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新生在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常常感到适应困难,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新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缓解或解决,则可能形成心理疾病,影响其大学生活和社会适应。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起着积极的组织、实施和指导作用,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和知心朋友。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正确的认知自我、调整心态、克服困难是高职辅导员面临的一项重要心理工作。
一高职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心理适应困难
高考失利的挫折感、选择学校的被动与无奈、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落差感等都可能使高职学生产生失落心理,造成心理适应困难。
首先,部分高职学生自认为没考好或者是自愿没填好,迫于无奈才上高职院校。这类学生通常带着遗憾、失落、沮丧的情绪入学,表现出对学校或专业的不接纳,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消极心态。其次,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将大学生活勾勒的过于理想化,认为大学可以随心所欲,轻松自在。到大学后发现,大學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对大学生活产生怀疑和不满。再次,部分高职新生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特征和优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对高职教育缺乏信任,甚至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
2学习困惑
大学是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大学学习与高中相比在学习内容、方式、环境、课程设置等方面差异很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部分高职新生存在自学能力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偏差、意志力薄弱等问题,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惑、迷茫,丧失学习信心。有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工作前景缺乏正确认识或者不感兴趣,导致缺乏学习热情。还有部分学生将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放在自考和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上,把学习作为大学生活唯一重要的事情,缺乏对大学生活的正确认知和规划,产生较大学习压力,也会导致学习困惑和心理问题。
3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不和谐是高职新生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惑。高职新生的人际交往易出现缺少知心朋友、交往不良、交往困难、缺乏交往愿望等问题。人际交往的不顺利容易使个体产生不满、失望、孤独、烦恼、害怕、自卑等心理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有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性格缺陷,害怕与人交流等原因,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导致自己在同学中不被理解或被孤立,久而久之易产生一种孤僻、封闭的心理倾向。还有部分学生对家庭依赖感较强,缺乏安全感,在集体生活中变得敏感、脆弱,缺乏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也是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
4情绪情感困扰
大学阶段个体的情绪变化波动较大,情绪和情感困扰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高考落榜、人际交往失败、新生活适应困难、家庭变故等都可能引发大学新生的情绪问题,其中抑郁、焦虑、自卑、冷漠等情绪问题在大学新生身上较为普遍。抑郁倾向在大学新生的身上并不罕见,它使个体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失去兴趣,情绪处于低落状态,无法自拔。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丧失,失败感、挫折感、失落感等,又易引起学生的焦虑情绪,过分担心未来,紧张焦虑过度。部分学生还因对学校、能力、家境、外貌等的不满,存在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自我评价过低,产生己不如人的心理状态。也有极少数新生产生冷漠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等等。大学新生容易被各种情绪所困扰,受客观环境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冷静的思考,容易感情用事,引发强烈的情绪焦虑。
大学时期是个体情感的需求和体验发展的高峰阶段,随着身心发展的成熟和自由分配时间的增多,大学生谈恋爱在高校普遍存在。但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恋爱经验的欠缺、个人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与异性交往困难的过程中,大学生常常出现暗恋、失恋、多角恋等情况,或者对于恋爱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常常感到困惑和痛苦,给个人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二辅导员如何做好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通过心理普查掌握基本情况,开展心理对话,建立心理档案
在学校进行心理普查测试后,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根据普查结果、平时观察、同学反馈的信息及早发现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适应水平较差、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群体,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心理交流记录,建立长期跟踪关注的机制。同时,对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及时转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
2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效途径,且普及面广。辅导员在开学初期应针对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培养正确的归因和认知,正确看待自己在大学适应阶段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积极应对大学新生活。此外,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立足于帮助学生自主与自助,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培养学生自我辅导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建立班级、宿舍一级心理联络员,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宿管委员、室长的积极作用
建立班级、宿舍一级心理联络员,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宿管委员、室长的积极作用。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在同学中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的同学,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心理辅导中心。辅导员应充分发挥个人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在班级、宿舍、校园形成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积极成长的健康网络体系,发动班级可以发挥的力量,将心理健康教育播种到每位同学心理,这可以极大地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4针对新生心理特征,开展实效性和针对性强的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以团体为载体,是在团体情境中给参与者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帮助参加人员互相交往,相互启发、引导、支持、鼓励,使成员在互动体验中成长、学习,从而改进其不合理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积极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帮助高职新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解决人际交往矛盾、培养团队意识、增强自信心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团体辅导的实效性和有用性已经得到众多心理专家和高校的认可和推广,在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可以针对新生高考失利、生活适应困难、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问题,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和实效性高的团体性心理辅导,帮助新生正确对待大学新生活,积极引导新生改进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5辅导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新生活,体验积极人生
许多高职新生出现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多由个人错误的认知或认知不足造成。为帮助新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首先,辅导员积极开展入学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熟悉大学生活和学习。其次,辅导员可以组织带领学生进行“校园一日游”,开展高低年级学生联谊,组织丰富的院系活动等增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了解。再次,辅导员要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的人文环境,通过专业介绍、班导师见面会等形式,让学生与专业任课教师、師兄师姐有一定的接触,增强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特点及今后的就业方向等情况的了解,缓解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困惑。此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文化、体育、素质拓展等训练活动,为新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活动中切实提高新生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高职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应该成为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发现者和预警人,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起到最及时的干预作用,使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成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者。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8(11):40-42.
[2]俞国良,董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 2012(6)::9-102.
[3]彭香萍.当今高校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J] .心理科学, 2006,29(1):211-213.
