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三千余年前夫子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该学诗。《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也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内容虽然不多,却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认识和欣赏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继承我国优良的人文传统,毫无疑问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不可推卸的使命。
读是语文教学之本,古诗教学更离不开反复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诗优美的意境,流畅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只有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学生的体悟才会深刻。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从悦读始,以悟读兴,借多读成”的教学策略。
1激发思考——悦读的动力
“悦读”体现阅读的动力,阅读要成为习惯,必须让学生投入地读,兴趣盎然地读。如果要真正从“悦读”始,就必要要寻找到一个“最佳突破口”, 让学生思考起来,享受思考带来的愉悦。
1.1抓诗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教学中,我以题目为突破口,切入点。在学生读通诗题,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一个秋天的黎明,诗人走出篱门,迎面吹来阵阵凉风,遥望北方,心中感慨万千。)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诗题,你有什么要问问诗人吗?经过师生共同梳理,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诗人为什么睡不着觉?走出篱门干什么?心中有什么感慨?这样即营造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他们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有的甚至急着从诗句中开始寻找,小声读了起来。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杜甫的《春夜喜雨》显然属于“有我之境”。题中的“喜”字正是对王国维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一“夜”字,点出雨来的时间,多么善解人意,在万籁俱寂时到来,丝毫不影响白天的游玩、工作;一“喜”字,让诗中表达的感情“呼之欲出”。我在上这一课时,直接出示题目,然后以“喜”字为切入点,抓“好”字来理解诗句:诗人喜从何来?在此基础上创设一种情景:温暖的春天终于来了,柔和的春雨在静夜里悄悄地洒落。这春雨,会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在交流中,学生明确了春雨的“好”。仁厚再加以引导和渲染,于是学生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相似经验,在一遍遍的品读中,一个活生生的诗人形象站在了面前,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的喜悦,并且也被这种喜悦所感染。
1.2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引导学生思考:从“独”字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在一遍遍的读中很容易就明白了“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情,知道了“倍思亲”时的孤单,理解了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形单影只的寂寞。
1.3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学生经过讨论,最终达成一致: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芙蓉楼送辛渐》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学生彻底明白了诗人送别的对象、送别时的感情,朗读时就更容易还原诗人当时的心境。
2培养语感——悟读的关键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它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
2.1在反复吟诵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吟咏、诵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间”(朱熹语),而且可以在“读”中感受形象、意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于口,明于心”的语感。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感,最适合朗读。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浣花溪草堂”外的明媚春光。全诗一句写一景,组成一幅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色彩明丽的画卷。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及领读,指导学生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注意语调的高昂、舒缓、婉转等变化,读出诗的节律和音韵,让学生口、耳、眼、心并用,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诗句所蕴涵的形象、色彩、声音、情感和内在的意蕴,从而陶醉与诗人所描绘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2.2在品味佳词妙句中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我国古代诗歌,讲究炼词炼句。根据这个特点,在古诗教学中,可抓住作品中的佳词妙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使学生感受诗人炼字炼句的精妙。
比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尽”“又”二字,用得颇为传神。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孩子……
师:他们还有泪吗?
生:没有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说明他们已经没有眼泪了,真是欲哭无泪。
师:苦难的百姓除了哭泣,还能做些什么呢?
生:什么也不能做,除了受奴役,就是等待。
师:他们等了多少年?
生:很多年。
师:从哪里看出?
生:“南望王师又一年”的 “又”说明是一年又一年,而不是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六十五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学生通过读,“又”字深深植根于他们脑海中,诗人陆游对百姓的同情,对金人的愤怒,对南宋小朝廷的失望也深深地烙在他们心间。
2.3在情景想像中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古诗不仅语言优美,结构精巧,而且意境深远。如何使学生“入境”而“悟其神”?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必须驱谴我们的想像,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的想像,让他们在自己头脑中像过电影似的浮现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可启发学生根据诗句,结合课文插图,想像儿童追蝶,寻蝶的情景:“捉住它,捉住它!”一群小孩子奔跑着追逐一只金蝴蝶。那蝴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飞着,似乎在和孩子们戏耍。孩子们左追右追,眼看就要追上了。谁料那蝴蝶飞进菜园里去了。孩子们赶紧打开篱笆门跑进园里去寻找,只见满目金黄——油菜花开得正旺旺呢。他们在菜花丛中瞧呀瞧,瞧得眼花缭乱,哪里找得到蝴蝶的踪影!……学生通过想像,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意境美的陶冶。
3化整为零——多读的捷径
古诗文教学注重诵读训练,大学者都是从小就背下四书五经的。鲁迅在15岁时就差不多背下十三经;郭沫若曾经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个大冰山,入肚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融化,到那时候,可就是笔大财富了。语文教师“课堂”观念一定要淡薄,不一定只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古诗文,可以化整为零。
3.1通过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每周中用一天中的十分钟时间的诵读课,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我答,或者是对诗竞赛,或者是各种古诗方面的游戏。
3.2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3开展举办诗社,学以致用的活动。即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艺术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3.4开设诗园,为学生提供舞台。内容可以是古诗的书画作品,可以是活用古诗的习作,做到点面结合,有经常性的活动,评出诵诗大王、小诗仙等。
