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现在已经达到了村村通、路路通。但随之而来的是新建的道路未达到使用年限时,就已经破坏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道路使用时的严重超载;另一方面是施工未达到设计指标;再有就是设计时考虑的不到位。种种原因导致好多新建的道路再次改建或者维修,作为一名设计者,笔者认为能做的就是不留下设计隐患,保证设计质量。
关键词:道路;路面;路基;设计
中图分类号:U42文献标识码: A
1调查
1.1路基勘测调查
路基勘测应充分调查沿线地质情况,通过现有道路构造物调查、文献资料查阅、沿线群众调查、挖探、手钻探孔、水井、坑窖等手段,进行路线地质调查。挖探及手钻探孔一般间距为500~1 000 m,深度3~5 m,特殊地质路段应该适当加密。调查沿线土壤种类、性质(包括含水量、密实度、密度及塑、液性指数及砂砾土的颗粒组成)等;查明沿线不良地质现象(包括软土、古河道、可液化层等);查明地下水位及地表积水情况;查明路线区段内地震的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调查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及气象、气候等与路基设计有关的资料;调查沿线地表的水流方向、设计洪水频率P的地面天然积水深度;河沟洪水位、地下水位;填筑路基的土质特性、水质及路基建成后对天然沟阻水情况,确定排水方案。根据初拟的路线平纵面线形,对高填、深挖路基的地点、地形地貌、地质开展调查,必要时布置地质勘探工作,为路线采取高架桥、隧道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及设置路基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1.2路面勘测调查
根据地质水文调查资料,考虑路面建成后对路基的影响,分析确定各路段土的类型及其干湿状态。收集已有道路设计、施工、养护等有关资料,进行各种路面结构类型下的营运与养护费用调查,以便作出路面经济技术比较,为方案比选提供依据。搜集有关气象、气候、冻深等基础资料,分析对路面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提出处理措施。
2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时应总体考虑,不应只看局部,不片面追求高指标,这样才能避免路基的高填深挖。当无法避免高填方时,应多做几个方案,进行经济比选。一般路基填方高度不宜大于15 m。如果在山区或跨越大峡谷导致填方高度大于15 m时,优先考虑采用桥梁。如果局部填方高度大于15 m,且是小体积填方,路基弃方数量大、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弃土场地时,可以考虑填方,但要提出保证路基稳定措施,避免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同时不破坏周围环境景观。对于河流,防洪必须满足规范规定指标。当路基挖方深度超过30 m时,应与隧道方案相比较。如果由于地形限制,路基挖方边坡高度超过40 m时,应对地形进行分析,寻找可以避让的路线,或对平纵横进行局部调整,或采用半隧半路、半桥半路、隧道、纵向分离式路基等措施,并进行方案比选。总体设计应考虑全路段,所确定的路基边坡方案应安全合理可行,少占地,路基边坡应与自然相协调,取消单一坡率,随地形地貌顺势圆滑过渡,坡脚、坡顶无折角,自然过渡。路基边坡防护可借鉴国内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防护形式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应多种多样。除考虑工程自身的需要外,还要与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和景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对于自然裸露的稳定岩石,只要不影响行车安全可不做防护。对于低填路段,路基边坡宜采用植物防护,对填方路基超宽(每侧30~50 cm)填筑的土方不必清除,既节约资源和资金,又体现边坡坡率的灵活、自然。对于挖方边坡,为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在地质环境允许的前提下,挖方边坡尽量放缓,并优先考虑植物防护。路基排水是根据地形、地势、沿线土质、地面纵坡、横坡等因素进行综合排水设计,路基排水设计应防、排、疏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以及特殊路基地区的其他处治措施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排水一般采用散排方式,通过路拱坡度直接将路面上的水流排出,高速及一级公路路面排水主要根据分隔带宽度、绿化要求、交通安全设施的形式、分隔带表面的处理方式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排水方案。应尽量利用沿线附近的工程废弃方,工业废渣、废料等作为路基填料,当无废料可利用时,应在视线以外,选择荒地或小山包、山川河谷地貌等易恢复的位置,且在完工后应恢复原地貌。弃土应在详细调查和遥感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方案和当地农田开发规划合理确定弃土场,弃土场进行复绿或复耕,结合地形等特点研究弃方综合利用方案,减少水土流失。
3路面设计
路面设计要根据交通量、使用任务、性质、气象、水文、土质、地质、材料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等级和路面结构。每个项目应结合区域路面早期破损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路面设计的新理念,并考虑地方政府关于路面建设的指导意见。广泛调查路面材料料源、运距、运价,材料性能,并取样进行原材料及混合料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并考虑材料可能的波动,合理确定各项设计参数。路面结构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等规范进行设计。路面设计既要遵循规范,又不被规范束缚,要根据沿线气候特点、环境影响及国内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养护条件,全线设计不应采用同一种材料、同一种结构、同一种标准,应根据上行交通情况,下行交通情况,每一路段气候、环境条件,上坡、下坡路段,分别设计,做到与环境、交通量、交通荷载、速度相适应。