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心《九月初九》说:“中国的‘自然’内有‘人’——谁莳的花服谁,那人卜居的丘壑有那人的风神,犹如衣裳具备袭者的性情,旧的空鞋都有脚……”无论是“江南的冬景”还是“故都的秋”,都藏着一个“人”,都凝聚着郁达夫个人的“风神”。就《故都的秋》而言,正因为有“人”的存在,才有“味”的感知,才有“故都的秋”的整体呈现,才有“境”的参差,才是中国文人笔下的中国的“自然”。
身临其物境——秋景的秋味
文章中,有一個字,出现了多次——第1段:“故都的秋味”;第2段:“秋的味”;第6段:秋雨“下得有味”;第12段:文人写得“有味” “秋的深味”;第13段:秋的“回味”。因此“故都的秋味”便是文章的精髓所在。那么,郁达夫又是如何“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的呢?
他借助了一系列秋天的景物:破屋、院子、天空、驯鸽、日光、破壁腰、牵牛花、秋草、槐树、落蕊、秋蝉、秋雨、闲人、秋果……他在“看”“尝”“赏玩”这些景物的时候,并不是架空式地指指点点,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破屋”是“住”的;“院子”是“坐”的;“天空”“你也能看得到”;“驯鸽”是“谁”驯的鸽呢?“日光”是“细数着”的;“牵牛花”是“静对着”的;“秋草”是“谁”“教长着”的呢?“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扫帚”的丝纹是“扫街”的留下的;“秋蝉”是“家虫”;话“秋雨”的是“都市闲人”;而那“秋果”便是长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这一桩桩、一件件,处处都有“人”的身影,这样的秋景是灵动的。“人”的参与,不仅是一种平民化、生活味的体现,更使景物具有一种生命感。故都之秋,天上地上,无论声色,无论人物,都贯以生命的音符,合奏起生命的悲歌。
人至其情境——秋士的秋味
赵国的《北京:城与人》中曾说:“典型的北京人是知味者,如北京人那样对待味,则是文化,出于教养。人人都在生活;不但生活着,而且在生活中咀嚼、品味这生活的,或是更有自觉意识的人。”因此,这“故都的秋味”更是有“自觉意识”、有“文化意识”的“秋士的秋味”。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却道天凉好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众多的古诗文,已经诠释了中国文人的秋士情怀。
文章中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故都的秋”又蕴含着中国秋士的哪些文化情怀呢?
故都——“故”,令人能想到故人、故交、故园、故乡等,觉得亲切,有一种浓浓的眷爱情,深深的向往感寄寓其中。“都”,有一种历史沧桑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故都的秋”为题,将自然景物的描述附着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
而“秋院”中的那个“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一个拥挤在“皇城人海之中”的他乡的人;是一个“租”着“破屋”“泡”的是“浓茶”的有些落魄的人;是一个在“破屋”中仍能与花静对、与草为伴的人。这个人,就是一个秋士。这个人颓废、悲凉又淡雅,他所到达的情境便是一种宁静淡泊、孤芳自赏、安贫乐道的文人情怀。
“秋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愁煞人”的“秋雨”,亦是文人雅士所热衷的抒情对象。正如文中说的:“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有情趣的人类是谁呢?不就是那些穿越千年,吟诵不绝的秋士吗?
心领其意境——秋心的秋味
如果说,秋士的秋味具有典型性的话,那么“秋心的秋味”便具有独特性,沾染了郁达夫个人的生活体验,是“郁氏之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以此作结,“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心中,又有什么样的秋味呢?
这是眷恋、热爱的深味。对家国的眷恋(第2 和13段),作者首尾各拿南北做比较,虽然有厚此薄彼之嫌,但比较的前提,便是对两地的了解和熟知,唯有对两地都饱含深情,才有可能把两地拿来做心灵的比较。
这是悲凉之味。诗人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然而,郁达夫却要为“秋”而舍命,除了眷恋和热爱之外,更是一种浓浓的悲凉之味。而这种悲凉,浸润在他的生命中,和故都的秋,合为一契。
从身世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这样的经历,是悲凉的。正如文中说的,他是一个“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漂泊的人;那一碗浓茶是热的呢,还是凉的呢?那一丝丝的日光,是暖的呢,还是冷的呢?
从性格看,他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在日本的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回国后,他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文中那“家家户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啼唱的秋虫,难道不是郁达夫内心的真实写照吗?
