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自勇上小学的时候,每到中午,都会有一个“差事”,就是听从母亲吩咐,去工艺品厂车间叫父亲吃饭。他永远不会忘记,那是一个从没有结果的呼唤。因为,父亲——冀派内画壶代表人物王习三为艺术创作废寝忘食早已成为常事。一到岗位,他或是一手紧握内画壶,一手执笔勾画;或是拿着画样,陷入深深思索中,似乎听不到儿子的声音。有时,旅游外宾来访,一面对父亲的作品不断称道,一面拍摄父亲工作的姿态。少年时,他清楚地记得,一位名叫艾伦森·艾格达的美国老人拿出12万美元,收藏了王习三创作的一套清代帝后肖像鼻烟壶,又专程来拜访父亲。那时候,王自勇眼中的父亲就像他手中的鼻烟壶一样,既亲近又遥远,既熟悉又陌生,既神秘又昂贵……日久天长,父亲这种痴迷内画艺术的神态、动作,在王自勇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许下一个心愿——今后也像父亲一样献身内画艺术,最好能有一个庄重而热闹的场所,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对华夏文化遗产啧啧称奇。
王习三的成就显著,成为冀派内画艺术创始人、建国后第一批工艺美术家,继而成为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王自勇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机会,坐在父亲对面,细心求教,精心研究,整整画了5年壶,成为冀派内画艺术的传人。
内画展馆之梦
然而,与内画壶大师王习三经常相处的人不难发现,名望高、成果显著的王老一直有一个愿望和一个遗憾:愿望是,要把中国内画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让五湖四海的中外游人都能通过大型展示平台了解中华文化遗产;遗憾是,大型展馆需要最少数百万元投资,一辈子在工艺品厂埋头苦干的习三大师,对这笔巨款只能望洋兴叹。大师的这种心思。早已被细心的儿子发现。
2002年12月某日,王习三突然发现自己家里丢了一件宝贝,是他珍藏的一幅明代大学者杨慎的书法作品。王老深知,这是一个孤本。老人一直当宝贝一样珍藏,从来都没有给外人看过,怎能不翼而飞?
宝贝丢失之后,古玩行专家告诉王老,这件书法作品价值百万以上。
最后,王老终于想到了“盗宝者”是谁。原来,2002年12月,王自勇到南方出差时,看到一些旅游城市的博物馆有很多人参观,成为景点,很受触动,联想起父亲那份未能实现的愿望,一狠心,把父亲珍藏的宝贝以40万元的低价出让,为的是早日建起一座内画壶展馆,让游人欣赏到中国内画艺术的精髓。
尽管父亲很生气。但是也没有太多责怪王自勇。然而,王自勇想得还是太简单了,40万元与数百万元差距太大,内画展馆依然是一个梦!
于是,王自勇又琢磨上了父亲珍藏20多年的另一件宝贝,那是一套40件的美国总统肖像鼻烟壶。然而,父亲听到儿子又要出让自己唯一留存的宝贝,一口回绝了。
后来,王习三看到儿子王自勇为建城展馆,四处奔波筹款,一天天瘦下去,着急上火得满嘴起泡,深受感动,一咬牙,把40件的美国总统肖像鼻烟壶递到儿子手中。2003年,中国第一座内画壶展览馆作为河北衡水市一处旅游景点,终于出现在闹市街头。资金问题难以解决,王自勇为此第一次在亲友面前落了泪……但中国内画展馆情结始终不变,让他冲破层层困难,把一件件散落在民间的内画传统珍品收集到自己的展馆中。
不断开拓市场
展馆开业了,成为AA级旅游景点,但门前冷落车马稀,又成为他面临的一大难题。
為了开拓市场,王自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家承认中专学历的内画艺术学校;并与成为工业旅游景点的衡水老白干酒厂联姻,把“习三内画”与精品酒包装融为一体;开创了“内画光壁圣诞球新画法”,为上海高峰论坛创作“国礼”——六国元首肖像……很快,冀派内画艺术展馆知名度大增,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2004年,一对到中国旅游的德国夫妇专程乘出租车由北京到天津,再由天津专程到衡水市找到王自勇,选购了冀派内画作品50余种,货款达18万元,让王自勇再次感受到内画壶走向世界带来的成就感。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又一座内画馆已经封顶,即将迎接中外游客。王自勇也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内画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作为冀派内画传人和河北省十大优秀青年,他走进央视强档节目——《财富故事会》,向观众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他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最大的内画展馆将让海内外游人喝彩。
链接
闲话内画鼻烟壶
冯新生(北京)
冀派内画艺术的90%以上的作品都是鼻烟壶。由于鼻烟壶壶口小,难以操作,所以在内画产品中价值最高。
突出内画艺术的鼻烟壶在所有工艺品中取材最广,集烧瓷、料器、玉石雕琢、金漆镶嵌、雕漆、景泰蓝、象牙、竹木雕刻、金属工艺、书法、绘画等多种技艺之大成。在旅游品商店、景点商摊,常见到外宾那惊奇的目光,聚焦于方寸之间、气景万千的鼻烟壶上,我深为灵慧、聪颖的民族感到自豪。自豪的是:用舶来品的包装研制成工艺精品后令全世界叹服、称慕。堪称“化腐朽为神奇”的绝艺!
