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术本属中性,可为什么其运用却往往伴随着技术陷阱?马克思与马尔库塞都从技术异化入手进行解构,不过前者总是遵循实践论感性到理性的路径,善于从异化表象去发掘背后深层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后者基本抛弃社会矛盾分析法,只从人性、意识形态层面进行解读,二者的技术批判路径大相径庭,一个写实,一个略显浪漫,其留给后人的遗产自然不尽相同。
关键词:马克思 马尔库塞 技术批判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46-02
技术是人类智慧结晶,与人、自然和社会的互动构成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运用却时常产生与人类预期截然相反的结果,似乎技术进步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学界称为“技术悖论”。对于这个命题,生活在资本主义技术上升期的马克思给予较早关注,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为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马克思正是通过考察技术异化,从而开创了技术批判先河。马尔库塞生活在资本主义技术相对成熟期,其时,技术已侵入并控制社会各领域,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激进哲人,他敏感地意识到技术社会的极权性和奴役性,在《单向度的人》导言中他开宗明义:“生产装备趋向于变成极权性……面对这个社会的极权主义特征,技术‘中立性’的传统概念不再能够得以维持”,马尔库塞也由此构建其技术批判思想。纵览二者的技术哲学,共同点是他们均从技术异化视角来解构技术的“二律背反”现象,但他们的技术批判路径却大相径庭,前者侧重于现实革命主义批判,并试图揭示资本主义技术进步与背后一系列社会方式的互动,后者却整体落入旧的现实主义批判窠臼且略显浪漫,至于人类怎样走出技术悖论怪圈他们留给后人的启迪自然不尽相同。
一、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判路径与风格比较
马克思的技术批判总是从唯物史观出发,按照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统一,并遵循实践论“感性到理性”路径,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目的是从技术异化表象去发掘背后深层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因而是一种现实革命主义的批判风格。
马克思先是从历史维度考察了技术与劳动的异化。“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活机构的肌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做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技术史考察发现,技术并没有减轻劳动强度,相反却加剧了对工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机器劳动极度的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即是说,人类本应是机器的主人,但机器工业社会中,机器与人——工具性与自主性却变换了自己的位置,机器成为工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工人变成机器的一个器官,就像卓别林在《摩登时代》淋漓尽致的演绎一样,工厂变成傅立叶所称的“温和的监狱”。
马克思进一步地从现实维度考察了技术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因为机器使用在创造出更多产品的同时也缩短了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引起劳动力贬值,“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手稿》Ⅰ中,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产品经过劳动成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可为什么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像同一个异己物的关系呢?是什么因素使然?神?自然界?显然不是,马克思通过技术与资本主义最普遍因素——劳动与产品的异化表象入手,按照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统一进行剥茧抽丝,发现技术异化表象的背后有更深层的根源,它属于另一个存在物,即工人通过异化劳动生产出来的资本家连同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私有财产。从异化劳动到私有财产,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商业、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异化劳动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
人类发明机器的目的在于减轻肌肉力强度,将劳动对象变成自己类生活的对象化,但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却使劳动具有强制性和奴役性;同样,技术本可以增加生产者的财富,但其资本主义运用却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马克思以技术异化为批判武器,突破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而是从技术的制度属性寻找深层根源,认为这是技术被置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并执行资本逻辑的结果,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产生劳动的中心机器不仅是自动机,而且是专制君主”,当技术为资本家控制,化身为人格化资本时,成为资本家驾驭劳动的权力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工具,才使技术背上“悖论”之说,其目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阶级矛盾进行解构,所以马克思指出: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
