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宋代的李清照和朝鲜英祖时期的金三宜堂是两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们虽生活的地域、时代等不同,但在诗词创作上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李清照和金三宜堂诗词创作的比较,分析古代女性以诚写情、自创与效仿等的诗词创作内容与形式。
关键词:李清照;金三宜堂;古代朝鲜;汉诗
李清照(1084—1151)和古朝鲜诗人金三宜堂(1769—1823)都是著名的女性创作家,两者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诗学才气在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丰富了古代诗歌的大花园,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作家群中放射着奇光异彩,受历代人们仰慕和敬佩。两位女性虽生活的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却写出了女性诸多相似的思想情愫,她们的创作在内容及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一、以“诚”写情的闺阁之作
李清照的诗作多书写个人悲欢,展示自我心灵历程,既有被禁锢寂寞深闺和萧条庭院的古代女性形象,又有家国飘零的流亡妇人形象。深闺少女最知春愁,“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新婚不久,丈夫外出游学,她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国破家亡,南渡之后,她叹道:“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不论是少女时的闲愁,还是夫妻间的思念,亦或是逃亡后的孤苦,李清照字字饱蘸真诚之墨,书写真情实感,无做作之态,让人动容。
三宜堂金氏在其《三宜堂稿》卷自序中写道:“户庭内所见闻阅历,或言或诗,任情染毫,而自为后日鉴规云。”“任情”二字即是金氏诗稿的写照。丈夫为求得功名光宗耀祖,长年入山读书或入京赶考,独守空闺的诗人面对大好春景无人同赏,只能“春兴纱窗几首诗,篇篇只道相思”;夏日里,“日长窗外有薰风,安石榴花个个红”,百无聊赖,诗人独自看窗外石榴花开;秋月夜,“一月两地照,二人千里隔”,诗人只能将思念寄于明月,“顾随此月影,夜夜照君侧”;冬宵里,“银漏丁东夜苦长,玉炉火暖烧残香”,慢慢长夜伴随诗人的是深深的愁苦。后金氏随丈夫买田隐居,眼见之物,耳听之声,皆入金氏创作之中。她曾作“农讴”八篇,《春日即事》五首,《夏日即事》三首,先后作《村居即事》十一首,又作《村行即事》三首,《草堂即事》十首。其《农歌》中写道:“山光经雨好,溪响得风多。门外环阡陌,事事听夜歌”,农作的辛苦不会泯灭诗人对自然性灵的欣赏。
尽管李清照和三宜堂金氏的创作带有一定的私人性和封闭性,但这皆因古代女性狭隘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虽然这是其创作的局限所在,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女性诗作的敏感和细腻。她们常常引日月、纱窗、落花、流水等入诗,将真挚情感赋予平常之物,以期表现其个性极强的生活感受,这正是女性创作特色之处。
二、自创自意与唱和效仿之作
李清照潜心写作,钻研学术,将诗词创作作为自己决欲奉献的事业。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对于诗词创作也非常勤奋。她曾每逢大雪都披蓑戴笠,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才归,往往能够“学诗谩有惊人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被南宋文学家陈郁赞誉为“天下称之”的佳作(《藏一话腴》)。李清照将其所精通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入诗词,于是才有了“绿肥红瘦”的海棠、“拥红堆雪”的落花、“翻红浪”的锦被、“香脸半开”的寒梅,她还常常化虚为实,才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叹息,这些都是李清照所独创的词句。
