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柔性管理理念强调通过对组织成员心理和行为发展需要的关注和满足激发群体成员自我发展的动力,并继而转化为组织的内驱力,通过内驱力维护组织管理的有效运用和组织目标的实现。高职学生是有生命的群体,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内在潜力是高职院校高校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职学生管理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柔性管理;以人为本;内驱力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泰勒管理模式为代表刚性管理提出的,指的是在研究组织成员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文化和对组织成员的关注树立一种具有说服力的柔性监督机制和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把一种外在的制度约束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具体来说,柔性管理包括三层含义。
1.柔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将组织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群体,关注对群体人员需要的关注,主张要尊重、理解和关注群体成员的心理需要,强调根据群体成员的个性需求制定管理方法,管理内容选择管理人员等,提出柔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群体成员服务。这种管理理念是与目前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群体的自主性,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等内容相一致的,也是实现高职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2.柔性管理强调群体成员的内驱力
高职院校的管理师一种人的管理,而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的发展构成高职学生行动的主要动力。柔性管理反对用外在的制度来约束和强制人们行动,主张通过教育和引导等方式,引导组织成员形成一致的组织目标和组织文化,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内在发展潜力激发出来,从而转化为群体发展的内驱力。
二、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以人为本,学生为先
高职院校从构成主体来说,是由自主意识、自主行为的教师和学生主体构成的,从培养目标来说,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情感归宿和展业成长,从根本任务来看是通过教育设备、师资、教育资源等的合理分配,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也就是说高校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柔性管理理念的一个核心是将组织看成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组织成员是由自我思想和自我发展需求的个体,他们是管理的主体而不是强制约束的客体。也就是说,柔性管理理念的实践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先,这是高职院校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的是管理机制的建立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合理的基本需求,包括学生对图书资料、网络资料、教室的设施配置、宿舍的布局和安排,社会实践的支持等。同时,强调学生管理工作要尊重学生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包括课堂的开展更加突出师生的交流和学生间的互动,在教育的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干部的选择、学生的活动开展都有学生自己组织等等。同时,在学校的发展和学校设施的配置方面也加入学生代表的参与,让学生为自己的服务做主,让学生管理更加体现学生的需求,更加促进学生的发展。
建立民主管理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在强调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并不否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规章制度仍然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引导学生的行为,但是不同的是柔性管理将规章制度从一种上位的约束管理转化为一种下位的服务管理,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学生群体的发展服务的,这就需要管理内容要更能体现学生的需求,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的构建需要提高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并创造民主参与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高职学生的民主参与包括对学校管理模式的建设提出建议,例如一所高校在学生的建议下成立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民主管理机构,并建立建议交流平台,将学生参与民主建议的积极性以及提出建设性建议的次数作为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同时包括积极地吸收普通学生加入基层管理阶层。例如,在由学生管理的教研室中,教师通过听取学生的建议,将教研室的基本功能定位为不断为学生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信息、资源等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给他们施加太多的控制和管束 。民主管理模式还必须注意监督工作,让学生参政议政,保持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给予学生审议通过权,当然建立一套监督制度是必然之举,包括学生代表大会、校务公开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
综上所述,柔性管理理念与高职院校发挥学生群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根据柔性管理的核心思想,即以人文本开展管理,以发挥群体的内驱力为柔性管理的主要目标,突出高职学生管理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关注学生的需求,建立为学生服务的管理内容,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群体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琴琴.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01:60-61+65.
[2]李登均.试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管理中的新模式——柔性管理[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27-30.
关键词:柔性管理;以人为本;内驱力
一、柔性管理的内涵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泰勒管理模式为代表刚性管理提出的,指的是在研究组织成员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文化和对组织成员的关注树立一种具有说服力的柔性监督机制和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把一种外在的制度约束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具体来说,柔性管理包括三层含义。
1.柔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柔性管理将组织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群体,关注对群体人员需要的关注,主张要尊重、理解和关注群体成员的心理需要,强调根据群体成员的个性需求制定管理方法,管理内容选择管理人员等,提出柔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群体成员服务。这种管理理念是与目前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群体的自主性,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等内容相一致的,也是实现高职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2.柔性管理强调群体成员的内驱力
高职院校的管理师一种人的管理,而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的发展构成高职学生行动的主要动力。柔性管理反对用外在的制度来约束和强制人们行动,主张通过教育和引导等方式,引导组织成员形成一致的组织目标和组织文化,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内在发展潜力激发出来,从而转化为群体发展的内驱力。
二、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有效运用以人为本,学生为先
高职院校从构成主体来说,是由自主意识、自主行为的教师和学生主体构成的,从培养目标来说,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情感归宿和展业成长,从根本任务来看是通过教育设备、师资、教育资源等的合理分配,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也就是说高校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柔性管理理念的一个核心是将组织看成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组织成员是由自我思想和自我发展需求的个体,他们是管理的主体而不是强制约束的客体。也就是说,柔性管理理念的实践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先,这是高职院校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的是管理机制的建立要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合理的基本需求,包括学生对图书资料、网络资料、教室的设施配置、宿舍的布局和安排,社会实践的支持等。同时,强调学生管理工作要尊重学生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包括课堂的开展更加突出师生的交流和学生间的互动,在教育的评价中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学生干部的选择、学生的活动开展都有学生自己组织等等。同时,在学校的发展和学校设施的配置方面也加入学生代表的参与,让学生为自己的服务做主,让学生管理更加体现学生的需求,更加促进学生的发展。
建立民主管理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在强调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并不否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规章制度仍然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引导学生的行为,但是不同的是柔性管理将规章制度从一种上位的约束管理转化为一种下位的服务管理,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学生群体的发展服务的,这就需要管理内容要更能体现学生的需求,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的构建需要提高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民主监督意识,并创造民主参与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高职学生的民主参与包括对学校管理模式的建设提出建议,例如一所高校在学生的建议下成立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民主管理机构,并建立建议交流平台,将学生参与民主建议的积极性以及提出建设性建议的次数作为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同时包括积极地吸收普通学生加入基层管理阶层。例如,在由学生管理的教研室中,教师通过听取学生的建议,将教研室的基本功能定位为不断为学生提供完成工作所需的信息、资源等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不是给他们施加太多的控制和管束 。民主管理模式还必须注意监督工作,让学生参政议政,保持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给予学生审议通过权,当然建立一套监督制度是必然之举,包括学生代表大会、校务公开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
综上所述,柔性管理理念与高职院校发挥学生群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根据柔性管理的核心思想,即以人文本开展管理,以发挥群体的内驱力为柔性管理的主要目标,突出高职学生管理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关注学生的需求,建立为学生服务的管理内容,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群体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琴琴.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01:60-61+65.
[2]李登均.试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管理中的新模式——柔性管理[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