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国人打小就知道这是用来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排名第一的西施,据说是住在浙江省诸暨市浣纱溪旁,想想那里一定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金秋10月,我和几位驴友开启了江南之行。我们走出诸暨车站,径直朝前奔去,没多远便迎来一条江,清清的水,细细的浪,满载着货物的大小船只,不停地从眼前驶过。在对面江畔的路边,一座银檐高挑、红柱的六角亭默默地耸立着。这江是当年西施姑娘浣纱的浦阳江;这亭,就是后人为纪念西施而建造的西施亭。
浣纱溪边品西施
原来,所谓的西施故里的浣纱溪,可不是一条小溪,这是一条南北流向的“浦阳江”,景区这一段称为“浣江”,有南京外秦淮河那般宽。江水在南边向东拐了一个弯,形成一弯环抱,这便是江东岸的“鸬鹚湾村”;村东面有一座乳状的山头,高约百余米,山顶上建有一座黑白相间的五层宝塔,这山、这宝塔,成为了整个景区绝好的背景;山脚下建有“范蠡祠”“泰山庙”等景点;山脚下往西的“鸬鹚湾村”当前还保留了古村落的格局,更多的则是大片的荷塘四周,亭台楼阁、小桥流榭,竹林绿树掩映下的蜿蜒小径,错落有致;早起的居民,或晨练,或三三两两坐在荷塘边的凉椅上,聊着家常。浣江东岸这半片景区,除了环境清幽,还有很浓的文化氛围。这里还有“中国历代名媛馆”,里面介绍了100 位知名女子的事迹;除此之外,还有古四眼井、古越街、越庄、郑氏宗祠,浣纱女群雕、浣纱石、古码头、裕昌号民间艺术馆等。
横跨在浣江上的白色单立柱斜拉桥,天亮后,我们才看清楚了,这是“浣纱大桥”。走过大桥,往南行数百米,便是整个景区的核心景点“西施故里”,最考究的是“西施殿”大门,这是一座融汇了中西多种风格的门楼,大门里面,围绕着小山丘上的塔楼四周,保留有历朝历代留下来的大殿等建筑群;大门两旁米黄色的围墙,淡雅恬靜,围墙的南边一座古旧的楼台下面,还有一块“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由此可见“西施殿”的地位非同一般。
至此,也就看明白了,浣江西岸的西施殿与东岸的范蠡祠隔江相望,构成了“西施故里”景区。
此时,一轮朝阳已经从西施殿对面的山顶上升起,沐浴在晨光中的西施殿建筑群,仿佛被抹上了一层金光 。我情不自禁地加快脚步,兴致勃勃向西施亭走去。亭子不大,结构简单,造型也极一般。四周内壁上关于西施“浣纱”“弹琴”“惜别”等古诗、古画,引起我极浓的兴趣。亭的西侧,隔条公路,是座既不高也不奇的翠绿小山,上面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古建筑。然而,它就是西施故里苎萝山。诸暨县志《人物志·列女传》一节,有着这样的记载:“西子,姓施氏,名夷光。世居诸暨县苎萝山下。山离县五里,今在城南门外。施氏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称西施。”
