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产生了变化,主要是更多地寻求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从单纯贸易政策转向经济、竞争政策等,应对这些新特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归纳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继而分析了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旨在提出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关键词】新贸易政策 保护主义 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策略调整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及必然性
1.重商主义政策
15世纪末,西欧封建社会进入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极大刺激的各行业的发展,世界性的贸易市场开始形成;统治者把一国金银的多少作为国家富强的唯一象征,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早期强调少买,后期则强调多卖。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同时商业资本也在不断发展,开始出现理论上的阐述与支持,重商主义的理论逐渐形成了,并对资本的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出现在18世纪。处于幼稚阶段的产业不能完全实行自由贸易主义,对于一些幼稚产业,但有发展希望的,且通过一段时间保护后能够成长起来的,在无法与国外竞争的情况下,国家进行干涉,利用关税等政策使其得到保护,最终使保护的产业得以进步,最后不需要保护,而不是单纯的保护落后。在实现工业化以后是可以选择自由贸易政策的。
3.超贸易保护政策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同时垄断盛行,出现了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为了巩固国内市场垄断,贸易保护不仅仅只是幼稚工业,开始更多的转向国内发达或者已经出现衰退的垄断工业。同时从防御性地限制进口变成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4.新贸易保护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今天,西方资本主义陷入经济停滞以及巨大的金融危机中,失业率提高,货物贸易逆差大,使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产业。此时迫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压力,新贸易保护主义变得更加多样化带有隐蔽性。
5.贸易保护的必然性
目前世界各大经济体都面临复苏无法持续的危险。发达经济体重塑实体经济,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发生变化,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考验,多国竞相推进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经贸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就美国而言,自由贸易使其未来的主要追求目标与强劲文化,但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将是自由贸易的重要补充成分和有效的吓阻手段。
二、我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分析
1.贸易保护的频率升级
近年来,我国企业、行业遭遇“双反”调查呈直线上升趋势。据商务部统计,全球70%以上的反补贴调查针对我国,地方政府的政策则成为调查要点。而当前,对我国发起“双反”调查事件呈现出两大新特点:首先,对我国企业发起双反调查的国家在增加。过去美国是领头羊,其次是欧盟,现在巴西、埃及、阿根廷、印度等国也加入到对我国企业发起“双反”调查行列;其次,产品范围在扩大。美欧由对我国低端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发展到今天的高科技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对轮胎、硬木地板、皮鞋扩展到了太阳能电池板、光伏产品等。
3.贸易保护的手段升级
除了过去一直使用的“双反”调查、知识产权调查等手段外。2009年9月的“轮胎特保案”开创了美国对华贸易遏制的危险先河。日前,继WTO裁定美国对我国轮胎出口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WTO规则之后,欧盟又对我国陶瓷出口祭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旗。2011年9月15日,欧盟决定将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建陶征收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至2016年,这意味着我国瓷砖的出口将遭遇严重打击。
4.贸易保护的内容升级
从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断转向劳动和技术密集并重型的产品。以造纸行业为例,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对象从2005年至今就经历了从记录纸、文具纸、蜡光纸直至最高端的铜版纸的变化;而在钢铁行业,我国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除了搞轧的两款产品外,几乎已经全部遭遇美方“双反”调查。
三、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
1.利用WTO规则,实行贸易保护
WTO允许成员国利用其有关协议保护本国的利益,反击遭到的不公平待遇。这就为各国以“公平贸易”为口实实行贸易保护留下了空间。WTO规则并不排斥各成员国的经济自主性,目前,保留本国经济自主性的要求不仅来自发达国家,而且还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采取与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形态。
2.利用区域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
区域一体化组织具有的排他性特征被视为对成员国的一种贸易保护。通过“内外有别”的政策和集体谈判的方式,区域一体化协定在为成员国创造更有利贸易条件的同时,却往往对非成员构成了歧视。区域一体化组织具有的这种排他性特征,实际上起到了对成员国进行贸易保护的作用。
3.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
一般意义上讲,国际条约高于国内法。但现阶段由于各国对如何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缺乏统一标准,因而,如何对待己承诺的国际条约及其在国内的适用程度,各国仍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国家只执行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国际条约,很多时候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条约之上。
4.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
首先,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仍被频繁应用。其次,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环保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更高的环保、技术、商品和劳工标准,以削弱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的出口竞争力。由于这些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具有良好的定向性、隐蔽性和灵活性,其中一些技术和环保方面的要求以提升技术水平、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甚至可以视为中性的贸易标准,加之WTO对这些贸易措施应用的限制并不统一,因而,其保护效果更为突出,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1.频频遭受反倾销调查,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