[4]解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索, 2001, 21(1):49-53.
一高职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心理适应困难
高考失利的挫折感、选择学校的被动与无奈、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落差感等都可能使高职学生产生失落心理,造成心理适应困难。
首先,部分高职学生自认为没考好或者是自愿没填好,迫于无奈才上高职院校。这类学生通常带着遗憾、失落、沮丧的情绪入学,表现出对学校或专业的不接纳,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消极心态。其次,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将大学生活勾勒的过于理想化,认为大学可以随心所欲,轻松自在。到大学后发现,大學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对大学生活产生怀疑和不满。再次,部分高职新生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特征和优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对高职教育缺乏信任,甚至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
2学习困惑
大学是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大学学习与高中相比在学习内容、方式、环境、课程设置等方面差异很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部分高职新生存在自学能力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偏差、意志力薄弱等问题,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惑、迷茫,丧失学习信心。有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和工作前景缺乏正确认识或者不感兴趣,导致缺乏学习热情。还有部分学生将所有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放在自考和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上,把学习作为大学生活唯一重要的事情,缺乏对大学生活的正确认知和规划,产生较大学习压力,也会导致学习困惑和心理问题。
3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不和谐是高职新生经常遇到的心理困惑。高职新生的人际交往易出现缺少知心朋友、交往不良、交往困难、缺乏交往愿望等问题。人际交往的不顺利容易使个体产生不满、失望、孤独、烦恼、害怕、自卑等心理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有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性格缺陷,害怕与人交流等原因,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导致自己在同学中不被理解或被孤立,久而久之易产生一种孤僻、封闭的心理倾向。还有部分学生对家庭依赖感较强,缺乏安全感,在集体生活中变得敏感、脆弱,缺乏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也是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
4情绪情感困扰
大学阶段个体的情绪变化波动较大,情绪和情感困扰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高考落榜、人际交往失败、新生活适应困难、家庭变故等都可能引发大学新生的情绪问题,其中抑郁、焦虑、自卑、冷漠等情绪问题在大学新生身上较为普遍。抑郁倾向在大学新生的身上并不罕见,它使个体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失去兴趣,情绪处于低落状态,无法自拔。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丧失,失败感、挫折感、失落感等,又易引起学生的焦虑情绪,过分担心未来,紧张焦虑过度。部分学生还因对学校、能力、家境、外貌等的不满,存在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自我评价过低,产生己不如人的心理状态。也有极少数新生产生冷漠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等等。大学新生容易被各种情绪所困扰,受客观环境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由于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冷静的思考,容易感情用事,引发强烈的情绪焦虑。
大学时期是个体情感的需求和体验发展的高峰阶段,随着身心发展的成熟和自由分配时间的增多,大学生谈恋爱在高校普遍存在。但由于心理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恋爱经验的欠缺、个人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与异性交往困难的过程中,大学生常常出现暗恋、失恋、多角恋等情况,或者对于恋爱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常常感到困惑和痛苦,给个人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二辅导员如何做好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通过心理普查掌握基本情况,开展心理对话,建立心理档案
在学校进行心理普查测试后,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根据普查结果、平时观察、同学反馈的信息及早发现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适应水平较差、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群体,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做好心理交流记录,建立长期跟踪关注的机制。同时,对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及时转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
2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效途径,且普及面广。辅导员在开学初期应针对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提高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培养正确的归因和认知,正确看待自己在大学适应阶段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积极应对大学新生活。此外,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立足于帮助学生自主与自助,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培养学生自我辅导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建立班级、宿舍一级心理联络员,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宿管委员、室长的积极作用
建立班级、宿舍一级心理联络员,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宿管委员、室长的积极作用。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在同学中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的同学,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心理辅导中心。辅导员应充分发挥个人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积极引导作用,在班级、宿舍、校园形成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积极成长的健康网络体系,发动班级可以发挥的力量,将心理健康教育播种到每位同学心理,这可以极大地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4针对新生心理特征,开展实效性和针对性强的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以团体为载体,是在团体情境中给参与者提供心理帮助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帮助参加人员互相交往,相互启发、引导、支持、鼓励,使成员在互动体验中成长、学习,从而改进其不合理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积极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帮助高职新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解决人际交往矛盾、培养团队意识、增强自信心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团体辅导的实效性和有用性已经得到众多心理专家和高校的认可和推广,在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可以针对新生高考失利、生活适应困难、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问题,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和实效性高的团体性心理辅导,帮助新生正确对待大学新生活,积极引导新生改进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5辅导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新生活,体验积极人生
许多高职新生出现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多由个人错误的认知或认知不足造成。为帮助新生尽快地适应新环境,首先,辅导员积极开展入学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熟悉大学生活和学习。其次,辅导员可以组织带领学生进行“校园一日游”,开展高低年级学生联谊,组织丰富的院系活动等增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了解。再次,辅导员要帮助学生熟悉校园的人文环境,通过专业介绍、班导师见面会等形式,让学生与专业任课教师、師兄师姐有一定的接触,增强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特点及今后的就业方向等情况的了解,缓解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困惑。此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文化、体育、素质拓展等训练活动,为新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活动中切实提高新生的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
高职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应该成为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发现者和预警人,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起到最及时的干预作用,使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成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者。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8(11):40-42.
[2]俞国良,董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 2012(6)::9-102.
[3]彭香萍.当今高校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J] .心理科学, 2006,29(1):211-213.
[4]解军.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心理学探索, 2001, 21(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