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应用西比灵对患有偏头痛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4例患有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黛力新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黛力新与西比灵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偏头痛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头痛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西比灵对患有偏头痛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西比灵;偏头痛;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5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88-01
偏头痛是临床神经科中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该类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因此对其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我国偏头痛的实际临床发病率在0.99%左右,尽管发病率较高,但目前对其确切发病机制仍然不是十分了解,故治疗药物方面的研发面临着非常大的困惑[1]。本次研究对偏头痛患者应用西比灵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8.4±1.2)岁;患病时间1-14年,平均患病时间(4.6±0.8)年;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8.6±1.1)岁;患病时间1-13年,平均患病时间(4.5±0.7)年。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口服黛力新,每次1片,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
1.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口服黛力新,每次1片,每天一次,口服西比灵胶囊,每次5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头痛症状表现消失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偏头痛病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痊愈: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表现全部消失,患者生活、工作、学习彻底恢复正常。显效:头部疼痛强度的减轻程度达到或超过2级,伴随症状表现明显减轻。有效:头部疼痛强度的减轻程度达到1级,或症状发作的间隔时间明显延长,发作时头痛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无效:头部疼痛强度的减轻程度没有达到1级,或头痛程度明显加重,症状发作时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2]。
1.5 数据处理 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数加减标准差(χ±s)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P<0.05,我们则可以认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头痛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接受黛力新治疗后(7.48±2.13)d头痛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12.37±1.28)d;治疗组患者接受黛力新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后(4.96±1.83)d头痛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8.15±1.79)d。两组患者头痛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偏头痛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偏头痛病情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 讨 论
西比灵是第三型哌嗪衍生物的一种,用时也是一种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不会对正常的细胞钙平衡造成任何影响,仅对处于缺氧状态下开放的钙通道起到明显的阻滞作用,对钙离子的内流过程产生抑制,阻止钙离子进入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内部,使外周血管充分扩张,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有效保护[3]。该药物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新型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其可容性非常理想,通过血脑屏障比较容易,对脑血管平滑肌产生的特异性和选择性较强。且作为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中唯一的一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不会对正常细胞的钙平衡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可以将平滑肌动作电位阻断,使钙的内流速度明显延缓,导致血管进一步扩张,对脑缺血、缺氧状态进行彻底纠正,从而使颅外血管过度搏动现象得以缓解,并且防止出现反应性颅外血管扩张症状,另外该药物还可以对由于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钾等引起的脑血管收缩现象进行有效抑制。它还可以对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维持,使三磷酸腺苷、胶原乳胶颗粒、花生四烯酸导致出现的血小板聚集和血管痉挛现象得到控制[4]。总之,西比灵通过阻断动脉收缩的最终途径,阻止脑血管收缩,对缺血缺氧状态进行纠正,使继发性颅外血管扩张现象得以缓解。
参考文献
[1] 匡培根,吴卫平.偏头痛发病机理及治疗与预防的新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12):109-110.
[2] 朱成全,薛秀琼,陈宝田,等.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11,11(14):137-138.
[3] 赵映虹,刘正.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TCD检查对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17(16):349-350.
[4] 尹宗信.氟桂嗪的临床药理及其在神经科的应用[J].新药与临床,2009,15(15):298-299.
【关键词】 西比灵;偏头痛;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5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88-01
偏头痛是临床神经科中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该类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因此对其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我国偏头痛的实际临床发病率在0.99%左右,尽管发病率较高,但目前对其确切发病机制仍然不是十分了解,故治疗药物方面的研发面临着非常大的困惑[1]。本次研究对偏头痛患者应用西比灵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8.4±1.2)岁;患病时间1-14年,平均患病时间(4.6±0.8)年;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8.6±1.1)岁;患病时间1-13年,平均患病时间(4.5±0.7)年。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口服黛力新,每次1片,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
1.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口服黛力新,每次1片,每天一次,口服西比灵胶囊,每次5mg,每天一次,计划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头痛症状表现消失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偏头痛病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痊愈: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表现全部消失,患者生活、工作、学习彻底恢复正常。显效:头部疼痛强度的减轻程度达到或超过2级,伴随症状表现明显减轻。有效:头部疼痛强度的减轻程度达到1级,或症状发作的间隔时间明显延长,发作时头痛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无效:头部疼痛强度的减轻程度没有达到1级,或头痛程度明显加重,症状发作时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2]。
1.5 数据处理 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数加减标准差(χ±s)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P<0.05,我们则可以认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头痛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接受黛力新治疗后(7.48±2.13)d头痛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12.37±1.28)d;治疗组患者接受黛力新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后(4.96±1.83)d头痛症状表现消失,共计用药治疗(8.15±1.79)d。两组患者头痛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偏头痛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偏头痛病情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 讨 论
西比灵是第三型哌嗪衍生物的一种,用时也是一种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不会对正常的细胞钙平衡造成任何影响,仅对处于缺氧状态下开放的钙通道起到明显的阻滞作用,对钙离子的内流过程产生抑制,阻止钙离子进入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内部,使外周血管充分扩张,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有效保护[3]。该药物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新型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其可容性非常理想,通过血脑屏障比较容易,对脑血管平滑肌产生的特异性和选择性较强。且作为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中唯一的一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不会对正常细胞的钙平衡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可以将平滑肌动作电位阻断,使钙的内流速度明显延缓,导致血管进一步扩张,对脑缺血、缺氧状态进行彻底纠正,从而使颅外血管过度搏动现象得以缓解,并且防止出现反应性颅外血管扩张症状,另外该药物还可以对由于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钾等引起的脑血管收缩现象进行有效抑制。它还可以对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维持,使三磷酸腺苷、胶原乳胶颗粒、花生四烯酸导致出现的血小板聚集和血管痉挛现象得到控制[4]。总之,西比灵通过阻断动脉收缩的最终途径,阻止脑血管收缩,对缺血缺氧状态进行纠正,使继发性颅外血管扩张现象得以缓解。
参考文献
[1] 匡培根,吴卫平.偏头痛发病机理及治疗与预防的新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12):109-110.
[2] 朱成全,薛秀琼,陈宝田,等.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11,11(14):137-138.
[3] 赵映虹,刘正.典型偏头痛和普通型偏头痛TCD检查对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17(16):349-350.
[4] 尹宗信.氟桂嗪的临床药理及其在神经科的应用[J].新药与临床,2009,15(15):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