鼻烟壶的历史由来已久。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窭到中国传教时,把鼻烟带到中国,当作醒脑、提神、明目祛疾的防疫药品。鼻烟烟粉分黑紫、老黄、嫩黄等色,味分膻、豆、糊、甜等味儿,以甜味为佳。使用时只需将调制好的少许鼻烟抹在鼻孔外、轻嗅后打出喷嚏后气顺脉畅即可。当时,进口鼻烟的价格昂贵,只有即富又闭的人,才有条件染此嗜好。
康熙、乾隆年间,京城朝野多嗜鼻烟。王公大臣、富家子弟在鼻烟包装、器皿上开始争奇斗胜,烟壶、烟匙、烟碟的工艺制作趋向“珍”、“奇”,继而成为炫耀门第的饰品。
清初,鼻烟壶有四种原料制成。陶瓷类鼻烟壶是数量较大的一类,品类分斗彩、粉彩、五彩、祭红、抹红、珊瑚釉、青花、哥窑等无所不具,造型也分爆竹筒式、扁方、圆筒、人物形状等。到了乾隆年间,鼻烟壶的制作进入了黄金年代,那位兴趣广泛、风流儒雅的弘历皇帝对品赏古玩、字画很是着迷。因此,珐琅彩鼻烟壶及新增的工艺鼻烟壶技艺迭巅。
除陶瓷鼻烟壶外,清代时期还有玉石类、料器类鼻烟壶。玉石类鼻烟壶的珍品当属用和阗子玉制作的素白扁形鼻烟壶。南阳玉、蓝田玉、东北岫岩玉等玉石制作的成品虽次之,却也不乏传世扬名的佳作。
当今作为特色旅游商品出现在中外游客面前的,绝大多数是以玻璃烧制的内画料器壶。它的绝艺在于:艺人用竹制狼毫笔探进只有黄豆粒大小的瓶口,反手绘画,壶内或现层林叠岭;或现闹市城郭,壶内壁堪称有大千世界。
王习三的成就显著,成为冀派内画艺术创始人、建国后第一批工艺美术家,继而成为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王自勇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机会,坐在父亲对面,细心求教,精心研究,整整画了5年壶,成为冀派内画艺术的传人。
内画展馆之梦
然而,与内画壶大师王习三经常相处的人不难发现,名望高、成果显著的王老一直有一个愿望和一个遗憾:愿望是,要把中国内画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让五湖四海的中外游人都能通过大型展示平台了解中华文化遗产;遗憾是,大型展馆需要最少数百万元投资,一辈子在工艺品厂埋头苦干的习三大师,对这笔巨款只能望洋兴叹。大师的这种心思。早已被细心的儿子发现。
2002年12月某日,王习三突然发现自己家里丢了一件宝贝,是他珍藏的一幅明代大学者杨慎的书法作品。王老深知,这是一个孤本。老人一直当宝贝一样珍藏,从来都没有给外人看过,怎能不翼而飞?
宝贝丢失之后,古玩行专家告诉王老,这件书法作品价值百万以上。
最后,王老终于想到了“盗宝者”是谁。原来,2002年12月,王自勇到南方出差时,看到一些旅游城市的博物馆有很多人参观,成为景点,很受触动,联想起父亲那份未能实现的愿望,一狠心,把父亲珍藏的宝贝以40万元的低价出让,为的是早日建起一座内画壶展馆,让游人欣赏到中国内画艺术的精髓。
尽管父亲很生气。但是也没有太多责怪王自勇。然而,王自勇想得还是太简单了,40万元与数百万元差距太大,内画展馆依然是一个梦!