从诸暨城出南门,沿浣纱江堤岸南行,不一刻钟,便到苎萝山下。“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这里就是西施的故乡。
苎萝山不大也不高,方圆不过一里,高也不过数丈,是一座临江的小山。江边临水处有一块大石,叫“浣纱石”,又名“瀚纱石”。石上凿有“浣纱”两个大字,笔势飞骞,字迹可辨。相传是晋书法家王羲之所写。浣沙石下水深色绿,江水到此一折而向北流去,确是个浣纱的好地方。记得《东周列国志》有一段关于西施名字的由来及西施和郑旦一起浣纱的文章:“那西施乃苎萝山下采薪者之女。其山有东西二村,多施姓者,女在西村,故以西施别之。郑旦亦在西村,与施女毗邻,临江而居,每日相与浣纱于江,红颜花貌,交相应发,不啻如并蒂之芙蓉也。”绿水青山,美女浣纱,美极了。难怪人们要发出“不见浣纱人,空余浣纱石”的叹息。
范蠡与西施姑娘
在苎萝山西边一箭之地,则是范蠡岩。越国时,诸暨一带是大夫范蠡的封地。相传西施初选时,范蠡就在这山脚下扶她上香车的。后人为纪念范蠡名此岩为“范蠡岩”与“浣纱石”遥相呼应。
范蠡岩激起我的好奇,决心上山观赏一下西施故乡全貌。山路崎岖,攀藤抓石,花了四十多分钟,才爬上岩顶。岩顶果然好风光。浣江两岸尽收眼底,诸暨县城一览无遗。骄阳下的浣纱江,自南向北,逶迤曲折,像条白练,把诸暨城分成东西两半,而城中雄伟的大桥又把东西相连。城里高楼林立,街道井然。向南眺望,数十里外的勾乘山,巍峨入天,周围群山相连,那里曾是越王勾践屯兵扎营处。当年,吴越两国连年征战,老吴王阖闾受伤而亡。阖闾之子夫差即位后,为报杀祖之仇,兴倾国之兵,令伍子胥为大将,太宰伯嚭为副将,亲统大军,进攻越国。越王勾践就在这一带召集三万多兵马迎敌。结果寡不敌众,兵败椒山,退至会稽,做了吴王的三年囚奴。他强忍屈辱,卧薪尝胆,终得复国。
关于西施降生的故事,颇具神话色彩,在这里几乎人人都能讲出:古时,月宫有颗非常明亮的珠宝,嫦娥极为喜爱,专门派只五彩金鸡日夜看守。可是这年中秋佳节,五彩金鸡趁嫦娥不在之际,好奇地将其噙出玩耍,结果不慎落入人间,闯下大祸,只好逃离月官,四处搜寻。当它临近苎萝山时,忽见祥云纷缤,霞光四射,断定宝珠就在这里的山上、江中或是鱼腹之内,便一刻不停地找啊、寻啊,日久天长,花一样美丽的羽毛脱落了,嘴巴长长了,变尖了,末了成了鹭鸳。可是那颗宝珠到底哪里去了呢?原来,这苎萝西村施家,丈夫打柴,妻子养蚕,日子过得并不富裕。这天,妻子到江边浣纱,干着干着,突然发现江中有颗耀眼的明珠,赶紧去捞,结果不等到手,珠子却从水里直入腹内,怀了孕,并生下了这个聪明伶俐,貌美过人的小女西施……
诸暨,在春秋时期是越国的古城,古代称为暨阳。公元前四九四年,与吴国椒勺之战,结果惨败,“三万大军,仅存五千”。越王勾践也成了人质,做了吴王夫差的驾前马夫,受尽百般凌辱,而且每年必须进贡十万匹罗纱、十万石谷米……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哪个正直的黎民百姓,内心不是万分痛楚、悲愤!足智多谋的相国范蠡,早闻吴王“淫而好色,祸乱沉缅”,提出“征献美人,其必受之”的计策,得到赞许。
为寻求美女,范蠡怀着焦虑而又沉重的心情,沿浦阳江逆水而上。当舟驶至苎萝山下,忽然传来女子凄切的歌声,深深打动了他的心: 人道春色新,三年不见春,
虽有清冽水,难洗亡国恨!
