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短篇小说《女儿们》的双重叙述视角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la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残雪作为当代文坛上最难读懂的作家之一,其创作历来饱受争议,因其内容的晦涩难懂,创作手法的一反常态,使她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残雪之谜”。在当今学界,大多数对于残雪作品的研究集中于对其主题的研究与意义的挖掘,即“写了什么”,而对其叙事手法即“怎么写”方面的探究则相对较少。本文选取残雪的21世纪短篇小说《女儿们》,从叙事视角角度进行解读,旨在探索出一条通往“残雪之谜”的崭新道路。
  关键词:残雪 全知视角 限知视角 双重叙述视角
  残雪曾将其文学创作称为“没有退路的实验文学的实验”,由此也可以看出其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一反传统小说的叙事特点,小说意义难以捉摸、内容晦涩难懂、风格阴冷怪诞等等,这些都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了种种阻碍,形成了“残雪之谜”。但残雪的创作风格在她的创作生涯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界普遍认为,残雪早期发表的小说大都采用外聚焦型视角,只是单纯叙述事件的发生,并不过多展示其人物的心理状态。这就使得她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透露出一股无形的“寒气”。但残雪小说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后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作品中不再到处充斥丑陋污秽的意象,那种弥漫全局的诡异惊悚的氛围也有所缓和。这种变化趋向在21世纪的小说创作中更加突出,文本叙事性变强,人物更加具有自我意识。下文就选取残雪新世纪短篇小说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女儿们》,从叙事视角切入,来分析其作品意蕴。
  一、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作为叙述时观察事物的角度,是传递作品主旨与寓意的重要中介。杨义曾在《中国叙事学》中表示:“叙述视角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作家在选择不同人物视角进行观察的时候,因其人物脾性、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等的差异,在叙述故事时,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随着对叙述视角的不断研究,其也被赋予了各种名称,最著名的有热奈特在其《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提出的“叙述聚焦”,热奈特认为视角、视野这类视角术语太过于专业,不易于人們理解。于是他提出更为通俗贴切的“聚焦”来代替,他又继而将“聚焦”细分下去,形成了无聚焦或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类。另一种较为广泛划分方式是以申丹为代表的学者,根据各种模式进行提炼综合后,所确定的两大视角模式,即“内视角”与“外视角”。
  (一)全知视角
  外视角的一种,或可称为热奈特所划分的“零聚焦”或“无聚焦”,全知视角的特点在于,全知叙述者没有说与看的局限,无论处于何种角度都可以进行观察,同时也不受人物的限制,可观察与审视任何人的内心活动,也可以伪装成旁观者或者采用人物的内视角进行叙述。在《女儿们》这篇小说中,宏观上以全知视角统筹全文,叙述者知晓一切,以一种客观可靠的态度,对父亲与两个女儿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在开篇就介绍了父女之间的相处现状,母亲早年害病离世,父亲远文以一己之力抚养大两个女儿——阿莲和阿翠,本应是充满天伦之乐的生活,却由于父亲常年的外出谋生赚钱,为父女之间带来了无法言喻的隔膜与疏离。在全知叙述者的视角里,远文对两个女儿的态度截然不同,他认为大女儿阿莲是一个沉稳、不用操心的孩子,承担起家里大部分的劳动,仿佛她并不担心父亲的离家,总是持有一种冷静淡然的态度,从某种角度来看她才是强烈期盼离家的那个人。而对于阿翠,由全知视角引出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妻子对于阿翠的诞生十分厌恶,认为因为她才导致自己生命的逐渐消亡,这就使得远文格外地疼爱阿翠,他认为阿翠想法太多,心思灵活,因此十分担心她的前途,在全知视角里阿翠比起阿莲的无动于衷,尤其注重家庭的团圆,更是以搭葡萄架、栽花的方式吸引父亲回家,甚至为了给父亲施压,不惜采取“离家出走”这样极端的方式。
  (二)限知视角
  即内视角,或可称为热奈特所划分的“内聚焦”,该视角的特点,是叙事者并非通晓一切,而是采用故事中的某一人物的眼光来进行叙述,以故事中角色为出发点,可以得到与全知视角所不同的叙述结果。在《女儿们》这篇小说中,穿插着许多人物的限知视角描写,在全知视角叙述里的阿莲,看似是一个坚强独立,不在意父亲的缺席,但在她自己的有限视角里,她则是一个十分渴望家庭团圆的形象,甚至在阿翠惊讶于她与兰寡妇一直有往来时,她脱口说出:“还不是因为爹爹”,为了能使父亲留下,她一直都在默默劳动,操持这个家,由于担心父亲的离去导致家庭的破碎,不惜寻求父亲的情人兰寡妇的帮助,这与全知视角里所描写的远文认为她是一个热烈盼望离家的人截然不同。
