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境与三味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0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心《九月初九》说:“中国的‘自然’内有‘人’——谁莳的花服谁,那人卜居的丘壑有那人的风神,犹如衣裳具备袭者的性情,旧的空鞋都有脚……”无论是“江南的冬景”还是“故都的秋”,都藏着一个“人”,都凝聚着郁达夫个人的“风神”。就《故都的秋》而言,正因为有“人”的存在,才有“味”的感知,才有“故都的秋”的整体呈现,才有“境”的参差,才是中国文人笔下的中国的“自然”。
  身临其物境——秋景的秋味
  文章中,有一個字,出现了多次——第1段:“故都的秋味”;第2段:“秋的味”;第6段:秋雨“下得有味”;第12段:文人写得“有味” “秋的深味”;第13段:秋的“回味”。因此“故都的秋味”便是文章的精髓所在。那么,郁达夫又是如何“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的呢?
  他借助了一系列秋天的景物:破屋、院子、天空、驯鸽、日光、破壁腰、牵牛花、秋草、槐树、落蕊、秋蝉、秋雨、闲人、秋果……他在“看”“尝”“赏玩”这些景物的时候,并不是架空式地指指点点,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破屋”是“住”的;“院子”是“坐”的;“天空”“你也能看得到”;“驯鸽”是“谁”驯的鸽呢?“日光”是“细数着”的;“牵牛花”是“静对着”的;“秋草”是“谁”“教长着”的呢?“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扫帚”的丝纹是“扫街”的留下的;“秋蝉”是“家虫”;话“秋雨”的是“都市闲人”;而那“秋果”便是长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这一桩桩、一件件,处处都有“人”的身影,这样的秋景是灵动的。“人”的参与,不仅是一种平民化、生活味的体现,更使景物具有一种生命感。故都之秋,天上地上,无论声色,无论人物,都贯以生命的音符,合奏起生命的悲歌。
  人至其情境——秋士的秋味
  赵国的《北京:城与人》中曾说:“典型的北京人是知味者,如北京人那样对待味,则是文化,出于教养。人人都在生活;不但生活着,而且在生活中咀嚼、品味这生活的,或是更有自觉意识的人。”因此,这“故都的秋味”更是有“自觉意识”、有“文化意识”的“秋士的秋味”。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却道天凉好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众多的古诗文,已经诠释了中国文人的秋士情怀。
  文章中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故都的秋”又蕴含着中国秋士的哪些文化情怀呢?
  故都——“故”,令人能想到故人、故交、故园、故乡等,觉得亲切,有一种浓浓的眷爱情,深深的向往感寄寓其中。“都”,有一种历史沧桑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故都的秋”为题,将自然景物的描述附着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
  而“秋院”中的那个“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一个拥挤在“皇城人海之中”的他乡的人;是一个“租”着“破屋”“泡”的是“浓茶”的有些落魄的人;是一个在“破屋”中仍能与花静对、与草为伴的人。这个人,就是一个秋士。这个人颓废、悲凉又淡雅,他所到达的情境便是一种宁静淡泊、孤芳自赏、安贫乐道的文人情怀。
  “秋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愁煞人”的“秋雨”,亦是文人雅士所热衷的抒情对象。正如文中说的:“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有情趣的人类是谁呢?不就是那些穿越千年,吟诵不绝的秋士吗?
  心领其意境——秋心的秋味
  如果说,秋士的秋味具有典型性的话,那么“秋心的秋味”便具有独特性,沾染了郁达夫个人的生活体验,是“郁氏之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以此作结,“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心中,又有什么样的秋味呢?
  这是眷恋、热爱的深味。对家国的眷恋(第2 和13段),作者首尾各拿南北做比较,虽然有厚此薄彼之嫌,但比较的前提,便是对两地的了解和熟知,唯有对两地都饱含深情,才有可能把两地拿来做心灵的比较。
  这是悲凉之味。诗人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然而,郁达夫却要为“秋”而舍命,除了眷恋和热爱之外,更是一种浓浓的悲凉之味。而这种悲凉,浸润在他的生命中,和故都的秋,合为一契。
  从身世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这样的经历,是悲凉的。正如文中说的,他是一个“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漂泊的人;那一碗浓茶是热的呢,还是凉的呢?那一丝丝的日光,是暖的呢,还是冷的呢?
  从性格看,他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在日本的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回国后,他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文中那“家家户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啼唱的秋虫,难道不是郁达夫内心的真实写照吗?