范蠡伫立船头,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只见一少女红颜素服,姿色不凡,举止柔稚,边浣纱,边叹息,不等他上前搭话,她已手提竹篮,天仙般飘然而去。
第二天,范蠡换上一身百姓平民布衣,步行来到苎萝山下,果然见到这位女子,在村西一石凳前梳洗,可是既无胭脂、花粉,也无香油、唇膏,只有一盆清水,飘着几片香栎树叶……看到这般凄苦情景,范蠡不禁凑前问话,姑娘才抬头看了看这位陌生的英俊男儿,挽起青丝,淡淡一笑,轻声唱起:
夜夜织金线,匹匹为贡税。
可怜浣纱人,无有买油钱。
几句质朴的肺腑之言,深深撼动了范蠡的心:“啊,这女子不但心灵手巧,貌美迷人,而且为国除难,苦而无怨,真是难得之精华!”原来,这姑娘是穷苦人家的独生女,父亲打柴为生,母亲养蚕度日,她的名字叫施夷光,乡里们都亲切地唤她西施。范蠡正准备深谈几句,不料西施梳洗完毕,匆匆忙忙躲进后屋纺纱去了。
次日一大早,范蠡再度来到苎萝山下,决定向这位巾帼英杰剖明真意,但愿求得知己共赴国难。他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忽见崖畔有一女子,头缠白纱,身带重孝,到跟前一看,正是要找的西施姑娘,赶忙关切地问道:“西施姑娘这般披麻戴孝,饮泣荒郊,不知家中遭何不幸?”
西施听后,悲痛难止,泪洒满面,抽抽泣泣地答道:
“不是未亡人,亦非丧至亲。
只为破国日,无处托哀情!”
几句切腑心声,使范蠡大为震惊,内疚、惭愧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若有所悟地:“难怪呀,时逢清明佳节,三年前的今天,正是亡国之日!西施姑娘痛悲欲绝为国吊丧,可贵,可敬、难得、难求。常言道,其貌若天仙不奇,奇在忧国忧民之心,远胜朝臣公侯,须眉男儿……”想到这里,范蠡立刻拜倒在地,取出印章公符,申明来意.当西施知道眼前这位气度非凡、英俊潇洒的风流才士,就是久慕大名的贤臣范蠡,不由转悲为喜,钦佩,敬慕。
浣纱石的传说
步出西施亭,沿着油漆栏杆,俯身而下,碧波荡漾的浦阳江,就在眼前。岸边,果真有块高大挺秀的方石,犹如平地钻出的春笋般,牢牢地站立在那里。相传这便是范蠡、西施盟誓的结发石。而上面镌刻着的两个大字却是“浣纱”,因为西施当年总是在此浣纱的。据说“浣纱”两字出自书法家王羲之手笔,这里也有着一段动人的神话传说。
东晋时期,战事不断,民不聊生,百姓忧国之心日重一日。这天傍晚,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乘舟来到诸暨苎萝山下,触景生情,忆起吴越往事,感慨万分,叹道:“嗟夫!江边空余浣纱石,夕阳不照浣纱人。今之臣民者,谁似少伯,西施?”不料,话音刚落,果然一年轻美貌的浣纱女子,亭亭玉立在眼前。原来是西施显灵,她颇有感触地说:“是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不见会稽城内舞正浓,浣纱石上今生草。长此以往,古城旧景又要重演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实乃精辟、透彻的至理之言。王羲之听后,茅塞顿开,心阔神驰,正要下拜,却只见方石不见人。翌日大早,便饱含激情,挥毫写下这入石三分的“浣纱”二字,直到他临终前,还嘱其家人,死后要在石壁之巅筑坟安葬,以示至死不忘西施的谆谆教诲。王羲之墓地究竟在何处,众说纷纭,但诸暨县志确有这样记载:王羲之墓葬于苎萝山上……
风吹雨淋,雪压霜欺,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这块“浣纱石”,仍旧如初。据说,它能升会降,当年西施站在那里浣纱,水浅时,方石下沉,水涨时,方石上浮,干起活来,总是使她舒心省力。而且,凡在此浣过的纱,格外洁白、光亮,还散发着浓浓的清香味。
我凝立在这块方石前,深情地望着斗大的“浣纱”二字,心中像这浣江水般,荡起层层浪花:浣纱石啊结发石,高如山,重万斤,在人们心目中,你不正是那爱国、忧民的象征,不正是那坚贞、爱情的结晶?