3.5组织手抄报编写活动,为学生提供编写、选材、绘画、书法方面的锻炼机会。并让学生根据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
古诗“悦”读并不神秘,她的本质就是快乐。快乐的阅读会让学生的生命产生奇妙的光合作用,使他们的人生之路充满盎然诗意。
读是语文教学之本,古诗教学更离不开反复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诗优美的意境,流畅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只有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学生的体悟才会深刻。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从悦读始,以悟读兴,借多读成”的教学策略。
1激发思考——悦读的动力
“悦读”体现阅读的动力,阅读要成为习惯,必须让学生投入地读,兴趣盎然地读。如果要真正从“悦读”始,就必要要寻找到一个“最佳突破口”, 让学生思考起来,享受思考带来的愉悦。
1.1抓诗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教学中,我以题目为突破口,切入点。在学生读通诗题,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一个秋天的黎明,诗人走出篱门,迎面吹来阵阵凉风,遥望北方,心中感慨万千。)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诗题,你有什么要问问诗人吗?经过师生共同梳理,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诗人为什么睡不着觉?走出篱门干什么?心中有什么感慨?这样即营造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他们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有的甚至急着从诗句中开始寻找,小声读了起来。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杜甫的《春夜喜雨》显然属于“有我之境”。题中的“喜”字正是对王国维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一“夜”字,点出雨来的时间,多么善解人意,在万籁俱寂时到来,丝毫不影响白天的游玩、工作;一“喜”字,让诗中表达的感情“呼之欲出”。我在上这一课时,直接出示题目,然后以“喜”字为切入点,抓“好”字来理解诗句:诗人喜从何来?在此基础上创设一种情景:温暖的春天终于来了,柔和的春雨在静夜里悄悄地洒落。这春雨,会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在交流中,学生明确了春雨的“好”。仁厚再加以引导和渲染,于是学生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相似经验,在一遍遍的品读中,一个活生生的诗人形象站在了面前,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的喜悦,并且也被这种喜悦所感染。
1.2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引导学生思考:从“独”字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在一遍遍的读中很容易就明白了“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情,知道了“倍思亲”时的孤单,理解了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形单影只的寂寞。
1.3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学生经过讨论,最终达成一致: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芙蓉楼送辛渐》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学生彻底明白了诗人送别的对象、送别时的感情,朗读时就更容易还原诗人当时的心境。
2培养语感——悟读的关键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它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
2.1在反复吟诵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吟咏、诵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间”(朱熹语),而且可以在“读”中感受形象、意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于口,明于心”的语感。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感,最适合朗读。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浣花溪草堂”外的明媚春光。全诗一句写一景,组成一幅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色彩明丽的画卷。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及领读,指导学生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注意语调的高昂、舒缓、婉转等变化,读出诗的节律和音韵,让学生口、耳、眼、心并用,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诗句所蕴涵的形象、色彩、声音、情感和内在的意蕴,从而陶醉与诗人所描绘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2.2在品味佳词妙句中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我国古代诗歌,讲究炼词炼句。根据这个特点,在古诗教学中,可抓住作品中的佳词妙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使学生感受诗人炼字炼句的精妙。
比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尽”“又”二字,用得颇为传神。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孩子……
师:他们还有泪吗?
生:没有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说明他们已经没有眼泪了,真是欲哭无泪。
师:苦难的百姓除了哭泣,还能做些什么呢?
生:什么也不能做,除了受奴役,就是等待。
师:他们等了多少年?
生:很多年。
师:从哪里看出?
生:“南望王师又一年”的 “又”说明是一年又一年,而不是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六十五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学生通过读,“又”字深深植根于他们脑海中,诗人陆游对百姓的同情,对金人的愤怒,对南宋小朝廷的失望也深深地烙在他们心间。
2.3在情景想像中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古诗不仅语言优美,结构精巧,而且意境深远。如何使学生“入境”而“悟其神”?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必须驱谴我们的想像,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的想像,让他们在自己头脑中像过电影似的浮现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可启发学生根据诗句,结合课文插图,想像儿童追蝶,寻蝶的情景:“捉住它,捉住它!”一群小孩子奔跑着追逐一只金蝴蝶。那蝴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飞着,似乎在和孩子们戏耍。孩子们左追右追,眼看就要追上了。谁料那蝴蝶飞进菜园里去了。孩子们赶紧打开篱笆门跑进园里去寻找,只见满目金黄——油菜花开得正旺旺呢。他们在菜花丛中瞧呀瞧,瞧得眼花缭乱,哪里找得到蝴蝶的踪影!……学生通过想像,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意境美的陶冶。
3化整为零——多读的捷径
古诗文教学注重诵读训练,大学者都是从小就背下四书五经的。鲁迅在15岁时就差不多背下十三经;郭沫若曾经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个大冰山,入肚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融化,到那时候,可就是笔大财富了。语文教师“课堂”观念一定要淡薄,不一定只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古诗文,可以化整为零。
3.1通过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每周中用一天中的十分钟时间的诵读课,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我答,或者是对诗竞赛,或者是各种古诗方面的游戏。
3.2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3开展举办诗社,学以致用的活动。即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艺术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3.4开设诗园,为学生提供舞台。内容可以是古诗的书画作品,可以是活用古诗的习作,做到点面结合,有经常性的活动,评出诵诗大王、小诗仙等。
3.5组织手抄报编写活动,为学生提供编写、选材、绘画、书法方面的锻炼机会。并让学生根据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
古诗“悦”读并不神秘,她的本质就是快乐。快乐的阅读会让学生的生命产生奇妙的光合作用,使他们的人生之路充满盎然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