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阵地,多年来仅仅围绕着教材内容重复演绎着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不变模式。而今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各校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全国提出课改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开始着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教育理论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看成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这个理论被西方各界誉为“近几十年来最主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体系。它鼓励学生与人合作并利用合作的技巧,增进彼此的学习。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2007年秋季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它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倡导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探索发现有关知识。因此,合作学习逐渐走进我们的课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实效显著。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 开放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 直接交流、 相互依靠的目的。在我市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几乎所有的代表先进教育理念的各级公开课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引入了课堂。目前,纵观现在的化学课堂教学,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不少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学习还有一定的偏差。能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认为个体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认真学习的,学习涉及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等等。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它对学习的基本解释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就能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求得共同发展与提高。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各人在智能强项和弱项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认知方式上也不同。多元智能理论重视个体之间的智能组合差异,强调设计出针对性的课程方案,并按智能发展轨迹指导教学,目的在于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
3、社会互相依赖理论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认为教学中,通过合作和讨论,可以使师生、生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知道会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从而丰富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合作运用于任何教学工作,越复杂、越抽象的工作,越需要合作。鼓励学生互动、帮助和分享是一种积极的互赖关系。
4、《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化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以上这些观点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认为:只有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式课堂教学”,才能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创设多种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合作学习,做到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三、实验假说
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能加快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能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这样一种正被广泛运用的教学策略,将会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成为教育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再是一种教学的补充成分。合作学习理论与其它理论的互补或合流研究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它将成为合作学习最有前途的研究领域。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组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初步形成系统的合作学习模式操作体系;通过合作技能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1、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体现学生个体学习为合作发展学习,创造平等和谐,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环境,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探索合作学习的内容、条件、形式、目标、功能、途径和方法;为学生奠定合作的基础和能力,为化学课堂教学实现合作学习提供一定方法。
3、发展学生的素质,在正常智力的情况下,促进学生科学文化,情感、习惯、态度等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度的反应控制等心理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4、形成比较完整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体系;初步建立以评价促进学生合作,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合作性、参与性的学生评价体系。 五、实验的内容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析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对合作学习效果的影响,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2、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目标、时机、方式、环境等因素及关系的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体现素质教育观念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
3、探索新课程理念下适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學生发展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4、通过对以上各问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之间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研究和学习国内外教育专家有关转变学习方式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扎实的理论根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实验法:在同一个班级内,选取不同的结构单元实施小组合作,进行对比实验确定小组合作的效果。
3.考试问卷或访谈调查小组合作的效果。
4、个案分析法:调查各类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学习情感、态度、成绩等的变化,并作相应的分析和总结,得出一般规律。
5、行动研究法:选取某一知识点进行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学案,在不同对象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的实践,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及时地作好记录,积累经验,不断反思、及时修正。
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一定存在许多问题,必须不断总结,认真反思。
具体做法:
1、课堂教学中,贯穿合作意识。 2、化学实验中,培养合作意识。
3、研究性学习中,体现合作意外。 4、实际生活中,体现合作意识。
六、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
查阅教学模式文献,理论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制定实验方案,配备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分析学生状态,论证课题,选择实验教师成立课题小组。
2、实验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确定合作技能训练的内容、方法。调查研究目前高中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及行为技能水平状况,当前班级授课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并形成论文。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如何分组,选取合适的合作课题等)
第二阶段 设计合作学习班课堂教学,设计实践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研讨会,对学生评价并形成教案、调查报告及论文
第三阶段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验,探究发现,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策略选择合作技能训练课设计,合作技能训练课教学实验。形成课堂教学评价手册及论文。
总结阶段 合作学习后的评价:可采用当堂总结、师生共评、过关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及有关资料
3、评价阶段:分析有关资料,形成总结报告,上交科研部门,请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七、实验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指出:“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不可替代的。合作学习要为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人翁精神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学目的的重要指标,充分地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把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质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将建构学生主体性的任务贯穿于始终。
2、主动性原则
在合作学习中,主体的主动性是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主动性要通过学生内部的动力系统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来体现。教学中要激发起学生感情诱因——兴趣,使学生由想参与、想探求、想学习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使学习变为一种愉快有趣的活动,并且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其他合作成员的在场和相互帮助,也可以给个人提供动力,学习只有在学生积极行为中才能进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会学则爱学,这是主动学习的条件,使学生学会理解化学知识,学会解决化学问题,学会化学思维,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具有创造性。
3、平等性原则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助的关系,就知识和经验而言,教师有其优势,这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影响积极的发挥,但学生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往往学生提出的问题、解题的思路和策略也常使教师处于被动的境地。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都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都以参与者、研究者、合作伙伴的身份出现,只是分工不同。教师研究的是如何指导、创设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研究的是如何获取知识,掌握方法,表现出个人的能力、才华和集体智慧,通过民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4、发展性原则
以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的基点和目标。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学活动要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知识、能力、身心等全面发展,同时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才能,以个体的发展影响群体的质量,群体的发展又可促进个体质量的提高,使个体产生新的发展动力。这种互动的过程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条件。
八、保障措施
1、课题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整个研究过程,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2、把握好评价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要建立晚上的评价内容和动态的评价标准。二要设计简明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工具(如:评价细则、表格、成长记录袋等)。三要收集能充分反映评价对象的有关信息。四要对所收集的有关评价对象的信息进行认真、科学的分析并指出评价对象的发展方向,帮助其制定改进的计划。
