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有关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高龄老年人口以年均增长100万的态势上升到0.24亿。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随着老年化的深入,这就要求我们老龄工作者在思想上紧跟与时俱进,在行动上加强调查研究,認真分析离退休职工队伍的新特点,把握他们的生活新规律、思想新动向、服务新要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
近期,习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分析认为,前景最好的是医疗服务产业,因为该产业盈利模式清晰,且国内外有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养老保险、地产等行业也将可能受益于人口趋势。
老龄工作是党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龄管理工作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因此,我们在部署各项工作时必须统筹考虑老龄工作。在研究制订各项改革政策时,必须兼顾离退休职工的利益,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他们。在向离退休职工通报医院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工作的同时,还应认真广泛听取老同志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建议。要着力强化协调能力、提高工作协调水平。打破原有工作封闭运转、自我封闭的旧观念、老习惯,创新思路,由“单兵突击”向“协同作战”转变;管理方式从“层叠式”向“扁平化”转向,变层层下达为一抓到底。
二、工作方式要创新发展
我们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用“开明、开朗、开拓”发展的眼光,认真分析老龄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对那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和方法,要坚持并认真抓好落实;对不适应当今形势发展要求的,要从老龄人关心的实际出发加以改进完善;对过去没有遇到,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超前思考,抓紧制定出具体办法,同时要注重实现服务方式“三个转变”,即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单一的生活服务向社会化、个性化的综合服务转变,封闭式的工作方式向开放式的工作方式转变。
1、落实待遇有新渠道。落实老同志的相关待遇,需要我们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要在服务水平、后勤保障和信息渠道三个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工作人员对老同志要做到勤联系有热心、勤沟通常关心、勤走访献爱心,用优质的服务赢得离退休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当离退休职工家庭有困难时必到、家庭有矛盾时必到、生病住院时必到、重大节日时必到。健全信息渠道,即深入广大离退休职工中全面开展摸查调研工作,通过上门看望、电话访问、多方调查等多种形式,详细掌握离退休职工队伍基本情况,做到知家庭住址、知家庭近况、知思想状况、知健康情况、知特长爱好,进一步建立健全离退休工作信息。
2、文化活动要有新亮点。在搞好日常文体活动的同时,我们还要定期举办养生、健康饮食、疾病预防、老龄人保健等学习班或专题讲座,尽可能的满足老同志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愿望。此外,我们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新的活动形式,来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其中,突出文化活动的“全民性”。充分利用老龄大学这个平台,积极开设符合老龄人心理和身体特征的特色学习班,本着“重在参与、娱乐老龄”的目的,充分发挥各老龄文体协会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增强老龄文化活动的广泛性、群众性和全民性。
做到“传统化+创新化”。纵观我国敬老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敬老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但决不会与传统文化相违背。因此,在老龄文化建设策划中,要将一些内容固定为习俗。这样才能给老龄人一个印象:老龄文化是丰富多彩、科学健身的。但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环境、社会风尚和实际需求不断策划一些形式新颖的活动,以保持老龄朋友对老龄文化的期待和关注。老龄文化通过不断的发展进步,在不断的创新当中创造的环境越好,老龄人的向往就越强烈,对文化的要求就越高,在原来的基础上便会催生和带来一种新的文明,滋养着日益老龄化的社会。
3、转变服务态度,力求工作求真务实。求真、才能实事求是,掌握规律;务实,才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老龄工作,就是要主动提高对老龄工作的"有位要有为,有为才有位"认识,不断改进作风和方法,突出“情、热、细、实”四个字,即在态度上把老年人当作亲人,突出一个“情”字;与老年人接触中言谈话语、一举一动突出一个“热”字;对老年人的服务上要周到、细致,突出一个“细”字;为老年人做事时不敷衍,突出一个“实”字。即坚持“服务方式人性化,服务内容个性化”服务理念,自觉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要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敬重长辈之心,伸出援助之手,及时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所思所想,贴近老年人的思想实际帮助老年人释疑解惑,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实际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强化老龄工作者队伍建设
推动老龄工作转型发展,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对老龄工作队伍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着力加强老龄工作队伍制度机制建设,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把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贯穿始终,自觉接受广大老龄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完善岗位职责管理机制,细化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老龄工作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老龄评价老龄工作等机制,坚持定量与定性、年度考核与平时绩效考评相结合,全面、客观、准确反映干部工作实绩,充分调动老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强化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把学习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老龄工作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既要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也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医疗保健、文学历史等方面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以适应老龄工作转型发展的需要。