时近黄昏,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浣紗石”,沿着落满彩霞的浦阳江,向前方刚刚建起的大桥走去,种种思绪,山泉般在心头不住地喷涌着、集聚着,汇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势不可挡地向前奔驰、冲击……
“美”的化身
饱览了越地风光,一路上浮想联翩:西施在民间有这样强的吸引力,决不光是由于美貌,恐怕还在于她在吴越相争中所起的政治作用吧?史书记载:当越王三年俘虏结束回国后,听从范蠡和文种的计策,一方面休养生息,富国强兵,一方面极力讨好吴王夫差,麻痹对方,“遍求国中美女”,把西施、郑旦征去,教习三年歌舞,敬送吴王。西施到了吴国,对夫差使尽了功夫,“一双笑靥才回首,十万精兵劲倒戈”。西施却是一个“誓雪吾君耻,甘心是帝国”的爱国者。越王之所以能灭掉吴国称霸诸侯,西施有很大功劳。因此,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用“西施越溪女,明媚光云海”之句来颂扬她的英名。明代剧作家梁辰鱼竟把整整一部《吴越春秋》改编成四十五折的昆曲《浣纱记》,可连台演上四、五天呢。
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人们之所以不曾忘记这位“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的西施,一直把她作为“美”的化身流传而今,不仅是她的“美相”,更主要是她的“美德”。大半正是这个缘故,西施故里的苎萝山、西施亭、浣纱石等,几经风云变幻,依然完好如初。人们常常念起的往昔西施殿、西施坊、西施门等,相信要不了多久,亦可在这些古迹前,缅怀这位相貌美、心灵更美的“天下第一美人”了。
从西施故里归来,兴不能减,遂赋诗,以记其行;
再游西施故里,美好故事流传。
浣纱江边风景,一池荷花争艳。
了解西施故事,不禁唏嘘感叹。
其母孕育美人,夜明珠落人间。
每日出门浣纱,遇见范蠡誓愿。
女子为国献身,成就越王尝胆。
曾与郑旦同美,母定愿女平凡。
漫步三贤馆中,感受命运多舛。
如今国泰民安,你我幸福美满。
浣纱溪边品西施
原来,所谓的西施故里的浣纱溪,可不是一条小溪,这是一条南北流向的“浦阳江”,景区这一段称为“浣江”,有南京外秦淮河那般宽。江水在南边向东拐了一个弯,形成一弯环抱,这便是江东岸的“鸬鹚湾村”;村东面有一座乳状的山头,高约百余米,山顶上建有一座黑白相间的五层宝塔,这山、这宝塔,成为了整个景区绝好的背景;山脚下建有“范蠡祠”“泰山庙”等景点;山脚下往西的“鸬鹚湾村”当前还保留了古村落的格局,更多的则是大片的荷塘四周,亭台楼阁、小桥流榭,竹林绿树掩映下的蜿蜒小径,错落有致;早起的居民,或晨练,或三三两两坐在荷塘边的凉椅上,聊着家常。浣江东岸这半片景区,除了环境清幽,还有很浓的文化氛围。这里还有“中国历代名媛馆”,里面介绍了100 位知名女子的事迹;除此之外,还有古四眼井、古越街、越庄、郑氏宗祠,浣纱女群雕、浣纱石、古码头、裕昌号民间艺术馆等。
