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尽管我国政府一直在开展扶贫与农村建设工作,但目前我国依旧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农村的劳动力剩余较多,为了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这样就留下了儿童与老人在农村留守。而在这样特殊的成长环境中,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情况,这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改善策略
引言部分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其子女大多留在原农村环境中,由家中老人进行抚养。留守儿童往往会遭遇更多的生活问题,其生活与成长过程中难以获得家长的鼓励与引导,沟通交流亲情的机会也不多,其消极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排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扭曲的心理以及错误的三观,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严重时还会危害社会和谐。因此,人们应该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关心与引导,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年龄都比较小,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其对事物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低级趣味,形成错误的三观,影响其健康成长。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监督管理,导致其缺乏正确的行为引导,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
(二)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都外出务工,其本身就缺乏家庭教育,而家庭生活的缺失也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为其提供更多的关心,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改善学生的由于亲子关系不足出现的不良心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不好,尤其是在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备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失,严重影响正常的留守儿童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教育来说,学校应该采取寄宿制的方式对其实行统一管理与教育,但是很多农村学校受到资金条件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重视,学校本身也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这样就导致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变差,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父母因素
由于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失,导致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这也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发育。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社会认知与经验都不足,还未形成正确的三观,本身就处于发展与变化的关键阶段,其独立生活与学习的能力不足,但是家庭此时却难以为其提供引导与帮助,使得学生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容易出现沮丧消极的心理,影响心理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当前的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存在“补偿心理”,由于在感情中很难给予孩子陪伴,因此会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这会导致溺爱现象,并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分析不够透彻)
(一)创建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为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监护体系,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当地的社区居委会应该明确留守儿童的数量、年龄以及具体的家庭状况,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关系,实现补充监护。其次,相关部门还应该定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调查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引导教育。最后,人们还应该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引导其主动参与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及时排解自己的忧虑,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鼓励[1]。
(二)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普法、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够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的心理抵抗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双向性与及时性。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心理辅导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一对一帮扶,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获取留守儿童的信任,对其实施生活与学习的全方位管理,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成员缺失的空白。
(三)增进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沟通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承担其教育与引导的义务。监护人应该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增进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创建完整的家庭氛围,杜绝溺爱与放纵,对其实施有效的教育监督。监护人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与思想情况,每周与学生开展一次思想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应该保持与儿童的联系与交流,尽量增加亲自互动的机会,重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使得孩子能够产生信任与理解的心理,构建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电话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常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增进对孩子的了解,及时引导其不良情绪[2]。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学校应该不断加强寄宿管理,家长方面则应该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能够对事物形成正确认知,发现自我价值,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会芹,张波,郭雪萍,李瑗,石聪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06):97-101.
[2]汤小阳, 邓平, 易娟.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智库时代, 2018, 000(033):P.204-204.
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中心小学校 刘莹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改善策略
引言部分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其子女大多留在原农村环境中,由家中老人进行抚养。留守儿童往往会遭遇更多的生活问题,其生活与成长过程中难以获得家长的鼓励与引导,沟通交流亲情的机会也不多,其消极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排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扭曲的心理以及错误的三观,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况,严重时还会危害社会和谐。因此,人们应该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关心与引导,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年龄都比较小,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其对事物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低级趣味,形成错误的三观,影响其健康成长。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监督管理,导致其缺乏正确的行为引导,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
(二)学校因素
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都外出务工,其本身就缺乏家庭教育,而家庭生活的缺失也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为其提供更多的关心,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改善学生的由于亲子关系不足出现的不良心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不好,尤其是在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备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失,严重影响正常的留守儿童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教育来说,学校应该采取寄宿制的方式对其实行统一管理与教育,但是很多农村学校受到资金条件的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重视,学校本身也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这样就导致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变差,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父母因素
由于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失,导致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这也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发育。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社会认知与经验都不足,还未形成正确的三观,本身就处于发展与变化的关键阶段,其独立生活与学习的能力不足,但是家庭此时却难以为其提供引导与帮助,使得学生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容易出现沮丧消极的心理,影响心理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当前的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存在“补偿心理”,由于在感情中很难给予孩子陪伴,因此会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这会导致溺爱现象,并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分析不够透彻)
(一)创建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为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与监护体系,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当地的社区居委会应该明确留守儿童的数量、年龄以及具体的家庭状况,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关系,实现补充监护。其次,相关部门还应该定期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调查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引导教育。最后,人们还应该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引导其主动参与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及时排解自己的忧虑,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鼓励[1]。
(二)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普法、道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够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的心理抵抗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双向性与及时性。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心理辅导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一对一帮扶,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获取留守儿童的信任,对其实施生活与学习的全方位管理,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成员缺失的空白。
(三)增进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沟通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该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承担其教育与引导的义务。监护人应该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增进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创建完整的家庭氛围,杜绝溺爱与放纵,对其实施有效的教育监督。监护人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与思想情况,每周与学生开展一次思想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应该保持与儿童的联系与交流,尽量增加亲自互动的机会,重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使得孩子能够产生信任与理解的心理,构建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通过电话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常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增进对孩子的了解,及时引导其不良情绪[2]。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学校应该不断加强寄宿管理,家长方面则应该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能够对事物形成正确认知,发现自我价值,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会芹,张波,郭雪萍,李瑗,石聪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06):97-101.
[2]汤小阳, 邓平, 易娟.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智库时代, 2018, 000(033):P.204-204.
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中心小学校 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