金氏所编《三宜堂稿》就其内容而言以夫妇间唱和投赠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中的次韵诗(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内容上与原韵无太大差异)。如《陪夫子酬唱》一诗,“姬家文物焕吾东,柞棫鸢鱼圣化隆。湛乐堂中娱乐处,周公棠棣又和风”,即是依《夫子次韵》的韵而作,“吾家家法擅吾东,久沐西京圣德隆。之子归来花灼灼,一门和气尽春风”。《三宜堂稿》收录的诗作共计九十八题二百六十首,其中类似上文夫妻间唱和的次韵诗有十五首。这些次韵诗不仅增进了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氏的创作,使其渐脱最初的稚嫩和题材的狭隘。除此之外,金氏还有大量的仿效之作,如《效俞克成谒金门体(二首)》、《效瞿宗吉西湖景体(四首)》、《仿唐人诗作征妇词》等,金氏虽学其体例抒自我情愫,但并不具有多少新意。勉励丈夫苦读书早日“荣亲”的没有题目的非次韵诗,以及投赠之作和孝行之诗共计55首,从这些劝勉、应用之作中可以窥见金氏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和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环境。然其隐居山野之后的田园诗作却另有一番风味。这里有耕作的辛苦,“日已午,日煮我背汗滴土”;也有田园清酒的淳朴,“清清酒,清如竹。童子为我须深酌,草堂有佳客”;更有一份闲适,“萧然茅屋两三间,其上青山不厌看。又有黄鸟啼尽日,满窗风景主人闲”。三宜堂金氏的诗作虽不似李清照那般脱俗,忽视技巧的应用,但其诗皆“任情”之作,在古朝鲜时期女性能有此成绩已属难得。
三、小结
虽然李清照与三宜堂金氏生活的时代、地域等不同,但都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国家里,男尊女卑的父权制社会残酷地束缚着女性的诗词创作,致使女性诗词创作内容局限于闺阁之中,缺少对家国天下的观照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悟。李、金等女性诗人以其敏感的思绪感受着身边的事物,用饱含深情的文笔来抒写女性桎梏深闺的愁闷、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然的赞美。李清照生活坎坷,家国破灭的痛苦经历让她的诗词内容前后期差别较大,前期多幸福快乐,后期多沧桑孤苦,而金三宜堂生活经历较为简单,自始至终过着相夫教子,待夫“荣亲”归来的日子,诗歌创作内容较单一。然就其诗词艺术成就而言,金诗较李诗有较大差距,李诗重独创,金诗多模仿,但两者诗词在各自国家的文学史上皆占据重要位置,作为女性诗词创作的代表,丰富着中朝文学宝库。
参考文献:
[1]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版,第15—240页.
[2]张伯伟、俞士玲、左江主编《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中)》,凤凰出版社2011版,第734—761页.
[3]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1版,第88页.
作者简介:刘玉芳(1989-),女,山东滨州人,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硕士2013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李清照;金三宜堂;古代朝鲜;汉诗
李清照(1084—1151)和古朝鲜诗人金三宜堂(1769—1823)都是著名的女性创作家,两者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诗学才气在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丰富了古代诗歌的大花园,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作家群中放射着奇光异彩,受历代人们仰慕和敬佩。两位女性虽生活的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却写出了女性诸多相似的思想情愫,她们的创作在内容及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一、以“诚”写情的闺阁之作
李清照的诗作多书写个人悲欢,展示自我心灵历程,既有被禁锢寂寞深闺和萧条庭院的古代女性形象,又有家国飘零的流亡妇人形象。深闺少女最知春愁,“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新婚不久,丈夫外出游学,她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国破家亡,南渡之后,她叹道:“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不论是少女时的闲愁,还是夫妻间的思念,亦或是逃亡后的孤苦,李清照字字饱蘸真诚之墨,书写真情实感,无做作之态,让人动容。
三宜堂金氏在其《三宜堂稿》卷自序中写道:“户庭内所见闻阅历,或言或诗,任情染毫,而自为后日鉴规云。”“任情”二字即是金氏诗稿的写照。丈夫为求得功名光宗耀祖,长年入山读书或入京赶考,独守空闺的诗人面对大好春景无人同赏,只能“春兴纱窗几首诗,篇篇只道相思”;夏日里,“日长窗外有薰风,安石榴花个个红”,百无聊赖,诗人独自看窗外石榴花开;秋月夜,“一月两地照,二人千里隔”,诗人只能将思念寄于明月,“顾随此月影,夜夜照君侧”;冬宵里,“银漏丁东夜苦长,玉炉火暖烧残香”,慢慢长夜伴随诗人的是深深的愁苦。后金氏随丈夫买田隐居,眼见之物,耳听之声,皆入金氏创作之中。她曾作“农讴”八篇,《春日即事》五首,《夏日即事》三首,先后作《村居即事》十一首,又作《村行即事》三首,《草堂即事》十首。其《农歌》中写道:“山光经雨好,溪响得风多。门外环阡陌,事事听夜歌”,农作的辛苦不会泯灭诗人对自然性灵的欣赏。