横跨在浣江上的白色单立柱斜拉桥,天亮后,我们才看清楚了,这是“浣纱大桥”。走过大桥,往南行数百米,便是整个景区的核心景点“西施故里”,最考究的是“西施殿”大门,这是一座融汇了中西多种风格的门楼,大门里面,围绕着小山丘上的塔楼四周,保留有历朝历代留下来的大殿等建筑群;大门两旁米黄色的围墙,淡雅恬靜,围墙的南边一座古旧的楼台下面,还有一块“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由此可见“西施殿”的地位非同一般。
至此,也就看明白了,浣江西岸的西施殿与东岸的范蠡祠隔江相望,构成了“西施故里”景区。
此时,一轮朝阳已经从西施殿对面的山顶上升起,沐浴在晨光中的西施殿建筑群,仿佛被抹上了一层金光 。我情不自禁地加快脚步,兴致勃勃向西施亭走去。亭子不大,结构简单,造型也极一般。四周内壁上关于西施“浣纱”“弹琴”“惜别”等古诗、古画,引起我极浓的兴趣。亭的西侧,隔条公路,是座既不高也不奇的翠绿小山,上面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古建筑。然而,它就是西施故里苎萝山。诸暨县志《人物志·列女传》一节,有着这样的记载:“西子,姓施氏,名夷光。世居诸暨县苎萝山下。山离县五里,今在城南门外。施氏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称西施。”
从诸暨城出南门,沿浣纱江堤岸南行,不一刻钟,便到苎萝山下。“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这里就是西施的故乡。
苎萝山不大也不高,方圆不过一里,高也不过数丈,是一座临江的小山。江边临水处有一块大石,叫“浣纱石”,又名“瀚纱石”。石上凿有“浣纱”两个大字,笔势飞骞,字迹可辨。相传是晋书法家王羲之所写。浣沙石下水深色绿,江水到此一折而向北流去,确是个浣纱的好地方。记得《东周列国志》有一段关于西施名字的由来及西施和郑旦一起浣纱的文章:“那西施乃苎萝山下采薪者之女。其山有东西二村,多施姓者,女在西村,故以西施别之。郑旦亦在西村,与施女毗邻,临江而居,每日相与浣纱于江,红颜花貌,交相应发,不啻如并蒂之芙蓉也。”绿水青山,美女浣纱,美极了。难怪人们要发出“不见浣纱人,空余浣纱石”的叹息。
范蠡与西施姑娘
在苎萝山西边一箭之地,则是范蠡岩。越国时,诸暨一带是大夫范蠡的封地。相传西施初选时,范蠡就在这山脚下扶她上香车的。后人为纪念范蠡名此岩为“范蠡岩”与“浣纱石”遥相呼应。
范蠡岩激起我的好奇,决心上山观赏一下西施故乡全貌。山路崎岖,攀藤抓石,花了四十多分钟,才爬上岩顶。岩顶果然好风光。浣江两岸尽收眼底,诸暨县城一览无遗。骄阳下的浣纱江,自南向北,逶迤曲折,像条白练,把诸暨城分成东西两半,而城中雄伟的大桥又把东西相连。城里高楼林立,街道井然。向南眺望,数十里外的勾乘山,巍峨入天,周围群山相连,那里曾是越王勾践屯兵扎营处。当年,吴越两国连年征战,老吴王阖闾受伤而亡。阖闾之子夫差即位后,为报杀祖之仇,兴倾国之兵,令伍子胥为大将,太宰伯嚭为副将,亲统大军,进攻越国。越王勾践就在这一带召集三万多兵马迎敌。结果寡不敌众,兵败椒山,退至会稽,做了吴王的三年囚奴。他强忍屈辱,卧薪尝胆,终得复国。