关于创作背景,张贺指出:形成本文悲凉美的“一部分原因是作者个人在故都的遭遇,特别是爱子龙儿的夭折给他打击非常之大”,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那“一株株的长大起来”的枣子,就是他爱子喜好的秋果。“北国的秋天”今年去了,明年不是还会来吗?为什么还要用生命“换得”呢?如此深情,如此凄美,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
“‘自然’清明而殷勤,亘古如斯地眷顾着那里的‘人’。大动乱的年代,颓壁断垣间桃花盛开,雨后的刑场上蒲公英星星点点,瓦砾堆边松菌竹笋依然……”无论经受了什么,无论饱尝了什么,自然所构筑的物境、渲染的情境、营造的意境,总让人为之驻足、为之思量,盘桓于故都的秋味。
身临其物境——秋景的秋味
文章中,有一個字,出现了多次——第1段:“故都的秋味”;第2段:“秋的味”;第6段:秋雨“下得有味”;第12段:文人写得“有味” “秋的深味”;第13段:秋的“回味”。因此“故都的秋味”便是文章的精髓所在。那么,郁达夫又是如何“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的呢?
他借助了一系列秋天的景物:破屋、院子、天空、驯鸽、日光、破壁腰、牵牛花、秋草、槐树、落蕊、秋蝉、秋雨、闲人、秋果……他在“看”“尝”“赏玩”这些景物的时候,并不是架空式地指指点点,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破屋”是“住”的;“院子”是“坐”的;“天空”“你也能看得到”;“驯鸽”是“谁”驯的鸽呢?“日光”是“细数着”的;“牵牛花”是“静对着”的;“秋草”是“谁”“教长着”的呢?“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扫帚”的丝纹是“扫街”的留下的;“秋蝉”是“家虫”;话“秋雨”的是“都市闲人”;而那“秋果”便是长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这一桩桩、一件件,处处都有“人”的身影,这样的秋景是灵动的。“人”的参与,不仅是一种平民化、生活味的体现,更使景物具有一种生命感。故都之秋,天上地上,无论声色,无论人物,都贯以生命的音符,合奏起生命的悲歌。
人至其情境——秋士的秋味
赵国的《北京:城与人》中曾说:“典型的北京人是知味者,如北京人那样对待味,则是文化,出于教养。人人都在生活;不但生活着,而且在生活中咀嚼、品味这生活的,或是更有自觉意识的人。”因此,这“故都的秋味”更是有“自觉意识”、有“文化意识”的“秋士的秋味”。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却道天凉好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众多的古诗文,已经诠释了中国文人的秋士情怀。
文章中说:“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故都的秋”又蕴含着中国秋士的哪些文化情怀呢?
故都——“故”,令人能想到故人、故交、故园、故乡等,觉得亲切,有一种浓浓的眷爱情,深深的向往感寄寓其中。“都”,有一种历史沧桑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故都的秋”为题,将自然景物的描述附着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
而“秋院”中的那个“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一个拥挤在“皇城人海之中”的他乡的人;是一个“租”着“破屋”“泡”的是“浓茶”的有些落魄的人;是一个在“破屋”中仍能与花静对、与草为伴的人。这个人,就是一个秋士。这个人颓废、悲凉又淡雅,他所到达的情境便是一种宁静淡泊、孤芳自赏、安贫乐道的文人情怀。
“秋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愁煞人”的“秋雨”,亦是文人雅士所热衷的抒情对象。正如文中说的:“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有情趣的人类是谁呢?不就是那些穿越千年,吟诵不绝的秋士吗?
心领其意境——秋心的秋味
如果说,秋士的秋味具有典型性的话,那么“秋心的秋味”便具有独特性,沾染了郁达夫个人的生活体验,是“郁氏之秋”。“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以此作结,“故都的秋”在郁达夫的心中,又有什么样的秋味呢?
这是眷恋、热爱的深味。对家国的眷恋(第2 和13段),作者首尾各拿南北做比较,虽然有厚此薄彼之嫌,但比较的前提,便是对两地的了解和熟知,唯有对两地都饱含深情,才有可能把两地拿来做心灵的比较。
这是悲凉之味。诗人说,“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然而,郁达夫却要为“秋”而舍命,除了眷恋和热爱之外,更是一种浓浓的悲凉之味。而这种悲凉,浸润在他的生命中,和故都的秋,合为一契。
从身世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这样的经历,是悲凉的。正如文中说的,他是一个“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漂泊的人;那一碗浓茶是热的呢,还是凉的呢?那一丝丝的日光,是暖的呢,还是冷的呢?
从性格看,他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在日本的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回国后,他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文中那“家家户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啼唱的秋虫,难道不是郁达夫内心的真实写照吗?
关于创作背景,张贺指出:形成本文悲凉美的“一部分原因是作者个人在故都的遭遇,特别是爱子龙儿的夭折给他打击非常之大”,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那“一株株的长大起来”的枣子,就是他爱子喜好的秋果。“北国的秋天”今年去了,明年不是还会来吗?为什么还要用生命“换得”呢?如此深情,如此凄美,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
“‘自然’清明而殷勤,亘古如斯地眷顾着那里的‘人’。大动乱的年代,颓壁断垣间桃花盛开,雨后的刑场上蒲公英星星点点,瓦砾堆边松菌竹笋依然……”无论经受了什么,无论饱尝了什么,自然所构筑的物境、渲染的情境、营造的意境,总让人为之驻足、为之思量,盘桓于故都的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