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和大学精神的失守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斯通纳》虽出版于1965年并得到少数学者、评论家的推荐,但直到2013年,它才完成从寂寂无名到年度畅销书的蜕变。因此,在学术界少有对《斯通纳》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空间理论的角度,通过对《斯通纳》中书房这一隐喻意象及其变迁的分析,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斯通纳》中,书房对斯通纳而言是一个神圣空间,它的变迁,即这一神圣空间的沦陷,意味着斯通纳自我实现可能性的逐渐消失。而大学的失守是斯通纳的书房的最终沦陷,意味着大学也不是与世隔绝。当失去书房被解读为对生存空间的压缩时,书房便成了斯通纳人生悲剧的缩影。
  关键词:《斯通纳》 自我实现 大学精神 隐喻
  一、引言
  《斯通纳》是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约翰·威廉姆斯的代表作之一。《斯通纳》于1965年首次出版,却没有如威廉姆斯预期那样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2013年再版时,它才得到学者和评论家的肯定。在他们极力推荐下,《斯通纳》得以再次进入读者视野,并成为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畅销书。
  学界对《斯通纳》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非典型英雄主义研究,第二类是大学精神和学术精神研究,第三类是主题、叙事角度研究。这些研究试图从不同角度解读《斯通纳》,却没有用有力可信的证据支撑他们的解读。《斯通纳》遵循线性叙事的惯例也使多数研究都是基于时间背景。然而,学界早已将研究重点从时间转向空间,甚至由此衍生出空间叙事学研究。空间是解读《斯通纳》主题的一个重要且创新的视角。因此,受已有研究和空间叙事理论的启发,本文着重探讨《斯通纳》中的书房隐喻,基于文本细读分析书房对斯通纳的特殊意义及其如何体现并深化斯通纳这个人物的悲剧性主题。
  二、自我实现的渐止
  斯通纳是一个农家孩子,如同他的父母一样,斯通纳从记事起就开始承担繁重的农事,过早地开始衰老,十七岁就开始驼背。他的生活和土地一样贫瘠,无非就是农活和课业。他和父母关系淡薄,因为他们只是“被农事绑在一起”。他们之间只有习惯性的沉默,“唯一能听到的声音只有某个坐在直椅上的身躯疲惫的挪动声和木头轻柔的吱呀声”。斯通纳没有主见,也没过思考。当他需要做决定时,比如决定去读大学还是留在家里,尽管他“有一半希望能拒绝去大学”,却还是听从父母的建议去了大学。简言之,斯通纳的生活毫无年轻人应有的朝气活力,甚至没有生命力;他总是茫茫然,没有自信,也没有自我意识。
  斯通纳的转变始于他读到第73首十四行诗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他意识到了‘他自己’”。首先,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存在,然后是周围环境,最后,才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他没有朋友,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意识到孤独”。那之后,斯通纳做了他第一个自主决定,弃农从文。然而,他大四时,斯隆教授问起他的未来计划,他仍然回答“我不知道”。在与斯隆教授谈话中,他才意识到自己喜欢文学,想做教师。“一战”爆发时,他也无法决定是和朋友们去前线还是独自留在大学,依然是斯隆教授提醒他,他对文学的热爱和作为教授的责任,他才决心留在学校。此时,斯通纳虽然开始思考,却依然没有主见。他的决定和他的顿悟都是被动的。
  斯通纳真正的顿悟发生在他试图在新公寓布置书房那一刻。他不仅发现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而且独自下定决定为此努力。书房对斯通纳而言,不单是一个物理上的空间。在书房里,他可以逃离与妻子伊迪丝的争执;照顾、陪伴他的女儿格蕾丝,父女关系日益亲近;积极与学生交流;完成了他第一本书。在书房里,他逐渐自信、乐观,提高了交往能力和学术能力。换言之,斯通纳在书房中初步达成了个人独立和自我实现。也正是这种变化使书房成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宗教经验和异质价值可以在世俗空间中找到。这也就是说,特殊的地方,比如出生地,对个人来说有其独特意义,这使得它不同于其他地方,就像宗教圣地一样。书房之于斯通纳就像耶路撒冷之于基督教徒。
