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位所谓资本大鳄倒下了。从2000年末格林柯尔香港上市,到2005年中事发科龙电器,顾雏军的事业由高潮而跌落不到5年。而一年之前唐万新兄弟旗下德隆系的轰然倒塌之声犹在耳,张海败于健力宝之事尚未完结。
这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不,这是一个时代的早衰!
杠杆心态与杆杆支点
这是一个以资本运作进行产业整合的时代,动机没有错,出发点没有错,但结果错了。
一切都不能轻易下判断。不是好人坏人的问题,不是坏人做了坏事的问题,也不是将社会财富窃为已有又转移到海外,给他们下道德判断太不负责任。以“成者王侯败着贼”待之,未免太过功利。
以杠杆收购完成产业整合,在海外不乏成功案例,而且视为一条必由之路。但在中国却水土不服,以资产套资产的玩法在中国行不通,以资产套钱再套资产的玩法在中国风险太大。时间至今证明,以杠杆收购完成产业整合的,在中国尚无成功先例,败绩却比比皆是。难道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不够,池子太浅?或是,中国对此的法律环境不成熟,既漏洞百出诱人犯错误,又不能区别何为值得保护的良性杠杆收购,不能引入从善,又草率严惩,均不可取。
有一点可以看清楚,产业整合的战略思路没错,对社会和企业均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杠杆收购的路径与方法也没错,在发达国家是普遍适用且行之有效的合法手段。问题出在了支点上。
华人首富李嘉诚深谙此道并有高见“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杠杆心态’。杠杆定律的始祖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支点是效率和节省资源策略智慧的出发点。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概念简单扭曲为叫人迷惑‘四两拨千斤’,教人以小博大。聪明的企业领导人专注研究精算出的是支点的位置,支点的正确无误才是结果的核心。这门功夫倚仗你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力,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见的联系之层次和次序。今天我们看见,很多公司只看见千斤和四两的直接可能,而忽视支点的可能性,因过度扩张而陷入困境。”
先驱宿命还是必然悲剧
顾雏军、唐万新、张海,这些被外界看做“资本高手”的人,先后纷纷落马,究竟是偶然还是宿命?在有关他们的调查中,除却外界的种种臆测,一些简单的常识性违规非常刺眼地显现出来。他们不约而同地挪用资金,难道这仅仅用道德批判就可以解决问题?也许还会有下一个、乃至一批落马者,因为同样的原因。
尽管看似不同,但他们的路径却惊人的相似。对外界而言,三人的早期生涯莫不神秘莫测,原始积累很难说得一清二楚。而后看准机会,他们买下实业公司,准备完成“投机者——投资者”的转型。再往下,他们却都没能单纯地做好公司,皆因与挪用资金相关的事情案发,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顾雏军曾在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和能源研究所工作,期间任职于下属公司,赚到了一些钱,但因“挂靠关系”不清,而资产属性不清,而惹出财富是非。后来,顾雏军远赴海外创业,后将格林柯尔在香港上市融得资金,但业绩一直受到质疑。直至入主科龙电器,终于拥有一家知名度甚高的公司,但最终却成为其“滑铁卢”。
唐万新兄弟从最初的炒作股票到而后进行产业整合,一贯有“股市炒家”指称的张海也看中了健力宝作为转型的载体,“投机——转型——扩张——危机——溃败”之路如出一辙。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成为他们放大机会的工具,但某种程度上,最后也是因为资本市场的不健全而走向不归路。
顾雏军和唐万新都要在中国借助并购搞产业整合,这种思路符合发展趋势,本身并没有错。但快速扩张使得整合框架过于庞大,而带来资金链条的成倍放大,其金融链条势必会绷得很紧。资本市场深度与管制
而中国的目前的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张力,还不能支持这种扩张。从并购方式上,目前国外所采用的现金收购、股票收购、综合证券收购、管理层收购、杠杆收购等方式都是依托高度发展的金融市场下的成熟模式从并购资金来源上,除了内源性融资外,还包括并购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注重长期性回报资金。目前国内IPO和增发的机会都很难,股权不流通也使得股权置换难以成为主要交易方式(现在正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支付方式上主要还是现金,这大大增加了融资压力。