一、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
近期,习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分析认为,前景最好的是医疗服务产业,因为该产业盈利模式清晰,且国内外有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养老保险、地产等行业也将可能受益于人口趋势。
老龄工作是党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龄管理工作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因此,我们在部署各项工作时必须统筹考虑老龄工作。在研究制订各项改革政策时,必须兼顾离退休职工的利益,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他们。在向离退休职工通报医院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工作的同时,还应认真广泛听取老同志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建议。要着力强化协调能力、提高工作协调水平。打破原有工作封闭运转、自我封闭的旧观念、老习惯,创新思路,由“单兵突击”向“协同作战”转变;管理方式从“层叠式”向“扁平化”转向,变层层下达为一抓到底。
二、工作方式要创新发展
我们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用“开明、开朗、开拓”发展的眼光,认真分析老龄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对那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和方法,要坚持并认真抓好落实;对不适应当今形势发展要求的,要从老龄人关心的实际出发加以改进完善;对过去没有遇到,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超前思考,抓紧制定出具体办法,同时要注重实现服务方式“三个转变”,即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单一的生活服务向社会化、个性化的综合服务转变,封闭式的工作方式向开放式的工作方式转变。
1、落实待遇有新渠道。落实老同志的相关待遇,需要我们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要在服务水平、后勤保障和信息渠道三个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工作人员对老同志要做到勤联系有热心、勤沟通常关心、勤走访献爱心,用优质的服务赢得离退休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当离退休职工家庭有困难时必到、家庭有矛盾时必到、生病住院时必到、重大节日时必到。健全信息渠道,即深入广大离退休职工中全面开展摸查调研工作,通过上门看望、电话访问、多方调查等多种形式,详细掌握离退休职工队伍基本情况,做到知家庭住址、知家庭近况、知思想状况、知健康情况、知特长爱好,进一步建立健全离退休工作信息。
2、文化活动要有新亮点。在搞好日常文体活动的同时,我们还要定期举办养生、健康饮食、疾病预防、老龄人保健等学习班或专题讲座,尽可能的满足老同志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愿望。此外,我们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新的活动形式,来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其中,突出文化活动的“全民性”。充分利用老龄大学这个平台,积极开设符合老龄人心理和身体特征的特色学习班,本着“重在参与、娱乐老龄”的目的,充分发挥各老龄文体协会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增强老龄文化活动的广泛性、群众性和全民性。
做到“传统化+创新化”。纵观我国敬老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敬老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但决不会与传统文化相违背。因此,在老龄文化建设策划中,要将一些内容固定为习俗。这样才能给老龄人一个印象:老龄文化是丰富多彩、科学健身的。但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环境、社会风尚和实际需求不断策划一些形式新颖的活动,以保持老龄朋友对老龄文化的期待和关注。老龄文化通过不断的发展进步,在不断的创新当中创造的环境越好,老龄人的向往就越强烈,对文化的要求就越高,在原来的基础上便会催生和带来一种新的文明,滋养着日益老龄化的社会。
3、转变服务态度,力求工作求真务实。求真、才能实事求是,掌握规律;务实,才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老龄工作,就是要主动提高对老龄工作的"有位要有为,有为才有位"认识,不断改进作风和方法,突出“情、热、细、实”四个字,即在态度上把老年人当作亲人,突出一个“情”字;与老年人接触中言谈话语、一举一动突出一个“热”字;对老年人的服务上要周到、细致,突出一个“细”字;为老年人做事时不敷衍,突出一个“实”字。即坚持“服务方式人性化,服务内容个性化”服务理念,自觉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要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敬重长辈之心,伸出援助之手,及时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所思所想,贴近老年人的思想实际帮助老年人释疑解惑,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实际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强化老龄工作者队伍建设
推动老龄工作转型发展,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对老龄工作队伍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着力加强老龄工作队伍制度机制建设,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把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贯穿始终,自觉接受广大老龄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完善岗位职责管理机制,细化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老龄工作目标管理、量化考核、老龄评价老龄工作等机制,坚持定量与定性、年度考核与平时绩效考评相结合,全面、客观、准确反映干部工作实绩,充分调动老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强化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把学习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老龄工作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既要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也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医疗保健、文学历史等方面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以适应老龄工作转型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