次,以关注制的方式在用户间实现实时信息分享。但微博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传播信息的综合类应用,而Instagram只可以上传图片、视频,有多款滤镜可以选择使用。下面以新浪微博、Instagram为例,探讨日常摄影在这两款软件中的表现。
在2017年新浪微博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2017年9月的月活跃用户数为4.97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5100万;日活跃用户数为2.16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2100万。月活跃用户数中约94%为移动端用户。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在现阶段人们对于新浪微博的使用频率之高。新浪微博作为一个综合类的媒体平台,包含了娱乐、经济、政治、民生等多个领域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首页观看所關注的信息,也可以在发现中搜索想要了解的信息,也可以查看热门内容了解当下的热门事件。本文针对新浪微博进行了一次调研,抽取了两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中午12:00热门推荐的前10条微博,并对其进行统计整理。通过统计在抽取的30条微博中,包含视频的微博共有8条,包含图片的微博共有21条,而纯文字微博仅有1条。在21条图片微博中,有14条微博属于日常摄影图像,3条微博属于商业摄影图像,其余4条为插画图片和聊天截图。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粗略得出摄影图像在用户浏览内容中的占比较大,而日常摄影图像占据的比重更大。文字在综合类的应用软件中被不断的弱化其功能,移动客户端的软件不断优化,将火力集中在图片或视频中。新浪微博在2017年10月时上线了新功能,针对全体用户将单条博文的图片上传权限数目从原有的9张增加至18张,这一新功能的开启证明了用户对于阅读图像需求量的增大,同时也赋予了图像更多的信息承载量。Instagram,是一款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移动社交媒体应用,它仅在移动智能端进行运行,其前身是柯达在1963年开始进行售卖的一款傻瓜相机,所以这款应用的图标一直是该相机原型的扁平化处理图案。Instagram和其他分享类社交应用不同的地方在于用户只能上传图片或视频,无法单独撰写文字内容上传,其阅读模式也一直是单行体,不会以缩略图排版格式出现。Instagram具有秒读性、日记性和随写性,上传的内容一般不在计划范围内,随意性的进行发布更加适用于日常摄影图像的发挥,多款滤镜的胶片化处理效果极佳,用户通常会选用心仪的滤镜将图像美化后上传。Instagram在2017年6月时的月活跃用户达到了10亿,日活跃用户突破5亿,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出,日常摄影在Instagram中可以不受制约的在大众层面进行展示。
参考文献:
[1]日常摄影的理论辨析[J].唐桦,黄凯.中国包装.2017(12)
[2]论摄影中的社交性[J].陈遥.传播力研究.2017(12)
作者简介:
由婧妍(1997.7—),女,河北省石家庄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6级雕塑系。
关键词:日常摄影;社交媒体
大量的社交媒体应用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消遣娱乐、交流互动、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社交媒体的易得性使其成为受众获取资讯的重要平台,交互性使它在虚拟化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开性使得人人都能进入这一领地。摄影图像作为社交媒体中传递信息的媒介之一,在各类应用APP中备受欢迎。社交媒体这种虚拟化的社会构成形态在运行上分为PC端和移动端,移动端的智能手机平台因优良的使用体验以及更具便携性,其使用频率远远的超过了PC端的社交媒体应用。以下内容将着重针对移动智能端的软件应用实例来进行分析。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可以实现跨时空传播的巨型网络,社交媒体应用在移动互联网的作用下实现了无时间、空间阻隔的信息分享与传递,人们在社交媒体应用中分享、传递着丰富多样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图片和视频因其直观的视觉传达表现得到了人们的偏爱。国内的应用软件中微博、微信、知乎等软件下载率最高,用户居多。国外知名的Instagram、Facebook、Twitter等都是在全世界广受欢迎的媒体平台。在这些社交媒体应用中日常摄影图像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然而依据目前的趋势来看,社交媒体应用在分享信息内容的同时,对人际关系的互动性上也有着很高的关注度。本文将针对生活中人们较为常用的社交媒体应用进行实例分析,来探究日常摄影在这些软件中的使用情况。
