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思政课的根基,通过情景再现、理论引导等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一定的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达到以情促学、知情合一的效果。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传统的思政课变得有温度,让思政课变得有生机。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生;思政课;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较为直观的态度反应及价值选择,而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任何的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情感教育那么教学就缺少了灵魂。思政课是职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当前,职校生中存在着思政课学习兴趣不浓、理论性较强等情况,那么在思政课中加强情感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及政治理论产生情感共鸣。
一、理顺历史脉络、讲授人物事迹,打好情感教育的基础
《旧唐书·魏徵传》中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其中蕴含着情感教育理念,众所周知我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和血泪史,近代以来,革命先辈们在经历成功、失败后终于探索出一条康庄大道——社会主义道路,至此才有了日益强大的中国。时空的交错更迭,传递出歷史的厚重,折射出历史的光辉,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能够知其史,更知其意。再者,通过历史人物事迹的讲解,剖析历史背景、时代特点、人物性格,通过时空的对话,让学生与之同呼吸共命运,感受历史人物伟大的理想抱负及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改进表达方式,注入情感色彩,搭好情感教育的平台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人没有情感,就不可能追求真理。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当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而表达方式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政课教师如何把生硬的政治理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是关键,也是学生是否乐于接受的关键,所以语言表达就好比一个转换器,好比一个平台,转换器设置的好、平台搭建的好,学生接受思政课的效果可能才会好。所以思政课教师话语要接地气、音调需抑扬顿挫以及适时用慷慨激昂的陈述来明确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以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
三、善于运用移情效应,守好情感教育的阵地
移情,顾名思义:情感的交融即双向良性互动。课堂中师生之间如果有较好的互动沟通、换位思考,说明移情是有效的。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移情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另一方面以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
1.以学生为本,尊重和信任学生。课内课外如果过多地苛责学生,不但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是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下的思政教学注定是失败的。所以,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关注学生的感受,并加以积极回应。倾注对学生无私的爱,以自身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影响每一位学生,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去回馈你的关心关爱,那么如此一来,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会明显得到提升,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积极探寻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需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前不仅要熟悉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更要熟悉学生,以学生的视角去探寻思政真理可能会有新的体验。围绕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贴近生活实际,才能被学生接受。
3.以学生为本,创设多维情境。一方面,营造一定的情感氛围: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选择相应的导入音乐或者视频,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即将开讲的内容作一个较为良好的铺垫。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多媒体情境:教室电脑、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与学生感官相结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手机等相关的电子设备可以参与课堂时事新闻的搜集、答疑设问等环节,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设立活动性情境:其一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演绎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历史再现,通过演绎历史电影或纪录片的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及情感体验的能力;其二采取走访革命老区或者先进人物的方式,了解思政课中所涉及的红色文化、现代文化等内容,并把图片展示、视频展示与学生自述相结合,让学生给学生讲课,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及同伴教育的影响力,某种程度达到了爱上思政课的目的。
4.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彰显榜样示范本色。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除了情感教育方式的积累之外,教师本身的形象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博览群书、融贯中西、汇通古今。讲好思政课并非易事,人文历史、地理、社会国情等都需要了如指掌,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无话可说,就没有一定的说服力,更无须妄想学生有信服力。其次,积极塑造敬业奉献的形象,发挥示范作用。教育工作者的敬业奉献简单而言就是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细微处着手,认真做好每件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努力与付出。最后,思政课教师不仅是一名宣讲师,更是一名心理健康师,恰当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自己不良情绪影响到学生,影响自己教学工作,要以热情饱满的姿态出现在课堂里,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王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J].宁夏教育,2016(10).
[2]乔立新.情感教育让课堂换发生命的活力[J].教学研究,2009(06).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生;思政课;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较为直观的态度反应及价值选择,而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任何的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情感教育那么教学就缺少了灵魂。思政课是职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当前,职校生中存在着思政课学习兴趣不浓、理论性较强等情况,那么在思政课中加强情感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及政治理论产生情感共鸣。
一、理顺历史脉络、讲授人物事迹,打好情感教育的基础
《旧唐书·魏徵传》中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其中蕴含着情感教育理念,众所周知我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和血泪史,近代以来,革命先辈们在经历成功、失败后终于探索出一条康庄大道——社会主义道路,至此才有了日益强大的中国。时空的交错更迭,传递出歷史的厚重,折射出历史的光辉,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能够知其史,更知其意。再者,通过历史人物事迹的讲解,剖析历史背景、时代特点、人物性格,通过时空的对话,让学生与之同呼吸共命运,感受历史人物伟大的理想抱负及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改进表达方式,注入情感色彩,搭好情感教育的平台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人没有情感,就不可能追求真理。这意味着,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当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而表达方式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政课教师如何把生硬的政治理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是关键,也是学生是否乐于接受的关键,所以语言表达就好比一个转换器,好比一个平台,转换器设置的好、平台搭建的好,学生接受思政课的效果可能才会好。所以思政课教师话语要接地气、音调需抑扬顿挫以及适时用慷慨激昂的陈述来明确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以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
三、善于运用移情效应,守好情感教育的阵地
移情,顾名思义:情感的交融即双向良性互动。课堂中师生之间如果有较好的互动沟通、换位思考,说明移情是有效的。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移情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另一方面以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
1.以学生为本,尊重和信任学生。课内课外如果过多地苛责学生,不但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是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下的思政教学注定是失败的。所以,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关注学生的感受,并加以积极回应。倾注对学生无私的爱,以自身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影响每一位学生,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去回馈你的关心关爱,那么如此一来,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会明显得到提升,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积极探寻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需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前不仅要熟悉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更要熟悉学生,以学生的视角去探寻思政真理可能会有新的体验。围绕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贴近生活实际,才能被学生接受。
3.以学生为本,创设多维情境。一方面,营造一定的情感氛围: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选择相应的导入音乐或者视频,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即将开讲的内容作一个较为良好的铺垫。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多媒体情境:教室电脑、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与学生感官相结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手机等相关的电子设备可以参与课堂时事新闻的搜集、答疑设问等环节,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设立活动性情境:其一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演绎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历史再现,通过演绎历史电影或纪录片的人物故事,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及情感体验的能力;其二采取走访革命老区或者先进人物的方式,了解思政课中所涉及的红色文化、现代文化等内容,并把图片展示、视频展示与学生自述相结合,让学生给学生讲课,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及同伴教育的影响力,某种程度达到了爱上思政课的目的。
4.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彰显榜样示范本色。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除了情感教育方式的积累之外,教师本身的形象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博览群书、融贯中西、汇通古今。讲好思政课并非易事,人文历史、地理、社会国情等都需要了如指掌,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就无话可说,就没有一定的说服力,更无须妄想学生有信服力。其次,积极塑造敬业奉献的形象,发挥示范作用。教育工作者的敬业奉献简单而言就是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细微处着手,认真做好每件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努力与付出。最后,思政课教师不仅是一名宣讲师,更是一名心理健康师,恰当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自己不良情绪影响到学生,影响自己教学工作,要以热情饱满的姿态出现在课堂里,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王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J].宁夏教育,2016(10).
[2]乔立新.情感教育让课堂换发生命的活力[J].教学研究,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