关于西施降生的故事,颇具神话色彩,在这里几乎人人都能讲出:古时,月宫有颗非常明亮的珠宝,嫦娥极为喜爱,专门派只五彩金鸡日夜看守。可是这年中秋佳节,五彩金鸡趁嫦娥不在之际,好奇地将其噙出玩耍,结果不慎落入人间,闯下大祸,只好逃离月官,四处搜寻。当它临近苎萝山时,忽见祥云纷缤,霞光四射,断定宝珠就在这里的山上、江中或是鱼腹之内,便一刻不停地找啊、寻啊,日久天长,花一样美丽的羽毛脱落了,嘴巴长长了,变尖了,末了成了鹭鸳。可是那颗宝珠到底哪里去了呢?原来,这苎萝西村施家,丈夫打柴,妻子养蚕,日子过得并不富裕。这天,妻子到江边浣纱,干着干着,突然发现江中有颗耀眼的明珠,赶紧去捞,结果不等到手,珠子却从水里直入腹内,怀了孕,并生下了这个聪明伶俐,貌美过人的小女西施……
诸暨,在春秋时期是越国的古城,古代称为暨阳。公元前四九四年,与吴国椒勺之战,结果惨败,“三万大军,仅存五千”。越王勾践也成了人质,做了吴王夫差的驾前马夫,受尽百般凌辱,而且每年必须进贡十万匹罗纱、十万石谷米……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哪个正直的黎民百姓,内心不是万分痛楚、悲愤!足智多谋的相国范蠡,早闻吴王“淫而好色,祸乱沉缅”,提出“征献美人,其必受之”的计策,得到赞许。
为寻求美女,范蠡怀着焦虑而又沉重的心情,沿浦阳江逆水而上。当舟驶至苎萝山下,忽然传来女子凄切的歌声,深深打动了他的心: 人道春色新,三年不见春,
虽有清冽水,难洗亡国恨!
范蠡伫立船头,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只见一少女红颜素服,姿色不凡,举止柔稚,边浣纱,边叹息,不等他上前搭话,她已手提竹篮,天仙般飘然而去。
第二天,范蠡换上一身百姓平民布衣,步行来到苎萝山下,果然见到这位女子,在村西一石凳前梳洗,可是既无胭脂、花粉,也无香油、唇膏,只有一盆清水,飘着几片香栎树叶……看到这般凄苦情景,范蠡不禁凑前问话,姑娘才抬头看了看这位陌生的英俊男儿,挽起青丝,淡淡一笑,轻声唱起:
夜夜织金线,匹匹为贡税。
可怜浣纱人,无有买油钱。
几句质朴的肺腑之言,深深撼动了范蠡的心:“啊,这女子不但心灵手巧,貌美迷人,而且为国除难,苦而无怨,真是难得之精华!”原来,这姑娘是穷苦人家的独生女,父亲打柴为生,母亲养蚕度日,她的名字叫施夷光,乡里们都亲切地唤她西施。范蠡正准备深谈几句,不料西施梳洗完毕,匆匆忙忙躲进后屋纺纱去了。
次日一大早,范蠡再度来到苎萝山下,决定向这位巾帼英杰剖明真意,但愿求得知己共赴国难。他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忽见崖畔有一女子,头缠白纱,身带重孝,到跟前一看,正是要找的西施姑娘,赶忙关切地问道:“西施姑娘这般披麻戴孝,饮泣荒郊,不知家中遭何不幸?”
西施听后,悲痛难止,泪洒满面,抽抽泣泣地答道:
“不是未亡人,亦非丧至亲。
只为破国日,无处托哀情!”
