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传统教师的“一言堂”,在课堂上给了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作者通过学习及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 有效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而更具体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即把班级分成以3~6人为一个小组单位的学习集体,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活动,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通常展开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以达到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都有机会开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正因为如此,在新课程的实验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很自然地采用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有的教师自豪地说:“我每节课都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甚至许多教师在评课时,把课堂上有没有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是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体现自主学习标准。所以在教学公开课、教学观摩课上及常规教学过程中,总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但在听课与调查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
由此可见,如今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缺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及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很多英语教师认为英语课堂读读背背的东西多,主观性强,合作学习不好操作、难以把控。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下面主要阐述我在课堂上是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1.通过课前的一分钟对话或短剧表演,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不仅提高自身的语音、语调,还养成大声说英语的好习惯。2.短语竞赛。其中一个同学说汉语,另一个同学快速地说出英语。如果不会的话,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做补充。3.小组长带读课文或单词。在这期间,各个小组成员必须解决不懂单词的读音,解决语言障碍。4.讲解重难点之前,学生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讨论交流,再小组进行汇总,之后各个小组展示,展示可以口头展示也可以板书展示。5.当堂检测。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先小组讨论交流,之后进行小组展示并讲解。以上的合作学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即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互换角色,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同时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成为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各组成员自己推荐带头人——小组长。同时明确在合作中不论是讨论、探究、商议还是争执,最终都是为了合作的成功。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3.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之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最有成效。
四、引进竞争机制
课堂上引进竞争机制对于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生性争强好胜,注意力不集中,现在为了小组的竞赛成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每个小组成员都团结一致、不断努力为自己的小组争取成绩。这样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积极的学习气氛。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在学习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努力挖掘其优势,不仅会带给学生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會使教师真正解放,从而更从容地驾驭课堂。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将继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奥马利.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 有效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而更具体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即把班级分成以3~6人为一个小组单位的学习集体,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活动,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通常展开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以达到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都有机会开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正因为如此,在新课程的实验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很自然地采用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有的教师自豪地说:“我每节课都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甚至许多教师在评课时,把课堂上有没有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是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否体现自主学习标准。所以在教学公开课、教学观摩课上及常规教学过程中,总少不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但在听课与调查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
由此可见,如今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缺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及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很多英语教师认为英语课堂读读背背的东西多,主观性强,合作学习不好操作、难以把控。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下面主要阐述我在课堂上是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1.通过课前的一分钟对话或短剧表演,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不仅提高自身的语音、语调,还养成大声说英语的好习惯。2.短语竞赛。其中一个同学说汉语,另一个同学快速地说出英语。如果不会的话,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做补充。3.小组长带读课文或单词。在这期间,各个小组成员必须解决不懂单词的读音,解决语言障碍。4.讲解重难点之前,学生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讨论交流,再小组进行汇总,之后各个小组展示,展示可以口头展示也可以板书展示。5.当堂检测。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先小组讨论交流,之后进行小组展示并讲解。以上的合作学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即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互换角色,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三、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同时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成为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各组成员自己推荐带头人——小组长。同时明确在合作中不论是讨论、探究、商议还是争执,最终都是为了合作的成功。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3.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之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最有成效。
四、引进竞争机制
课堂上引进竞争机制对于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生性争强好胜,注意力不集中,现在为了小组的竞赛成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每个小组成员都团结一致、不断努力为自己的小组争取成绩。这样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积极的学习气氛。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在学习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努力挖掘其优势,不仅会带给学生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會使教师真正解放,从而更从容地驾驭课堂。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将继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并使之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奥马利.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