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悦读”始,以“悟读”兴,借“多读”成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三千余年前夫子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该学诗。《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也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内容虽然不多,却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认识和欣赏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文化,继承我国优良的人文传统,毫无疑问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不可推卸的使命。
  读是语文教学之本,古诗教学更离不开反复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诗优美的意境,流畅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只有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学生的体悟才会深刻。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从悦读始,以悟读兴,借多读成”的教学策略。
  1激发思考——悦读的动力
  “悦读”体现阅读的动力,阅读要成为习惯,必须让学生投入地读,兴趣盎然地读。如果要真正从“悦读”始,就必要要寻找到一个“最佳突破口”, 让学生思考起来,享受思考带来的愉悦。
  1.1抓诗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教学中,我以题目为突破口,切入点。在学生读通诗题,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一个秋天的黎明,诗人走出篱门,迎面吹来阵阵凉风,遥望北方,心中感慨万千。)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诗题,你有什么要问问诗人吗?经过师生共同梳理,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诗人为什么睡不着觉?走出篱门干什么?心中有什么感慨?这样即营造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他们很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有的甚至急着从诗句中开始寻找,小声读了起来。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杜甫的《春夜喜雨》显然属于“有我之境”。题中的“喜”字正是对王国维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一“夜”字,点出雨来的时间,多么善解人意,在万籁俱寂时到来,丝毫不影响白天的游玩、工作;一“喜”字,让诗中表达的感情“呼之欲出”。我在上这一课时,直接出示题目,然后以“喜”字为切入点,抓“好”字来理解诗句:诗人喜从何来?在此基础上创设一种情景:温暖的春天终于来了,柔和的春雨在静夜里悄悄地洒落。这春雨,会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在交流中,学生明确了春雨的“好”。仁厚再加以引导和渲染,于是学生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相似经验,在一遍遍的品读中,一个活生生的诗人形象站在了面前,他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的喜悦,并且也被这种喜悦所感染。
  1.2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引导学生思考:从“独”字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在一遍遍的读中很容易就明白了“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情,知道了“倍思亲”时的孤单,理解了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形单影只的寂寞。
  1.3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学生经过讨论,最终达成一致: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芙蓉楼送辛渐》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学生彻底明白了诗人送别的对象、送别时的感情,朗读时就更容易还原诗人当时的心境。
  2培养语感——悟读的关键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它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
  2.1在反复吟诵中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吟咏、诵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不待解说,自晓其间”(朱熹语),而且可以在“读”中感受形象、意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于口,明于心”的语感。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乐感,最适合朗读。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浣花溪草堂”外的明媚春光。全诗一句写一景,组成一幅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色彩明丽的画卷。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及领读,指导学生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注意语调的高昂、舒缓、婉转等变化,读出诗的节律和音韵,让学生口、耳、眼、心并用,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诗句所蕴涵的形象、色彩、声音、情感和内在的意蕴,从而陶醉与诗人所描绘的大自然美景之中。
  2.2在品味佳词妙句中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离不开语言文字训练。我国古代诗歌,讲究炼词炼句。根据这个特点,在古诗教学中,可抓住作品中的佳词妙句作为语感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使学生感受诗人炼字炼句的精妙。
  比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尽”“又”二字,用得颇为传神。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金兵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
  师:你看到哪些人倒在马蹄之下?
  生:老人。
  生:妇女、孩子……
  师:他们还有泪吗?
  生:没有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尽”字,说明他们已经没有眼泪了,真是欲哭无泪。
  师:苦难的百姓除了哭泣,还能做些什么呢?
  生:什么也不能做,除了受奴役,就是等待。
  师:他们等了多少年?
  生:很多年。
  师:从哪里看出?