气温高、上坡路段、速度慢、交通量大、交通荷载重的路段应加强设计,不仅在路面结构上下工夫,还应对路面材料做选择,施工时更应加强监理和监督。投入运营后,养护是关键,应采取预防性养护,将路面病害消灭在摇篮中。如果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基层、底基层实施新技术、新工艺,应进行科研立项、室内试验研究、新旧技术方案比选,最后现场铺筑同尺寸试验路段,形成文字的施工指导书,除指导施工外,便于存档。采用的路面结构与施工工艺应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不仅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还要适合当地环境与气候,料源充足,施工工艺简单,今后养护维修方便。选择技术科学合理、先进可行、经济节省、安全可靠、适合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的技术方案。我国交流量大,重载车辆多,面层一般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根据沿线不同地区的气候、水文条件、道路环境、交通量构成、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材料性能、材料来源等分段进行路面设计,不能全路线段都采用同一种路面结构与路面型式,路面材料也应相应变化。应同时提出多种方案、每一种方案都要有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并要求有经验的技术专家进行方案技术论证,经比较后提出最终确定路面结构和路面型式及改性沥青材料。相同的沥青材料混凝土路面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的路用性能也不相同,设计时要注意爬坡和下坡的不同,只有考虑周全,才能保证路面的温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比石灰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结构水稳定性更好。底基层应尽量采用当地廉价材料。交通量大且荷载重的公路路面表、下(中)面层宜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硬路肩、中央分隔带开口段的路面结构与厚度,宜与行车道部分相同。互通式立交的加减速车道的路面结构与厚度与主线行车道相同。匝道部分的路面厚度,根据交通量可适当减薄。收費站及其广场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结束语
路基路面设计的重要性从以上项目中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具体项目设计中,我们要参照相关规范、规程和已建成的道路等作为参考,使设计作品即满足使用性、功能性要求,又能成为利民、为民的形象工程。
参考文献
[1]郝志刚.公路路面路基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信息,2012,27(02):31~33.
[2]王衡.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设计要点[J].中国科技博览.2013(19)
关键词:道路;路面;路基;设计
中图分类号:U42文献标识码: A
1调查
1.1路基勘测调查
路基勘测应充分调查沿线地质情况,通过现有道路构造物调查、文献资料查阅、沿线群众调查、挖探、手钻探孔、水井、坑窖等手段,进行路线地质调查。挖探及手钻探孔一般间距为500~1 000 m,深度3~5 m,特殊地质路段应该适当加密。调查沿线土壤种类、性质(包括含水量、密实度、密度及塑、液性指数及砂砾土的颗粒组成)等;查明沿线不良地质现象(包括软土、古河道、可液化层等);查明地下水位及地表积水情况;查明路线区段内地震的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调查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及气象、气候等与路基设计有关的资料;调查沿线地表的水流方向、设计洪水频率P的地面天然积水深度;河沟洪水位、地下水位;填筑路基的土质特性、水质及路基建成后对天然沟阻水情况,确定排水方案。根据初拟的路线平纵面线形,对高填、深挖路基的地点、地形地貌、地质开展调查,必要时布置地质勘探工作,为路线采取高架桥、隧道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及设置路基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1.2路面勘测调查
根据地质水文调查资料,考虑路面建成后对路基的影响,分析确定各路段土的类型及其干湿状态。收集已有道路设计、施工、养护等有关资料,进行各种路面结构类型下的营运与养护费用调查,以便作出路面经济技术比较,为方案比选提供依据。搜集有关气象、气候、冻深等基础资料,分析对路面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提出处理措施。
2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时应总体考虑,不应只看局部,不片面追求高指标,这样才能避免路基的高填深挖。当无法避免高填方时,应多做几个方案,进行经济比选。一般路基填方高度不宜大于15 m。如果在山区或跨越大峡谷导致填方高度大于15 m时,优先考虑采用桥梁。如果局部填方高度大于15 m,且是小体积填方,路基弃方数量大、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弃土场地时,可以考虑填方,但要提出保证路基稳定措施,避免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同时不破坏周围环境景观。对于河流,防洪必须满足规范规定指标。当路基挖方深度超过30 m时,应与隧道方案相比较。如果由于地形限制,路基挖方边坡高度超过40 m时,应对地形进行分析,寻找可以避让的路线,或对平纵横进行局部调整,或采用半隧半路、半桥半路、隧道、纵向分离式路基等措施,并进行方案比选。总体设计应考虑全路段,所确定的路基边坡方案应安全合理可行,少占地,路基边坡应与自然相协调,取消单一坡率,随地形地貌顺势圆滑过渡,坡脚、坡顶无折角,自然过渡。