  阿翠在全知视角的叙述里是一个缺乏母爱,转而积极寻求父亲关怀的懵懂少女,但在阿翠自己的有限视角里,却呈现出一个反差巨大的形象。首先她并非具有一个需要父亲庇护的软弱性格,这可以从她与父亲谈论养蝎子的对话看出,她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工作,反而憧憬以此为生。而且阿翠比起阿莲更能适应父亲离家的生活,“你要是在家,我就老在心里挂着:爹爹什么时候走呢?这样挂念着什么都干不了。真的走了之后反倒安下心来”。再从她剪帆船的图案这一举动,也可以看出阿翠内心的疯狂,仿佛时刻孕育着离家外出的想法。所以当兰寡妇闯入她们的生活时,她也没有采取过激的反抗,当在睡梦中听到“树里的桃子全给猴子偷光了,你到底在干吗”这句暗示生活现实的话时,她才开始愧疚起来,以致当看到阿莲辛苦劳作时,使得这种惭愧达到最大化,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阿翠心态的转变,至此她由“向外的突围者”变为同阿莲一样的“家庭守护者”。
  父亲远文是最为矛盾的一个形象,作为独自抚养两个女儿的父亲,他对她们是牵挂与惦念的,但是由于工作的性质,他与女儿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沟通的缺乏使他觉得这个家就像是一座坟墓,归来与离去便成为他生活不能舍弃的主题。在全知视角的叙述里,远文十分担忧的是小女儿阿翠,担心由于她的过于活跃的思想,会使得自己无法把握她的前程,因此看似他对于阿莲十分放心,并无太多关注。但在远文自己的有限视角里,我们则可以看到远文对于阿莲的担忧,由阿莲的终身大事所引发,这种阿莲终将要成家离去的现实,使他开始关注到阿莲。对于阿莲远文是充满愧疚的,由于阿翠从出生就没有得到母爱,他便将爱意都倾注给了阿翠,这反而造成了对阿莲的忽视,使得阿莲在某种程度上也缺少了父爱。   (三)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双重视角转换
  在《女儿们》这篇小说中,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时常相互缠绕,进而交替进行的,当三股相互交织的有限视角各自结束叙述时,全知叙述者便接替有限视角再度展开叙述。阿莲和阿翠两姐妹重归于好,以统一的姿态呼唤父亲的归来;而父亲的态度则借用兰寡妇的口吻婉转道出:“你们的爹爹啊,斗不过你们的。”预示着父亲的“逃离”失败,转而“回归”,继续家庭的生活。这样的双重视角就使得这三个人物形象丰满充实,呈现一种立体的效果。
  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都具有一定的缺点,全知视角虽然作为“上帝视角”但它会使得作品中人物与读者具有一定距离感,没有办法直接体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而限知视角也由于是从某个人物视角出发,相对展现视阈较狭窄,所以残雪在这里采用了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相转换的双重叙述视角,限知视角的出现丰富了故事的层次和内涵,使得限知视角在某些方面成为对全知视角的有限性认可、突破和发挥,这样全知——限知——全知的多重视角转换模式,能够把故事的表象与实质分离,给读者更多遐想与阐释的余地。
  二、主题寓意
  残雪的创作,一贯没有明确的意义指向与结局,给人无尽的遐想与解读的空间,我们也许可以借由这一双重叙述视角,试图解读残雪这篇作品的寓意。
  (一)亲情的疏离
  根据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所表现出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凸显出这篇小说的主题——亲情的疏离。全知视角里父亲认为阿翠对家庭的依赖与阿莲的冷静独立,与限知视角里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也体现出远文,父亲这一角色的失败之处,在妻子离世后,他并没有更好地担负起父亲的职责,在对女儿们的教育和与女儿们的相处中,他显得迷茫与无措。“她们的青春咄咄逼人,逼得远文只好不断出走。”这种无力的爱,使他选择顺其自然,进而不断地逃离这一家庭的“坟墓”。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父亲的犹疑、逃避使得他与女儿们关系渐趋疏远。
  (二)呼唤亲情的回归
  其次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篇小说在试图呼唤亲情的回归,由全知视角所呈现出的父女关系的疏离现状,到个人限知视角里所呈现的,父亲对阿莲的歉疚、阿翠对阿莲的歉疚、阿莲对于家庭的执着中可以看出这篇小说中对于亲情的强烈呼唤,作者最终也使得矛盾得以化解,在文末阿翠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体谅了阿莲的任劳任怨,远文也终于认识到自己对于父亲这一角色的缺失,最终回归到家庭。
  参考文献:
  [1] 凌珍迪.残雪小说风格论[D].云南师范大学,2018.
  [2] 江涛.两个迷宫的诗学比较——残雪小说的前后期比较研究[J].文艺争鸣,2016(9):164-170.
  [3]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残雪.侵蚀[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7] 陈淑婷.新世纪以来残雪短篇小说的叙事特征研究[D].广州大学,2019.