马尔库塞技术批判是从技术与人性的异化入手的,他看到技术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福祉,同时却催生了大量的虚假需求,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或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他认为,这些虚假需求压制了人性自由发展,在技术盛世里,如果工人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打字员同她的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那么,先前那种自由、平等名义下的否定与抗议将不复存在,人也就变成单向度的人。可悲的是人们放弃了人性自由发展却又自感幸福,马尔库塞认为这种看似舒舒服服、平平稳稳的生活,实质上是充斥着虚假的不自由的生活,生活在技术盛世里的工人是受抬举的奴隶,他由此断定:“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
之后,马尔库塞进一步推演出技术与政治社会的异化——技术社会的极权性。在他看来,技术社会是一个没有反对派的社会,从政治领域看,“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设想为一种政治革命:无产阶级摧毁资本主义的政治设施,但保留它的技术设施并使它从属与社会主义。”然而,技术进步却成功地消灭了危害其继续存在的政治派别,因为人们都在分享制度好处。除此以外,在意识形态领域,技术的合理性及统治逻辑同样造成思想、艺术的异化,资产阶级成功地控制着话语权,对语言实行全面管理,把多向度的语言缩略并清洗为带有技术烙印的单向度语言,“正是这些术语命令、组织、引导人们去做、去买、去接受”使得否定性思维变成被击败的抗议逻辑。文化与审美也有被技术征服的趋势,他指出:今天,高层文化与现实的“间距”已被克服,文化中心变成商业中心,早期资本主义文学中那些反叛角色已被征服……,且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总之,由否定性思维到肯定性思维,这是技术社会的基本特征。
通读《单向度的人》发现,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判透析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情愫,从中我们解读出他对资本主义的技术控制导致人性多维性沦丧有所控诉,这是其技术哲学的闪光点,也是他“人文理性”主张下的名至实归。然而,这种抛弃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这个社会矛盾基本分析法,注定了他的技术批判无法触及技术悖论背后属于经济基础层面的深度因子而整体落入了旧的批判现实主义俗套,仅仅是一个表象走向另一个表象,因而其解构略显苍白甚至于浪漫。另外,他基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强度的消减、蓝领工人白领化以及非生产性工人增加甚至作出“无产阶级融合论”这样离经叛道的判断,作为西马学者,是对马克思的一种彻头彻尾的悖逆,也是他对千年伟人马克思无法望其项背的原因之一。
二、为人类走出技术悖论二者寄予不同的期望
技术提升了劳动内涵,而劳动创造了人类福利,尽管技术异化展示了其反人类的一面,但马克思并不赞同将技术悖论归因于技术本身,更是坚决反对废除现代技术,这与技术悲观主义者给技术戴上“原罪”截然不同,他说:“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马克思通过考察技术史发现,工业社会之前,人与技术是和谐的,为什么之后却时常出现工人毁坏机器现象,工人怠工一浪接过一浪,关键在于机器的人格化与资本化,这点马克思做了精辟总结:“可以写出整整一部历史,说明1830年以来的许多发明,都只是作为资本对付工人的暴动的武器而出现的。”由此,马克思从革命现实主义出发,将技术批判转化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从而把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即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把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控制下解放出来,人类才能走出技术悖论怪圈,后工业化时期,“……工人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式。”
基于技术异化的结果——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的社会,马尔库塞为人类走出技术悖论设计了乌托邦式路径。首先是寄希望于人性的否定性回归,他高举人文关怀旗帜大声疾呼:“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什么和实际选择什么。”套用我国思想家老子的话就是要“反其性而复其初”,即回复人性的全面自由,反对技术对人性的压抑与挤出。然后是意识形态革命,他反对充满技术和商品韵味的文化艺术方式,因为它们令人们失去理性而麻木不仁,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至于谁堪当此任?他根据技术进步导致新的社会分层,认为“人民,这个先前社会的变革酵素,已经‘上升’为团结酵素。”因为被技术奴性化,他不把人类克服技术悖论寄希望于他们,转而去寻求新的力量——亚阶层,即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流浪汉、局外人和失业者,认为“当他们为争取公民权聚集起来走向街头时……可能标志着一个时期终结的开端。”在《单向度的人》结尾处他意味深长地引用了瓦尔特·本杰明的话说: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三、二者技术批判思想不同的当代启迪
技术本属中性,但其运用却是一把双刃剑,正如克隆技术有助于解释生命现象,同时也产生人伦争议一样,所以居里说:科学并无罪,有罪的是不好地利用科学的人。如何避免技术陷阱?马克思与马尔库塞技术哲学给人类留下不同的遗产,值得人类甄别对待。
