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中最难的部分,在集体备课的活动中教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受此启发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诗歌鉴赏有了一点思考,到底是先讲技巧,还是先将分析?在参阅了教育大家的理论分析、相关论文观点、反思以往诗歌鉴赏教学的基础上,认为课堂设计从诵读入手,类别举例分析过渡,最后总结出鉴赏技巧并加以练习运用,以达到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诗歌 鉴赏 意象 课堂实践 诵读
有关诗歌鉴赏的教学,教师们提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诗歌内容来介绍相关的鉴赏技巧,诸如人物形象的分类、景物特征的分类、表达技巧的分类、鉴赏思维模式的分类等。也有教师认为在鉴赏诗歌之前介绍相关的鉴赏技巧,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鉴赏技巧的训练。
在鉴赏过程中学习鉴赏方法,一部分教师们认为结合具体的诗句具体讲解一类鉴赏方略,展示诗歌鉴赏的语言表达方式、思维模式,便于学生笔记,留下深刻印象;一部分教师认为先展示诗歌鉴赏语言表达模式、思维模式,在学生识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按照鉴赏模式,组织语言对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思想感情进行鉴赏性的语言表述。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他提出接受学习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要是把教师讲授的内容整合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提取或应用。他认为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就是意义学习。这两个条件首先是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应该是实质性和非人为的,不能是牵强附会的,也不能是机械背诵的,这种联系应该是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已有知识之间,通过理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建立的逻辑关系;其二则是学生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使学生的旧知识得以改造,新知识获得新的意义。
按照这一理论观点,进行了课堂实践,在熟读文本,扫清了字音、字义障碍之后,让学生按照总结归纳出来的诗歌鉴赏模式对《登高》一诗进行鉴赏,检查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鉴赏成果,要求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演示成果,或者用书面语在黑板上展示,但是这两种教学设计都难以保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那么鉴赏活动是否能放在课外,通过作业的方式来完成呢?以问题开始,指明教学目标,以学生完成和教学目标相关的训练题作为课堂的主体,把评改训练题作为课程的过渡,将筛选优秀习作并且展示作为结束是否更能起到学习模仿,进而内化为鉴赏能力的效果?
在布置了诗歌鉴赏的练习题之后,通过整理学生们鉴赏练习发现,鉴赏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把握不准;第二综合分析能力不够,思路不清晰,表达不清晰;第三答题形式不规范,表现在言不由衷,不能用语言描述自己所想内容,缺少分析,脱离原文,用读后感替代鉴赏。鉴赏就是赏析诗歌意境形成的因素,关键是把握住诗句本身的含义,从诗句本身的语言信息中分析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而不是置诗句于一旁,大谈自己的感受。这种现象不仅是出现低年级的课堂上,在高考考生的试卷上也是非常常见的问题。
那么到底如何进行诗歌鉴赏教学课程的设计呢?
有学者提出,灵性是古典诗歌的一种鲜活气脉,非吟咏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白居易在《于元九书》中认为诗歌的抒情本质可以概括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程朱理学家在谈到学道时,心理状态要从容不迫,沉潜其中,不断玩索,自有所得,所谓“优游涵咏”,由此许多教师学者提出诗歌教学就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促使读者与诗词作品进行深刻的对话,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先生在《我是怎样讲析古典诗词的》一文中,也总结过自己当年的教学方式:“一曰通训诂,二曰明典故,三曰察背景,四曰考身世,最后归结到揆情度理这一总的原则,由它来统摄以上四点。”通训诂,就是对作品每一字、词都得有正确的理解;明典故,确保能正确理解作品中隐含的思想感情;背景、身世,能帮助读者从人生、社会的角度思考作品,参照作品加深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但在教学实践中,高质量的诵读,必须得有这么三个条件:1、学生学习具备高度的主动性,在初读过程中动手查找工具书,消除诵读中的读音障碍;2、学生具备探索的积极性,在复读过程中,找到理解上的盲点、障碍,为扫清理解上的障碍,自主寻找答案,在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还能积极提问,和同学讨论,向教师请教;3、对诗歌内容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对诗歌中含有的思想情感有粗略的感受。这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学生的学习行为满足不了这些要求,老师要积极的干预,在课堂教学模式中就少不了适当的解释字词的环节,当然还有正音,既是朗读感受文本的需要,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朗诵是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进诗歌,只有最大限度的读懂诗歌,才能够实现结合社会背景、作者身世进一步挖掘探索诗歌中的深层含义这一目标。
理解诗歌才能进行有效地鉴赏意象、意境,分析景物和情感之间的关联,就要注意和表达作者情感有关联的动词、修饰语、叠词、数量词等,特别是景物的修饰语既能表现景物的特征,也含有抒情的意義,景物的特征代表着某种感情要在学生心中形成概念,这样就能在以后的诗歌鉴赏中对诗歌意境的感受更快更准,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的论述:用越来越多的新事实让学生多次地思考这一规则,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一种有概括性的真理。故而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例子,例举大量的诗句,在比较异同中形成概念。因此在鉴赏教学中,设置分析同类诗歌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许多老师在鉴赏迁移中运用举例分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提高了,再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积累鉴赏性词语,模仿鉴赏式语句,也就不再是难题了。
参考书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
谢玲《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浅析》《新课程学习》2014.1期
唐林飞《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研究》杭州师范学院2006.5
韩宝珊《从高考试题分析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6
闫万学《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