  作 者: 刘伊娜,北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學。
  编 辑: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秦叔宝、尉迟恭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武将,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经过唐宋笔记、元明清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塑造,逐渐成为明清时期民间最受欢迎的将军门神,其形象演变正如《西游记》所说:“他本是英雄豪杰旧勋臣,只落得千年称户尉,万古作门神。”秦叔宝、尉迟恭的艺术形象,从唐代君主御制的凌烟阁功臣像到明清乃至如今依然流行的门神画,体现了从宫廷走向民间,由国家政治伦理信仰转化为一种普遍民间信仰的演变轨
期刊
摘 要:俄国文学中的铁路主题作品随着铁路的产生而出现,诸多俄国文学作品中涉及了铁路意象,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安娜·卡列尼娜》中铁路意象的研究,一方面揭示铁路深层次的象征和寓意,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象征意义:死亡与宿命、现代化对传统的入侵、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另一方面探析铁路意象的作用,铁路意象在小说中推动了情节发展,反映人物的观点与形象,连接了小说的前后结构,体现了作
期刊
摘 要: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格”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审美范畴,更是寄寓了陈廷焯独特的审美理想。陈廷焯认为有“格”之词关乎温柔敦厚的诗教之旨以及中和的审美原则,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首先其形式是和雅顿挫的。和雅不仅指外在形式如措語之典雅,更讲究词作内在体格之雅正,词作整体呈现出的一种含蓄婉曲之气。其次词作内容要温厚沉郁,及此则词自成高格。他认为忠厚和沉郁是体与用的关系,沉郁和含蓄又有所区别,辨明
期刊
摘 要:《我们仨》是杨绛以九十二岁高龄写下的回忆之作,延续了她一贯的从容节制、平淡简约的风格。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叙事艺术,能透过作品的倾斜结构和平凡人的视角,解读出新的内容要素。本文基于文本细读,从上述两方面进行锥探,挖掘文本隐含的新质。  关键词:结构 情感 《我们仨》 “我们仨”  《我们仨》原计划由一家三口一起完成,定题时钱锺书和钱瑗都已住院,钱瑗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写下了五篇,原文录于正式出版的
期刊
摘 要: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的荒诞人形象默尔索以一种极端抽离且克制对抗着世界俗常性的价值标准与道德要求;而贝克特在《开心的日子》中描绘的女主人公温妮则通过参与到世界的琐碎中拆解了规则与标准,这两个人物有着同样的对世界和自我的清醒认知,他们的清醒状态有着极为相似的形成原因,那就是对现代人面临的虚无和荒诞的深刻理解,但是默尔索和温妮在看透了世界的荒诞性后,却走向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反抗荒诞的道路。本文从
期刊
摘 要:孟浩然是盛唐诗坛中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的第一人,一介布衣却名重当时,亦以洒脱闲适、平静淡泊的人生态度,清旷自然、健康明朗的诗风为后世所推崇。历代文人在钦慕其气度风骨,赏议其诗风之余,更将孟浩然其人其事绘入图画,反复题写,演绎出独具时代特色的孟浩然形象。笔者将以明代为背景,对孟浩然图像及其题写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概述题咏孟浩然图画文学的主题分类和内容特点,进而从题画文学的角度,探讨孟浩然其人其
期刊
摘 要:题画文学自诞生之初,便凝结着作家的情感,是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员。由此衍生出大量题画诗词、题跋等文学作品。唐代著名诗人及其经典作品往往成为后世文人乐于题写的对象,专门记录杜甫的题画作品,不胜枚举,不仅在美术历史上有着深厚隽永的艺术魅力,而且巩固了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其影响延续至今。  关键词:杜甫形象 明代题画文学 涉杜画作  通过对杜甫及其作品在图像世界中的纵向归纳整理,可以发现诗画一
期刊
摘 要:“死亡”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作为早期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吉皮乌斯用诗歌创作表现死亡主题,并将其与永恒世界、爱情和对故土的情怀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其死亡主题具有独特的意蕴内涵。  关键词:吉皮乌斯 诗歌 死亡主题 意蕴内涵  姬娜依达·尼古拉耶芙娜·吉皮乌斯(Зинаид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Гиппиус,1869—1945)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具个性、最富宗教感的女诗人之一
期刊
摘 要:《烟火漫卷》是迟子建描写哈尔滨城市生活变迁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作家采取了主从交织、分层设计的情节结构,并分别在主从情节中设置了不同悬念,进而通过这些悬念引发的“突转”与“发现”构建起多元交错、错落有致的叙事体系,从而将小说从表层的个体叙事引入了更深层次的城市历史叙事。  关键词:《烟火漫卷》 叙事策略 悬念手法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新作《烟火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版)细腻生动地描
期刊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家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工业、科技硬实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软实力的发展。电视剧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但是中国的电视剧在海外出口方面仍长期处于贸易逆差中。本文分析了造成中国与邻国日本的电视剧产业在拉美地区发展差距的部分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拉丁美洲 中国 日本 电视剧 跨文化传播  进入21世纪,中国和拉丁美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