  然而,这个神圣空间被伊迪丝入侵且最终沦陷了。因为伊迪丝的侵入,斯通纳开始在大学食堂或校园周围咖啡店与学生见面,也不得不把书房搬去门廊。几个月后,伊迪丝用碎灯、地毯和砖块等把斯通纳的新书房弄得一团糟,他又被迫把书房从公寓搬到大学办公室。这一次书房的搬迁象征着被斯通纳心中的“圣地”在家里的彻底沦陷。在书房失守的过程中,斯通纳第二本书几乎毫无进展,他失去了对书籍的兴趣,工作也陷入僵局。不仅如此,伊迪丝为了把斯通纳父女分开,接手格蕾丝的管教,使他们日渐疏远。斯通纳甚至很少看到格蕾丝,也几乎不敢跟她说话。随着书房逐渐沦陷,斯通纳的个人独立和自我实现也渐止。
  三、大学精神的失守
  在家里,斯通纳是丈夫、是父亲;在学校,斯通纳则是一位大学教授,这个身份也包含了两种角色,一个是作为教师,一个是作为研究者、学者。斯通纳都是在他的书房里履行作为教授的职责:备课上课,学习研究等等。当他不得不把书房搬到大学时,他期望大学能发挥出其让人提升自我、传播知识、研究学术的功能,为他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和研究的空间。事实却不然,斯通纳与三位导师共用一间办公室,其中一位有“在晚上安排与学术开会的习惯”,他在此继续阅读学习,却“没有任何目的”,因为“房间里传来的沙哑、费力的对话”令他分心,甚至“拒绝那些想进入他组织的研讨会的学生”。他的学术研究停滞不前,他想成为一个学者的愿望也无形中被遏制。学术研究是大学的日常工作之一,象征着大学精神。随着书房的搬迁,空间越来越小,环境越来越嘈杂。大学未能维护斯通纳作为教授的双重身份的实现和统一,书房在大学里的陷落暗示着学术在大学中渐失其地。
  沃尔克事件可以说是《斯通纳》中的高潮,也是对教育持不同看法的斯通纳与劳曼克斯之间斗争的具体再现。斯通纳认为教育在于塑造个人品性、引人向善,劳曼克斯却将教育视为个人对自己的投资。沃尔克,劳曼克斯的学生,加入了斯通纳的研究生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沃尔克敷衍课业任务,时常打断、质疑其他学生的发言,学术态度不端正。为了保卫大学,这个“为无依无靠者存在的世界”,斯通纳给了沃尔克最低分,让他失去了获得博士学位的资格。即使多人先后向斯通纳求情,甚至威逼利诱,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决定。虽然斯通纳揭露了沃尔克的不诚实和无能,但沃尔克仍然成功留校。这意味着,在与劳曼克斯的斗争中,在试图争取良好学术环境、改革教育的斗争中,斯通纳失败了。   这次失败带来的后果对斯通纳来说,可谓是毁灭性的。他的新课表“安排得很零散”,持续分散的工作让他无法专注学术研究。这不仅是劳曼克斯对斯通纳的报复,也是他想获得更多权力的野心。他坚持继续教书,不仅因为“这两个班是他特别感兴趣的”,而且因为他意识到“下次他再有机会教书或许会是一段时间之后了”。斯通纳虽然是终身教师,却只有一本著作,也没有升职的可能。劳曼克斯利用了他的权力剥夺了斯通纳执教的機会,也暗中阻挠他进行科研。这意味着在大学里,一个人是否能执教、进行科研和晋升不取决于个人能力,而是由掌权者定夺。这是大学作为学术圣地和理想工作环境的失守,也是大学精神的失守。
  “战败”后,斯通纳被视为“特殊人物”。他觉得他的存在让人感到尴尬,从教学中也只能感到精疲力竭和麻木。即使他有空闲能在办公室里读书、消遣,他却不能从在汲取任何能量,因为他可悲地发现“他的思想没有去到他希望去的地方”,“他的脑子时而一片空白”,“他的意志力也被耗尽”。学术界的权力滥用剥夺了斯通纳的正常社交生活和作为一个教授的教学科研的可能。这意味着大学并非世外桃源,个体在大学中的生活也并非与世隔绝,权力与个人之间的战争的存在不可避免。而对斯通纳而言,这就是大学失守。