据统计,2001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比2000年增加55%,其中反倾销55起,保障措施12起,同比分别增长41%和200%,涉案金额合计近11.4亿美元,创历年最高。2002年,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0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合计涉案金额近12.4亿美元。2003年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案件47起,涉案金额达18.75亿美元。此起被伏的反颂销和保障措施,使我国许多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长期困扰着我国。
2.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严峻
我国加入WTO后,其他成员对我国原有的单边设限将按WTO规则逐步取消,这些成员转而强化了针对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2003年,欧盟正式禁止320种农药的销售,涉及我国农药产品60余种,对我国纺织品配额管理除执行《多种纤维协定》外,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我国的单方面配额限制,并于2004年上半年取消给予我国的光学仪器和钟表等6种产品的普惠制待遇;日本把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残留检测项目由1995年的56项增加到1998年的104项。种种迹象表明,加入WTO后,我国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不会自然宽松。
五、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建议
1.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针对我国面临的日益增多的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在发挥企业、行业与政府协调应诉的积极性,采取“谁应诉、谁受益”原则,鼓励涉案企业积极应诉,挽回市场;组织行业协会,代表全行业进行反倾销应诉;商务部专门代表国家,帮助企业与外国政府谈判。不仅要鼓励企业积极应诉国外反倾销,还要推动企业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及时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这就必须研究运用WTO规则,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自己的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制度,实行有理有节的保护,避免国内某些产业受到严重损害。
2.充分利用多边机制,改善我国贸易环境
我国应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在环境保护、国民健康、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等方面,争取达成相对有利的WTO条款,充分利用WTO中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优惠待遇,并将这一待遇延伸至我国内地,鉴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增长水平和人均收入方面存在极大差距,无论按何种标准,仍是发展中地区,应该享有类似发展中国家的待遇,因此可以通过谈判要求欧盟继续给予我国中西部地区普惠制待遇。
3.完善我国技术标准,以应对更为隐蔽的技术壁垒
我国必须大力推行国际标准化战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规则意识,加快国内技术标准和措施的国际标准化进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我国的意见和要求;企业也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此外,应充分利用TBT的例外条款,根据协定在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疫制度方面实施非歧视的原则和国民待遇,坚决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违反协定的贸易技术壁垒,维护我国产品在出口国家和地区应享有的平等待遇。
【关键词】新贸易政策 保护主义 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策略调整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及必然性
1.重商主义政策
15世纪末,西欧封建社会进入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极大刺激的各行业的发展,世界性的贸易市场开始形成;统治者把一国金银的多少作为国家富强的唯一象征,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早期强调少买,后期则强调多卖。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同时商业资本也在不断发展,开始出现理论上的阐述与支持,重商主义的理论逐渐形成了,并对资本的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2.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出现在18世纪。处于幼稚阶段的产业不能完全实行自由贸易主义,对于一些幼稚产业,但有发展希望的,且通过一段时间保护后能够成长起来的,在无法与国外竞争的情况下,国家进行干涉,利用关税等政策使其得到保护,最终使保护的产业得以进步,最后不需要保护,而不是单纯的保护落后。在实现工业化以后是可以选择自由贸易政策的。
3.超贸易保护政策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同时垄断盛行,出现了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为了巩固国内市场垄断,贸易保护不仅仅只是幼稚工业,开始更多的转向国内发达或者已经出现衰退的垄断工业。同时从防御性地限制进口变成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4.新贸易保护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今天,西方资本主义陷入经济停滞以及巨大的金融危机中,失业率提高,货物贸易逆差大,使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产业。此时迫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压力,新贸易保护主义变得更加多样化带有隐蔽性。
5.贸易保护的必然性
目前世界各大经济体都面临复苏无法持续的危险。发达经济体重塑实体经济,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发生变化,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考验,多国竞相推进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经贸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就美国而言,自由贸易使其未来的主要追求目标与强劲文化,但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将是自由贸易的重要补充成分和有效的吓阻手段。
二、我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分析
1.贸易保护的频率升级
近年来,我国企业、行业遭遇“双反”调查呈直线上升趋势。据商务部统计,全球70%以上的反补贴调查针对我国,地方政府的政策则成为调查要点。而当前,对我国发起“双反”调查事件呈现出两大新特点:首先,对我国企业发起双反调查的国家在增加。过去美国是领头羊,其次是欧盟,现在巴西、埃及、阿根廷、印度等国也加入到对我国企业发起“双反”调查行列;其次,产品范围在扩大。美欧由对我国低端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发展到今天的高科技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对轮胎、硬木地板、皮鞋扩展到了太阳能电池板、光伏产品等。
3.贸易保护的手段升级