在这一大背景下进行产业整合,只能转而寻求非规范的融资渠道,而为了维护非规范的融资平台势必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比如德隆就先后从国企、江浙民间等渠道以较高利率获得资金,甚至以金融机构为平台募集大量资金在二级市场炒作,风险累积得越来越高。而张海在收购健力宝时,自有资金很少,而是向祝维沙借得,最后也因此产生纠纷而出事。
顾雏军、唐万新和张海在扩张时,都过分看重了杠杆的作用,而忽视了支点。实际上,其借助的支点都极不硬实。顾雏军在以格林柯尔为支点,撬动科龙电器时,他成功了;而后他又想以科龙电器为支点不断收购扩张,但科龙电器的盈利能力远不足以支撑他的雄心。唐万新兄弟要在番茄酱、电动工具、汽配乃至重型卡车和大型施工机械等多个领域同时进行整合,但这些产业本身产生的利润却无法持续扩张。张海干脆私下借钱收购了健力宝,想以经营健力宝带来的收益偿还负债。
反观李嘉诚,我们只看到,他果断出手拿下老牌英资企业和记黄埔,抓住天赐良机,却没精确研究长江实业当时的状况,更没精算其支点的位置。其实,李嘉诚心中的算盘早已拔打数遍,算透到“知己知彼”。
值得注意的是,在顾雏军、唐万新、张海从扩张到出事的整个过程中,金融体系的约束和监管缺乏效率、缺失预警系统也表露无疑,这也是造成这些“系”非正常扩张导致金融链条绷紧以至断裂的原因之一。
政府风险与社会代价
资本市场的深度不够,监管法治的成熟不足,最终导致枭雄们的惊涛骇浪波及社会,而作为社会秩序维护者的政府自然要承担后果。资本市场既无抗风险能力又无化解风险功能,风险一旦转嫁于政府,必然以行政手段强行终止风险。由于政府介入风险管理的动机不同,当然难以细化分拆风险并分而治之,更难以精算用何种方式化解风险代价最小。一刀切,干净利索,切完了再算代价,一笔勾销。
近些年,在中国互联网界也冒出不少“弄潮儿”,其财富积累速度绝不亚于这些枭雄,但他们玩的是国际资本市场的钱,自有人家的规矩管着,即使玩输了人家也不在乎,所以在国内到处传颂着他们的财富传奇,很少有人算计他们风险,闭着眼听故事。
德隆进行产业整合始于1999年,终于2004年,大闹60个月。
张海进行杠秆收购始于2002年,终于2005年,小玩24个月。
顾雏军从介入科龙到止于科龙,不大不小42个月。
德隆折腾最久也最大,社会付出代价也最大。张海小玩一把,没翻起多大浪花,功底尚浅。顾雏军以其作为和风险而居中。据说,顾雏军正在急于变卖资产套现,以归还所欠十几亿银行贷款和挪用资金,也许可以减轻刑事。有一位企业家在几年前也遭此急难,限期归还大笔贷款,他有幸全部归回,至今企业依然成长。所不同的是,顾雏军拥有资产多为制造业难套现,而那位企业家多为金融资产易变现。另有不同的是,顾雏军之事已闹得沸沸扬扬,资产变现时难以保值更难增值,而那位企业家的一度危机一直在封闭状态之中,且业界人缘极好,资产变现时均增值,得以渡过难关。
顾雏军已无力回天,剩下的只有运气。
这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不,这是一个时代的早衰!
杠杆心态与杆杆支点
这是一个以资本运作进行产业整合的时代,动机没有错,出发点没有错,但结果错了。
一切都不能轻易下判断。不是好人坏人的问题,不是坏人做了坏事的问题,也不是将社会财富窃为已有又转移到海外,给他们下道德判断太不负责任。以“成者王侯败着贼”待之,未免太过功利。
以杠杆收购完成产业整合,在海外不乏成功案例,而且视为一条必由之路。但在中国却水土不服,以资产套资产的玩法在中国行不通,以资产套钱再套资产的玩法在中国风险太大。时间至今证明,以杠杆收购完成产业整合的,在中国尚无成功先例,败绩却比比皆是。难道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不够,池子太浅?或是,中国对此的法律环境不成熟,既漏洞百出诱人犯错误,又不能区别何为值得保护的良性杠杆收购,不能引入从善,又草率严惩,均不可取。
有一点可以看清楚,产业整合的战略思路没错,对社会和企业均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杠杆收购的路径与方法也没错,在发达国家是普遍适用且行之有效的合法手段。问题出在了支点上。
华人首富李嘉诚深谙此道并有高见“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杠杆心态’。杠杆定律的始祖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支点是效率和节省资源策略智慧的出发点。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概念简单扭曲为叫人迷惑‘四两拨千斤’,教人以小博大。聪明的企业领导人专注研究精算出的是支点的位置,支点的正确无误才是结果的核心。这门功夫倚仗你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力,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见的联系之层次和次序。今天我们看见,很多公司只看见千斤和四两的直接可能,而忽视支点的可能性,因过度扩张而陷入困境。”
先驱宿命还是必然悲剧
顾雏军、唐万新、张海,这些被外界看做“资本高手”的人,先后纷纷落马,究竟是偶然还是宿命?在有关他们的调查中,除却外界的种种臆测,一些简单的常识性违规非常刺眼地显现出来。他们不约而同地挪用资金,难道这仅仅用道德批判就可以解决问题?也许还会有下一个、乃至一批落马者,因为同样的原因。
