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义务教育提出已经足足36个年头了,但仍有极少数适龄儿童未能很好地接受教育。这些儿童就是重度残疾的儿童。本文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做好本辖区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一、送教人员是做好送教工作的前提;二、送教方式是做好送教工作的关键;三、送教内容是做好送教工作的重点;四、送教时间是做好送教工作的保证;五、送教策略是做好送教工作的突破等
关键词:农村小学;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义务教育提出已经足足36个年头了,但仍有极少数适龄儿童未能很好的接受教育。这些儿童就是重度残疾的儿童,由于残疾严重,不能行动、不能自理、不能言语,所以直接导致这些儿童无法像其他儿童一样正常地到学校接受教育。家长陪读本可以是让重度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好途径,但是在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家庭,根本不能腾出一名劳动力陪伴一个重度残疾儿童读书受教育。根据这样的状况,我们老师面对学生没到齐的课堂如何教书育人呢?如何普及义务教育、均衡教育呢?为了让这些弱者中的弱者——重度残疾儿童同样享受教育、感受温暖,学校决定给她们量身定做受教育的营养套餐——“送教上门”。为了确保“送教上门”的效果,最终实现每个孩子受教育均等这一目标,我们大胆探索怎样送教,如何送教才能让重度残疾儿童不但受教育而且身体康复、心理健康呢?鉴于此基础,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如何做好本辖区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
一、送教人员是做好送教工作的前提
处于小学阶段的农村重度残疾儿童对外界的接触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残疾严重,这些可怜的儿童无奈地成为了井底之蛙,他们的接触面只有井口这么大,见到的人物仅仅局限于屋里的家人,当他们的眼前出现一个陌生人时,无异于怪兽一般令他们惊恐万分。因此,“送教”人员就非得是些慈眉善目的老师了!可见这些“观音菩萨”样的“送教”老师能比较容易被重度残疾儿童所待见。事实证明,长相和善的老师在开展“送教”中更加顺利展开教学工作,而且当残疾儿童接受、认可某个“送教”老师之后,那么“送教”人员的稳定性此时开始表现出尤其重要,因为受教的残疾儿童已经开启了人脸识别功能,所以,做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人员是前提。
二、送教方式是做好送教工作的关键
重度残疾儿童和正常健康的儿童一样,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缺陷而导致被忽视、无视、甚至放弃,所以当他们表现出自己的诉求时,我们无法听懂、读懂,因此在“送教”之前摸清残疾儿童秉性再施教,这一环节不能跳跃,只有掌握了儿童的性情特点,才能选择适合他们的送教方式,努力达成两千多年前的那句古老的教育信条——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教育才能有效。所以,做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方式是关键。
三、送教内容是做好送教工作的重点
重度残疾儿童非常的娇气,不像其他普通健康的儿童那样可以饥不择食,可以酸甜苦辣,可以胡吃海喝,对他们的喂食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他们反胃、呕吐、拉肚子等不良反应。对于这个孱弱的群体,我们送教老师应该教什么给他们,他们才消受得起?这是个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表明,重度残疾儿童无法适应正规的课程,生搬硬套学校的课程作为送教内容,那只能说是对残疾儿童的变相伤害。根据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选择送教内容,可以是知识性的、艺术性的、康复性的,符合残疾儿童需要的送教餐,他们饮食之后就会一点一点地变得健康、智慧,那么我们的送教才可以称得上有成效。所以,做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内容是重点。
四、送教时间是做好送教工作的保证
时间对于重度残疾儿童来说是很模糊的东西,这些儿童根本没有时间概念,没有时间观念。他们的生活达到空前的自由境界。困了,想睡就闭上眼睛;累了,想停就一动不动;喜了,想笑就咧开嘴巴,一切都是那样的随意。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自由,让他们成为了社会、学校特别关注、关心的群体;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自由,让他们成为了教育事业中的挑战;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自由,让他们成为了教育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那一个。针对重度残疾儿童无组织无纪律这一致命的弱点,我们送教人员的做法是顺水推舟,随时待命。只要残疾儿童表现出良好的受教特征,那么我们“送教”人员就会在接收到信号的第一时间送教上门,不确定的“送教”时间反而让“送教”达到了意想不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做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时间是保证。
五、送教策略是做好送教工作的突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是持久战,对于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更是难中之难,相当于万里长征中的茫茫沼泽地,冰封千尺的大雪山。面对如此严峻的教育态势,我们认识到了“送教”策略的可贵。“送教”策略对了,“送教”的方向也就对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绕过坑洼,更快捷、更顺利、更安全地完成“送教”任务,实现对重度残疾儿童教育教学的目标。汉代《史记》中的“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对策略高度的认同与评价。所以,做好重度殘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策略是突破。
他们到了一定年纪,但智力发育极度缓慢,乃至停滞不动,所以“送教”老师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很浅显的内容有时十个课时才能教会他们,“送教”老师就会像爬楼梯小心谨慎地抬起脚迈出一小步,然后又在新一级阶梯训练,直到残疾儿童身体消化了“送教”餐食。就这样梯田式的“送教”课堂悄悄地伴随着重度残疾儿童取得微不足道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德财.试析如何提升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7,000(071):193.
