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的传统工业较前有所衰落,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人也不再如以前富裕——现在不失业都算是走运的了。而所谓“再工业化”时代,至今也还只是停留在奥巴马演讲稿里的一个概念。自上个世纪末始,美国的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已陆续将非重要的生产工序转移他国生产,只剩少数高精尖企业及军工企业还能在国内维持一定的工厂规模。一家设在美国“腹地”宾夕法尼亚州的弹药工厂当属少数的“幸存者”之一。工厂始建于1943年,一“出生”就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又历经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因此一直以来都是生意兴隆。这次披露出来的几张“过时”新闻照片,让人们看到美国军工厂过去的样子,也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时,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照片也引发了我对新闻摄影的杂想。
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这家弹药工厂工作属于“高危”职业,因此几乎没有年轻人在里面工作,大多数工人都是子承父业、妻承夫业,甚至有些可以说是“老弱病残”。这种情况堪称美国旧工业时代的一个缩影。从照片中不难看出,上了些年纪的女工们脸上透出凝淡疲惫的神情,她们在摄影师面前并不掩饰对未来的担忧和无望,仅此一点,这组照片的主题讲述就算成功了一半。对于新闻摄影记者而言,采访除了注重新闻时效性之外,其报道性——即通过一组照片,想要表明什么事情,以及就此引发一定的社会效应——的生命力更长,也更能决定新闻的自身价值。
弹药厂的名气显然不及同样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好时”巧克力工厂。即便是美国的当地人,也不一定知道在他们身边还有着一家制造杀人武器,且危害性极大的弹药工厂。照片的说明中写到,弹药是武器中的武器,没有它,80%的武器将无法发挥作用。而谁能想到,制造这些武器的人,绝大多数是受教育程度不高且年事已高的地道美国蓝领工人。他们不光从事着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忍受精神上的荡涤。不考虑时效性,现在看来这也应该算是一条有分量的新闻。
弹药在不太遥远的过去一直有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古代战争中,原则上只有弹没有药,那时的弹就是石头丸和箭簇。人类早在石器时代就学会了使用弓箭,当时的弓所发射的箭实际上就是在树辊上插一个金属头。大概是在13世纪,才真正出现弹药合一的产物。1843年,法国人罗兰发明了用石炭酸制取黄色炸药的方法,这种炸药比黑色火药爆炸力大,但危险性也大,只要稍有冲击就有可能爆炸。3年之后,瑞士人埃拜因又发明了一种更具爆炸力的,被称为硝化纤维素的火药,其特点是稍一干燥就易自爆,所以要特别注意在水中储存。1886年,法国人在这种火药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改进,制成了适用于军事用途的无烟火药。与此同时,意大利的化学家索布莱洛发现了硝化甘油,这是一种制作肥皂后产生的副产品。后来,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率先把硝化甘油作为制造炸药的辅助原料。那时正是黑色火药通行的年代,但在爆炸之后会产生大量浓烟是其致命的弊病,炮手只有在浓烟散尽之后才能看清弹着点并再次瞄准,这样很容易贻误战机。经实验表明,掺了硝化甘油的炸药可以减轻讨厌的浓烟,但危险的硝化甘油炸药经常意外爆炸,诺贝尔的小弟弟也因此而死去。后来诺贝尔偶然发现硅藻土在吸收了硝化甘油后就会变成像“年糕”一样的物质,这种状态的硝化甘油要比处于液体状态的更容易保存也更安全,而且还可以用一般方法引爆,唯一的缺点就是爆炸力将会降低20%,不过诺贝尔用其他方法弥补了这个不足。从此,一种既安全又没有黑烟,爆炸力又强的炸药问世了。