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扶贫报道作为党的前沿宣传阵地需要突破原有固定框架,勇于创新报道思路并开拓新的报道角度,才能提升报道的感召力与引导力。第二十七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57个红手印留下的扶贫干部》就塑造了一个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扶贫干部形象,单新华网客户端日浏览量就突破100万次,并被120多家媒体转载,向外界呈现了本地区感人有力量的脱贫攻坚故事。
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的形象是通过真实具体的事件来塑造的,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伴随着事件情节的推动,让生动的形象嵌入事件的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变得丰富立体。《57个红手印留下的扶贫干部》开篇简洁,用短短两句话就概括出阿令朝村的地理环境,“红红火火的集体经济”为后文定下主题基调。“泪洒小山梁”“上表《请愿书》”“希望的田野”三个小标题分别对应故事情节——大棚倒塌村民误解、村民集体请愿上书、脱贫致富充满希望。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将起伏的情节层层推进,塑造扶贫干部踏实干事、襟怀坦白、情系村民的形象。
善用俗语使报道鲜活生动
新闻报道是精炼语言的艺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俗语常常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57个红手印留下的扶贫干部》在开头与结尾中都运用了生动传神的俗语,为报道增加了吸引力与可读性。开篇中形容村委会配置简陋的“炕头支部”,用最精炼的语言道出了阿令朝村贫困的严峻形势。报道结尾的“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凝练了报道中最核心的“集体经济”的扶贫理念,宏观领域大概念转化为村民的易懂俗语。适当俗语的引入,让扶贫报道贴地气、有灵气。
聚焦产业凸显扶贫特色
在扶贫报道的写作中要创新宣传方式,聚焦于不同地区的特色扶贫方式,报道内容也真正能为农民群众所需要。扶贫故事中反映出的扶贫方式、理念与时代主题和社会发展趋势紧紧相關。相较于传统的养殖业,在《57个红手印留下的扶贫干部》中介绍了阿令朝村新型的养驴产业,适合当地养殖条件也有更高的经济收益。注册面粉与胡麻油品牌,在村里开展电商销售模式。养殖场、储草棚、磨房、油坊的产出收益在合作社章程中得到有效的规定与分配。着重报道产业信息可以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有效的借鉴意义。另外,文中没有直接宣传决策部署与文件精神,而是通过重点介绍本村建立不同产业经验的内容,将绿色扶贫与特色扶贫理念注入报道,使报道有高度、有特色。
象征意义成就报道亮点
“红手印”象征着中国农民意见最朴实的表达。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留下的18枚红手印曾深刻的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从此,村民集体按下的红手印就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57个红手印留下的扶贫干部》抓住了最具新闻价值的“红手印”背后的象征意义,提炼出村民们57个红手印背后对扶贫干部所蕴含的真诚期望与信任。“村民们情急之下想到了上表请愿,57位村民联名写下《请愿书》,摁下57个红手印,派代表前往解良的单位请求让他留下。”从单纯事件叙述逐渐过渡到村民心理过程的描写,从村民的视角解读扶贫干部的辛勤工作,让典型人物形象归真、具有说服力。“红手印”的报道角度新颖,从新闻标题上就突出报道亮点,吸引受众阅读。既契合了农民朴实善良的形象,又烘托出扶贫书记真扶贫、扶真贫的一面。
本地扶贫新闻报道不能走入模式化的怪圈,要创新宣传方式,让扶贫报道有深度、精品化。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例,塑造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抓取报道亮点,运用接地气的语言深化报道内容。聚焦扶贫方式,也要重视产业的各阶段落实情况。在宣传政策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报道的实用性与吸引力。致力于做出真正感染人的、鼓舞人的、影响人的精品扶贫报道。
作者简介:刘艳婧,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塔娜,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 峰
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
典型人物的形象是通过真实具体的事件来塑造的,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伴随着事件情节的推动,让生动的形象嵌入事件的发展过程,使人物形象变得丰富立体。《57个红手印留下的扶贫干部》开篇简洁,用短短两句话就概括出阿令朝村的地理环境,“红红火火的集体经济”为后文定下主题基调。“泪洒小山梁”“上表《请愿书》”“希望的田野”三个小标题分别对应故事情节——大棚倒塌村民误解、村民集体请愿上书、脱贫致富充满希望。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将起伏的情节层层推进,塑造扶贫干部踏实干事、襟怀坦白、情系村民的形象。
善用俗语使报道鲜活生动
新闻报道是精炼语言的艺术。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俗语常常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57个红手印留下的扶贫干部》在开头与结尾中都运用了生动传神的俗语,为报道增加了吸引力与可读性。开篇中形容村委会配置简陋的“炕头支部”,用最精炼的语言道出了阿令朝村贫困的严峻形势。报道结尾的“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凝练了报道中最核心的“集体经济”的扶贫理念,宏观领域大概念转化为村民的易懂俗语。适当俗语的引入,让扶贫报道贴地气、有灵气。
聚焦产业凸显扶贫特色
在扶贫报道的写作中要创新宣传方式,聚焦于不同地区的特色扶贫方式,报道内容也真正能为农民群众所需要。扶贫故事中反映出的扶贫方式、理念与时代主题和社会发展趋势紧紧相關。相较于传统的养殖业,在《57个红手印留下的扶贫干部》中介绍了阿令朝村新型的养驴产业,适合当地养殖条件也有更高的经济收益。注册面粉与胡麻油品牌,在村里开展电商销售模式。养殖场、储草棚、磨房、油坊的产出收益在合作社章程中得到有效的规定与分配。着重报道产业信息可以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有效的借鉴意义。另外,文中没有直接宣传决策部署与文件精神,而是通过重点介绍本村建立不同产业经验的内容,将绿色扶贫与特色扶贫理念注入报道,使报道有高度、有特色。
象征意义成就报道亮点
“红手印”象征着中国农民意见最朴实的表达。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留下的18枚红手印曾深刻的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从此,村民集体按下的红手印就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57个红手印留下的扶贫干部》抓住了最具新闻价值的“红手印”背后的象征意义,提炼出村民们57个红手印背后对扶贫干部所蕴含的真诚期望与信任。“村民们情急之下想到了上表请愿,57位村民联名写下《请愿书》,摁下57个红手印,派代表前往解良的单位请求让他留下。”从单纯事件叙述逐渐过渡到村民心理过程的描写,从村民的视角解读扶贫干部的辛勤工作,让典型人物形象归真、具有说服力。“红手印”的报道角度新颖,从新闻标题上就突出报道亮点,吸引受众阅读。既契合了农民朴实善良的形象,又烘托出扶贫书记真扶贫、扶真贫的一面。
本地扶贫新闻报道不能走入模式化的怪圈,要创新宣传方式,让扶贫报道有深度、精品化。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例,塑造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抓取报道亮点,运用接地气的语言深化报道内容。聚焦扶贫方式,也要重视产业的各阶段落实情况。在宣传政策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报道的实用性与吸引力。致力于做出真正感染人的、鼓舞人的、影响人的精品扶贫报道。
作者简介:刘艳婧,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塔娜,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