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即是——养成教育。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那么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吧?如果你是一名学生,那么你一定希望自己可以品学兼优吧?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的习惯,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幼儿从小培养的习惯不容易忘记是终身受益的,学前教育在垃圾分类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培养习惯;养成教育;垃圾分类
在林格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那么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龙凤吧?如果你是一名学生,那么你一定希望自己可以品学兼优吧?愿望是美好的,可是怎样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呢?其实,这一切的实现,就累积于你生活的点点滴滴,与你的习惯密切相关。”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养成的,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垃圾分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我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推动习惯养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即是——养成教育。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习惯是有引力的,人的大脑和身体都是喜欢稳定状态的。当你想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时,就会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进而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挡着你。就像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一样,距离比较远时,引力起主要作用,把分子拉近,距离太近时,斥力起主要作用,把分子推开。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垃圾分类教育最好是要从娃娃抓起,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能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以各种形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习惯,能够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加速推进的垃圾分类正在走向全民参与时代。据统计,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目前,46个重点城市先行试点,已有九个城市完成立法,15个城市明确了对个人和单位违规投放生活垃圾的处罚,上海市更是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因为幼儿的可塑性非常高,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的习惯,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幼儿从小培养的习惯不容易忘记是终身受益的,学前教育在垃圾分类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教育入手落实垃圾分类,并且通过幼儿能够影响到他的父母和他的家人。增加全民的环境危机感,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进环保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因此,作为新时代教育下,垃圾分类学前教育已刻不容缓。
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的生活教育当中,我利用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依次进行分类、归纳;和幼儿一起探讨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这些可回收垃圾投入到区角游戏活动中,实现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再造。比如,建构区可以用奶粉罐、纸筒、废旧光碟、纸箱等进行低建构游戏;生活区可以用发芽的土豆、豆子、花生等进行植物的观察;美工区就更不用说了,纸杯、纸筒、纸盘、牛奶盒、一次性筷子、各种瓶子等都可以进行美工制作。通过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中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
养成幼儿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需要各种教育途径必须要协调一致。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一致。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能力,也是家长需要努力去做的功课,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其实蕴含着很多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让孩子从小就接受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可以培养他们垃圾分类的习惯,这种习惯将伴随他们的一生。如果能够正确的引导幼儿可以使,可以使幼儿学会许多分类秩序的行为从小建立秩序感。比如在自己的家中,所产生的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通过总结归纳,形成一个简单的归纳与排列逻辑思维培养。垃圾分类是将归类整理能力融入到实践的最好机会。家长也可以举一反三。让孩子在学会垃圾分类的同时,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分类整理,让孩子在自己动手的潜移默化中拥有“归纳整理”能力。希望我们每一个父母都能以身作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形成全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我们的地球天更难、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 课题项目:本文是市级课题《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生活教育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广教研[2019]9号
关键词:培养习惯;养成教育;垃圾分类
在林格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那么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龙凤吧?如果你是一名学生,那么你一定希望自己可以品学兼优吧?愿望是美好的,可是怎样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呢?其实,这一切的实现,就累积于你生活的点点滴滴,与你的习惯密切相关。”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养成的,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垃圾分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我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推动习惯养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即是——养成教育。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习惯是有引力的,人的大脑和身体都是喜欢稳定状态的。当你想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时,就会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进而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挡着你。就像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一样,距离比较远时,引力起主要作用,把分子拉近,距离太近时,斥力起主要作用,把分子推开。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垃圾分类教育最好是要从娃娃抓起,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能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以各种形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习惯,能够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加速推进的垃圾分类正在走向全民参与时代。据统计,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目前,46个重点城市先行试点,已有九个城市完成立法,15个城市明确了对个人和单位违规投放生活垃圾的处罚,上海市更是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因为幼儿的可塑性非常高,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的习惯,对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幼儿从小培养的习惯不容易忘记是终身受益的,学前教育在垃圾分类教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教育入手落实垃圾分类,并且通过幼儿能够影响到他的父母和他的家人。增加全民的环境危机感,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进环保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因此,作为新时代教育下,垃圾分类学前教育已刻不容缓。
作为幼儿教师,在日常的生活教育当中,我利用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依次进行分类、归纳;和幼儿一起探讨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和幼儿一起收集一些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这些可回收垃圾投入到区角游戏活动中,实现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再造。比如,建构区可以用奶粉罐、纸筒、废旧光碟、纸箱等进行低建构游戏;生活区可以用发芽的土豆、豆子、花生等进行植物的观察;美工区就更不用说了,纸杯、纸筒、纸盘、牛奶盒、一次性筷子、各种瓶子等都可以进行美工制作。通过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中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
养成幼儿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需要各种教育途径必须要协调一致。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一致。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能力,也是家长需要努力去做的功课,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其实蕴含着很多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让孩子从小就接受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可以培养他们垃圾分类的习惯,这种习惯将伴随他们的一生。如果能够正确的引导幼儿可以使,可以使幼儿学会许多分类秩序的行为从小建立秩序感。比如在自己的家中,所产生的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通过总结归纳,形成一个简单的归纳与排列逻辑思维培养。垃圾分类是将归类整理能力融入到实践的最好机会。家长也可以举一反三。让孩子在学会垃圾分类的同时,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分类整理,让孩子在自己动手的潜移默化中拥有“归纳整理”能力。希望我们每一个父母都能以身作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形成全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我们的地球天更难、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 课题项目:本文是市级课题《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生活教育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广教研[2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