于是,王自勇又琢磨上了父亲珍藏20多年的另一件宝贝,那是一套40件的美国总统肖像鼻烟壶。然而,父亲听到儿子又要出让自己唯一留存的宝贝,一口回绝了。
后来,王习三看到儿子王自勇为建城展馆,四处奔波筹款,一天天瘦下去,着急上火得满嘴起泡,深受感动,一咬牙,把40件的美国总统肖像鼻烟壶递到儿子手中。2003年,中国第一座内画壶展览馆作为河北衡水市一处旅游景点,终于出现在闹市街头。资金问题难以解决,王自勇为此第一次在亲友面前落了泪……但中国内画展馆情结始终不变,让他冲破层层困难,把一件件散落在民间的内画传统珍品收集到自己的展馆中。
不断开拓市场
展馆开业了,成为AA级旅游景点,但门前冷落车马稀,又成为他面临的一大难题。
為了开拓市场,王自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家承认中专学历的内画艺术学校;并与成为工业旅游景点的衡水老白干酒厂联姻,把“习三内画”与精品酒包装融为一体;开创了“内画光壁圣诞球新画法”,为上海高峰论坛创作“国礼”——六国元首肖像……很快,冀派内画艺术展馆知名度大增,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2004年,一对到中国旅游的德国夫妇专程乘出租车由北京到天津,再由天津专程到衡水市找到王自勇,选购了冀派内画作品50余种,货款达18万元,让王自勇再次感受到内画壶走向世界带来的成就感。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又一座内画馆已经封顶,即将迎接中外游客。王自勇也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内画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作为冀派内画传人和河北省十大优秀青年,他走进央视强档节目——《财富故事会》,向观众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他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最大的内画展馆将让海内外游人喝彩。
链接
闲话内画鼻烟壶
冯新生(北京)
冀派内画艺术的90%以上的作品都是鼻烟壶。由于鼻烟壶壶口小,难以操作,所以在内画产品中价值最高。
突出内画艺术的鼻烟壶在所有工艺品中取材最广,集烧瓷、料器、玉石雕琢、金漆镶嵌、雕漆、景泰蓝、象牙、竹木雕刻、金属工艺、书法、绘画等多种技艺之大成。在旅游品商店、景点商摊,常见到外宾那惊奇的目光,聚焦于方寸之间、气景万千的鼻烟壶上,我深为灵慧、聪颖的民族感到自豪。自豪的是:用舶来品的包装研制成工艺精品后令全世界叹服、称慕。堪称“化腐朽为神奇”的绝艺!
鼻烟壶的历史由来已久。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窭到中国传教时,把鼻烟带到中国,当作醒脑、提神、明目祛疾的防疫药品。鼻烟烟粉分黑紫、老黄、嫩黄等色,味分膻、豆、糊、甜等味儿,以甜味为佳。使用时只需将调制好的少许鼻烟抹在鼻孔外、轻嗅后打出喷嚏后气顺脉畅即可。当时,进口鼻烟的价格昂贵,只有即富又闭的人,才有条件染此嗜好。
康熙、乾隆年间,京城朝野多嗜鼻烟。王公大臣、富家子弟在鼻烟包装、器皿上开始争奇斗胜,烟壶、烟匙、烟碟的工艺制作趋向“珍”、“奇”,继而成为炫耀门第的饰品。
清初,鼻烟壶有四种原料制成。陶瓷类鼻烟壶是数量较大的一类,品类分斗彩、粉彩、五彩、祭红、抹红、珊瑚釉、青花、哥窑等无所不具,造型也分爆竹筒式、扁方、圆筒、人物形状等。到了乾隆年间,鼻烟壶的制作进入了黄金年代,那位兴趣广泛、风流儒雅的弘历皇帝对品赏古玩、字画很是着迷。因此,珐琅彩鼻烟壶及新增的工艺鼻烟壶技艺迭巅。
除陶瓷鼻烟壶外,清代时期还有玉石类、料器类鼻烟壶。玉石类鼻烟壶的珍品当属用和阗子玉制作的素白扁形鼻烟壶。南阳玉、蓝田玉、东北岫岩玉等玉石制作的成品虽次之,却也不乏传世扬名的佳作。
当今作为特色旅游商品出现在中外游客面前的,绝大多数是以玻璃烧制的内画料器壶。它的绝艺在于:艺人用竹制狼毫笔探进只有黄豆粒大小的瓶口,反手绘画,壶内或现层林叠岭;或现闹市城郭,壶内壁堪称有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