除了过去一直使用的“双反”调查、知识产权调查等手段外。2009年9月的“轮胎特保案”开创了美国对华贸易遏制的危险先河。日前,继WTO裁定美国对我国轮胎出口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WTO规则之后,欧盟又对我国陶瓷出口祭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大旗。2011年9月15日,欧盟决定将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建陶征收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至2016年,这意味着我国瓷砖的出口将遭遇严重打击。
4.贸易保护的内容升级
从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断转向劳动和技术密集并重型的产品。以造纸行业为例,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对象从2005年至今就经历了从记录纸、文具纸、蜡光纸直至最高端的铜版纸的变化;而在钢铁行业,我国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除了搞轧的两款产品外,几乎已经全部遭遇美方“双反”调查。
三、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
1.利用WTO规则,实行贸易保护
WTO允许成员国利用其有关协议保护本国的利益,反击遭到的不公平待遇。这就为各国以“公平贸易”为口实实行贸易保护留下了空间。WTO规则并不排斥各成员国的经济自主性,目前,保留本国经济自主性的要求不仅来自发达国家,而且还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采取与WTO不直接冲突的各种保护措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普遍形态。
2.利用区域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
区域一体化组织具有的排他性特征被视为对成员国的一种贸易保护。通过“内外有别”的政策和集体谈判的方式,区域一体化协定在为成员国创造更有利贸易条件的同时,却往往对非成员构成了歧视。区域一体化组织具有的这种排他性特征,实际上起到了对成员国进行贸易保护的作用。
3.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
一般意义上讲,国际条约高于国内法。但现阶段由于各国对如何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缺乏统一标准,因而,如何对待己承诺的国际条约及其在国内的适用程度,各国仍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国家只执行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国际条约,很多时候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条约之上。
4.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
首先,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仍被频繁应用。其次,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环保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更高的环保、技术、商品和劳工标准,以削弱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的出口竞争力。由于这些新型贸易保护手段具有良好的定向性、隐蔽性和灵活性,其中一些技术和环保方面的要求以提升技术水平、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甚至可以视为中性的贸易标准,加之WTO对这些贸易措施应用的限制并不统一,因而,其保护效果更为突出,进一步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1.频频遭受反倾销调查,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
据统计,2001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比2000年增加55%,其中反倾销55起,保障措施12起,同比分别增长41%和200%,涉案金额合计近11.4亿美元,创历年最高。2002年,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0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合计涉案金额近12.4亿美元。2003年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案件47起,涉案金额达18.75亿美元。此起被伏的反颂销和保障措施,使我国许多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长期困扰着我国。
2.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严峻
我国加入WTO后,其他成员对我国原有的单边设限将按WTO规则逐步取消,这些成员转而强化了针对我国出口的技术壁垒,2003年,欧盟正式禁止320种农药的销售,涉及我国农药产品60余种,对我国纺织品配额管理除执行《多种纤维协定》外,还专门制定了针对我国的单方面配额限制,并于2004年上半年取消给予我国的光学仪器和钟表等6种产品的普惠制待遇;日本把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残留检测项目由1995年的56项增加到1998年的104项。种种迹象表明,加入WTO后,我国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不会自然宽松。
五、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建议
1.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针对我国面临的日益增多的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在发挥企业、行业与政府协调应诉的积极性,采取“谁应诉、谁受益”原则,鼓励涉案企业积极应诉,挽回市场;组织行业协会,代表全行业进行反倾销应诉;商务部专门代表国家,帮助企业与外国政府谈判。不仅要鼓励企业积极应诉国外反倾销,还要推动企业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及时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这就必须研究运用WTO规则,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自己的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制度,实行有理有节的保护,避免国内某些产业受到严重损害。
2.充分利用多边机制,改善我国贸易环境
我国应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在环境保护、国民健康、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等方面,争取达成相对有利的WTO条款,充分利用WTO中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优惠待遇,并将这一待遇延伸至我国内地,鉴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经济增长水平和人均收入方面存在极大差距,无论按何种标准,仍是发展中地区,应该享有类似发展中国家的待遇,因此可以通过谈判要求欧盟继续给予我国中西部地区普惠制待遇。
3.完善我国技术标准,以应对更为隐蔽的技术壁垒
我国必须大力推行国际标准化战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规则意识,加快国内技术标准和措施的国际标准化进程,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我国的意见和要求;企业也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此外,应充分利用TBT的例外条款,根据协定在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疫制度方面实施非歧视的原则和国民待遇,坚决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违反协定的贸易技术壁垒,维护我国产品在出口国家和地区应享有的平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