几句切腑心声,使范蠡大为震惊,内疚、惭愧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若有所悟地:“难怪呀,时逢清明佳节,三年前的今天,正是亡国之日!西施姑娘痛悲欲绝为国吊丧,可贵,可敬、难得、难求。常言道,其貌若天仙不奇,奇在忧国忧民之心,远胜朝臣公侯,须眉男儿……”想到这里,范蠡立刻拜倒在地,取出印章公符,申明来意.当西施知道眼前这位气度非凡、英俊潇洒的风流才士,就是久慕大名的贤臣范蠡,不由转悲为喜,钦佩,敬慕。
浣纱石的传说
步出西施亭,沿着油漆栏杆,俯身而下,碧波荡漾的浦阳江,就在眼前。岸边,果真有块高大挺秀的方石,犹如平地钻出的春笋般,牢牢地站立在那里。相传这便是范蠡、西施盟誓的结发石。而上面镌刻着的两个大字却是“浣纱”,因为西施当年总是在此浣纱的。据说“浣纱”两字出自书法家王羲之手笔,这里也有着一段动人的神话传说。
东晋时期,战事不断,民不聊生,百姓忧国之心日重一日。这天傍晚,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乘舟来到诸暨苎萝山下,触景生情,忆起吴越往事,感慨万分,叹道:“嗟夫!江边空余浣纱石,夕阳不照浣纱人。今之臣民者,谁似少伯,西施?”不料,话音刚落,果然一年轻美貌的浣纱女子,亭亭玉立在眼前。原来是西施显灵,她颇有感触地说:“是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不见会稽城内舞正浓,浣纱石上今生草。长此以往,古城旧景又要重演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实乃精辟、透彻的至理之言。王羲之听后,茅塞顿开,心阔神驰,正要下拜,却只见方石不见人。翌日大早,便饱含激情,挥毫写下这入石三分的“浣纱”二字,直到他临终前,还嘱其家人,死后要在石壁之巅筑坟安葬,以示至死不忘西施的谆谆教诲。王羲之墓地究竟在何处,众说纷纭,但诸暨县志确有这样记载:王羲之墓葬于苎萝山上……
风吹雨淋,雪压霜欺,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这块“浣纱石”,仍旧如初。据说,它能升会降,当年西施站在那里浣纱,水浅时,方石下沉,水涨时,方石上浮,干起活来,总是使她舒心省力。而且,凡在此浣过的纱,格外洁白、光亮,还散发着浓浓的清香味。
我凝立在这块方石前,深情地望着斗大的“浣纱”二字,心中像这浣江水般,荡起层层浪花:浣纱石啊结发石,高如山,重万斤,在人们心目中,你不正是那爱国、忧民的象征,不正是那坚贞、爱情的结晶?
时近黄昏,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浣紗石”,沿着落满彩霞的浦阳江,向前方刚刚建起的大桥走去,种种思绪,山泉般在心头不住地喷涌着、集聚着,汇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势不可挡地向前奔驰、冲击……
“美”的化身
饱览了越地风光,一路上浮想联翩:西施在民间有这样强的吸引力,决不光是由于美貌,恐怕还在于她在吴越相争中所起的政治作用吧?史书记载:当越王三年俘虏结束回国后,听从范蠡和文种的计策,一方面休养生息,富国强兵,一方面极力讨好吴王夫差,麻痹对方,“遍求国中美女”,把西施、郑旦征去,教习三年歌舞,敬送吴王。西施到了吴国,对夫差使尽了功夫,“一双笑靥才回首,十万精兵劲倒戈”。西施却是一个“誓雪吾君耻,甘心是帝国”的爱国者。越王之所以能灭掉吴国称霸诸侯,西施有很大功劳。因此,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用“西施越溪女,明媚光云海”之句来颂扬她的英名。明代剧作家梁辰鱼竟把整整一部《吴越春秋》改编成四十五折的昆曲《浣纱记》,可连台演上四、五天呢。
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人们之所以不曾忘记这位“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的西施,一直把她作为“美”的化身流传而今,不仅是她的“美相”,更主要是她的“美德”。大半正是这个缘故,西施故里的苎萝山、西施亭、浣纱石等,几经风云变幻,依然完好如初。人们常常念起的往昔西施殿、西施坊、西施门等,相信要不了多久,亦可在这些古迹前,缅怀这位相貌美、心灵更美的“天下第一美人”了。
从西施故里归来,兴不能减,遂赋诗,以记其行;
再游西施故里,美好故事流传。
浣纱江边风景,一池荷花争艳。
了解西施故事,不禁唏嘘感叹。
其母孕育美人,夜明珠落人间。
每日出门浣纱,遇见范蠡誓愿。
女子为国献身,成就越王尝胆。
曾与郑旦同美,母定愿女平凡。
漫步三贤馆中,感受命运多舛。
如今国泰民安,你我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