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改革提出高中语文课堂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构筑真学式的语文课堂。在真学式的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让学生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一、指导朗读,揣摩体悟
不少高中学生都对诵读课文较为忽视,认为高中阶段不需要诵读,只需要默读便能体会文章的内容。然而《语文课程标准》却提出,朗读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能让学生积累语感,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教师不能忽略指导学生如何朗读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思考,在诵读中体悟,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的一首爱情诗,也是朦胧诗中的代表之作,教师在教授这个文本时要注意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应具有诗歌教学的适切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诗歌,并感受诗歌中的意象,进而促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时关注作者如何表现木棉树对橡树的深情告白,思考在展现那些错误的爱情观时,要用怎样的语气诵读才能读出情感,要如何用语气表达出作者所赞同的那种男女平等、同舟共济、相互独立的爱情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分别用这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的爱情观,作者对其是否赞同,不赞同的理由又是什么。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如有学生在诵读中提出:“当读到‘不,这些都还不够……’时,应该在诵读中增加力量感,要给人铿锵有力的感觉。因为这下面表达了木棉要打破传统爱情的看法,认为不应该成为对方的附属品,而应该是平等的地位。因此在诵读时也要体现出这种力量感。”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将文本中的内容体悟彻底。若能结合多元诵读帮助学生感受文本情感,则能让学生更好地接近文本,进而令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对比切入,深度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对比阅读法一直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在真学式课堂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多元比较,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
如在学习《劝学》《师说》等文本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思考其有何异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两篇文章都讲述了在学习中要有怎样的思想和态度,大家可以尝试深入对比一下,看看两者在表达方式、展现主题、中心思想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在多元对比后,很快便发现了两篇文章虽然在主题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有鲜明的差异。如表现手法便有所不同,《劝学》为了说明在学习时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用了大量比喻的手法,用冰比水更寒冷等例子来加以论证,这种喻证法让阅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师说》较少使用比喻的方式,但是也用了一些例证的方法,如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拿来和所谓的君子做比较,让阅读者能更好地了解文本的主题,理解作者提出的謙虚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在多元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两篇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这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可以对比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可以从文本
的表达方式、主题思想等方面入手,这样都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真学课堂中,完成学习。
三、咀嚼词句,探究主题
学者徐茂柱在研究如何构筑真学课堂时提出,在真学课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令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情感,这时可以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语进行咀嚼,进而探究文本的主题,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学生在感受文本主题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荷塘月色》是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创作的作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咀嚼文本中的词句,进而促使其尝试探究其主题特点。如可以让学生咀嚼文章中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段落。学生发现作者笔下的荷塘充满了美。如“亭亭”“舞女的裙”等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荷叶迎风飘动的形态,让人觉得似乎看到了荷花含羞待放的形态。还有“缕缕清香”,若要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作者却将听觉和嗅觉用比喻的手法结合起来,这种移感的运用让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其韵味。也正是因为笔下的荷塘足够美,所以才能暂时解决作者内心烦闷的问题,但是学生也想到,当作者离开荷塘,回到现实生活中后,现实的苦闷必然会更加厉害。由此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联系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能想到作者作为正直知识分子对祖国命运和前途的担忧。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结合文本的语境来咀嚼词句,只有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令学生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避免使用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方式,而应该采用一些返璞归真、洗尽铅华的简朴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能更好地构筑真学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真阅读和真思考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指导朗读,揣摩体悟
不少高中学生都对诵读课文较为忽视,认为高中阶段不需要诵读,只需要默读便能体会文章的内容。然而《语文课程标准》却提出,朗读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能让学生积累语感,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教师不能忽略指导学生如何朗读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思考,在诵读中体悟,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的一首爱情诗,也是朦胧诗中的代表之作,教师在教授这个文本时要注意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应具有诗歌教学的适切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诗歌,并感受诗歌中的意象,进而促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时关注作者如何表现木棉树对橡树的深情告白,思考在展现那些错误的爱情观时,要用怎样的语气诵读才能读出情感,要如何用语气表达出作者所赞同的那种男女平等、同舟共济、相互独立的爱情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分别用这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的爱情观,作者对其是否赞同,不赞同的理由又是什么。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如有学生在诵读中提出:“当读到‘不,这些都还不够……’时,应该在诵读中增加力量感,要给人铿锵有力的感觉。因为这下面表达了木棉要打破传统爱情的看法,认为不应该成为对方的附属品,而应该是平等的地位。因此在诵读时也要体现出这种力量感。”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将文本中的内容体悟彻底。若能结合多元诵读帮助学生感受文本情感,则能让学生更好地接近文本,进而令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对比切入,深度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对比阅读法一直都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在真学式课堂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进行多元比较,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
如在学习《劝学》《师说》等文本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思考其有何异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两篇文章都讲述了在学习中要有怎样的思想和态度,大家可以尝试深入对比一下,看看两者在表达方式、展现主题、中心思想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在多元对比后,很快便发现了两篇文章虽然在主题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有鲜明的差异。如表现手法便有所不同,《劝学》为了说明在学习时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用了大量比喻的手法,用冰比水更寒冷等例子来加以论证,这种喻证法让阅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师说》较少使用比喻的方式,但是也用了一些例证的方法,如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拿来和所谓的君子做比较,让阅读者能更好地了解文本的主题,理解作者提出的謙虚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在多元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两篇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这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可以对比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可以从文本
的表达方式、主题思想等方面入手,这样都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真学课堂中,完成学习。
三、咀嚼词句,探究主题
学者徐茂柱在研究如何构筑真学课堂时提出,在真学课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令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情感,这时可以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语进行咀嚼,进而探究文本的主题,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学生在感受文本主题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荷塘月色》是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创作的作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咀嚼文本中的词句,进而促使其尝试探究其主题特点。如可以让学生咀嚼文章中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段落。学生发现作者笔下的荷塘充满了美。如“亭亭”“舞女的裙”等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荷叶迎风飘动的形态,让人觉得似乎看到了荷花含羞待放的形态。还有“缕缕清香”,若要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作者却将听觉和嗅觉用比喻的手法结合起来,这种移感的运用让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其韵味。也正是因为笔下的荷塘足够美,所以才能暂时解决作者内心烦闷的问题,但是学生也想到,当作者离开荷塘,回到现实生活中后,现实的苦闷必然会更加厉害。由此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联系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学生能想到作者作为正直知识分子对祖国命运和前途的担忧。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结合文本的语境来咀嚼词句,只有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理解文本的意义,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令学生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避免使用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方式,而应该采用一些返璞归真、洗尽铅华的简朴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能更好地构筑真学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真阅读和真思考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