一是因势利导还是因噎废食?不容否认,当今社会仍存在着阶级差别与分工差异,彻底摆脱技术陷阱的时候恐为时尚早,只有人类达成马克思语境中的“自由联合体”时,那时劳动成为第一需要,技术才完全变成人类本身的和谐因素,达成真正的“技术文明”。马克思技术观主张人类应打破技术宿命论,技术无所谓原罪,相反,正如马克思主张“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一样,走出技术悖论人类应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学会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马尔库塞只看到技术被资本主义成功控制而产生消极现象就将技术悖论归咎于技术本身,这种对技术采取否定性、激进式的批判容易导致人类对技术的因噎废食,即技术悲观主义甚至是反科学技术。
二是如何厘清技术的服务边界?随着“技术帝国”与“技术经济”崛起,马克思语境中的技术人格化与资本化得到强化,技术越来越脱离活劳动而成为价值的独立源泉,它们利用技术资本的统治力量在全球化中攫取垄断利润,后发国家有被技术边缘化趋(下转第51页)(上接第47页)势。技术本然应是普世的,技术无国界,不该只为少数人服务,马克思说:“资本迫使科学为自己服务,从而不断地迫使反叛的工人就范。”这句话的后现代取向就是说:只有打破技术服务边界的藩篱,摧毁技术资本的全球体系,把技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技术才能显示其普世价值。可惜,马尔库塞放弃了技术的制度属性及阶级属性分析,相对马克思写实的批判风格,显然,他无法给人类走出技术陷阱提供更好药方,他寄予期望的所谓亚阶层,注定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三是如何打破“技术政治”而还原“绿色政治”?《单向度的人》导言指出:“我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已然抛弃“中立概念”而充满着政治含义,资本主义统治形式越来越变成了“技术的、生产的、甚至是福利的”,这让他痛心疾首,他基于人文理性呼吁人的否定性回归,倡导人们敢于对“技术政治”说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把技术与社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考察,认为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否异化取决于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否协调,是否有科学的技术伦理保障技术与人、社会的良性互动,实际上已给后人打破“技术统治”找到了一座思想桥梁,即打破技术统治藩篱,还原于绿色政治。当今可持续发展、生态主义、绿色GDP等思潮都从他那里汲取了营养,为人类构建工业文明时代科学的技术伦理,克服技术悖论遗留下一笔珍贵遗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尔库塞.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马克思.资本论(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4)(责编:贾伟)
关键词:马克思 马尔库塞 技术批判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46-02
技术是人类智慧结晶,与人、自然和社会的互动构成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但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运用却时常产生与人类预期截然相反的结果,似乎技术进步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学界称为“技术悖论”。对于这个命题,生活在资本主义技术上升期的马克思给予较早关注,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为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马克思正是通过考察技术异化,从而开创了技术批判先河。马尔库塞生活在资本主义技术相对成熟期,其时,技术已侵入并控制社会各领域,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激进哲人,他敏感地意识到技术社会的极权性和奴役性,在《单向度的人》导言中他开宗明义:“生产装备趋向于变成极权性……面对这个社会的极权主义特征,技术‘中立性’的传统概念不再能够得以维持”,马尔库塞也由此构建其技术批判思想。纵览二者的技术哲学,共同点是他们均从技术异化视角来解构技术的“二律背反”现象,但他们的技术批判路径却大相径庭,前者侧重于现实革命主义批判,并试图揭示资本主义技术进步与背后一系列社会方式的互动,后者却整体落入旧的现实主义批判窠臼且略显浪漫,至于人类怎样走出技术悖论怪圈他们留给后人的启迪自然不尽相同。
一、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判路径与风格比较
马克思的技术批判总是从唯物史观出发,按照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统一,并遵循实践论“感性到理性”路径,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目的是从技术异化表象去发掘背后深层的政治经济学意义,因而是一种现实革命主义的批判风格。
马克思先是从历史维度考察了技术与劳动的异化。“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活机构的肌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做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技术史考察发现,技术并没有减轻劳动强度,相反却加剧了对工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机器劳动极度的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即是说,人类本应是机器的主人,但机器工业社会中,机器与人——工具性与自主性却变换了自己的位置,机器成为工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工人变成机器的一个器官,就像卓别林在《摩登时代》淋漓尽致的演绎一样,工厂变成傅立叶所称的“温和的监狱”。