尽管李清照和三宜堂金氏的创作带有一定的私人性和封闭性,但这皆因古代女性狭隘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虽然这是其创作的局限所在,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女性诗作的敏感和细腻。她们常常引日月、纱窗、落花、流水等入诗,将真挚情感赋予平常之物,以期表现其个性极强的生活感受,这正是女性创作特色之处。
二、自创自意与唱和效仿之作
李清照潜心写作,钻研学术,将诗词创作作为自己决欲奉献的事业。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对于诗词创作也非常勤奋。她曾每逢大雪都披蓑戴笠,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才归,往往能够“学诗谩有惊人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被南宋文学家陈郁赞誉为“天下称之”的佳作(《藏一话腴》)。李清照将其所精通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入诗词,于是才有了“绿肥红瘦”的海棠、“拥红堆雪”的落花、“翻红浪”的锦被、“香脸半开”的寒梅,她还常常化虚为实,才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叹息,这些都是李清照所独创的词句。
金氏所编《三宜堂稿》就其内容而言以夫妇间唱和投赠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中的次韵诗(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内容上与原韵无太大差异)。如《陪夫子酬唱》一诗,“姬家文物焕吾东,柞棫鸢鱼圣化隆。湛乐堂中娱乐处,周公棠棣又和风”,即是依《夫子次韵》的韵而作,“吾家家法擅吾东,久沐西京圣德隆。之子归来花灼灼,一门和气尽春风”。《三宜堂稿》收录的诗作共计九十八题二百六十首,其中类似上文夫妻间唱和的次韵诗有十五首。这些次韵诗不仅增进了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氏的创作,使其渐脱最初的稚嫩和题材的狭隘。除此之外,金氏还有大量的仿效之作,如《效俞克成谒金门体(二首)》、《效瞿宗吉西湖景体(四首)》、《仿唐人诗作征妇词》等,金氏虽学其体例抒自我情愫,但并不具有多少新意。勉励丈夫苦读书早日“荣亲”的没有题目的非次韵诗,以及投赠之作和孝行之诗共计55首,从这些劝勉、应用之作中可以窥见金氏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和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环境。然其隐居山野之后的田园诗作却另有一番风味。这里有耕作的辛苦,“日已午,日煮我背汗滴土”;也有田园清酒的淳朴,“清清酒,清如竹。童子为我须深酌,草堂有佳客”;更有一份闲适,“萧然茅屋两三间,其上青山不厌看。又有黄鸟啼尽日,满窗风景主人闲”。三宜堂金氏的诗作虽不似李清照那般脱俗,忽视技巧的应用,但其诗皆“任情”之作,在古朝鲜时期女性能有此成绩已属难得。
三、小结
虽然李清照与三宜堂金氏生活的时代、地域等不同,但都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国家里,男尊女卑的父权制社会残酷地束缚着女性的诗词创作,致使女性诗词创作内容局限于闺阁之中,缺少对家国天下的观照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悟。李、金等女性诗人以其敏感的思绪感受着身边的事物,用饱含深情的文笔来抒写女性桎梏深闺的愁闷、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然的赞美。李清照生活坎坷,家国破灭的痛苦经历让她的诗词内容前后期差别较大,前期多幸福快乐,后期多沧桑孤苦,而金三宜堂生活经历较为简单,自始至终过着相夫教子,待夫“荣亲”归来的日子,诗歌创作内容较单一。然就其诗词艺术成就而言,金诗较李诗有较大差距,李诗重独创,金诗多模仿,但两者诗词在各自国家的文学史上皆占据重要位置,作为女性诗词创作的代表,丰富着中朝文学宝库。
参考文献:
[1]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版,第15—240页.
[2]张伯伟、俞士玲、左江主编《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中)》,凤凰出版社2011版,第734—761页.
[3]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1版,第88页.
作者简介:刘玉芳(1989-),女,山东滨州人,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硕士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