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说,他们很想上“开心的,有兴味的,长知识的语文课”。其实不少学生从心底里喜欢语文课,可由于很多老师把语文课讲成了纯工具课,忽视形象和情感因素,导致语文课成了学生心目中的食之无味的“鸡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要改变这种现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我认为如果我们能运用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充满形象和情感的语文世界中,激发兴趣,诱发好奇心,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语文课堂就会注满生机,教和学就会充满了愉悦心理。情境的恰当运用,可以让语文课堂弥散着芬芳的气息。
笔者现就语文教学中情境运用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点亮教学起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课千万不能‘温’,不能‘嘎巴’,起始阶段要精心设计,亮闪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她以学习《雨中登泰山》为例,进行了这样的安排:教师先对祖国的名山大川进行简洁而充满激情的赞美,接着请同学说一说游览过哪些山,在所有的名山中,“五岳”具体指哪些山,然后又引出“五岳”之首的泰山,启发学生背诵杜甫的五言律诗《望岳》,最后引导学生以作者为向导,跟随他攀登高耸雄奇的泰山。我们看到,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的知识和经历被调动起来,精神振奋、兴味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点亮了课堂起点。
当然,点亮教学起点一个较好的方式就是导入语的设计。我记得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这样导入:中国的方块字也许是世界上最富有审美情趣的文字,大家看一看“愁”字,“心”上有“秋”,南宋词人吴文英讲得好: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写离愁别绪最典型的要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生立即诵读起来)。本是客观的秋景,经过这些诗人感情的过滤,就会笼上一层萧条、寂寞、苍凉之感。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也是这样,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去品一品北平古都的秋味吧。通过以上的导入,在上课伊始就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焰,让学生走进《故都的秋》的教学情境中,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渲染课堂诗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诗意永远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让我们的课堂远离诗意,远离情感,远离审美。为了使课堂充满浓郁的诗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审美空间,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音、画手段,渲染气氛,通过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为学生制造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屠格涅夫所写的《蔚蓝的王国》是一首优美隽永的散文诗,读起来,犹如聆听一支动听的乐曲。教学这样的课文,不仅要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想象,也要用音乐的旋律感染学生,并展示绮丽的图画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惊喜。因此,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先播放“大海”、“听潮”片段并配音,接着配音配景范读,学生一下子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然后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去叙述蔚蓝王国的画面,我还做了示范:
“蔚蓝的天,蔚蓝的地,蔚蓝的大海,我们——一群快乐、幸福的年轻人,驾着一条精美华丽的小船,在蔚蓝的大海上随风漂流。微微飘动的风帆宛如天鹅的胸膛,船尾潺潺的水流闪烁着金鳞似的细浪,海中晶莹明澈的仙岛上飞起一群五彩缤纷的长翼的鸟儿,更有白玫瑰花和铃兰花雨般地朝我们身上飘洒。随同鸟儿和花儿一起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
这样,我用音、画点燃了诗情,和学生一起运用描述性的语言、渲染了浓郁的课堂气氛。学生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
三、激活文本内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知性。运用情境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形象化、新颖化、趣味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再现情境。
例如,小品表演这种人为创造的情境就可促使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并模仿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眼前,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出来,学生也就能深切的领会到课文的主旨。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熟读课文、讨论揣摩的基础上自由组合,上台表演《大臣看新装》的小品。在学生幽默、风趣的表演中,大臣们的虚伪展露无遗。无论是参加表演的同学,还是观看表演的同学都更进一步体会到课文的高度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使之感受到学习课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无疑对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大有裨益。
四、打开生活库藏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指出:“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一旦语言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空壳。”在教学时可通过现实情境,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强化学生的体验,进而达到真、善、美的陶冶。
如,在教学专题《叶》时,我先让学生去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通过询问、查找、了解叶与人类的关系。这样一改平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做法,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回忆童年时上的一节泥塑课,要经历爬山、采掘黏土层的泥土、搬回学校、用脚充分地搅拌、做成黏土、作品制作这一完整的连续的经验,和今天现成的买回来的黏土创作是多么不同。因为这一系列过程中前前后后和周周边边的事件,更具体、更丰富,与世界、与他人进行了更为亲密的接触。
有一句话道出了这个道理:“告诉我,我将忘记。做给我看,我可能记不住。让我试试,我就会理解。”相信在语文教学中如能通过情境为学生展现生活图景,定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每篇课文都是社会生活的绚丽图画,它们都有学生喜爱的“美点”。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体验其美,巧妙地运用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其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感受,内化体悟,使其在有形的训练下,达到无形的入情、用情、动情的境界,他们就会充分领略到语文的无穷魅力,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弥散芬芳的气息。
