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生动形象 风趣幽默 绘声绘色 准确无误 简明规范 达情达意 生命旺盛 抑扬顿挫
一盆鲜花,会使你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你疲劳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你奋发向上的力量;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会让你留恋忘返……从学生时代到今天的教师生涯,我接触了不少教师。有的教师讲课,听起来是一种享受。亲切自然、幽默风趣、抑扬顿挫、音调和谐,铿锵有力,把精妙的课文内容讲解得引人入胜、惟妙惟肖,听得人心里甜甜的。而有的老师说话有气无力,叫人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语言,即使再好的课文,准备得再充分,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课堂语言的艺术。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研究語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我们教师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是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应该怎样体现呢?
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绘声绘色的情感性
幽默的语言是最聪颖、睿智的语言。它可耐学生细细品味,能启发他们的思维。幽默的语言也是平和的语言,隽永、含蓄、轻松。一个知识再渊博的老师,如果他的语言不够吸引学生,他也不是一个最好的老师。相反,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哪怕他的学历不是很高,他或许会获得更多的学生喜欢。教育家魏书生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优秀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尽可能使后进生在愉快的和谐的气氛中受到鼓舞”。课堂语言幽默必须建立在对课文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同时要求语文教师有扎实的功底。语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完全在于它是一种心声,是一种思想感情的流露。教师只有把对学生、对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注情于声、以情动人、以声引人。只有通过这种包含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过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表情,都要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准确而充分地表现出教材内容的真知灼情,以及教者热爱事业、热爱学生、渴求知识的真情实感,是非清楚,爱憎分明,以情传情,以情激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一片爱心,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好地感知、理解、巩固新知识。
二、准确无误,简明规范.达情达意的准确性
上课时,老师的语言或轻或重,或快或慢,都要收发自如,强弱得当。让学生的思想之弦,始终随着你语言的指挥棒跳动。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简明规范。既不能口若悬河,夸夸奇谈,背离主题,不着边际,又不能语不达意,敷衍塞责。要深思熟虑,字斟句酌,言简意赅。准确性,或称之为科学性。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还是归纳技巧,都应该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豁然开朗,恰如拨开迷雾见日月。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乎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三、感情真挚,生命旺盛,激情盎然的亲切性
语言亲切必须以感情真挚为前提。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语言平淡,缺少感情,那么,课堂将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有了感情,教学才会有生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满怀激情地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欢快时,如泉水叮咚,轻松流畅;激昂时,是疾风骤雨,呼啸而过;悲壮时,凝重低沉,惋惜之情油然可见。这种充满激情的语言将会成功的燃起学生内心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与老师一同领略语文的无限风光。《荷塘月色》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通过描绘素静、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现实的一种淡淡的忧愁和苦闷的心情。一位老师在讲《荷塘月色》时,他首先引用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着引入课文,又说:六月的西湖莲叶满湖,别有一番情趣。
四、声情并茂、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节奏性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有自己的节奏,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有节奏,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节奏,体育运动有节奏,课堂教学语言同样也有节奏。课堂教学语言的节奏,是指语言速度的高低,声调的抑扬,结构的疏密,情感的急缓,这是由教师内心情感引起的语言快慢急缓的变化,它以情感变化为基础,与表达思想内容的节奏一致。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语言,它是一种有声语言,是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的听觉系统后,被学生所接受的。恰当地运用其节奏停顿,做到抑扬顿挫,清晰明快,和谐流畅,具有音乐般的旋律,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避免单调刺激,减少学生的疲劳,使教学气氛和谐轻松。总之,教师语言应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生动,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
一盆鲜花,会使你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你疲劳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你奋发向上的力量;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会让你留恋忘返……从学生时代到今天的教师生涯,我接触了不少教师。有的教师讲课,听起来是一种享受。亲切自然、幽默风趣、抑扬顿挫、音调和谐,铿锵有力,把精妙的课文内容讲解得引人入胜、惟妙惟肖,听得人心里甜甜的。而有的老师说话有气无力,叫人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语言,即使再好的课文,准备得再充分,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课堂语言的艺术。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研究語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我们教师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是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应该怎样体现呢?
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绘声绘色的情感性
幽默的语言是最聪颖、睿智的语言。它可耐学生细细品味,能启发他们的思维。幽默的语言也是平和的语言,隽永、含蓄、轻松。一个知识再渊博的老师,如果他的语言不够吸引学生,他也不是一个最好的老师。相反,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哪怕他的学历不是很高,他或许会获得更多的学生喜欢。教育家魏书生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是优秀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尽可能使后进生在愉快的和谐的气氛中受到鼓舞”。课堂语言幽默必须建立在对课文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同时要求语文教师有扎实的功底。语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完全在于它是一种心声,是一种思想感情的流露。教师只有把对学生、对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注情于声、以情动人、以声引人。只有通过这种包含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才能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过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表情,都要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准确而充分地表现出教材内容的真知灼情,以及教者热爱事业、热爱学生、渴求知识的真情实感,是非清楚,爱憎分明,以情传情,以情激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一片爱心,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好地感知、理解、巩固新知识。
二、准确无误,简明规范.达情达意的准确性
上课时,老师的语言或轻或重,或快或慢,都要收发自如,强弱得当。让学生的思想之弦,始终随着你语言的指挥棒跳动。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简明规范。既不能口若悬河,夸夸奇谈,背离主题,不着边际,又不能语不达意,敷衍塞责。要深思熟虑,字斟句酌,言简意赅。准确性,或称之为科学性。这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还是归纳技巧,都应该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豁然开朗,恰如拨开迷雾见日月。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乎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三、感情真挚,生命旺盛,激情盎然的亲切性
语言亲切必须以感情真挚为前提。语文课堂上,如果教师语言平淡,缺少感情,那么,课堂将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有了感情,教学才会有生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满怀激情地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欢快时,如泉水叮咚,轻松流畅;激昂时,是疾风骤雨,呼啸而过;悲壮时,凝重低沉,惋惜之情油然可见。这种充满激情的语言将会成功的燃起学生内心的欲望,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与老师一同领略语文的无限风光。《荷塘月色》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全文通过描绘素静、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现实的一种淡淡的忧愁和苦闷的心情。一位老师在讲《荷塘月色》时,他首先引用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着引入课文,又说:六月的西湖莲叶满湖,别有一番情趣。
四、声情并茂、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节奏性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有自己的节奏,自然界的四季变化有节奏,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节奏,体育运动有节奏,课堂教学语言同样也有节奏。课堂教学语言的节奏,是指语言速度的高低,声调的抑扬,结构的疏密,情感的急缓,这是由教师内心情感引起的语言快慢急缓的变化,它以情感变化为基础,与表达思想内容的节奏一致。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语言,它是一种有声语言,是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的听觉系统后,被学生所接受的。恰当地运用其节奏停顿,做到抑扬顿挫,清晰明快,和谐流畅,具有音乐般的旋律,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避免单调刺激,减少学生的疲劳,使教学气氛和谐轻松。总之,教师语言应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生动,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