[2]王得祥.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8).
关键词:农村小学;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义务教育提出已经足足36个年头了,但仍有极少数适龄儿童未能很好的接受教育。这些儿童就是重度残疾的儿童,由于残疾严重,不能行动、不能自理、不能言语,所以直接导致这些儿童无法像其他儿童一样正常地到学校接受教育。家长陪读本可以是让重度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好途径,但是在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家庭,根本不能腾出一名劳动力陪伴一个重度残疾儿童读书受教育。根据这样的状况,我们老师面对学生没到齐的课堂如何教书育人呢?如何普及义务教育、均衡教育呢?为了让这些弱者中的弱者——重度残疾儿童同样享受教育、感受温暖,学校决定给她们量身定做受教育的营养套餐——“送教上门”。为了确保“送教上门”的效果,最终实现每个孩子受教育均等这一目标,我们大胆探索怎样送教,如何送教才能让重度残疾儿童不但受教育而且身体康复、心理健康呢?鉴于此基础,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如何做好本辖区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
一、送教人员是做好送教工作的前提
处于小学阶段的农村重度残疾儿童对外界的接触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残疾严重,这些可怜的儿童无奈地成为了井底之蛙,他们的接触面只有井口这么大,见到的人物仅仅局限于屋里的家人,当他们的眼前出现一个陌生人时,无异于怪兽一般令他们惊恐万分。因此,“送教”人员就非得是些慈眉善目的老师了!可见这些“观音菩萨”样的“送教”老师能比较容易被重度残疾儿童所待见。事实证明,长相和善的老师在开展“送教”中更加顺利展开教学工作,而且当残疾儿童接受、认可某个“送教”老师之后,那么“送教”人员的稳定性此时开始表现出尤其重要,因为受教的残疾儿童已经开启了人脸识别功能,所以,做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人员是前提。
二、送教方式是做好送教工作的关键
重度残疾儿童和正常健康的儿童一样,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缺陷而导致被忽视、无视、甚至放弃,所以当他们表现出自己的诉求时,我们无法听懂、读懂,因此在“送教”之前摸清残疾儿童秉性再施教,这一环节不能跳跃,只有掌握了儿童的性情特点,才能选择适合他们的送教方式,努力达成两千多年前的那句古老的教育信条——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教育才能有效。所以,做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方式是关键。
三、送教内容是做好送教工作的重点
重度残疾儿童非常的娇气,不像其他普通健康的儿童那样可以饥不择食,可以酸甜苦辣,可以胡吃海喝,对他们的喂食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他们反胃、呕吐、拉肚子等不良反应。对于这个孱弱的群体,我们送教老师应该教什么给他们,他们才消受得起?这是个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表明,重度残疾儿童无法适应正规的课程,生搬硬套学校的课程作为送教内容,那只能说是对残疾儿童的变相伤害。根据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选择送教内容,可以是知识性的、艺术性的、康复性的,符合残疾儿童需要的送教餐,他们饮食之后就会一点一点地变得健康、智慧,那么我们的送教才可以称得上有成效。所以,做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内容是重点。
四、送教时间是做好送教工作的保证
时间对于重度残疾儿童来说是很模糊的东西,这些儿童根本没有时间概念,没有时间观念。他们的生活达到空前的自由境界。困了,想睡就闭上眼睛;累了,想停就一动不动;喜了,想笑就咧开嘴巴,一切都是那样的随意。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自由,让他们成为了社会、学校特别关注、关心的群体;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自由,让他们成为了教育事业中的挑战;正是因为这样的随意自由,让他们成为了教育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那一个。针对重度残疾儿童无组织无纪律这一致命的弱点,我们送教人员的做法是顺水推舟,随时待命。只要残疾儿童表现出良好的受教特征,那么我们“送教”人员就会在接收到信号的第一时间送教上门,不确定的“送教”时间反而让“送教”达到了意想不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做好重度残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时间是保证。
五、送教策略是做好送教工作的突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是持久战,对于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更是难中之难,相当于万里长征中的茫茫沼泽地,冰封千尺的大雪山。面对如此严峻的教育态势,我们认识到了“送教”策略的可贵。“送教”策略对了,“送教”的方向也就对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绕过坑洼,更快捷、更顺利、更安全地完成“送教”任务,实现对重度残疾儿童教育教学的目标。汉代《史记》中的“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对策略高度的认同与评价。所以,做好重度殘疾儿童“送教工作”,“送教”策略是突破。
他们到了一定年纪,但智力发育极度缓慢,乃至停滞不动,所以“送教”老师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很浅显的内容有时十个课时才能教会他们,“送教”老师就会像爬楼梯小心谨慎地抬起脚迈出一小步,然后又在新一级阶梯训练,直到残疾儿童身体消化了“送教”餐食。就这样梯田式的“送教”课堂悄悄地伴随着重度残疾儿童取得微不足道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德财.试析如何提升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7,000(071):193.
[2]王得祥.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