路基边坡防护可借鉴国内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防护形式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应多种多样。除考虑工程自身的需要外,还要与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和景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对于自然裸露的稳定岩石,只要不影响行车安全可不做防护。对于低填路段,路基边坡宜采用植物防护,对填方路基超宽(每侧30~50 cm)填筑的土方不必清除,既节约资源和资金,又体现边坡坡率的灵活、自然。对于挖方边坡,为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在地质环境允许的前提下,挖方边坡尽量放缓,并优先考虑植物防护。路基排水是根据地形、地势、沿线土质、地面纵坡、横坡等因素进行综合排水设计,路基排水设计应防、排、疏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以及特殊路基地区的其他处治措施相互协调,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排水一般采用散排方式,通过路拱坡度直接将路面上的水流排出,高速及一级公路路面排水主要根据分隔带宽度、绿化要求、交通安全设施的形式、分隔带表面的处理方式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排水方案。应尽量利用沿线附近的工程废弃方,工业废渣、废料等作为路基填料,当无废料可利用时,应在视线以外,选择荒地或小山包、山川河谷地貌等易恢复的位置,且在完工后应恢复原地貌。弃土应在详细调查和遥感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方案和当地农田开发规划合理确定弃土场,弃土场进行复绿或复耕,结合地形等特点研究弃方综合利用方案,减少水土流失。
3路面设计
路面设计要根据交通量、使用任务、性质、气象、水文、土质、地质、材料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等级和路面结构。每个项目应结合区域路面早期破损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路面设计的新理念,并考虑地方政府关于路面建设的指导意见。广泛调查路面材料料源、运距、运价,材料性能,并取样进行原材料及混合料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并考虑材料可能的波动,合理确定各项设计参数。路面结构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等规范进行设计。路面设计既要遵循规范,又不被规范束缚,要根据沿线气候特点、环境影响及国内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养护条件,全线设计不应采用同一种材料、同一种结构、同一种标准,应根据上行交通情况,下行交通情况,每一路段气候、环境条件,上坡、下坡路段,分别设计,做到与环境、交通量、交通荷载、速度相适应。气温高、上坡路段、速度慢、交通量大、交通荷载重的路段应加强设计,不仅在路面结构上下工夫,还应对路面材料做选择,施工时更应加强监理和监督。投入运营后,养护是关键,应采取预防性养护,将路面病害消灭在摇篮中。如果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基层、底基层实施新技术、新工艺,应进行科研立项、室内试验研究、新旧技术方案比选,最后现场铺筑同尺寸试验路段,形成文字的施工指导书,除指导施工外,便于存档。采用的路面结构与施工工艺应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不仅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还要适合当地环境与气候,料源充足,施工工艺简单,今后养护维修方便。选择技术科学合理、先进可行、经济节省、安全可靠、适合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的技术方案。我国交流量大,重载车辆多,面层一般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根据沿线不同地区的气候、水文条件、道路环境、交通量构成、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材料性能、材料来源等分段进行路面设计,不能全路线段都采用同一种路面结构与路面型式,路面材料也应相应变化。应同时提出多种方案、每一种方案都要有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并要求有经验的技术专家进行方案技术论证,经比较后提出最终确定路面结构和路面型式及改性沥青材料。相同的沥青材料混凝土路面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的路用性能也不相同,设计时要注意爬坡和下坡的不同,只有考虑周全,才能保证路面的温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比石灰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结构水稳定性更好。底基层应尽量采用当地廉价材料。交通量大且荷载重的公路路面表、下(中)面层宜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硬路肩、中央分隔带开口段的路面结构与厚度,宜与行车道部分相同。互通式立交的加减速车道的路面结构与厚度与主线行车道相同。匝道部分的路面厚度,根据交通量可适当减薄。收費站及其广场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结束语
路基路面设计的重要性从以上项目中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具体项目设计中,我们要参照相关规范、规程和已建成的道路等作为参考,使设计作品即满足使用性、功能性要求,又能成为利民、为民的形象工程。
参考文献
[1]郝志刚.公路路面路基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信息,2012,27(02):31~33.
[2]王衡.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设计要点[J].中国科技博览.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