在五花八门的应用软件中,微信作为一款社交类的即时通讯软件,同时也是一款全方位多媒体的媒介平台,在软件被开发的初期主要以实时通信、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为目标,后来随着用户对于媒体平台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在实时聊天的社交属性中增添了朋友圈分享等功能。今天的微信作为一款人手必备的社交软件,它的用户群体涵盖十分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微信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完美复制进了虚拟化的线下当中,这种新型的社交方式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朋友圈也为日常摄影图像的展示提供着平台。朋友圈中的内容只能向已添加的好友开放,用户有权利设置发布的内容的展示周期,也可以设置向哪些人群展示。人们可以上传文字或图像,分享生活中的每个精彩瞬间,好友在看到内容后进行点赞和评论。在这一过程中分享者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完成了用户线上形式的人际交往,由此朋友圈得益于人们频繁的进行使用。在日常摄影作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写实和记录,以视觉直观表达的形式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朋友圈这一公开平台完美契合着,发挥着为用户提供一个打破时间空间共享信息的作用。
除了以人际社交为主的应用软件外,分享型的信息媒体平台也同样值得讨论,微博和Instagram可以算得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了。新浪微博和Instagram作为在全球范围都拥有用户的应用软件,二者都以用户关系信息共享为主,社交功能做为其次,以关注制的方式在用户间实现实时信息分享。但微博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传播信息的综合类应用,而Instagram只可以上传图片、视频,有多款滤镜可以选择使用。下面以新浪微博、Instagram为例,探讨日常摄影在这两款软件中的表现。
在2017年新浪微博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2017年9月的月活跃用户数为4.97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5100万;日活跃用户数为2.16亿,较上年同期净增约2100万。月活跃用户数中约94%为移动端用户。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在现阶段人们对于新浪微博的使用频率之高。新浪微博作为一个综合类的媒体平台,包含了娱乐、经济、政治、民生等多个领域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首页观看所關注的信息,也可以在发现中搜索想要了解的信息,也可以查看热门内容了解当下的热门事件。本文针对新浪微博进行了一次调研,抽取了两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中午12:00热门推荐的前10条微博,并对其进行统计整理。通过统计在抽取的30条微博中,包含视频的微博共有8条,包含图片的微博共有21条,而纯文字微博仅有1条。在21条图片微博中,有14条微博属于日常摄影图像,3条微博属于商业摄影图像,其余4条为插画图片和聊天截图。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粗略得出摄影图像在用户浏览内容中的占比较大,而日常摄影图像占据的比重更大。文字在综合类的应用软件中被不断的弱化其功能,移动客户端的软件不断优化,将火力集中在图片或视频中。新浪微博在2017年10月时上线了新功能,针对全体用户将单条博文的图片上传权限数目从原有的9张增加至18张,这一新功能的开启证明了用户对于阅读图像需求量的增大,同时也赋予了图像更多的信息承载量。Instagram,是一款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移动社交媒体应用,它仅在移动智能端进行运行,其前身是柯达在1963年开始进行售卖的一款傻瓜相机,所以这款应用的图标一直是该相机原型的扁平化处理图案。Instagram和其他分享类社交应用不同的地方在于用户只能上传图片或视频,无法单独撰写文字内容上传,其阅读模式也一直是单行体,不会以缩略图排版格式出现。Instagram具有秒读性、日记性和随写性,上传的内容一般不在计划范围内,随意性的进行发布更加适用于日常摄影图像的发挥,多款滤镜的胶片化处理效果极佳,用户通常会选用心仪的滤镜将图像美化后上传。Instagram在2017年6月时的月活跃用户达到了10亿,日活跃用户突破5亿,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出,日常摄影在Instagram中可以不受制约的在大众层面进行展示。
参考文献:
[1]日常摄影的理论辨析[J].唐桦,黄凯.中国包装.2017(12)
[2]论摄影中的社交性[J].陈遥.传播力研究.2017(12)
作者简介:
由婧妍(1997.7—),女,河北省石家庄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6级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