笔者现就语文教学中情境运用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点亮教学起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课千万不能‘温’,不能‘嘎巴’,起始阶段要精心设计,亮闪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她以学习《雨中登泰山》为例,进行了这样的安排:教师先对祖国的名山大川进行简洁而充满激情的赞美,接着请同学说一说游览过哪些山,在所有的名山中,“五岳”具体指哪些山,然后又引出“五岳”之首的泰山,启发学生背诵杜甫的五言律诗《望岳》,最后引导学生以作者为向导,跟随他攀登高耸雄奇的泰山。我们看到,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的知识和经历被调动起来,精神振奋、兴味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点亮了课堂起点。
当然,点亮教学起点一个较好的方式就是导入语的设计。我记得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这样导入:中国的方块字也许是世界上最富有审美情趣的文字,大家看一看“愁”字,“心”上有“秋”,南宋词人吴文英讲得好: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写离愁别绪最典型的要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生立即诵读起来)。本是客观的秋景,经过这些诗人感情的过滤,就会笼上一层萧条、寂寞、苍凉之感。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也是这样,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去品一品北平古都的秋味吧。通过以上的导入,在上课伊始就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焰,让学生走进《故都的秋》的教学情境中,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渲染课堂诗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诗意永远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让我们的课堂远离诗意,远离情感,远离审美。为了使课堂充满浓郁的诗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审美空间,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音、画手段,渲染气氛,通过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为学生制造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屠格涅夫所写的《蔚蓝的王国》是一首优美隽永的散文诗,读起来,犹如聆听一支动听的乐曲。教学这样的课文,不仅要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想象,也要用音乐的旋律感染学生,并展示绮丽的图画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惊喜。因此,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先播放“大海”、“听潮”片段并配音,接着配音配景范读,学生一下子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然后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去叙述蔚蓝王国的画面,我还做了示范:
“蔚蓝的天,蔚蓝的地,蔚蓝的大海,我们——一群快乐、幸福的年轻人,驾着一条精美华丽的小船,在蔚蓝的大海上随风漂流。微微飘动的风帆宛如天鹅的胸膛,船尾潺潺的水流闪烁着金鳞似的细浪,海中晶莹明澈的仙岛上飞起一群五彩缤纷的长翼的鸟儿,更有白玫瑰花和铃兰花雨般地朝我们身上飘洒。随同鸟儿和花儿一起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
这样,我用音、画点燃了诗情,和学生一起运用描述性的语言、渲染了浓郁的课堂气氛。学生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
三、激活文本内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知性。运用情境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形象化、新颖化、趣味化、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再现情境。
例如,小品表演这种人为创造的情境就可促使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并模仿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眼前,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出来,学生也就能深切的领会到课文的主旨。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熟读课文、讨论揣摩的基础上自由组合,上台表演《大臣看新装》的小品。在学生幽默、风趣的表演中,大臣们的虚伪展露无遗。无论是参加表演的同学,还是观看表演的同学都更进一步体会到课文的高度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使之感受到学习课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无疑对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大有裨益。
四、打开生活库藏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指出:“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一旦语言脱离了生活,就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空壳。”在教学时可通过现实情境,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强化学生的体验,进而达到真、善、美的陶冶。
如,在教学专题《叶》时,我先让学生去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通过询问、查找、了解叶与人类的关系。这样一改平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做法,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回忆童年时上的一节泥塑课,要经历爬山、采掘黏土层的泥土、搬回学校、用脚充分地搅拌、做成黏土、作品制作这一完整的连续的经验,和今天现成的买回来的黏土创作是多么不同。因为这一系列过程中前前后后和周周边边的事件,更具体、更丰富,与世界、与他人进行了更为亲密的接触。
有一句话道出了这个道理:“告诉我,我将忘记。做给我看,我可能记不住。让我试试,我就会理解。”相信在语文教学中如能通过情境为学生展现生活图景,定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每篇课文都是社会生活的绚丽图画,它们都有学生喜爱的“美点”。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体验其美,巧妙地运用情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其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感受,内化体悟,使其在有形的训练下,达到无形的入情、用情、动情的境界,他们就会充分领略到语文的无穷魅力,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弥散芬芳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