马克思进一步地从现实维度考察了技术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因为机器使用在创造出更多产品的同时也缩短了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引起劳动力贬值,“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手稿》Ⅰ中,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产品经过劳动成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可为什么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像同一个异己物的关系呢?是什么因素使然?神?自然界?显然不是,马克思通过技术与资本主义最普遍因素——劳动与产品的异化表象入手,按照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统一进行剥茧抽丝,发现技术异化表象的背后有更深层的根源,它属于另一个存在物,即工人通过异化劳动生产出来的资本家连同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私有财产。从异化劳动到私有财产,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商业、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异化劳动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
人类发明机器的目的在于减轻肌肉力强度,将劳动对象变成自己类生活的对象化,但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却使劳动具有强制性和奴役性;同样,技术本可以增加生产者的财富,但其资本主义运用却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马克思以技术异化为批判武器,突破了技术的工具属性,而是从技术的制度属性寻找深层根源,认为这是技术被置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并执行资本逻辑的结果,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产生劳动的中心机器不仅是自动机,而且是专制君主”,当技术为资本家控制,化身为人格化资本时,成为资本家驾驭劳动的权力和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工具,才使技术背上“悖论”之说,其目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阶级矛盾进行解构,所以马克思指出: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
马尔库塞技术批判是从技术与人性的异化入手的,他看到技术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福祉,同时却催生了大量的虚假需求,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或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他认为,这些虚假需求压制了人性自由发展,在技术盛世里,如果工人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打字员同她的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那么,先前那种自由、平等名义下的否定与抗议将不复存在,人也就变成单向度的人。可悲的是人们放弃了人性自由发展却又自感幸福,马尔库塞认为这种看似舒舒服服、平平稳稳的生活,实质上是充斥着虚假的不自由的生活,生活在技术盛世里的工人是受抬举的奴隶,他由此断定:“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
之后,马尔库塞进一步推演出技术与政治社会的异化——技术社会的极权性。在他看来,技术社会是一个没有反对派的社会,从政治领域看,“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设想为一种政治革命:无产阶级摧毁资本主义的政治设施,但保留它的技术设施并使它从属与社会主义。”然而,技术进步却成功地消灭了危害其继续存在的政治派别,因为人们都在分享制度好处。除此以外,在意识形态领域,技术的合理性及统治逻辑同样造成思想、艺术的异化,资产阶级成功地控制着话语权,对语言实行全面管理,把多向度的语言缩略并清洗为带有技术烙印的单向度语言,“正是这些术语命令、组织、引导人们去做、去买、去接受”使得否定性思维变成被击败的抗议逻辑。文化与审美也有被技术征服的趋势,他指出:今天,高层文化与现实的“间距”已被克服,文化中心变成商业中心,早期资本主义文学中那些反叛角色已被征服……,且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总之,由否定性思维到肯定性思维,这是技术社会的基本特征。
通读《单向度的人》发现,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判透析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情愫,从中我们解读出他对资本主义的技术控制导致人性多维性沦丧有所控诉,这是其技术哲学的闪光点,也是他“人文理性”主张下的名至实归。然而,这种抛弃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这个社会矛盾基本分析法,注定了他的技术批判无法触及技术悖论背后属于经济基础层面的深度因子而整体落入了旧的批判现实主义俗套,仅仅是一个表象走向另一个表象,因而其解构略显苍白甚至于浪漫。另外,他基于技术进步对劳动强度的消减、蓝领工人白领化以及非生产性工人增加甚至作出“无产阶级融合论”这样离经叛道的判断,作为西马学者,是对马克思的一种彻头彻尾的悖逆,也是他对千年伟人马克思无法望其项背的原因之一。
二、为人类走出技术悖论二者寄予不同的期望
