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
生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为自然始终是人化的自然,人是能动的而非消极的,因而反对极端自然中心主义,同时也反对私欲过度膨胀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
二、生态文明的现代性背景
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因而俞可平就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表明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归宿。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崇尚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带来了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危机、精神危机,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就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西方工具理性模式下的现代化,追求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技治主义和消费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毕竟不能止步于物质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追求意义与价值,追求无限与不朽。
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污染、生态破坏、技术机械化、经济物化甚至只限于GDP的崇拜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结果就是:扬弃和超越片面工具理性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主动选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生态文明模式。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生态文明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是指持久性和连续性,要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经济文明。提出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既是发展观,也是伦理观,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了自己的伦理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规定了生态文明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同样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人类积极地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无益于解决生态危机,发展中的问题应该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实现了从极端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主张合理的经济发展,反对不合理的欲望膨胀,有效避免了“征服自然”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的精神异化等严重后果。
同时,经济发展也仅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任务,而非人类发展的目的。1990年发表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的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
其次,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人们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进行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的重点和热点,涉及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消费伦理等。同时,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精神生态异化问题尤其突出,如何理解并消除人的现代性精神危机已刻不容缓。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遵循生态经济伦理规律,认为经济发展(经济合理性)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是协调融合的,并致力于追求经济建设、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三者之间达到合理、动态、健康、开放的平衡状态。
“‘生态经济伦理’主要是指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自觉协调和平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追求的努力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或者主要是指生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生态经济伦理综合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技术伦理、消费伦理、财富伦理、生态经济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追求,能够把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最佳的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处理好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克服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和人的精神危机,为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灵环境。
(作者:宋丽娟,工商管理学硕士,江西服装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杨涛,江西服装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297.
[2]于文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光明日报,2011—01—04(11).
[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383.
[5]刘民权,兪建拖.环境与人类发展:一个文献述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5.
[6]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初探.湖南师范大学,2002:7.
生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为自然始终是人化的自然,人是能动的而非消极的,因而反对极端自然中心主义,同时也反对私欲过度膨胀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
二、生态文明的现代性背景
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因而俞可平就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表明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归宿。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崇尚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带来了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危机、精神危机,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就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西方工具理性模式下的现代化,追求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技治主义和消费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毕竟不能止步于物质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追求意义与价值,追求无限与不朽。
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污染、生态破坏、技术机械化、经济物化甚至只限于GDP的崇拜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结果就是:扬弃和超越片面工具理性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主动选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生态文明模式。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生态文明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是指持久性和连续性,要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经济文明。提出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既是发展观,也是伦理观,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了自己的伦理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规定了生态文明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同样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人类积极地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无益于解决生态危机,发展中的问题应该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实现了从极端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主张合理的经济发展,反对不合理的欲望膨胀,有效避免了“征服自然”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的精神异化等严重后果。
同时,经济发展也仅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任务,而非人类发展的目的。1990年发表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的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
其次,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人们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进行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的重点和热点,涉及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消费伦理等。同时,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精神生态异化问题尤其突出,如何理解并消除人的现代性精神危机已刻不容缓。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遵循生态经济伦理规律,认为经济发展(经济合理性)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是协调融合的,并致力于追求经济建设、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三者之间达到合理、动态、健康、开放的平衡状态。
“‘生态经济伦理’主要是指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自觉协调和平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追求的努力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或者主要是指生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生态经济伦理综合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技术伦理、消费伦理、财富伦理、生态经济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追求,能够把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最佳的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处理好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克服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和人的精神危机,为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灵环境。
(作者:宋丽娟,工商管理学硕士,江西服装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杨涛,江西服装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297.
[2]于文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光明日报,2011—01—04(11).
[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383.
[5]刘民权,兪建拖.环境与人类发展:一个文献述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5.
[6]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初探.湖南师范大学,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