  以失去升职可能和学术自由为代价,斯通纳勉强在大学中保有一隅承担起他的“书房”的功能。可事实却是,除了他已付出的代价,斯通纳的“圣地”已经彻底失守,他自我实现的可能被扼杀,他的生活甚至回到了起点:他失去对文学的激情,过上了以前麻木的生活。大学如同现实世界一般充满“战争”,这使得斯通纳的“圣地”沦陷。而当斯通纳自我意识已然觉醒时,这种沦陷和精神生活的倒退是对斯通纳的心理而言是致命一击。“他渴望有什么东西——甚至是痛苦——刺穿他,让他活下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考察《斯通纳》中的“书房”隐喻及其变迁,发现斯通纳赋予书房特殊的情感,是书房成为斯通纳心中的“圣地”,他在此实现自我,潜心钻研学术,逐渐获得自信、提升自我。但因为斯通纳无力处理与妻子的关系等等原因,书房经历了从光线柔和的房间到狭窄的门廊,再到与他人共用的办公室的变迁,书房的物理空间越来越小,环境也越来越混乱、嘈杂,离女儿格蕾丝也越来越远。这意味着,书房,这个斯通纳心中的“圣地”,逐渐被压缩、失守,而大学中权力的滥用使其彻底沦陷。书房的变迁象征着斯通纳生存空间的被压缩,也是斯通纳人生悲剧的缩影。
  参考文献:
  [1] Williams J. Stoner [M].New York Review Books,2003.
  [2] 阙诗涛.《斯通纳》中非典型性英雄形象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7,19(1):27-29.
  [3] 黎清群.《斯通纳》:危机之中的大学精神坚守[J].闽江学院学报,2018,39(1):42-48.
  [4] 陈思琪.约翰·威廉斯《斯通纳》的叙事艺术分析[J].知识文库,2016(19):2-3.
  [5] 程锡麟.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25-35.
  [6] 龙迪勇.论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3(10):15-22.
  作 者: 李惠娟,天津财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教学,研究方法。
  编 辑: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格”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审美范畴,更是寄寓了陈廷焯独特的审美理想。陈廷焯认为有“格”之词关乎温柔敦厚的诗教之旨以及中和的审美原则,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首先其形式是和雅顿挫的。和雅不仅指外在形式如措語之典雅,更讲究词作内在体格之雅正,词作整体呈现出的一种含蓄婉曲之气。其次词作内容要温厚沉郁,及此则词自成高格。他认为忠厚和沉郁是体与用的关系,沉郁和含蓄又有所区别,辨明
期刊
摘 要:《我们仨》是杨绛以九十二岁高龄写下的回忆之作,延续了她一贯的从容节制、平淡简约的风格。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叙事艺术,能透过作品的倾斜结构和平凡人的视角,解读出新的内容要素。本文基于文本细读,从上述两方面进行锥探,挖掘文本隐含的新质。  关键词:结构 情感 《我们仨》 “我们仨”  《我们仨》原计划由一家三口一起完成,定题时钱锺书和钱瑗都已住院,钱瑗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写下了五篇,原文录于正式出版的
期刊
摘 要: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的荒诞人形象默尔索以一种极端抽离且克制对抗着世界俗常性的价值标准与道德要求;而贝克特在《开心的日子》中描绘的女主人公温妮则通过参与到世界的琐碎中拆解了规则与标准,这两个人物有着同样的对世界和自我的清醒认知,他们的清醒状态有着极为相似的形成原因,那就是对现代人面临的虚无和荒诞的深刻理解,但是默尔索和温妮在看透了世界的荒诞性后,却走向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反抗荒诞的道路。本文从
期刊
摘 要:孟浩然是盛唐诗坛中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的第一人,一介布衣却名重当时,亦以洒脱闲适、平静淡泊的人生态度,清旷自然、健康明朗的诗风为后世所推崇。历代文人在钦慕其气度风骨,赏议其诗风之余,更将孟浩然其人其事绘入图画,反复题写,演绎出独具时代特色的孟浩然形象。笔者将以明代为背景,对孟浩然图像及其题写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概述题咏孟浩然图画文学的主题分类和内容特点,进而从题画文学的角度,探讨孟浩然其人其
期刊
