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教材解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30课《诗词五首》,一首歌行体的古诗,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他茅屋上的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二、设计思路:
: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尚未平定。杜甫在成都西郊找到的作为栖身之所的茅屋忽然被大风所破,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我们学过一篇也有“破”字的杜甫的古诗,“国破山河在”,那么这个“破”字,是不是和本文的一样,今天这课我们就从“破”字入手。学习本诗,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读出情感。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
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
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
2.、语文活动式教学法:结合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学过一篇也有“破”字的杜甫的古詩,大家想想,对了“国破山河在”,那么这个“破”字,是不是和本文的一样,今天这课我们就从“破”字入手。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史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尚未平定。杜甫在成都西郊找到的作为栖身之所的茅屋忽然被大风所破,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三、整体感知
1、 1.听范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小组合作,给每一小节拟一个小标题。
教师指导,得到的答案可以是:
1、 秋风破茅;
2、 群童报茅;
3、 屋漏难眠;
4、 忧国忧民,推己及人。
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以“我从诗中 (字或句)里,读出了 ,表达了 。”的句式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
四、品味本诗作者的感情。
体会作者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爱国情怀。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杜甫推己及人的爱国情怀吗?
六、作 业:
收集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包括作者、诗名)
七、板书:
附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圣杜甫)
叙事 抒情 主旨
秋风破屋 痛惜 推已及人
顽童抱茅 痛心 心忧天下
屋破难眠 痛苦 忧国忧民
大厦庇寒 痛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的30课《诗词五首》,一首歌行体的古诗,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他茅屋上的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二、设计思路:
: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尚未平定。杜甫在成都西郊找到的作为栖身之所的茅屋忽然被大风所破,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我们学过一篇也有“破”字的杜甫的古诗,“国破山河在”,那么这个“破”字,是不是和本文的一样,今天这课我们就从“破”字入手。学习本诗,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读出情感。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
忧民的情怀。
重点、难点:
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
2.、语文活动式教学法:结合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3.、合作探究法: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学过一篇也有“破”字的杜甫的古詩,大家想想,对了“国破山河在”,那么这个“破”字,是不是和本文的一样,今天这课我们就从“破”字入手。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史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尚未平定。杜甫在成都西郊找到的作为栖身之所的茅屋忽然被大风所破,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三、整体感知
1、 1.听范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小组合作,给每一小节拟一个小标题。
教师指导,得到的答案可以是:
1、 秋风破茅;
2、 群童报茅;
3、 屋漏难眠;
4、 忧国忧民,推己及人。
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以“我从诗中 (字或句)里,读出了 ,表达了 。”的句式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
四、品味本诗作者的感情。
体会作者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爱国情怀。
五、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杜甫推己及人的爱国情怀吗?
六、作 业:
收集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包括作者、诗名)
七、板书:
附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圣杜甫)
叙事 抒情 主旨
秋风破屋 痛惜 推已及人
顽童抱茅 痛心 心忧天下
屋破难眠 痛苦 忧国忧民
大厦庇寒 痛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