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c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南。《决定》的主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取得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的新成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就《决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作初步探讨。
  《决定》中要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一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笔者对于《决定》中提到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十分关注,并且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一、 何谓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应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如何更好的在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更好的在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中国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对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夯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应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的书本教材和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如本科生在大学一年级所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名接受过正规本科教育的过来人来说,亲身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靠大一时的一门公共课及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为止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局限性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非常容易使学生失去上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使思想政治课这个很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失去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要改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效果欠佳的现状,首先应该不断改进和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方法。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现状来看,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之外,应辅助一些如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和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社会现象、事件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应该具备善于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相关讨论的能力,让学生们在交锋和争论中、在多种多样的价值取向中,进行争论和比较,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社会调查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毛泽东的《实践论》中曾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生们在思想政治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设计问卷、社会调查、统计调查数据、得出调查结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且避免了仅仅讲解书本知识带给学生们“思想政治课真枯燥乏味”的负面体验,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要改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效果欠佳的现状,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还应该注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这就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知识和道理讲明白,让学生听懂、理解,而且还应该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真实情感。只有思想政治课教师自己本身先真心的认同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让学生们认同,并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正确的,才能真正使学生们受用。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环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课要求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升华为实践,强调要付诸于行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通过实践,有助于使学生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内化转化为外化,即由“别人要我这样做”转化为“我自己要这样做”,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的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信仰。
  《决定》中还提出:全面加强学校道德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为了全面贯彻和落实《决定》提出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如下建议措施: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1、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二级学科,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重视,是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
  2、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除了要进行基础的理论教育,讲授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知识以外,还要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且指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价值观,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合格的祖国接班人。
  3、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坚持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贯穿与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中。增强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且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改革,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努力使老中青教师相互结合,相互借鉴并总结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多听取有经验的老一辈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吸收年轻教师为新鲜血液,努力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队伍,与时俱进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4、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阵地建设。实践已经证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进程已经有了极大地推进。不仅仅官方的研究团体日益强大,思想政治教育群众性的研究团体也是日渐活跃。学术交流的活动十分丰富,学术期刊的建设不断繁荣,这些团体及学术期刊的繁荣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和学科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的支持和指导,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资金支持和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学术论坛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用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教育和引导大学生。
  2、建立和健全更加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应总结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考核机制,摒弃单一通过学生卷面考试分数的高低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方法,通过如调查问卷、参观学习、各校交流等多种方式、多种维度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更好的总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不足,为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定更好的方案提供有效的借鉴。
  3、大力推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作为每位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文化的场所,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大学生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不可取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学生组成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结成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所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如果一个高校拥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符合的校园文化,那么这个高校中的大学生也会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从而更容易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反,如果不注意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中产生了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校园文化,则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和改进。应引导高校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的育人作用。
  4、大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亚文化现象,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上网成为了21世纪人的一种休闲和生活的方式。大学生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的群体。所以高校应该认识到校园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推进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推进学生在网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大讨论,推进校园网学生网络社区建设,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及活动平台。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利用博客,微博等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指导,开展文明上网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5、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暴露出了应亟待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重要的课题。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始心理健康课程,各高校都应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等措施,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心里健康素质。
  (作者:孙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燕晓,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
  [2] 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74.
  [4]http://baike.baidu.com/view/4415137.htm
  [5]http://edu6.teacher.com.cn/tln013a/online_learning/chapter7_section2_3.htm
  
其他文献
近年来,恶意拖欠工资在我国普遍存在,尤其是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日益严重,已经逐渐演变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刑法修正案(八)》针对恶意欠薪行为作出了针对性反应,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是犯罪行为。虽然该内容引发社会上一片叫好声,但是是否必须要将恶意欠薪行为入刑才能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值
期刊
票据法徘徊于交易安全和公平价值之间,规定了票据抗辩(包括物的抗辩和人的抗辩)——票据抗辩限制(仅适用于人的抗辩)——票据抗辩限制的例外(仅适用于人的抗辩)等一系列制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衡平票据持票人和票据债务人的利益。票据抗辩作为一种票据债务人对抗票据债权人的措施,体现的是公平价值,同时票据抗辩限制将抗辩事由限定在票据债务人与其直接相对人之间,以保护善意受让票据的持票人的利益,但“票据抗辩限制不是
期刊
自1954年《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颁布以来,街道办事处作为城市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在我国城市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设置、人员构成和职能权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机构规模的膨胀超出了派出机关本身所能涵盖的范围,超出了其作为城市治理派出组织最初的角色定位和权限范围,街道办事处在上下关系、组织结构、人员及权力运行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21 世纪初,北京
期刊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现实意义  国家运作是一个不间断的政治产品的再生产与输出的过程,它需要不停歇地从社会环境中提取物质、能量与信息资源,并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加工过程形成“政治产品”,再输出给社会,同时社会不断产生信息回馈,促使政策法制的进一步完善,从而达到国家与社会环境间的沟通与互换。由此可见,社会体系是国家体系的资源基础和环境基础。  (一)培养公民的政治合作与参与品质。  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
期刊
电子文献传递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用户的电子信息需求, 它是传统馆际互借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然而, 由于电子文献本身具有易于复制和传播等特点, 电子信息资源共享还存在着许多版权障碍, 主要涉及电子文献在网络上的传递影响了原有的信息生产者、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利用者( 信息用户) 三者之间的利益均衡。这就造成图书馆在文献传递过程中畏首畏尾,信息用户获取信息难度加大,信息利用率低下。  一、 百链云
期刊
一、刑罚设置失衡  (一)重受贿轻行贿。  通过刑法第363条、第364条、第386条、第383条和第390条:对比就可以看出来,受贿罪的最高刑为死刑,而行贿罪的最高刑为无期徒刑。非国家公职人员受贿罪最高是15年有期徒刑,非国家公职人员行贿罪最高刑事10年有期徒刑。并且对行贿者规定了免除处罚的情形。众所周知,行贿与受贿是具有对合性的犯罪行为,两者互为条件,相伴而生。我国虽然将两类行为都规定为犯罪,
期刊
深化事业单位改制是继国企改革之后,我国政府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事业单位改制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而如何建立这种体系,如何顺利推进事转企改制工作,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背景与现状  改制转企是经营性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充分认识到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背景与现状,认识到其改制转企的必要性
期刊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004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要求此后几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自此,“节约型社会”一词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频繁出现,而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成为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那么,为什么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呢?
期刊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青少年教育质量和青少年群体的未来状况令人担心。有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另据一些地区的典型调查,少年犯首次触犯刑律的年龄已由16.7岁提前到14.5岁,犯罪低龄化趋势加大。由此可见,青少年犯罪的上升导致整个青少年群体素质下降,加强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刻不容缓。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青少年教育与服务,其中以社区教育和服务最具有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网民将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 “暴露” 在网上,社会实情与网络舆情之间的互动格局正在形成。近期发生的 “郭美美炫富事件”、“温州动车事故”、“大连市民抗议PX项目事件”等事件表明,网络舆情事件呈上升趋势。在网络时代这一大背景下,网络舆情对重点事态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网络舆情与公共政策、政府形象、政府决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已成为普通百姓和政府关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