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注重推理逻辑且相对抽象的学科,如何有机结合学生创新思维和数学教学,推动学生形成创造性的逻辑思维,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抽象与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传授教材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就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
创新思维指的是在学习或问题处理过程中,带有创造性见解或与他人不同的思维,属于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互综合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与数学兴趣具有紧密的联系,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高中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但若学生对数学知识只能停留于表层的理解及认识,往往无法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的时间也会被延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发展,形成运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课堂上的操作者与主导者,在学习中占据着主体性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相对模式化,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加以充分发挥,使学生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学习知识,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①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解放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知识。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改变学习时间紧张和教学任务繁重的局面,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减少串讲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③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重心在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一道数学题可采用不同的发布非法进行解答,而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力,采用的学习方法相对新颖,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解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解题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时,应该注重思维过程的凸显,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鼓励创新点,相互借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和学习兴趣。以“点斜式直线方程”为例,教师可设置如下情境:点斜式直线方程是直线方程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表示方法为y-y1=k(x-x1),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问题:①该点斜式直线方程的斜率及其范围是什么?②为斜率给定一个值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教师有效综合问题情境和故事情境,改变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情境来思考与分析问题,在不断思考中获得答案,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不能只依赖于教材进行理论与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讲课之前应该鼓励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对所学的知识有大致了解,及时标注不理解的地方,并在课堂上加强理解。毋庸置疑,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解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知识。然而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选用问题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生的思维世界具有深刻的了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从而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讲解“直线的参数方程”时设置以下问题:①直线的普通方程形式有哪些?②你已经学习和掌握的曲线的参数方程有哪些?说说这些曲线参数方程的主要形式?③结合直线参数方程的推导过程,说说怎样描述直线的方向向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分析直线参数方程的知识,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四)优化课堂设计
思维培养的过程是兴趣产生的前提,而兴趣又能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高效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對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恰当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资助探究学习的状态。首先,巧妙设计导入。导入新课时指导学生详细了解相关内容,并提出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更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特殊化”的相关内容时,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为90°时则会变为矩形、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条边相等会变为菱形等,然而单纯的文字理解相对抽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制作为Flash动画来展现图像的运动变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直观感受,准确把握图形之间的特征与关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学生、教师和课堂等要素的制约,每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立足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快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26):134-135.
[2]唐述龙.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反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68.
[3]李明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5):195-196.
[4]孙艳宏.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J].知识经济,2014(21):150.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
创新思维指的是在学习或问题处理过程中,带有创造性见解或与他人不同的思维,属于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将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互综合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与数学兴趣具有紧密的联系,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高中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但若学生对数学知识只能停留于表层的理解及认识,往往无法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的时间也会被延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发展,形成运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课堂上的操作者与主导者,在学习中占据着主体性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相对模式化,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加以充分发挥,使学生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学习知识,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①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解放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知识。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改变学习时间紧张和教学任务繁重的局面,让学生通过自学来减少串讲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③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重心在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一道数学题可采用不同的发布非法进行解答,而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力,采用的学习方法相对新颖,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解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解题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时,应该注重思维过程的凸显,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鼓励创新点,相互借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和学习兴趣。以“点斜式直线方程”为例,教师可设置如下情境:点斜式直线方程是直线方程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表示方法为y-y1=k(x-x1),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问题:①该点斜式直线方程的斜率及其范围是什么?②为斜率给定一个值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教师有效综合问题情境和故事情境,改变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情境来思考与分析问题,在不断思考中获得答案,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不能只依赖于教材进行理论与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讲课之前应该鼓励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对所学的知识有大致了解,及时标注不理解的地方,并在课堂上加强理解。毋庸置疑,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解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重点与难点知识。然而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选用问题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生的思维世界具有深刻的了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从而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讲解“直线的参数方程”时设置以下问题:①直线的普通方程形式有哪些?②你已经学习和掌握的曲线的参数方程有哪些?说说这些曲线参数方程的主要形式?③结合直线参数方程的推导过程,说说怎样描述直线的方向向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分析直线参数方程的知识,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四)优化课堂设计
思维培养的过程是兴趣产生的前提,而兴趣又能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高效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對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恰当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资助探究学习的状态。首先,巧妙设计导入。导入新课时指导学生详细了解相关内容,并提出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更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特殊化”的相关内容时,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为90°时则会变为矩形、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条边相等会变为菱形等,然而单纯的文字理解相对抽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制作为Flash动画来展现图像的运动变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直观感受,准确把握图形之间的特征与关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学生、教师和课堂等要素的制约,每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立足实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转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快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26):134-135.
[2]唐述龙.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反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68.
[3]李明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5):195-196.
[4]孙艳宏.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J].知识经济,2014(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