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素质教育;教育价值观;
含义;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6(B)—0012—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必须从引领教师进一步转变学校教育价值观开始。
一、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含义
“学校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其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 学校教育价值观在微观层次是指基于教育系统本身各个内部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目标指向;在宏观层次是指基于教育同社会中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的价值取向。学校教育价值观是一个整体,而这两个层次则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二、校长应当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一)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全体教师要把教书育人看成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份事业,而不是简单的养家糊口的职业;要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不是一言堂;教本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教师还要大力开发校本资源;学生素质的高低不应只是分数说了算,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终极指标。
(二)通过各种渠道的检查、反馈、矫正,使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在各种常规活动中得到体现。
1.围绕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上课、批阅作业等进行引导。
在备课方面,应要求教师备课围绕教学三维目标,备课内容要以学生为主体,练习则应分层设置;在上课时,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辅导要个别化,批阅作业要力争面批,并指明错误之处,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鼓励学生多向思维;试题设计要突出能力立意,减少死记硬背题目,增加生活应用型题目。
2.引领教师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定期不定期地分析教育教学情况,建立起质量预警机制。
例如,中期考试结束后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质量分析,传统的分析模式则是学生考试优秀率多少,及格率多少等。笔者认为,这样的质量分析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
那么应当让教师怎样分析呢?一要分析学生进步、退步的原因;二要分析试题,特别是试题的评价理念问题;三要分析试卷中各知识点学生得分高低产生的原因;四要分析学生的学法;五要分析因材施教问题;六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七要分析自身的专业发展等。只有这样引领教师全面分析,主动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会有切实的保障,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不断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3.民主决定学校硬件建设、设备购置,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在学校建设上,校长要以正确的认识引领教师民主治校。学校该建什么不建什么;先建什么后建什么;该购什么不购什么;先购什么后购什么,应让教师广泛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价值观。此外,学校在制定学期或学年活动计划时,校长要下放权力,让学校的各个部门都主动参与,集中群体的智慧以形成合理的方案。这样,则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4.关注师生生活。
校长要带领班子成员经常深入教职工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可设立意见箱,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向广大师生征求意见、建议,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谋求改进的方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对师生的评价工作要建立在正确的评价观基础之上,评价的目的则是为了引导师生进一步健康发展,而不是简单地给其下结论。校长要带领班子成员自下而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要注重过程,并兼顾结果,评价内容要全面、科学。对师生的评价不能只考虑人为因素,还要适当考虑客观因素,要把发展程度作为核心指标;评价结果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突出激励性;阶段性评价要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引导师生健康发展。
含义;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6(B)—0012—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必须从引领教师进一步转变学校教育价值观开始。
一、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含义
“学校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其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 学校教育价值观在微观层次是指基于教育系统本身各个内部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目标指向;在宏观层次是指基于教育同社会中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的价值取向。学校教育价值观是一个整体,而这两个层次则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二、校长应当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一)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全体教师要把教书育人看成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份事业,而不是简单的养家糊口的职业;要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不是一言堂;教本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教师还要大力开发校本资源;学生素质的高低不应只是分数说了算,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终极指标。
(二)通过各种渠道的检查、反馈、矫正,使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在各种常规活动中得到体现。
1.围绕课堂教学对教师备课、上课、批阅作业等进行引导。
在备课方面,应要求教师备课围绕教学三维目标,备课内容要以学生为主体,练习则应分层设置;在上课时,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辅导要个别化,批阅作业要力争面批,并指明错误之处,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鼓励学生多向思维;试题设计要突出能力立意,减少死记硬背题目,增加生活应用型题目。
2.引领教师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定期不定期地分析教育教学情况,建立起质量预警机制。
例如,中期考试结束后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质量分析,传统的分析模式则是学生考试优秀率多少,及格率多少等。笔者认为,这样的质量分析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
那么应当让教师怎样分析呢?一要分析学生进步、退步的原因;二要分析试题,特别是试题的评价理念问题;三要分析试卷中各知识点学生得分高低产生的原因;四要分析学生的学法;五要分析因材施教问题;六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七要分析自身的专业发展等。只有这样引领教师全面分析,主动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会有切实的保障,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不断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3.民主决定学校硬件建设、设备购置,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在学校建设上,校长要以正确的认识引领教师民主治校。学校该建什么不建什么;先建什么后建什么;该购什么不购什么;先购什么后购什么,应让教师广泛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价值观。此外,学校在制定学期或学年活动计划时,校长要下放权力,让学校的各个部门都主动参与,集中群体的智慧以形成合理的方案。这样,则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4.关注师生生活。
校长要带领班子成员经常深入教职工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可设立意见箱,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向广大师生征求意见、建议,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谋求改进的方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对师生的评价工作要建立在正确的评价观基础之上,评价的目的则是为了引导师生进一步健康发展,而不是简单地给其下结论。校长要带领班子成员自下而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要注重过程,并兼顾结果,评价内容要全面、科学。对师生的评价不能只考虑人为因素,还要适当考虑客观因素,要把发展程度作为核心指标;评价结果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突出激励性;阶段性评价要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引导师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