尽管看似不同,但他们的路径却惊人的相似。对外界而言,三人的早期生涯莫不神秘莫测,原始积累很难说得一清二楚。而后看准机会,他们买下实业公司,准备完成“投机者——投资者”的转型。再往下,他们却都没能单纯地做好公司,皆因与挪用资金相关的事情案发,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顾雏军曾在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和能源研究所工作,期间任职于下属公司,赚到了一些钱,但因“挂靠关系”不清,而资产属性不清,而惹出财富是非。后来,顾雏军远赴海外创业,后将格林柯尔在香港上市融得资金,但业绩一直受到质疑。直至入主科龙电器,终于拥有一家知名度甚高的公司,但最终却成为其“滑铁卢”。
唐万新兄弟从最初的炒作股票到而后进行产业整合,一贯有“股市炒家”指称的张海也看中了健力宝作为转型的载体,“投机——转型——扩张——危机——溃败”之路如出一辙。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成为他们放大机会的工具,但某种程度上,最后也是因为资本市场的不健全而走向不归路。
顾雏军和唐万新都要在中国借助并购搞产业整合,这种思路符合发展趋势,本身并没有错。但快速扩张使得整合框架过于庞大,而带来资金链条的成倍放大,其金融链条势必会绷得很紧。资本市场深度与管制
而中国的目前的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张力,还不能支持这种扩张。从并购方式上,目前国外所采用的现金收购、股票收购、综合证券收购、管理层收购、杠杆收购等方式都是依托高度发展的金融市场下的成熟模式从并购资金来源上,除了内源性融资外,还包括并购基金、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注重长期性回报资金。目前国内IPO和增发的机会都很难,股权不流通也使得股权置换难以成为主要交易方式(现在正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支付方式上主要还是现金,这大大增加了融资压力。
在这一大背景下进行产业整合,只能转而寻求非规范的融资渠道,而为了维护非规范的融资平台势必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比如德隆就先后从国企、江浙民间等渠道以较高利率获得资金,甚至以金融机构为平台募集大量资金在二级市场炒作,风险累积得越来越高。而张海在收购健力宝时,自有资金很少,而是向祝维沙借得,最后也因此产生纠纷而出事。
顾雏军、唐万新和张海在扩张时,都过分看重了杠杆的作用,而忽视了支点。实际上,其借助的支点都极不硬实。顾雏军在以格林柯尔为支点,撬动科龙电器时,他成功了;而后他又想以科龙电器为支点不断收购扩张,但科龙电器的盈利能力远不足以支撑他的雄心。唐万新兄弟要在番茄酱、电动工具、汽配乃至重型卡车和大型施工机械等多个领域同时进行整合,但这些产业本身产生的利润却无法持续扩张。张海干脆私下借钱收购了健力宝,想以经营健力宝带来的收益偿还负债。
反观李嘉诚,我们只看到,他果断出手拿下老牌英资企业和记黄埔,抓住天赐良机,却没精确研究长江实业当时的状况,更没精算其支点的位置。其实,李嘉诚心中的算盘早已拔打数遍,算透到“知己知彼”。
值得注意的是,在顾雏军、唐万新、张海从扩张到出事的整个过程中,金融体系的约束和监管缺乏效率、缺失预警系统也表露无疑,这也是造成这些“系”非正常扩张导致金融链条绷紧以至断裂的原因之一。
政府风险与社会代价
资本市场的深度不够,监管法治的成熟不足,最终导致枭雄们的惊涛骇浪波及社会,而作为社会秩序维护者的政府自然要承担后果。资本市场既无抗风险能力又无化解风险功能,风险一旦转嫁于政府,必然以行政手段强行终止风险。由于政府介入风险管理的动机不同,当然难以细化分拆风险并分而治之,更难以精算用何种方式化解风险代价最小。一刀切,干净利索,切完了再算代价,一笔勾销。
近些年,在中国互联网界也冒出不少“弄潮儿”,其财富积累速度绝不亚于这些枭雄,但他们玩的是国际资本市场的钱,自有人家的规矩管着,即使玩输了人家也不在乎,所以在国内到处传颂着他们的财富传奇,很少有人算计他们风险,闭着眼听故事。
德隆进行产业整合始于1999年,终于2004年,大闹60个月。
张海进行杠秆收购始于2002年,终于2005年,小玩24个月。
顾雏军从介入科龙到止于科龙,不大不小42个月。
德隆折腾最久也最大,社会付出代价也最大。张海小玩一把,没翻起多大浪花,功底尚浅。顾雏军以其作为和风险而居中。据说,顾雏军正在急于变卖资产套现,以归还所欠十几亿银行贷款和挪用资金,也许可以减轻刑事。有一位企业家在几年前也遭此急难,限期归还大笔贷款,他有幸全部归回,至今企业依然成长。所不同的是,顾雏军拥有资产多为制造业难套现,而那位企业家多为金融资产易变现。另有不同的是,顾雏军之事已闹得沸沸扬扬,资产变现时难以保值更难增值,而那位企业家的一度危机一直在封闭状态之中,且业界人缘极好,资产变现时均增值,得以渡过难关。
顾雏军已无力回天,剩下的只有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