摘 要:题画文学自诞生之初,便凝结着作家的情感,是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员。由此衍生出大量题画诗词、题跋等文学作品。唐代著名诗人及其经典作品往往成为后世文人乐于题写的对象,专门记录杜甫的题画作品,不胜枚举,不仅在美术历史上有着深厚隽永的艺术魅力,而且巩固了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其影响延续至今。  关键词:杜甫形象 明代题画文学 涉杜画作  通过对杜甫及其作品在图像世界中的纵向归纳整理,可以发现诗画一
期刊
摘 要:“死亡”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作为早期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吉皮乌斯用诗歌创作表现死亡主题,并将其与永恒世界、爱情和对故土的情怀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其死亡主题具有独特的意蕴内涵。  关键词:吉皮乌斯 诗歌 死亡主题 意蕴内涵  姬娜依达·尼古拉耶芙娜·吉皮乌斯(Зинаид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Гиппиус,1869—1945)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具个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诗人之一
期刊
摘 要:《烟火漫卷》是迟子建描写哈尔滨城市生活变迁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作家采取了主从交织、分层设计的情节结构,并分别在主从情节中设置了不同悬念,进而通过这些悬念引发的“突转”与“发现”构建起多元交错、错落有致的叙事体系,从而将小说从表层的个体叙事引入了更深层次的城市历史叙事。  关键词:《烟火漫卷》 叙事策略 悬念手法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新作《烟火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细腻生动地描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家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工业、科技硬实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软实力的发展。电视剧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但是中国的电视剧在海外出口方面仍长期处于贸易逆差中。本文分析了造成中国与邻国日本的电视剧产业在拉美地区发展差距的部分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拉丁美洲 中国 日本 电视剧 跨文化传播  进入21世纪,中国和拉丁美洲的
期刊
摘 要:残雪作为当代文坛上最难读懂的作家之一,其创作历来饱受争议,因其内容的晦涩难懂,创作手法的一反常态,使她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残雪之谜”。在当今学界,大多数对于残雪作品的研究集中于对其主题的研究与意义的挖掘,即“写了什么”,而对其叙事手法即“怎么写”方面的探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选取残雪的21世纪短篇小说《女儿们》,从叙事视角角度进行解读,旨在探索出一条通往“残雪之谜”的崭新道路。  关键词:残雪
期刊
摘 要:《荆棘鸟》以菲、梅吉、朱丝婷三代女性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克利里家族极具戏剧性的生活。菲既是凝视者,也是被凝视者。她承受来自男性凝视的暴力,但认同的凝视为菲的自我发现和主体认同提供了契机。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以及菲的主动凝视,促进了菲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不完全的女性意识以及根深蒂固的菲勒斯主义都注定了菲的命运以悲剧收尾。  关键词:《荆棘鸟》 凝视理论 命运 女性意识  一、引言  考琳·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