诺贝尔发明了安全的烈性炸药,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5家炸药工厂,积累了大量财富,并于1901年设立了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而与此同时,在1891年,德国化学家豪泽曼也对TNT炸药的生产方法进行了革新,采取了三段硝化法,这种方法使得炸药的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TNT炸药便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主要军用炸药。相比以往,今天的炸药生产已经安全得多,但宾夕法尼亚州的这家弹药工厂还是发生过多次重大事故,每次都有人员伤亡。弹药厂设有专门的墓地,用以安葬那些在事故中死去的工友。这家弹药厂原先生产多种炸弹,现在只生产威力强大、技术含量高的航空炸弹和军用炮弹。就生产的危险程度而言,体积越大的炸弹危险性越大,其生产的每枚重达900公斤的重型炸弹曾在中东战争中被大量使用。
这组新闻照片的报道性显然要强于它的新闻性。现在凡是吃摄影这碗饭的人,经常能听到“新闻摄影已经到了改头换面的紧要关头”这类警语。其实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新闻摄影照片的获取和发布到了改头换面的时候”,或许才是真正恰如其分的表述。以往的获取和发布方式正在走向没落,而新闻摄影的本身并未真正走向没落。形式逼迫职业摄影师必须在自己的照片中增加文字叙述以增强它的报道功能。在“快”字上,职业新闻记者与现场业余拍手相争已无太多优势可言。从前的“派遣式采访”——摄影师到达某地一亮记者证就可以随便拍的日子一去不返(如果还有这样的地方,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新闻摄影的核心是以“身在现场为王,抢先发布为要”,而眼下的情况是,数字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参与者日益众多,新闻摄影记者要么激流勇上,要么黯然退却,别无他路。
美国《时代周刊》于2012年8月2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手机改变世界的10种方式”的文章,其中第七条“不幸”谈到了手机拍摄新闻照片这个令现代职业新闻记者揪心的话题。这条以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的亲身经历而得出的结论并不意外:手机拍摄新闻照片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按照西方“腐朽”的新闻观点,“好新闻就是坏消息的同义词”,而坏消息的发生地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宜公开摆弄相机的危险场合:重大自然灾害、涉黄场所、难民营、非法矿井、武装冲突地区等等。于是,如果拿出一张由专业大相机拍摄的、精工细作的照片去评奖,至少说明那个地方还不够危险;使用专业相机,占据有利位置,大摇大摆地安全来回,这样得到的照片不能说不好,但有可能因此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能去,无数人会拍得比你更好。《时代周刊》的文章中提到:手机拍摄的新闻照片有极强的现场感,其拍摄方式非常隐蔽,同时也能较快地传送到后方的编辑部,至于拍得好坏,对于新闻摄影来讲通常是第二位的。话说,韩国某公司已经推出带有无线传输和发布功能的便携式数码相机,估计今后相机制造行业会继而跟风改进,强化此类功能势在必行,如此一来,现场突发事件照片满天飞的现象将近在眼前。
摄影器材的革新浪潮引发了新闻摄影的变化。型号繁多、价廉物美的轻便照相机自不必说,人手一台的高像素手机更是新闻摄影的利器,它使拍摄一张“水平不那么高”的照片轻而易举。而恰恰大多数的新闻照片水平并不那么高,或不要求那么高,即时反映事实真相即可,太高了反而曲高和寡,让人看不懂。另一方面,拍照手机不光是业余拍手的玩具和职业摄影师的天敌,也是职业摄影师渐渐难以舍弃的辅助拍摄工具。众所周知,现在搞新闻摄影有一大难题,就是人人戒备,处处设防,哪儿都不让拍,敏感地方尤甚。现在一些平民百姓防新闻摄影记者就如同防贼,你敢拍人家的隐私,人家就敢砸你的相机。如果用手机拍摄,摄影师所面临的危险会降低一些。早年时听回国的人讲过,在外国,新闻记者尤其是摄影记者地位极低,到哪儿都不讨人喜欢。原先还将信将疑,现在琢磨下还真是这么回事。总之,今后吃这碗饭,真的不容易了。