  关于创作背景,张贺指出:形成本文悲凉美的“一部分原因是作者个人在故都的遭遇,特别是爱子龙儿的夭折给他打击非常之大”,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那“一株株的长大起来”的枣子,就是他爱子喜好的秋果。“北国的秋天”今年去了,明年不是还会来吗?为什么还要用生命“换得”呢?如此深情,如此凄美,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
  “‘自然’清明而殷勤,亘古如斯地眷顾着那里的‘人’。大动乱的年代,颓壁断垣间桃花盛开,雨后的刑场上蒲公英星星点点,瓦砾堆边松菌竹笋依然……”无论经受了什么,无论饱尝了什么,自然所构筑的物境、渲染的情境、营造的意境,总让人为之驻足、为之思量,盘桓于故都的秋味。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期我们请杭州两所重点高中的老师提供了四篇考场作文佳作并附点评,两道试题分别来自杭州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以及杭州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40分)  学者于丹说:“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  哲学家罗素说:“
期刊
初学《琵琶行》,对琵琶女和诗人备感同情。两人同是绝世人物、才华出众、名震京都,却偏不得志,流落到江州这偏远之地,饱受世态炎凉之苦。这门庭若市和门前冷落的对比,这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夜夜欢与独守空船、冷对江月的对比,这昔盛今衰的对比,无不让人惋惜同情有才学之人不被重视的悲苦命运。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道出了相遇必相识、相知不在话语,以及命运安排的巧妙。  只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困惑也
期刊
燕子在雨前飞得比篱还低。我坐在桑园里,看到柳树在闷热中摆动枝条,像玩累的小女孩扇动自己的裙子。草们交头接耳,传播关于雨水的各种猜测,它们甚至竖起尖尖的耳朵,听远方有没有雷声。没有,“吱吱”的声音是从对面街上传来的加工铝合金门窗的电锯声。  雨燕在草丛中掠来掠去,像寻找丢失的东西,如钥匙。看不出燕子也会粗心大意。但飞这么快,它能看清地面的东西吗?草丛里藏着许多毛桃,那是碧桃树在昨夜的风里遗落的。手拎
期刊
“传统”一词,高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每一条都可以找到传统的影子。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科技,又不断在挑战传统:手机支付大大代替了现金流通,“金银细软”已经成为了书中的修辞;越来越大规模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拼,“父母在,不远游”已经缺少了强大的说服力。与其说传统就是一成不变,不如说传统是保留着能安抚慰藉世人的内在,在新技术的裹挟下,探索前行。  美文  很多传统到了现代社会,早已时移
期刊
身为一线语文教师,成為像于漪、吴非(原名王栋生)那样的语文名师,是我从业以来的夙愿。  余生也晚,于漪是老前辈,了解不多且素昧平生;而吴非先生虽亦是长者,却曾当面聆听过教诲。他本真质朴,执着敬业,对中国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极为关注热爱,其教育情怀与忧患意识,在社会上有巨大影响。  我曾反复阅读他的著作,回味、深思,自觉获益匪浅。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的语言:真情流露,热忱洋溢,任意率真,彰显鲜明的爱憎
期刊
每一场雨,对桑园的小虫都是汪洋。尽管是小雨,雨滴落下来,对小虫来说也是可怖的事情。譬如,一个比你身体大三倍的水坨子啪叽砸下来,很意外的。  我想,即使如雨滴般大小,也是按人的身体比例设定的。它只有人的泪珠那么大,只有半个耳垂大,千百滴于人身上,砸不坏也吓不坏人。雨水即使多到让江河决堤,也给人留有余地。它下几天几夜,有时间让你撤退。这里面仿佛有上帝的恩典。  我不知道桑园的瓢虫怎样看待雨。雨水灌注它
期刊
我原是个非常喜欢下雨天的人。很多年前,就曾写过一篇小文《下雨天,真好》怀念小时候雨天里许许多多好玩的事儿。如今已偌大年纪了,每逢下雨天,心头就溢漾起童年时的温馨欢乐。而且在下雨天,我读书与工作的效率也似乎比较高。  我的书房后窗,紧邻一家眷舍,每逢下雨天,哗哗哗的牌声即起,杂以惊呼声、抱怨声,声声入耳。起初很厌烦这种噪音妨碍我工作情绪,渐渐地习以为常。觉得雨声与牌声相和,加上我自己家地下室蓄水池不
期刊
謝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选自《纳兰性德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和这首词的相遇我用的是耳朵,在数年前一档晚间的广播节目里,一个柔而带着些冷峻的女声在全无背景音乐的空间里仿佛很不经意地读出了这首词,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它,记住了声音和文字的共鸣。无眠的夜晚,有雨后的宁静,有月下的冷清,有花香的淡远,有燕语
期刊
《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写作要求,是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近年来高考写论述类文章的呼声渐高,浙江省2016年在试卷中明确提出只写论述类文章,这将是近几年的一个趋势,值得我们充分重视。  2016年高考语文,浙江省在评卷时出现这样一份卷子,作文的电脑阅卷“背靠背”打分数,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评二评不能解决问题,转向三评;三评不能解决问题,最后交由四评(终评)处理。前三评分数分别是40分、20分
期刊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很热。我住处的前面有一群孩子正在起劲捕捉那些五彩缤纷的蝴蝶,这使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往事。  那时候我住在南卡罗来纳州,12岁的我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关到笼子里玩,乐此不疲。我家住在树林边上,每到黄昏很多画眉鸟回到林中休息和唱歌,那歌声悦耳动听,没有一件人间的什么乐器能奏出这么优美的乐曲。我当机立断,决心捉一只小画眉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它为我一个人唱歌。  果然,我成功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