技术提升了劳动内涵,而劳动创造了人类福利,尽管技术异化展示了其反人类的一面,但马克思并不赞同将技术悖论归因于技术本身,更是坚决反对废除现代技术,这与技术悲观主义者给技术戴上“原罪”截然不同,他说:“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马克思通过考察技术史发现,工业社会之前,人与技术是和谐的,为什么之后却时常出现工人毁坏机器现象,工人怠工一浪接过一浪,关键在于机器的人格化与资本化,这点马克思做了精辟总结:“可以写出整整一部历史,说明1830年以来的许多发明,都只是作为资本对付工人的暴动的武器而出现的。”由此,马克思从革命现实主义出发,将技术批判转化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从而把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即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把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控制下解放出来,人类才能走出技术悖论怪圈,后工业化时期,“……工人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运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式。”
基于技术异化的结果——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的社会,马尔库塞为人类走出技术悖论设计了乌托邦式路径。首先是寄希望于人性的否定性回归,他高举人文关怀旗帜大声疾呼:“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而是个人能够选择什么和实际选择什么。”套用我国思想家老子的话就是要“反其性而复其初”,即回复人性的全面自由,反对技术对人性的压抑与挤出。然后是意识形态革命,他反对充满技术和商品韵味的文化艺术方式,因为它们令人们失去理性而麻木不仁,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至于谁堪当此任?他根据技术进步导致新的社会分层,认为“人民,这个先前社会的变革酵素,已经‘上升’为团结酵素。”因为被技术奴性化,他不把人类克服技术悖论寄希望于他们,转而去寻求新的力量——亚阶层,即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流浪汉、局外人和失业者,认为“当他们为争取公民权聚集起来走向街头时……可能标志着一个时期终结的开端。”在《单向度的人》结尾处他意味深长地引用了瓦尔特·本杰明的话说: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三、二者技术批判思想不同的当代启迪
技术本属中性,但其运用却是一把双刃剑,正如克隆技术有助于解释生命现象,同时也产生人伦争议一样,所以居里说:科学并无罪,有罪的是不好地利用科学的人。如何避免技术陷阱?马克思与马尔库塞技术哲学给人类留下不同的遗产,值得人类甄别对待。
一是因势利导还是因噎废食?不容否认,当今社会仍存在着阶级差别与分工差异,彻底摆脱技术陷阱的时候恐为时尚早,只有人类达成马克思语境中的“自由联合体”时,那时劳动成为第一需要,技术才完全变成人类本身的和谐因素,达成真正的“技术文明”。马克思技术观主张人类应打破技术宿命论,技术无所谓原罪,相反,正如马克思主张“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一样,走出技术悖论人类应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学会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马尔库塞只看到技术被资本主义成功控制而产生消极现象就将技术悖论归咎于技术本身,这种对技术采取否定性、激进式的批判容易导致人类对技术的因噎废食,即技术悲观主义甚至是反科学技术。
二是如何厘清技术的服务边界?随着“技术帝国”与“技术经济”崛起,马克思语境中的技术人格化与资本化得到强化,技术越来越脱离活劳动而成为价值的独立源泉,它们利用技术资本的统治力量在全球化中攫取垄断利润,后发国家有被技术边缘化趋(下转第51页)(上接第47页)势。技术本然应是普世的,技术无国界,不该只为少数人服务,马克思说:“资本迫使科学为自己服务,从而不断地迫使反叛的工人就范。”这句话的后现代取向就是说:只有打破技术服务边界的藩篱,摧毁技术资本的全球体系,把技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技术才能显示其普世价值。可惜,马尔库塞放弃了技术的制度属性及阶级属性分析,相对马克思写实的批判风格,显然,他无法给人类走出技术陷阱提供更好药方,他寄予期望的所谓亚阶层,注定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三是如何打破“技术政治”而还原“绿色政治”?《单向度的人》导言指出:“我们社会的突出之处是……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那些离心的社会力量。”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已然抛弃“中立概念”而充满着政治含义,资本主义统治形式越来越变成了“技术的、生产的、甚至是福利的”,这让他痛心疾首,他基于人文理性呼吁人的否定性回归,倡导人们敢于对“技术政治”说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把技术与社会生产方式联系起来考察,认为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否异化取决于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否协调,是否有科学的技术伦理保障技术与人、社会的良性互动,实际上已给后人打破“技术统治”找到了一座思想桥梁,即打破技术统治藩篱,还原于绿色政治。当今可持续发展、生态主义、绿色GDP等思潮都从他那里汲取了营养,为人类构建工业文明时代科学的技术伦理,克服技术悖论遗留下一笔珍贵遗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尔库塞.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马克思.资本论(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作者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4)(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