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六国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ylovez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论六国破灭,有苏老泉的“赂秦说”与苏轼的“不知天下之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此为赂秦说;“诸侯之所以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此为不知天下之势说。应该说,二苏所论都是事实,也的确是六国破灭的原因,然却不是根本原因。六国破灭之根本原因,在于人才的争夺战中输秦一筹。
  战国时期,秦国自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改革,开始领跑于其他诸侯,而商鞅本是“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因其才华打动孝公,被任命为相国,行新政十年,而秦国大治,实力大增,开始威胁关东诸侯。
  到了秦惠王时,又任用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的张仪为相,而张仪是魏人。张仪一生,连横齐魏,游说诸侯,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反观此时之楚国,昏庸的楚怀王宁肯轻信张仪的“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的鬼话,而听不进忠臣陈轸的冷静分析,最终受骗上当,楚怀王所用者靳尚,所听信者夫人郑袖,所贬者贤能屈原是也。
  当穰侯失宠时,秦昭王又任用范雎。而范雎本是魏人,“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却因贤能被心生嫉妒的主人折磨,后来他乘机逃脱,被秦昭王的使者王稽偷偷载回秦国。秦国的这些使者,肩负着搜罗各国贤能者的任务,而秦王之接见范雎,态度更是谦虚得惊人: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跽(长跪)而请曰:“先生何以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在魏国被主人诬告,被魏相鞭打、侮辱,来到秦国却遇秦王如此厚待,范雎怎能不为秦国出死力以灭六国?而能以如此态度厚待士者,六国国君中有吗?
  而继范雎为秦国相的蔡泽是燕国人,“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闻应侯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于秦,应侯内惭,蔡泽乃西入秦”。
  至于秦庄襄王时的丞相吕不韦、秦王政时的李斯,都不是秦国人,却都为秦国的一统天下,立下了大功。
  由此可见,秦国之所以强大并最终吞并六国,是因为其国君虚怀若谷,任用天下贤能,全天下贤能为其所用,其统一天下正是当然之事。这一点,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者,皆以客之功。
  秦之强大,正是因为历代国君都虚怀以接纳、任用天下贤能之士。此一传统,也让地处西鄙的秦国最终能够征服中原各国,统一天下。由此可见,秦之强大是因为得天下之士,而六国之破灭,也是因为失去了天下之士!
  类似的情况又何止六国。三国时期,曹操几乎将中原的人才网罗殆尽,可谓谋士、战将如云,所以魏国最强;吴国得吴越两地人才,也足以维持其偏安江右几十年的统治;可怜蜀国人才最少,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还是来自中原的人才,来自蜀地的人才甚少,故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也,所以它灭亡也最早。最终,继承魏国衣钵的晋一统天下,此正印证了那句“得人才者得天下”。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汉服,又称汉衣冠,即华夏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字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
期刊
胡雪岩是个很能为别人着想的人,他常说,做生意的人要学会“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王有龄因筹解漕米有功,很快由海运局坐办改升署理湖州府,这时间正好是四月末,也就是端午的前夕。当时官场有不成文的规矩,一方官员和地方土绅逢年节都必须给主官备送“节敬”。因此,王有龄必有一笔不菲的收入。反正是定例,按理来说他拿这笔钱也算合情合理,但他上任前征求胡雪岩意见时,胡雪岩断然否定了他的想法。  胡雪岩
期刊
娥皇、女英,是位于中国爱情史开端的两个女人。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年老后,问大臣谁能继位,大臣推荐了舜。为了考察舜,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观其德于二女”。结果,在舜的调教之下,二女“如妇礼”,“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非常满意。三年后考察结束,尧把帝位传给了舜。  尧的这个举动,就是史所美誉的“禅让”。此后舜仿此例,亦禅让于禹。有史以来,正史所记载的出于公心的禅让仅此二
期刊
“闭关修行客,散落星河涧。太湖水依旧,如去一缕风。”2012年9月29日在月满未圆的瞬间,一代宗师飘然离去,带给我们的竟是一脸愕然。南怀瑾先生是当下中国最具有传奇色彩典范的旧式文化大师,他的离去标志着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又一次创伤。南师就像一个深沉的大湖,静静的、深深的、缓缓的,湖水表面波澜不惊,但深不可测。湖水是智慧的,大湖是深广的。一个如大湖的生命,就是超越的生命。儒家说,智者乐水,南师是智者。
期刊
编者按:莲花未出水,已得报君知。跳脱湖面上,圆满荷叶时。一位像莲花一样的女子,是多么优雅的存在。她爱茶、爱禅、爱文艺,曾经梦见莲花一瓣一瓣地开放,又将这份梦里心香蔓延至笔端,她就是禅意散文作家程然老师。她的文字,总是在不经意间,沁入心脾;令你我不住地去欣喜这美,感受这真,和鸣这善。本刊有幸采访到程然老师,在她的娓娓道来中学习到,好好地生活,做敦厚纯良的赤子,不厮混这难得的人生,便一定会亲眼见证暗香
期刊
在考察中国文化特有的神韵,即它的总体风格和效果的时候,我们经常注意一个重要的层次,就是它的人文气质或民族性格。在这一点上,便涉及了“阳刚”与“阴柔”的问题。  ◎“阳刚文化”渗透于中华大地的深处  先秦时期,阴阳概念被用来称谓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现象或属性:凡动的、热的、强壮的、明亮的、公开的、充实的、亢进的、有力的、外向的为“阳”;凡静的、冷的、柔弱的、晦暗的、隐蔽的、退让的、无力的、内向的为
期刊
很多企业家都有同样的困惑——当企业规模很小的时候,他们靠一股肆无忌惮的拼劲使企业得以快速成长;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时,他们发现自己哪怕一个不经意的决策或战略上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很多企业家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经营企业,在这个阶段,企业家的心态往往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觉知心性  在佛家看来,明心见性是修持者梦寐以求的境界。若用西方心理学中“意识”理论来诠释“心
期刊
八段锦是中华民族相传至今的一种健康运动,由八种如“锦”缎般优美、柔顺的动作组成,更是国术精华之集“锦”,对强健体魄、提升工作效率、延缓老化过程甚有帮助。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坐式八段锦练法  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
期刊
明朝有两个牛人对后世文化有非常重大影响:袁了凡、王阳明。他们都为今天人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改变命运”给出重要答案。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直指人心的智慧,尤其阳明的四句教是儒家学说的新生命。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等都非常崇尚阳明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而了凡学说,关于人生、关于家庭、关于命运,其影响几乎是普世性的,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都被了凡先生的“一切福田,不
期刊
主讲/易中天  地点/醒狮国学院  整理/本刊编辑部  禅门经典《楞严经》卷十说,觉悟的人观看外部事物时,“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觉悟的人观看山河大地、人生宇宙时,像明亮的镜子一样映照着外部的事物。事情发生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感应;事情结束后,就不再有任何执著。这就是无住的禅心。  在红尘世界里,我们要面对金钱、美色、权力、地位等各种诱惑。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够超然其上,就是“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