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81-01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在这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它还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邏辑思维能力。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教学呢?
一、教师要为创造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高中语文课程是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字的有效结合,因此,高中语文课程的探究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探究的过程是讲究情感的投入和发展的。所以,只有科学合理的创造探究性学习情境,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虚拟情境的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人为地再现文章意境,利用语言文字,声情并茂地虚拟情境,使学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譬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合适的背景音乐,然后模拟作者站在江边,看滚滚江水浩荡千古,心中满怀豪情壮志的形象,并大声的朗诵出这篇经典的诗歌,把学生的情感融入到作者的宽阔胸襟与远大抱负中去,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的开展探究学习。另外,考虑到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呈现文本内容上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创设生动直观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好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譬如,学习《我与地坛》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地坛的现状,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并从中获得启示,为接下来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1.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学贵有疑”,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是完成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而且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不仅敢问,而且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造。譬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启迪学生探究:烛之武用的什么方法,就能仅凭一人之力把秦国的大军给说退?烛之武又是处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给予了他展示才华的机会?等一些可以把握全文主旨的问题情境,有了这些问题情景以及从中产生的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在这样的氛围下,阅读探究活动就变成了学生自觉主动的积极行为。
二、教师要引导高中生个体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的学习当中,着重强调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原则。要想顺利的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章内容出现矛盾的位置加以挖掘。当前,高中的语文课本当中有不少看似矛盾的内容,运用这些矛盾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使之进行大胆探究,是学生可以对文章有更深层理解的好方法。像鲁迅描述孔乙己的句子中“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这一句,看着就非常的矛盾,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才能将文章中的情感真切的领悟到,其中“的确”明确的将孔乙己最终悲剧的命运这一必然的结果指了出来。第二,导入情境,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在教学当中,教师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就是换位思维的方式,在学生从现实进入到文章当中的事件中,通过对文章事件中的人物进行扮演,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更深刻的去体会文章当中的人物情感。例如:《雷雨》一文的教学时,我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让学生在小组当中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并展开对话,通过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对各个人物的性格有了更贴切的理解,从而也使语文的教学活动在感性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第三,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处进行思考。无论是怎样的文章,作者都不可能在文章当中讲尽所有,肯定都会给读者留些白,而留白的地方也正是需要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的,并促进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与推理。例如《药》一文的学习时,文章的尾部则意味深长了留了白,而这也正是探究学习切入的点,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文章的深入探究,更深切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思想的深义。
三、教师要重视探究后的点拨和评价
中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关注的范围是有限的,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握问题,帮助学生确定探究方向、选好题目,对问题探究的宽度、深度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的各方面教师要仔细研究,认真推敲,进行整理工作,如问题范围太大,应缩小视角,如问题缺乏创意,应转换视角,如问题空泛浮夸,应果断删除。教师还应解决有关探究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以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圆满筛选出探究性问题。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发现问题,就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点拨鼓励。教师正确的点拨不仅不会限制学生的探究思路和自我发现,而且能保证学生明确目标,更加自信地进行探究,避免他们陷入任凭自己瞎闹的探究方式。教师正确的点拨,可以把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问题探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这对学生探究的进程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之,高中语文的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仅作为一个引导人,将学生带向正确的方向。因此,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切忌盲目跟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一定要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出来。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不但能够体现当代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81-01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在这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它还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邏辑思维能力。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教学呢?
一、教师要为创造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高中语文课程是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字的有效结合,因此,高中语文课程的探究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探究的过程是讲究情感的投入和发展的。所以,只有科学合理的创造探究性学习情境,才能更好的确保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虚拟情境的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人为地再现文章意境,利用语言文字,声情并茂地虚拟情境,使学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譬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合适的背景音乐,然后模拟作者站在江边,看滚滚江水浩荡千古,心中满怀豪情壮志的形象,并大声的朗诵出这篇经典的诗歌,把学生的情感融入到作者的宽阔胸襟与远大抱负中去,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的开展探究学习。另外,考虑到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呈现文本内容上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创设生动直观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好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譬如,学习《我与地坛》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地坛的现状,使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并从中获得启示,为接下来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1.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学贵有疑”,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是完成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而且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不仅敢问,而且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造。譬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启迪学生探究:烛之武用的什么方法,就能仅凭一人之力把秦国的大军给说退?烛之武又是处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给予了他展示才华的机会?等一些可以把握全文主旨的问题情境,有了这些问题情景以及从中产生的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在这样的氛围下,阅读探究活动就变成了学生自觉主动的积极行为。
二、教师要引导高中生个体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的学习当中,着重强调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原则。要想顺利的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章内容出现矛盾的位置加以挖掘。当前,高中的语文课本当中有不少看似矛盾的内容,运用这些矛盾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使之进行大胆探究,是学生可以对文章有更深层理解的好方法。像鲁迅描述孔乙己的句子中“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这一句,看着就非常的矛盾,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才能将文章中的情感真切的领悟到,其中“的确”明确的将孔乙己最终悲剧的命运这一必然的结果指了出来。第二,导入情境,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在教学当中,教师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就是换位思维的方式,在学生从现实进入到文章当中的事件中,通过对文章事件中的人物进行扮演,去体会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更深刻的去体会文章当中的人物情感。例如:《雷雨》一文的教学时,我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让学生在小组当中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并展开对话,通过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对各个人物的性格有了更贴切的理解,从而也使语文的教学活动在感性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第三,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处进行思考。无论是怎样的文章,作者都不可能在文章当中讲尽所有,肯定都会给读者留些白,而留白的地方也正是需要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的,并促进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与推理。例如《药》一文的学习时,文章的尾部则意味深长了留了白,而这也正是探究学习切入的点,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文章的深入探究,更深切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思想的深义。
三、教师要重视探究后的点拨和评价
中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关注的范围是有限的,教师应从宏观上把握问题,帮助学生确定探究方向、选好题目,对问题探究的宽度、深度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的各方面教师要仔细研究,认真推敲,进行整理工作,如问题范围太大,应缩小视角,如问题缺乏创意,应转换视角,如问题空泛浮夸,应果断删除。教师还应解决有关探究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以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圆满筛选出探究性问题。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发现问题,就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点拨鼓励。教师正确的点拨不仅不会限制学生的探究思路和自我发现,而且能保证学生明确目标,更加自信地进行探究,避免他们陷入任凭自己瞎闹的探究方式。教师正确的点拨,可以把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问题探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这对学生探究的进程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之,高中语文的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仅仅作为一个引导人,将学生带向正确的方向。因此,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切忌盲目跟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一定要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出来。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不但能够体现当代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