摄影师不受欢迎,但不意味着照片没人看。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照片,那些记者一窝蜂都去的,发布会上的,拍摄时没有限制的照片,哪怕拍得再好,价值也要打折扣。反之,那些很少有人去拍的、隐秘的、有拍摄限制的、较比罕见的照片,哪怕拍得差一些,时效性差一些,也会有市场。正像这几张反映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弹药工厂的照片,虽然在时效上已经过时,但对于从未看见过它们的人来说,这还是新闻照片——新闻照片和新闻不完全是一码事。加上记者相应的文字报道,整篇看下来还真能让人学到点儿东西呢。任何新闻照片的“新闻生命力”都很短,但“报道生命力”却很长。报道摄影的拍摄技巧高,文字加工难度大,非一般手机拍摄者所能胜任。加强新闻摄影的报道功能,增加新闻照片附加值,延长它的生命力,或许是新闻摄影记者在今后不得不走的一条通才之路。
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这家弹药工厂工作属于“高危”职业,因此几乎没有年轻人在里面工作,大多数工人都是子承父业、妻承夫业,甚至有些可以说是“老弱病残”。这种情况堪称美国旧工业时代的一个缩影。从照片中不难看出,上了些年纪的女工们脸上透出凝淡疲惫的神情,她们在摄影师面前并不掩饰对未来的担忧和无望,仅此一点,这组照片的主题讲述就算成功了一半。对于新闻摄影记者而言,采访除了注重新闻时效性之外,其报道性——即通过一组照片,想要表明什么事情,以及就此引发一定的社会效应——的生命力更长,也更能决定新闻的自身价值。
弹药厂的名气显然不及同样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好时”巧克力工厂。即便是美国的当地人,也不一定知道在他们身边还有着一家制造杀人武器,且危害性极大的弹药工厂。照片的说明中写到,弹药是武器中的武器,没有它,80%的武器将无法发挥作用。而谁能想到,制造这些武器的人,绝大多数是受教育程度不高且年事已高的地道美国蓝领工人。他们不光从事着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忍受精神上的荡涤。不考虑时效性,现在看来这也应该算是一条有分量的新闻。
弹药在不太遥远的过去一直有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古代战争中,原则上只有弹没有药,那时的弹就是石头丸和箭簇。人类早在石器时代就学会了使用弓箭,当时的弓所发射的箭实际上就是在树辊上插一个金属头。大概是在13世纪,才真正出现弹药合一的产物。1843年,法国人罗兰发明了用石炭酸制取黄色炸药的方法,这种炸药比黑色火药爆炸力大,但危险性也大,只要稍有冲击就有可能爆炸。3年之后,瑞士人埃拜因又发明了一种更具爆炸力的,被称为硝化纤维素的火药,其特点是稍一干燥就易自爆,所以要特别注意在水中储存。1886年,法国人在这种火药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改进,制成了适用于军事用途的无烟火药。与此同时,意大利的化学家索布莱洛发现了硝化甘油,这是一种制作肥皂后产生的副产品。后来,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率先把硝化甘油作为制造炸药的辅助原料。那时正是黑色火药通行的年代,但在爆炸之后会产生大量浓烟是其致命的弊病,炮手只有在浓烟散尽之后才能看清弹着点并再次瞄准,这样很容易贻误战机。经实验表明,掺了硝化甘油的炸药可以减轻讨厌的浓烟,但危险的硝化甘油炸药经常意外爆炸,诺贝尔的小弟弟也因此而死去。后来诺贝尔偶然发现硅藻土在吸收了硝化甘油后就会变成像“年糕”一样的物质,这种状态的硝化甘油要比处于液体状态的更容易保存也更安全,而且还可以用一般方法引爆,唯一的缺点就是爆炸力将会降低20%,不过诺贝尔用其他方法弥补了这个不足。从此,一种既安全又没有黑烟,爆炸力又强的炸药问世了。诺贝尔发明了安全的烈性炸药,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5家炸药工厂,积累了大量财富,并于1901年设立了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而与此同时,在1891年,德国化学家豪泽曼也对TNT炸药的生产方法进行了革新,采取了三段硝化法,这种方法使得炸药的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TNT炸药便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主要军用炸药。相比以往,今天的炸药生产已经安全得多,但宾夕法尼亚州的这家弹药工厂还是发生过多次重大事故,每次都有人员伤亡。弹药厂设有专门的墓地,用以安葬那些在事故中死去的工友。这家弹药厂原先生产多种炸弹,现在只生产威力强大、技术含量高的航空炸弹和军用炮弹。就生产的危险程度而言,体积越大的炸弹危险性越大,其生产的每枚重达900公斤的重型炸弹曾在中东战争中被大量使用。