  生:“南望王师又一年”的 “又”说明是一年又一年,而不是一年。
  师:“又一年”是多少年?六十五年呐,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学生通过读,“又”字深深植根于他们脑海中,诗人陆游对百姓的同情,对金人的愤怒,对南宋小朝廷的失望也深深地烙在他们心间。
  2.3在情景想像中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古诗不仅语言优美,结构精巧,而且意境深远。如何使学生“入境”而“悟其神”?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必须驱谴我们的想像,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的想像,让他们在自己头脑中像过电影似的浮现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可启发学生根据诗句,结合课文插图,想像儿童追蝶,寻蝶的情景:“捉住它,捉住它!”一群小孩子奔跑着追逐一只金蝴蝶。那蝴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飞着,似乎在和孩子们戏耍。孩子们左追右追,眼看就要追上了。谁料那蝴蝶飞进菜园里去了。孩子们赶紧打开篱笆门跑进园里去寻找,只见满目金黄——油菜花开得正旺旺呢。他们在菜花丛中瞧呀瞧,瞧得眼花缭乱,哪里找得到蝴蝶的踪影!……学生通过想像,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意境美的陶冶。
  3化整为零——多读的捷径
  古诗文教学注重诵读训练,大学者都是从小就背下四书五经的。鲁迅在15岁时就差不多背下十三经;郭沫若曾经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个大冰山,入肚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融化,到那时候,可就是笔大财富了。语文教师“课堂”观念一定要淡薄,不一定只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古诗文,可以化整为零。
  3.1通过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每周中用一天中的十分钟时间的诵读课,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我答,或者是对诗竞赛,或者是各种古诗方面的游戏。
  3.2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3开展举办诗社,学以致用的活动。即吸收对古诗文兴趣特别浓的学生为诗社学员,并由艺术教师组织他们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3.4开设诗园,为学生提供舞台。内容可以是古诗的书画作品,可以是活用古诗的习作,做到点面结合,有经常性的活动,评出诵诗大王、小诗仙等。
  3.5组织手抄报编写活动,为学生提供编写、选材、绘画、书法方面的锻炼机会。并让学生根据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
  古诗“悦”读并不神秘,她的本质就是快乐。快乐的阅读会让学生的生命产生奇妙的光合作用,使他们的人生之路充满盎然诗意。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它不是一种机械运动,不可能有一种统一的操作方法,因此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可以有各种派系、各种模式,势必“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共同探索”。在时代的浪潮中,必须和时代同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担负起全面教育学生的重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从对未来人才素质培养着眼,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数学知识,还要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
期刊
班主任工作时间长了,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和同学  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批评、或  教育、或指点人生迷津、或指出缺点和失误。这样的做  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  是,事与愿违,学生往往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  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作为教师,一定  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  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
期刊
在课程的背景下,不仅要求课堂上的改革、创新,布置家庭作业,也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理念,凸显出个性化的特征,有利于技能,智能和创造才能的发展,弘扬他们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展学生的素质,怎样布置作业才能让学生积极去做,提高学生的实效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根据教材的特点,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  近年来“超市”之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作者简介:王云霞,女,2003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同年参加工作,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任化学教师,至今已送走两届毕业生。工作期间,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学法教法,多次获得教坛新秀、优秀教师,高考学科优秀教师等称号,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学生的历次评教中名列第一,努力做到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很幸运。03年开始工作,我接触的是传承多年的传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把握人物形象是鉴赏文学作品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教师注重课堂动态生成,注意调动学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深入分析,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体验;课堂生成;人物形象  [教学片段]  老师:前面,我们疏通了课文的大概意思,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词句分析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人物形象。你能按照上述方法,
期刊
美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曾说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作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从生活、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中捕捉灵感,由此及彼,从而拓展视野,获取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有了丰厚的生活根基,写文章时就不会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了。所以,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时刻注意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留心
期刊
作者简介:刘超云(1966.9-),男,河南三门峡灵宝人、汉、1992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一级教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现今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提高、全面发展、要求他们都成才。班上几十个学生都成才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自己的沟通能力,与学生交朋友成为学生的知己,让学生信任自己、亲近自己有什么事愿意与你交流。如何
期刊
古人云:“学精于思、思源于疑。”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来,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直到1864年大科学家牛顿先疑于“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落下来?”后才有“地球万有引力”发现的伟大成就。不疑不明,非疑不达。因此质疑能力应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创新始与质疑,能否提出问题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
期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今世界,科学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高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速,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水平的争,都急需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和关键在教育。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显然,创造教育中的创
期刊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发展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初中物理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课程,承担着物理启蒙教育的任务,是把学生领入奥妙无穷的物理世界和培养科学态度及观念的重要学科。教师在讲授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如果以学生科学探究为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如何发挥物理科学的探究优势,促进创新精神的培养呢?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