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良乡新校区于2015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新校区包括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及中药学院的研究生在内,共计6000人左右。北京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约为28.7公里。
入门“岐黄”
一进正门,右手边矗立着一个亭子,上面挂着“岐黄殿”的牌匾。岐黄之术又称岐黄医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在北中医一个中医学实验班就命名为“岐黄国医班”,九年从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创校园舞蹈诗《岐黄志》,在2017年7月到法国进行了巡演。2017年11月,学校向校内全体同学征集《岐黄志》的舞蹈诗词,如能进入首轮评选,作者可以获得量化加分及纪念证书:如进入末轮评选,作者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稿费及纪念证书奖杯等,获奖作品还有机会在学校新年晚会上播放并载入校史。
如果说“岐黄”一词概括了中医药学界对于医术的至高追求,那么在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一些起名为“察耳社”、“菘蓝有约”及“针心之友”等的社团及活动则体现了各专业学生在寻医之路上的点滴探索。
看病课堂
如果生病了怎么办呢?在中医药大学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去綜合教学楼里看病比去校医院更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教学楼里每天都有老师在讲中医药学、针灸及临床医学的课程,随便走进一间教室,问问老师,请老师把把脉,就可以知道自己病在哪里,需要用什么药。学校里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位姑娘走进校医院后,医生见其脸色苍白,一看就是虚症,于是想给她开一些人参归脾丸,但是,姑娘说:“不行,我现在是虚不受补,您不能给我开人参归脾丸,我需要开加味逍遥丸。”最终医生被说服。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宿舍里,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熬药,一方面是着手练习熬药的从医本领,另一方面是可以给自己熬药医病,真正学以致用。
学校里有一门药植课,在最后一节课结课前,所有同学要到室外药植园里辨识药植,要了解中草药的前世今生,因此在中医药大学的草地及教学楼周围种有很多药植,如菘蓝、何首乌、大蓟、小蓟及旋覆花等。菘蓝每年6月份左右会开出菘蓝花,菘蓝的根就是我们熟知的板蓝根,菘蓝的叶叫大青叶,也是一位中药。
校庆“当归”
新校区西门左手边是两栋四层高的教学楼,一座叫天心楼,一座叫立品楼。这些都是校友捐赠的。
2016年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各省校友会纷纷为母校捐资效力,甘肃校友会为母校捐赠了题为“人参知母当归”的校庆石,借用几位中药的名称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学以致用到了极高境界:人生当知母,知母应当归。
子午有觉
最近,同学们反映中午12点下课,下午1点30分上课,没有时间睡午觉,校长听到同学们的反映后,回复说:“这是一件可以商量的事。”于是,校长亲自召集了各班班长同学,听取大家的具体建议,如何能够在不影响课时安排的情况下,让同学们睡足午觉,校方目前正在努力调整中。北中医的宿舍楼里从不拉闸限电,但每到晚上11点,同学们都会自觉关灯,可能前一分钟还是灯火通明,后一分钟已是漆黑一片,北中医的同学要睡子午觉中的子觉了。“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子时是指晚11点至凌晨1点。
《黄帝内经》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晚23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中医学认为,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别的学校的小树林儿是用来谈恋爱的,我们学校的小树林儿是用来练气功的。”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在新校区的小树林里会有很多同学面朝东方,练气功或打太极拳,让身体各器官随太阳升起而逐渐苏醒,唤起一天的精气神。北中医的体育课都有啥?除了篮球、足球,最热门的是拳法,一段拳、二段拳、三段拳,还有八段锦。傍晚时分,在北中医的操场上、教学楼里,随处可见同学把书包一扔,双腿岔开,与肩同宽,气息下沉,缓慢抬步,立刻进入练功状态。
入门“岐黄”
一进正门,右手边矗立着一个亭子,上面挂着“岐黄殿”的牌匾。岐黄之术又称岐黄医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在北中医一个中医学实验班就命名为“岐黄国医班”,九年从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创校园舞蹈诗《岐黄志》,在2017年7月到法国进行了巡演。2017年11月,学校向校内全体同学征集《岐黄志》的舞蹈诗词,如能进入首轮评选,作者可以获得量化加分及纪念证书:如进入末轮评选,作者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稿费及纪念证书奖杯等,获奖作品还有机会在学校新年晚会上播放并载入校史。
如果说“岐黄”一词概括了中医药学界对于医术的至高追求,那么在中医药大学的校园里,一些起名为“察耳社”、“菘蓝有约”及“针心之友”等的社团及活动则体现了各专业学生在寻医之路上的点滴探索。
看病课堂
如果生病了怎么办呢?在中医药大学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去綜合教学楼里看病比去校医院更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教学楼里每天都有老师在讲中医药学、针灸及临床医学的课程,随便走进一间教室,问问老师,请老师把把脉,就可以知道自己病在哪里,需要用什么药。学校里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位姑娘走进校医院后,医生见其脸色苍白,一看就是虚症,于是想给她开一些人参归脾丸,但是,姑娘说:“不行,我现在是虚不受补,您不能给我开人参归脾丸,我需要开加味逍遥丸。”最终医生被说服。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宿舍里,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熬药,一方面是着手练习熬药的从医本领,另一方面是可以给自己熬药医病,真正学以致用。
学校里有一门药植课,在最后一节课结课前,所有同学要到室外药植园里辨识药植,要了解中草药的前世今生,因此在中医药大学的草地及教学楼周围种有很多药植,如菘蓝、何首乌、大蓟、小蓟及旋覆花等。菘蓝每年6月份左右会开出菘蓝花,菘蓝的根就是我们熟知的板蓝根,菘蓝的叶叫大青叶,也是一位中药。
校庆“当归”
新校区西门左手边是两栋四层高的教学楼,一座叫天心楼,一座叫立品楼。这些都是校友捐赠的。
2016年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六十周年,各省校友会纷纷为母校捐资效力,甘肃校友会为母校捐赠了题为“人参知母当归”的校庆石,借用几位中药的名称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学以致用到了极高境界:人生当知母,知母应当归。
子午有觉
最近,同学们反映中午12点下课,下午1点30分上课,没有时间睡午觉,校长听到同学们的反映后,回复说:“这是一件可以商量的事。”于是,校长亲自召集了各班班长同学,听取大家的具体建议,如何能够在不影响课时安排的情况下,让同学们睡足午觉,校方目前正在努力调整中。北中医的宿舍楼里从不拉闸限电,但每到晚上11点,同学们都会自觉关灯,可能前一分钟还是灯火通明,后一分钟已是漆黑一片,北中医的同学要睡子午觉中的子觉了。“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子时是指晚11点至凌晨1点。
《黄帝内经》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晚23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3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中医学认为,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
“别的学校的小树林儿是用来谈恋爱的,我们学校的小树林儿是用来练气功的。”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在新校区的小树林里会有很多同学面朝东方,练气功或打太极拳,让身体各器官随太阳升起而逐渐苏醒,唤起一天的精气神。北中医的体育课都有啥?除了篮球、足球,最热门的是拳法,一段拳、二段拳、三段拳,还有八段锦。傍晚时分,在北中医的操场上、教学楼里,随处可见同学把书包一扔,双腿岔开,与肩同宽,气息下沉,缓慢抬步,立刻进入练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