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具为载体,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数学思想与方法。”
  本论文着重阐述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具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问题,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一、利用學具,从问题原点出发,发展空间观念
  小学阶段学习内容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学生的认知也是由具体到抽象逐渐过渡的。因此,课堂应合理的引入益智学具,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操作,让学生从事物表象中深入思考,探究事物本质特征,进而发展空间观念。
  例如 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搭一搭”这节课,如图:
  它要求学生根据三视图,搭出立体图形。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个性化,增强思维能动性,充盈授课内容,我引入了益智学具,让索玛方块与正方体配合使用。对教材做了如下调整与延伸。
  (一)以主视图还原立体图形
  

1.如果物体的正面能看到这样的两个正方形        ,它有可能是几个正方体组成的?如何摆放?(最多只考虑4个正方体)
  通过操作交流,挑选部分图形黑板展示,如图:
  2.不看这个正面了,用这4个正方体,还能摆出哪些其他的组合图形?继续尝试摆一摆。
  黑板展示部分立体图形如图:
  从问题原点出发,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推理的全过程,充分激活了学生已有认知经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热情,同时给足学生空间,既有明确的目标,又促使学生在操作互动中去探寻各种可能的意义和答案,学生个性化的教与学得到体现。
  (二)以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
  活动1:分别提供两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如图:
  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理推断能力,渗透通过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的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活动2:对比还原的两个立体图形,找异同。如图: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两个图形的联系,这是学生观察物体活动经验与空间观念综合运用的过程,对于培养空间观念是非常有益的。
  (三)联系益智学具,发展空间观念
  仔细观察索玛方块, 看看它们和黑板上的立体图形,有什么关系? 观察发现,索玛方块就是刚才拼出的立体图形。引入索玛方块的背景:1936年,数学家发现了这7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现在,你也当当数学家,把索玛方块拼回来吧。小组活动:把零散的立体图形拼成正方体。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手中的索玛方块就是动手拼出的立体图形,找到实践成果与学具之间的联系,成就感倍增,极大的激发了研究兴趣,接下来把索玛方块还原成正方体,学生们信心倍增,空间观念与想象能力得到充分验证。
  二、利用学具,从思维生长点出发,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尝试把学具引入课堂,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以外显,不断丰富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四巧板是一种智力拼板学具,用它可以拼摆出千变万化的图案,是有趣又益智的拼摆游戏,如图。
  在二年级“认识图形”单元复习中,教师以学生已有认知、常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几何角度观察、描述“边”“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拼摆,丰富想象,学生不仅拼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常规图形,还创新出了小船、喜鹊、木马等想象中的图形,如图。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图形的特征,利用平移、旋转、翻转等手段进行图形间的变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单个图形与组合图形的认识。学生真正在活动中理解图形的特点。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数学课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因此,在问题原点引入学具,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激发数学思考,提升空间观念;在思维生长点引入学具,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学生真正在活动中理解图形的特点,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自从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英语教学的目的、方法、以及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中表现出由语言知识教学向语用能力培养的转变。我们都知道在中、高考中,单一考查语言知识的项目几乎不存在了,重点已转移到通过语篇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如要达到《英语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技能规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也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期刊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能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教师要预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遇到什么困难,并设计引领学生解决这一难点的最佳方法。教师可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串,为学生搭建跳一跳够得着的台阶,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新知。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探究,教师要聆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探究状况。当学生思维困难时,
期刊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业迫切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该方案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强生产教育一体化、校企“双元”教育,促进学校与企业全面、深入合作。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应该致力于创办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  职业院校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
期刊
预习习惯的形成,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自学能力、理解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其今后在中学、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语言学习诸多环节中的首要环节。在传统科目的教学中,预习往往只被教师布置为课后作业,效果甚微。由于小学生缺乏自主预习能力,预习情况和预习效果差强人意,这是值得我们这些山区教师值得深思的。  芦
期刊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教育。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文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期达到陶冶情感、完善人格、发展智力,促进人的各种潜能全面发展的目的。并以此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创造性的美育实践,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  一、在创设情境中提升审美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和源泉。 兴趣来源于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让学生学习中感到精
期刊
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教育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全面素质的提高需要对全国范围内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初中教育紧抓特抓。对于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在学生基数庞大的农村,学校对于地理课程的忽视和专业教师的稀少以及地理授课设备的短缺都造成了农村地区地理教学的有效性降低。  一、有效性教学的含义  所谓“有效性教学”,是指任职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以适当的教学策略为手段,通过一段时间
期刊
2014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此,活动课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身就具有实践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
期刊
摘要:本轮复习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夯实基础,全面系统,使每位学生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常见题型,能应用所学知识解答容易题和中档题,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和方法。  关键词: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数学考试,文理并轨是一个必然趋势。2020年的高考数学试题的变化趋势我认为体现在以下四點:1.试题难度:受文理合卷影响,更加灵活。2.题型变化:多选题将出现。3.设题方式:持续创新,如设问更加开放。
期刊
“自主创新”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它没有年龄层系的划分,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不仅让孩子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幼儿还可以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探究、尝试、讨论、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能力和经验上等多方面的提升。  一、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的价值体现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学习只是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真正做到“让老师扎入题海,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必须做到精心设计作业。  一、问题的提出  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走进新课程的今天,家庭作业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强化”,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