3、在评价的主题上要适当放权,充分相应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给他们评价自主权。根据评价的内容和重要程度,采取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家长参评等方式,提高了评价的信度。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阵地,多年来仅仅围绕着教材内容重复演绎着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不变模式。而今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各校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全国提出课改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开始着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教育理论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看成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这个理论被西方各界誉为“近几十年来最主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体系。它鼓励学生与人合作并利用合作的技巧,增进彼此的学习。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2007年秋季我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它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倡导学生主动求知主动探索发现有关知识。因此,合作学习逐渐走进我们的课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实效显著。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 开放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 直接交流、 相互依靠的目的。在我市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几乎所有的代表先进教育理念的各级公开课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引入了课堂。目前,纵观现在的化学课堂教学,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不少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学习还有一定的偏差。能否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认为个体在与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建构,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认真学习的,学习涉及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等等。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它对学习的基本解释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就能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求得共同发展与提高。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各人在智能强项和弱项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在认知方式上也不同。多元智能理论重视个体之间的智能组合差异,强调设计出针对性的课程方案,并按智能发展轨迹指导教学,目的在于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
3、社会互相依赖理论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认为教学中,通过合作和讨论,可以使师生、生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知道会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从而丰富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合作运用于任何教学工作,越复杂、越抽象的工作,越需要合作。鼓励学生互动、帮助和分享是一种积极的互赖关系。
4、《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化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以上这些观点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认为:只有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式课堂教学”,才能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创设多种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合作学习,做到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三、实验假说
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能加快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能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这样一种正被广泛运用的教学策略,将会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成为教育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再是一种教学的补充成分。合作学习理论与其它理论的互补或合流研究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它将成为合作学习最有前途的研究领域。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组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初步形成系统的合作学习模式操作体系;通过合作技能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1、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体现学生个体学习为合作发展学习,创造平等和谐,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环境,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探索合作学习的内容、条件、形式、目标、功能、途径和方法;为学生奠定合作的基础和能力,为化学课堂教学实现合作学习提供一定方法。
3、发展学生的素质,在正常智力的情况下,促进学生科学文化,情感、习惯、态度等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度的反应控制等心理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4、形成比较完整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体系;初步建立以评价促进学生合作,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合作性、参与性的学生评价体系。 五、实验的内容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分析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对合作学习效果的影响,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2、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目标、时机、方式、环境等因素及关系的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体现素质教育观念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
3、探索新课程理念下适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學生发展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4、通过对以上各问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之间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研究和学习国内外教育专家有关转变学习方式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扎实的理论根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实验法:在同一个班级内,选取不同的结构单元实施小组合作,进行对比实验确定小组合作的效果。
3.考试问卷或访谈调查小组合作的效果。
4、个案分析法:调查各类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学习情感、态度、成绩等的变化,并作相应的分析和总结,得出一般规律。
5、行动研究法:选取某一知识点进行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学案,在不同对象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的实践,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及时地作好记录,积累经验,不断反思、及时修正。
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一定存在许多问题,必须不断总结,认真反思。
具体做法:
1、课堂教学中,贯穿合作意识。 2、化学实验中,培养合作意识。
3、研究性学习中,体现合作意外。 4、实际生活中,体现合作意识。
六、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
查阅教学模式文献,理论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制定实验方案,配备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分析学生状态,论证课题,选择实验教师成立课题小组。
2、实验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确定合作技能训练的内容、方法。调查研究目前高中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及行为技能水平状况,当前班级授课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并形成论文。具体实施过程(包括如何分组,选取合适的合作课题等)
第二阶段 设计合作学习班课堂教学,设计实践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研讨会,对学生评价并形成教案、调查报告及论文
第三阶段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验,探究发现,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策略选择合作技能训练课设计,合作技能训练课教学实验。形成课堂教学评价手册及论文。
总结阶段 合作学习后的评价:可采用当堂总结、师生共评、过关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实验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及有关资料
3、评价阶段:分析有关资料,形成总结报告,上交科研部门,请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七、实验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指出:“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不可替代的。合作学习要为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人翁精神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学目的的重要指标,充分地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把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素质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将建构学生主体性的任务贯穿于始终。
2、主动性原则
在合作学习中,主体的主动性是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主动性要通过学生内部的动力系统和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来体现。教学中要激发起学生感情诱因——兴趣,使学生由想参与、想探求、想学习而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使学习变为一种愉快有趣的活动,并且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其他合作成员的在场和相互帮助,也可以给个人提供动力,学习只有在学生积极行为中才能进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会学则爱学,这是主动学习的条件,使学生学会理解化学知识,学会解决化学问题,学会化学思维,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具有创造性。
3、平等性原则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一种平等、和谐、互助的关系,就知识和经验而言,教师有其优势,这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影响积极的发挥,但学生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往往学生提出的问题、解题的思路和策略也常使教师处于被动的境地。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都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都以参与者、研究者、合作伙伴的身份出现,只是分工不同。教师研究的是如何指导、创设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学生研究的是如何获取知识,掌握方法,表现出个人的能力、才华和集体智慧,通过民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4、发展性原则
以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的基点和目标。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学活动要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知识、能力、身心等全面发展,同时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才能,以个体的发展影响群体的质量,群体的发展又可促进个体质量的提高,使个体产生新的发展动力。这种互动的过程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条件。
八、保障措施
1、课题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整个研究过程,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2、把握好评价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要建立晚上的评价内容和动态的评价标准。二要设计简明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工具(如:评价细则、表格、成长记录袋等)。三要收集能充分反映评价对象的有关信息。四要对所收集的有关评价对象的信息进行认真、科学的分析并指出评价对象的发展方向,帮助其制定改进的计划。
3、在评价的主题上要适当放权,充分相应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给他们评价自主权。根据评价的内容和重要程度,采取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家长参评等方式,提高了评价的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