这组新闻照片的报道性显然要强于它的新闻性。现在凡是吃摄影这碗饭的人,经常能听到“新闻摄影已经到了改头换面的紧要关头”这类警语。其实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新闻摄影照片的获取和发布到了改头换面的时候”,或许才是真正恰如其分的表述。以往的获取和发布方式正在走向没落,而新闻摄影的本身并未真正走向没落。形式逼迫职业摄影师必须在自己的照片中增加文字叙述以增强它的报道功能。在“快”字上,职业新闻记者与现场业余拍手相争已无太多优势可言。从前的“派遣式采访”——摄影师到达某地一亮记者证就可以随便拍的日子一去不返(如果还有这样的地方,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新闻摄影的核心是以“身在现场为王,抢先发布为要”,而眼下的情况是,数字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参与者日益众多,新闻摄影记者要么激流勇上,要么黯然退却,别无他路。
美国《时代周刊》于2012年8月2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手机改变世界的10种方式”的文章,其中第七条“不幸”谈到了手机拍摄新闻照片这个令现代职业新闻记者揪心的话题。这条以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的亲身经历而得出的结论并不意外:手机拍摄新闻照片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按照西方“腐朽”的新闻观点,“好新闻就是坏消息的同义词”,而坏消息的发生地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宜公开摆弄相机的危险场合:重大自然灾害、涉黄场所、难民营、非法矿井、武装冲突地区等等。于是,如果拿出一张由专业大相机拍摄的、精工细作的照片去评奖,至少说明那个地方还不够危险;使用专业相机,占据有利位置,大摇大摆地安全来回,这样得到的照片不能说不好,但有可能因此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能去,无数人会拍得比你更好。《时代周刊》的文章中提到:手机拍摄的新闻照片有极强的现场感,其拍摄方式非常隐蔽,同时也能较快地传送到后方的编辑部,至于拍得好坏,对于新闻摄影来讲通常是第二位的。话说,韩国某公司已经推出带有无线传输和发布功能的便携式数码相机,估计今后相机制造行业会继而跟风改进,强化此类功能势在必行,如此一来,现场突发事件照片满天飞的现象将近在眼前。
摄影器材的革新浪潮引发了新闻摄影的变化。型号繁多、价廉物美的轻便照相机自不必说,人手一台的高像素手机更是新闻摄影的利器,它使拍摄一张“水平不那么高”的照片轻而易举。而恰恰大多数的新闻照片水平并不那么高,或不要求那么高,即时反映事实真相即可,太高了反而曲高和寡,让人看不懂。另一方面,拍照手机不光是业余拍手的玩具和职业摄影师的天敌,也是职业摄影师渐渐难以舍弃的辅助拍摄工具。众所周知,现在搞新闻摄影有一大难题,就是人人戒备,处处设防,哪儿都不让拍,敏感地方尤甚。现在一些平民百姓防新闻摄影记者就如同防贼,你敢拍人家的隐私,人家就敢砸你的相机。如果用手机拍摄,摄影师所面临的危险会降低一些。早年时听回国的人讲过,在外国,新闻记者尤其是摄影记者地位极低,到哪儿都不讨人喜欢。原先还将信将疑,现在琢磨下还真是这么回事。总之,今后吃这碗饭,真的不容易了。
摄影师不受欢迎,但不意味着照片没人看。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照片,那些记者一窝蜂都去的,发布会上的,拍摄时没有限制的照片,哪怕拍得再好,价值也要打折扣。反之,那些很少有人去拍的、隐秘的、有拍摄限制的、较比罕见的照片,哪怕拍得差一些,时效性差一些,也会有市场。正像这几张反映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弹药工厂的照片,虽然在时效上已经过时,但对于从未看见过它们的人来说,这还是新闻照片——新闻照片和新闻不完全是一码事。加上记者相应的文字报道,整篇看下来还真能让人学到点儿东西呢。任何新闻照片的“新闻生命力”都很短,但“报道生命力”却很长。报道摄影的拍摄技巧高,文字加工难度大,非一般手机拍摄者所能胜任。加强新闻摄影的报道功能,增加新闻照片附加值,延长它的生命力,或许是新闻摄影记者在今后不得不走的一条通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