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过程。想要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以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教学合作更加完善,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立体、双向的信息交换和传递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实践、思索,与借鉴,以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而真正发挥出老师的主导作用,并建立起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和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动态生成,使生成更具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笔者对课堂教学设计作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探究:
一、优化教学中“悬念设计”
悬念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巧妙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更容易感知和理解教师所呈现的语言材料的意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蜗牛的奖杯》中,当我讲到重点地方“蜗牛是个飞行冠军”时戛然而止,制造一个悬念。我们见到的蜗牛都是在地上慢慢爬,它怎么会飞呢?吊起学生们的胃口,让学生自己无限想象,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这样自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就去思考、分析问题,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二、课堂导入设计
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更是吸引学生眼球、开启学生心扉、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敲门砖和金钥匙,更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猜一则谜语“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从小爱妈妈,成天叫哇哇”。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鸟,为什么?再进入课文。狐狸的第三次说 话:“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说我嗓子好,爱听我唱歌的唯独只有你狐貍,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从角色对话中学生能感知出狐狸打的坏主意,练习对话时角色表达得很到位。
三、课堂预见性的设计
以前教学设计依赖课程目标,仅限于课堂中一些活动或一些已知的课程知识,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因为那时更多地想到自己做什么,而不知道学生将要做什么。通过教学的实践和探索,课堂的发展趋势、会存在的有利因素、会偶发事件有一定预见性,有了一些预见性。例如:教学生写生字“金鱼”,写“金”的时候有的少写一点,有的忘记两点,于是我把提前编好的口诀教给他们:“有个人,他姓王,口袋装了两颗糖。”接下来奇迹发生了,全班同学写的“金”都正确。课堂中教师不能一板一眼教学,能把教学内容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所以临时发生的情况能巧妙处理。
四、课堂问题的设计
学习是永远的追问,提出一个好问题不比解决一个问题的价值低。教学《蚕姑娘》,课前留个疑问,有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认识“蚕”了解“蚕”的哪些信息?收集相应的资料,例如图片,文字说明,网上搜索等。学生反馈信息:古时候,人们把蚕称作“天虫”,所以我们快速记住“蚕”的字形;“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蚕”的成长经历了:蚕卵,蚕姑娘,吐丝结茧,变成蛾子;“蚕”的粮食是桑叶等。课前问题的设计目的就是丰富学生对“蚕”的实际感受,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以及对“蚕”的喜爱之情,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一些必要的铺垫。学习前安排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重在启发学生打开学习思路,主动去探索,养成“学而思”“学而问”的好习惯。
五、多媒体教学设计
课堂氛围的设计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或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会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习《沉香救母》让学生先读第一自然段,提出疑问:“沉香为什么从来没见过妈妈?他妈妈去那里了?沉香妈妈不爱沉香吗?”大家从多媒体中观看《沉香救母》视频后,马上都知道了答案,被沉香为了救母,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精神所鼓舞。同时对课本知识学习有更高的劲头。
六、课堂练习设计
把练习布置得有趣味性,那么学生不仅乐做,乐学,而且,做中学,学中做,事半功倍。在教学《雨后》一文中,我是这么设计课堂练习的,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鼓励大家也加入其中,大家一起做赤脚的孩子来踩水,练习句子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身临其境的课堂练习,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在课前应对本课知识的把握适当、练习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训练的目的。让学生在练习时具有更大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有更多的可供变通的空间。
对于教学设计,我需要研究、需要实践、需要思索,也需要借鉴。创新的教学设计,编织成缀满智慧奇葩的花环,为小学语文教学再铺一片锦绣。
参考文献
[1]周一贯.新课程语文名师同步示范教学设计丛书序言[J].语文教学通讯,2006(4).
作者简介:叶良军,1977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和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动态生成,使生成更具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笔者对课堂教学设计作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探究:
一、优化教学中“悬念设计”
悬念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巧妙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更容易感知和理解教师所呈现的语言材料的意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蜗牛的奖杯》中,当我讲到重点地方“蜗牛是个飞行冠军”时戛然而止,制造一个悬念。我们见到的蜗牛都是在地上慢慢爬,它怎么会飞呢?吊起学生们的胃口,让学生自己无限想象,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这样自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就去思考、分析问题,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二、课堂导入设计
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更是吸引学生眼球、开启学生心扉、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敲门砖和金钥匙,更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猜一则谜语“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从小爱妈妈,成天叫哇哇”。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鸟,为什么?再进入课文。狐狸的第三次说 话:“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远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非常得意:说我嗓子好,爱听我唱歌的唯独只有你狐貍,就高兴地唱了起来。刚一张嘴,肉就从嘴里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钻到洞里去了,只留下乌鸦在那里“歌唱”。从角色对话中学生能感知出狐狸打的坏主意,练习对话时角色表达得很到位。
三、课堂预见性的设计
以前教学设计依赖课程目标,仅限于课堂中一些活动或一些已知的课程知识,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因为那时更多地想到自己做什么,而不知道学生将要做什么。通过教学的实践和探索,课堂的发展趋势、会存在的有利因素、会偶发事件有一定预见性,有了一些预见性。例如:教学生写生字“金鱼”,写“金”的时候有的少写一点,有的忘记两点,于是我把提前编好的口诀教给他们:“有个人,他姓王,口袋装了两颗糖。”接下来奇迹发生了,全班同学写的“金”都正确。课堂中教师不能一板一眼教学,能把教学内容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所以临时发生的情况能巧妙处理。
四、课堂问题的设计
学习是永远的追问,提出一个好问题不比解决一个问题的价值低。教学《蚕姑娘》,课前留个疑问,有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认识“蚕”了解“蚕”的哪些信息?收集相应的资料,例如图片,文字说明,网上搜索等。学生反馈信息:古时候,人们把蚕称作“天虫”,所以我们快速记住“蚕”的字形;“蚕”能吐丝结茧织成美丽的丝巾;“蚕”的成长经历了:蚕卵,蚕姑娘,吐丝结茧,变成蛾子;“蚕”的粮食是桑叶等。课前问题的设计目的就是丰富学生对“蚕”的实际感受,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以及对“蚕”的喜爱之情,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一些必要的铺垫。学习前安排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重在启发学生打开学习思路,主动去探索,养成“学而思”“学而问”的好习惯。
五、多媒体教学设计
课堂氛围的设计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或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会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习《沉香救母》让学生先读第一自然段,提出疑问:“沉香为什么从来没见过妈妈?他妈妈去那里了?沉香妈妈不爱沉香吗?”大家从多媒体中观看《沉香救母》视频后,马上都知道了答案,被沉香为了救母,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精神所鼓舞。同时对课本知识学习有更高的劲头。
六、课堂练习设计
把练习布置得有趣味性,那么学生不仅乐做,乐学,而且,做中学,学中做,事半功倍。在教学《雨后》一文中,我是这么设计课堂练习的,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鼓励大家也加入其中,大家一起做赤脚的孩子来踩水,练习句子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身临其境的课堂练习,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在课前应对本课知识的把握适当、练习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训练的目的。让学生在练习时具有更大的可调节性和灵活性,有更多的可供变通的空间。
对于教学设计,我需要研究、需要实践、需要思索,也需要借鉴。创新的教学设计,编织成缀满智慧奇葩的花环,为小学语文教学再铺一片锦绣。
参考文献
[1]周一贯.新课程语文名师同步示范教学设计丛书序言[J].语文教学通讯,2006(4).
作者简介:叶良军,1977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
(编辑:马梦杰)